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藝術設計當中的植物造景

2020-03-23 16:48王博張娟
現代園藝·園林版 2020年1期
關鍵詞:園林藝術植物造景生態環境

王博 張娟

摘? ?要:植物在造園中具有任何要素不可取代的“造景”與“生態”雙重功能,要創作完美的植物景觀,必須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2方面的高度統一,既要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性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以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

關鍵詞:植物造景;生態環境;園林藝術

1? ? ?植物造景的概念及意義

植物景觀,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個體所表現的形象,通過人們的感觀傳到大腦皮層,產生一種實在的美感和聯想,植物景觀一詞也包括人工的即運用植物題材來創作的景觀。植物造景,即是在滿足園林植物生長發育要求的基礎上,按照園林美學原理和環境特點選擇植物,合理配置創造景觀優美及充分發揮園林植物功能的植物景觀。

植物造景是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環節。首先是各種植物之間的配置,如種類的選擇、樹叢的組合、平面和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及意境的創造等。其二是園林植物與園林中其它要素如山石、水體、建筑、園路等相互之間的配置,園林植物同園林建筑有機結合,是自然美同人工美的結合,植物色彩和柔美的姿態可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在傳統的古典園林中,植物與建筑無論從體量上、形式上都要求達到風格的協調與統一,建筑因植物而得名,植物因建筑而增量。

植物在造園中具有任何要素不可取代的“造景”與“生態”雙重功能,從而確立它在現代園林中的首要地位。我國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帶來了許多環境質量問題,其改善的主要手段是通過園林植物來實現。植物可以重組城市的能量——物質交換,形成具有自我調節功能的良性循環的城市生態系統。

2植物造景設計原理

2.1? ?造景植物與環境的生態關系

植物所生活的空間叫做環境,任何物質都不能脫離環境單獨存在。不同環境中生長著不同的植物種類。環境因子中溫度對植物的生態作用而有耐寒、喜涼、喜溫、耐熱的生態類型和物候的景觀變化以及各氣候帶的植物景觀;水分對植物的生態作用而有水生、濕生、沼生、中生、旱生等生態類型及其各種景觀;光照對植物的生態作用則有陽性、陰性、耐蔭植物的生態類型;土壤對植物的生態作用,不同基質、不同性質的土壤有不同的植被和景觀。溫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環境因子對植物個體的生態作用,形成其生態習性。另外,環境中各生態因子對園林植物的影響是綜合的,也就是說植物是生活在綜合的環境因子中。單一的生態因子的作用只有在其他因子的配合下才能顯示出來,缺乏任一生態因子,如溫、光、水、氣、肥(土壤),植物均不能正常生長。環境中各生態因子又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環境中任何一個單因子的變化必將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變化,這是植物造景的理論基礎之一。植物造景是應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為題材來創作景觀的,就必須從豐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現的形象汲取創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種植設計,必須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發展規律。自然植物群落的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結構、垂直結構與分層現象,群落中各植物種間的關系等,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設計的科學性理論基礎。植物造景的種植設計,所選擇的植物種類不能與種植地點的環境和生態相適應,就不能成活或生長不良,也就不能達到造景的要求;如果所設計的栽培植物群落不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發展規律,也就難以生長發育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

2.2? ?園林植物配置的美學原理

完美的植物景觀設計必須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2個方面的高度統一,既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性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植物景觀中藝術性的創造極為細膩又復雜。詩情畫意的體現需借鑒繪畫藝術原理及古典文學的運用,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質地進行構圖,并通過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變化 ,使之成為一幅活的動態構圖。以自然美為基礎 ,結合社會生活,按照美的規律進行植物、建筑景觀創作,可稱之為園林藝術。由于植物的生長雖然具有時間變化,但相對來說是比較緩慢的,不易察覺,靜的內容勝過動的內容,而且可以觸摸 ,視覺能夠感受,感受力持久且豐富多彩,將有形世界中的自然美再現于園林之中,甚至因集錦而提高了等原因,園林藝術可歸入造型藝術的范疇。造型藝術的表現原則即為園林藝術造型的原則。

2.2.1? ?多樣統一的原則。又稱統一與變化的原則。園林藝術應用統一的原則是指園林中的組成部分,其體形、體量、色彩、線條、形式、風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給人以統一的感覺。由于一致性的程度不同,引起統一感的強弱也不同。十分相似的一些園林組成部分即產生整齊、莊嚴、肅穆的感覺,但過分一致又覺呆板、沉悶、單調。所以園林中常要求統一中有變化,或是變化中有統一,也就是許多藝術中常提到的“多樣統一”的原則。

2.2.2? ? 協調與對比的原則。協調一詞英文為 harmony,有時譯為協調、調和、和諧等。意思是指事物和現象的各方面相互之間的聯系與配合達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樣化的統一。在園林中協調的表現多方面,如體形、色彩、線條、比例、虛實、光暗等,都可以作為要求協調的對象。景物的相互協調必須相互有關聯,而且含有共同的因素,甚至相同的屬性。

