?

有“備”無患,高效課堂

2020-03-22 02:23林麗玉
教師·上 2020年12期

林麗玉

摘 要:備課,是教師根據所教學科課程的特點,在遵循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與方法指導的基礎上,根據教情、學情設計教學步驟和優化教學過程,以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行為。備課提高了教學的目的性、方向性,保證了教學活動的正確方向,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文章基于高效課堂構建之目標,從備課的基本要素出發,圍繞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四個方面探討小學數學有效備課的方法,讓數學教學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關鍵詞: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7-14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4-0062-02

一、引言

好課是教出來的,更是備出來的。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是教師的基礎性工作,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都有較高要求。當前隨著信息化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備課方式也更加多樣,便捷的網絡信息為備課提供了便捷的資源。在此背景下,部分教師玩起了小聰明,從網上照搬照抄別人的教學設計,沒有做到根據教情、學情進行合理設計,沒有在充分深入理解教材編排思路的前提下進行設計,沒有在理解與創造的基礎上對教法與學法進行深入研究,導致嚴重的“水土不服”。要教好書,先要備好課。每個教師都應修煉自身的內功,以有效備課為手段來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做好準備。筆者認為,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而言,教師要做好以下“四備”。

二、備教材,立足宏觀統籌全局

備課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備好教材。教材是組織課堂教學的基本載體,也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都需要圍繞教材的編排意圖。教師只有讀懂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從宏觀層面構建完整的教學過程。在此過程中,數學教師要研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本學科的教學目的、教材體系、基本結構、基本內容和教學法的基本要求,讀懂教科書的編寫意圖、組織結構、知識結構、重點章節等,這樣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單元教學的方向,從宏觀上統籌教學全過程。

一方面,教師要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施教?!墩n程標準》是教學的總綱領,它從宏觀層面對數學教學的目標、方法進行綜合統籌。數學教師也要貫徹落實《課程標準》的思想與要求。如針對第一學段(1~3年級)的“圖形與幾何”之“測量”部分的教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并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這樣一句簡單的話所蘊含的信息卻是十分豐富的,指出了本學段知識教學的實施方式是實踐型學習方式,要以生活化的案例以及具體的任務來組織教學活動,給學生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對千米、米、厘米這三個單位的要求是“體會并認識”,而對分米、厘米的要求是“知道”,一詞之別反映出輕重之分。如此,在二年級上冊“長度單位”的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更加側重于對千米、米、厘米的概念及其換算進行教學,對分米、毫米可不作重點講解。

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施教。教材的編排設計是根據不同學段進行的,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式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知識點,而應綜合前后章節甚至不同年級教材的內容,以此認清教材的組織結構與編寫意圖。如五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三)”以圖形的旋轉為主要內容,其與四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二)”中軸對稱的內在聯系是十分緊密的,軸對稱圖形的一半通過旋轉180°可與另一半重合。此外,旋轉也是對平移的進一步深化,都是圖形運動的主要方式,由此在“圖形的運動(三)”的備課過程中要基于“圖形的運動(二)”進行設計??梢?,不能以孤立的視角把握教材,而要前后綜合、全面統籌,這樣才不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三、備學生,尊重學情因材施教

課堂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中心也是學生,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必須以學生的學習發展為目標,同時也必須以學生的實際為依據,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體現教書育人的生本理念。小學數學的備課,首先就要備好學生:

一備學生的學習心理,打造樂學課堂。備好一堂數學課,教師首先要知道學生想要什么樣的課堂,學生只有感興趣才會積極參與、認真聽講。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級的學生,更加喜歡“熱鬧”的課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教學、故事教學、操作教學等參與感強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年、月、日”的備課,教師將“37歲的爸爸過的生日為什么比10歲的兒子過的生日還少過一個”這一充滿懸念的探究問題引入課堂,引出2月29日這一特殊日期,全過程都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興趣高漲。

二備學生的學習基礎,貫徹因材施教。學生之間不同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導致的學習水平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急需教師關注的。教師的備課既要做到關注整體又要兼顧特殊,這需要教師靈活開展分層次教學活動。首先是學習目標的差異化。針對同一教學內容,教師對不同的學生應提出差別化的學習要求,并在教學目標的設置、練習題難度的區分、課后習題的分層選擇上予以體現。如“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的課后提升練習題設計可以體現層次性:要讓學困生準確計算出表格中數據的平均數,能夠從給出的條形統計圖中獲得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數等基本信息;要讓中等層次學生利用給定的數據制作條形統計圖;要讓優生能夠通過實踐性學習,進行數據搜集整理、數據表和條形統計圖制作以及數據計算。通過差異化教學的備課設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學定教。