(1)形象的對比與調和。在植物造景中,喬木的高大和灌木的矮寬、尖塔形樹冠與卵形樹冠,有著明顯的對比,但都是植物、都從樹冠上看,其本身又是調和的。

(2)體量上的對比與調和。在各種植物中,有著體量上的很大差別,以其長成期一般生態的相差級數的不同來對比,可取得不同的景觀效果。如以假檳榔和蒲葵對比,也可以蒲葵和棕竹對比,很能突出假檳榔和蒲葵,而它們的姿態又都是調和的。

(3)色彩的對比與調和色。彩構圖中紅、黃、藍三原色中任何一原色同其它兩原色混合成的間色組成互補色,從而產生一明一暗,一冷一熱的對比色。它們并列時相互排斥,對比強烈,呈現跳躍新鮮的效果。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題,烘托氣氛。

(4)虛實的對比與調和。植物有常綠與落葉之分;樹木有高矮之分,樹冠為實,冠下為虛;園林空間中林木蔥蘢是實,林中草地則是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才使園林空間有層次感,有豐富的變化。

(5)開閉的對比與調和。在園林中有意識地創造有封閉又有開放的空間,形成有的局部空曠,有的局部幽深,是園林高于自然的方面之一。在那些真正的自然森林中,只有封閉,難有空曠之處,不免使人心寒膽顫,這是自然風景的恐怖之處。園林環境中有封閉又有空曠空間,互相對比,互相烘托,可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6)高低的對比與調和。園林景觀很講究高低對比、錯落有致,除行道樹之外忌諱高低一律。利用植物的高低不同,組織成有序列的景觀,但又不能是均勻的波形曲線,而應該說成優美的天際線,即線形優美的林冠線,在晚霞或晨曦的映襯下,悠遠寧靜。

2.2.3? ?對稱與平衡的原則。對稱是客觀世界的實際規律在藝術中的反映,在造型藝術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它在園林的整體或局部空間,通過和諧的布置而達到感覺上的對稱,使人舒適愉快。生物體自然存在著2種對稱,一是兩側對稱,如植物的對生葉,羽狀復葉等,一是輻射對稱,如菊花頭狀花序上的輪生舌狀花等。引起對稱感的實體時常是一對同屬的物質,給人的感覺是具體的、嚴格的、甚至是生硬的,這種同屬性物質造成的對稱有時又稱為平衡或均衡,如中國古典園林大門口外的一對獅子、一對槐樹等。

2.2.4? ?均衡的原則。這是植物配植時的一種布局方法。園林是由植物、山水及建筑等組成,它們都表現出不同的重量感。在平面上表示輕重關系適當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輕重關系適宜則為穩定。將體量、質地各異的植物種類按均衡的原則配植,景觀就顯得穩定、順眼。如色彩濃重、體量龐大、數量繁多、質地粗厚、枝葉茂密的植物種類,給人以重的感覺。相反,色彩素淡、體量小巧、數量簡少、質地細柔、枝葉疏朗的植物種類,則給人以輕盈的感覺。根據周圍環境 ,在配植時有規則式均衡(對稱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對稱式)。規則式均衡常用于規則式建筑及莊嚴的陵園或雄偉的皇家園林中,如門前兩旁配植對稱的2株桂花,樓前配植等距離、左右對稱的南洋杉、龍爪槐等,陵墓前、主路兩側配植對稱的松或柏等。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園、公園、植物園、風景區等較自然的環境中。一條蜿蜒曲折的園路兩旁,路右若種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則鄰近的左側須植以數量較多、單株體量較小、成叢的花灌木以求均衡。

2.2.5? 韻律和節奏的原則。配植中有規律的變化,就會產生韻律感。如路旁的行道樹用一種或兩種以上植物的重復出現形成韻律。一種樹等距離排列稱為“簡單韻律”,比較單調而且裝飾效果不大,如果兩種樹木,尤其是一種喬木及一種花灌木相間排列就顯得活潑一些,稱為“交替韻律”。如果3種植物或更多一些交替排列,會獲得更豐富的韻律感。人工修剪的綠籬可以剪成各種形式的變化,如方形起伏的成垛狀、弧形起伏的波浪狀 ,形成一種“形狀韻律”。

參考文獻

[1]蘇雪痕.植物造景[M].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2]周武忠.園林植物配置[M].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3]歐靜.生態園林的植物配置[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1(3)

[4]余樹勛.園林美與園林藝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責任編輯? ?張芝)

猜你喜歡
園林藝術植物造景生態環境
浙江城市廣場設計分析
植物造景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園林藝術中新技術以及新材料的應用
園林景觀綠化中植物造景技術的應用
園林藝術設計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作用探討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如何強化我國生態環境監察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