三備學生的課堂生成,強化教學預判。課堂教學既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預設性活動,又是充滿未知、充滿創造的生成性活動,偶然的意外性事件,學生突發奇想的提問以及錯誤等都對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提出了挑戰。教師要備好課堂生成,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科學預計課堂中潛在的生成性資源,提高應對能力。

四、備教法,因“課”制宜科學設計

正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學方法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要適合所教授的內容,且要做到因人、因課、因時而異,靈活變化,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素養提出了重大挑戰。

備教法,一方面要求教師有豐富的教法儲備,并因課制宜地科學選擇。比如,在多位數乘一位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三位數乘兩位數、四則混合運算等數學運算的教學中可以引入游戲教學法,看哪個小組或者個人用最短的時間計算出正確答案。整個過程緊張刺激,學生參與度高,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如,對形象思維要求較高的教學內容“分數的認識”,可以采用實物教學,以切水果、切蛋糕等方式讓學生認識1/4、3/8等分數;在“時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動手旋轉鐘表指針來讓學生認識具體的時間;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上講臺識別不同面值的紙幣來幫助其加深印象。再如,教學“圖形的運動(三)”中關于圖形的旋轉,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運用基于多媒體技術的電子白板,以模擬動畫的方式對各種圖形進行旋轉操作,直觀明了??傊?,內容不同,方法就不同,只有因“課”制宜,靈活變通,才能確保教學高效率。

備教法,另一方面還要求教師學習鉆研他人的好的教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備教法是教師創造性的思維勞動,以教師的獨創性教學為主。但是數學教師也要善于學習、廣泛學習、博采眾長,看看不同的教師針對同一教學內容是如何教的,思考能否借鑒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尤其在教學設計思維受阻、原定的教學思路無法讓自己滿意時,教師不妨學習其他教師尤其是名師是如何教的,以獲得思維的啟迪。在“互聯網+教育”迅速發展的當下,教師要善于運用網絡資源,通過數學備課網、名師博客等多樣化的途徑學習他人先進的教法,根據自身教學實際進行吸收、篩選、加工,使之更加科學實用。

五、備學法,換位思考尊重主體

對數學備課而言,不僅要基于教者的角度思考“怎樣教”,還要站在學習者的角度思考“怎么學”,況且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主人,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學比教有過之而無不及,備學法比備教法亦有過之而無不及。備學法,就要在備學生的基礎之上,思考學生如何學才能學明白、學透徹。這要求教師善于換位思考,充分掌握學情,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來設計適宜的學法。

比如,在“人民幣的認識”的教學中,由于大部分學生憑借生活經驗已經能正確識別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甚至在幼兒園期間就在幼小銜接課程中接觸了本框知識,因此本課教學的中心可以放在人民幣換算這一重難點上。

又如“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的教學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給學生布置實踐性強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數據采集、表格制作、數據整理、條形統計圖制作的過程中進行合作探究,一起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樣的學法設計最大限度地考慮了教材內容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特征,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六、結語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睂φn堂教學而言,備課就已經是課堂的開始,它作為教學活動的指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堂課的教學效果。讓備課真正“無患”,就必須以數學課程標準為指導,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理解教材編排思路;必須對教學對象——學生有深入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必須從教法與學法兩個重要方面進行科學設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提升其數學思維能力。當然,備課的方向是多樣化的,方法也是多元的,包括備學具、備專業資料、備同行教學設計等,但是只要抓住了教材、學生、教法、學法四個關鍵環節,基本上就能做到有“備”無患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周秀娟.小學數學教學備課有效性芻議[J].中國教師,2019(S1):39.

[3]沈 勇.基于小學數學教師真實工作狀態下的“備課”[J].數學教學通訊,2020(7):3-4,20.

[4]毛文波,吳玉國.備課軸: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設計實務[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12):62-66.

[5]李 偉,于 霞,鐘永江.基于“備課助手”工具的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智慧教學案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7):48-5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