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治理”視角下社區教育供給策略研究

2020-03-24 10:57歐俊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0年23期
關鍵詞:共創供給居民

歐俊

[摘? ? ? ? ? ?要]? 隨著社會發展,社區治理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微治理”為社區治理的一種創新形式,逐漸被應用到社區治理體系中?!拔⒅卫怼边@一治理方式的提出,在給社區治理帶來突破點的同時也給社區教育供給帶來了新方向,其不僅拓寬了社區教育供給的視野范疇,為其提供了一定的行動空間,還為其增大了更深一步探索社區教育實質的可能性。簡述進行社區“微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簡要分析“微治理”與社區教育供給的聯系所在,從而進一步研究“微治理”視角下社區教育供給的相關策略。

[關? ? 鍵? ?詞]? 微治理;社區教育;供給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79.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23-0044-02

“微治理”視角貫穿“微”這一字眼,主要是對像社區基層這樣的微觀角進行微觀觀察,并應用社區居民群體來管理社區各類細微事項,從而得出一定的微觀結論。在社區治理工作中,工作涉獵面雖大多為基層、細小之事,但其大多與居民切身相關,在這樣的背景下,微治理作為一種創新的社區治理方式,在治理實質上就要深入居民細微之處,從微觀角度著眼,立足社會與公眾這兩大關鍵,深入了解居民實際社會需求和意見,從而達到社區治理精準化、事務處理公平化、居民利益最大化的效果。另外,在社區微治理工作中,治理流程、工作效率和服務狀況是其關鍵環節,同時也是重點內容,其關鍵內容的治理直接體現了社區微治理的水平,加之微治理中居民與社區基層緊密聯系,相互監督,有利于提高微治理的公信力和信服值,有利于社區教育供給空間和視野的擴大。

一、開展社區微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當下,社區微治理模式正得到各大城市廣泛運用,其發展形勢也一片向好,處于不斷深化、精細化時期。從政府層面來看,社區微治理模式雖得到政府支持和關注[1],但在實際的實施中還未落到實處,流于表面的形式和理念;從社區居民層面來看,居民對生活及利益等的追求都直接反映了社區微治理的需求性,這都體現了社區微治理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度。此外,綜合分析當下社區形態、治理模式等因素,我們會發現,居民會受生活區域等影響在社區內自發形成一個利益整體,這一整體一般目標、權益大同小異,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觸也極為頻繁,對同一事物易產生細微的見解或者矛盾,如在社區教育供給這一觀點上,為了及時摸清社區居民的細微動向和需求,提升社區綜合治理水平和能力,政府就可采取社區微治理的方式來了解社區居民需求,通過居民來了解居民。

二、社區教育供給現狀

當前,在我國社區環境中,社區教育仍然是靠單一的政府供給為主,然而,這樣的供給方式早已與當下日益增長的社區需求不相匹配,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社區教育供給規模狹窄

在以政府單一供給為主的教育供給中,通常政府對社區教育的經費劃撥有限、供給區間單一,這就導致供給模式的短小、教資力量的匱乏等現象的發生。這一背景下,社區教育資源的供給與居民日益增長的需求便無法達到平衡狀態,無法滿足居民的實際教育需求,同時,社區教育在機構設置比例上也不高。社區教育機構具有較強的“產鏈性”,除了需要教育設施基本力量外,對社區居民的整體性要求也較高,而單一的政府供給方式在社區教育供給上人力、物力儲備都較為單一,導致社區教育在這兩個關鍵點上無法齊全配置,全面供給,加之政府對社區教育的重視度不夠,基本設施建設上不健全,這就直接縮小了社區教育的供給范圍和規模,導致其跟不上居民實際需要的教育模式。

(二)社區教育供給渠道不規范

教育知識在傳播上具備明顯的多樣化、豐富性特點,除了常規的授課外,還有一般的講座、宣講、報紙、新媒體等形式。然而,分析我國當下社區教育供給實況,可以發現,在社區教育供給渠道上并沒有形成一個融合的體系和規范的供給制度,像教育培訓機構、托管所等教育供給形式不一,規范程度不一,無法結合社區各項特征及居民實際需求來進行供給。

三、“微治理”與社區教育供給的內在聯系

在“微治理”視角下,社區教育供給與其存在諸多聯系,在許多要素上也有所重疊。就此,我們對二者進行簡要的分析,進一步發現二者在主體上是相通的,在某些功能上也是耦合的。

(一)主體相通聯系

“微治理”旨在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中,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氛圍。其實施是將社區部分行使權交于居民手中,將社區治理最大化向更加細小的單元樓、院落、居民個人進行延伸,其治理以人為本。在供給側改革的影響下,社區教育供給的根本是居民,旨在立足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把其對精神、物質等大眾化、規?;男枨?,向居民個性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所以,就居民的綜合技能發展層面而言,“微治理”與社區教育在主體上是相通的。雖然兩者在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但其在社區居民綜合發展的追求上是無差別的,是具有同向價值需求的。在社區發展中,居民發展與社區發展相輔相成,居民發展又離不開社區教育發展,可見,社區教育發展與社區發展之間除了主體相通外,內在聯系也極為密切,想要提升社區居民綜合發展能力,就需要良好的社區教育供給,只有具備良好的教育供給,社區才有能力更好地發展教育,引導居民學習,達到強化綜合素質的目的。

(二)功能耦合聯系

社區“微治理”模式中,居民需求能夠從微觀層面得到有效回應,同時社區也會根據居民的個性需求,提供更加精細化、個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務,這是“微治理”的一大功能所在。同時,其功能幫助我們從居民微觀生活需求層面突破其群體意識和精神需求,對癥下藥,以目標為導向,激發其積極參與社區的治理中。在社區教育供給中,其功能主要是立足社區教育范圍等因素,對居民參與“微治理”中的差異行為進行有效的引導及培養等,使其在參與中能夠接受差異化的學習,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2],這極利于社區整體資源的整合和社會性功能的開發。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微治理”同社區教育供給在功能上有耦合的聯系,它們不僅在社區居民需求上功能耦合,在引導居民參與治理中也具有明顯的耦合性,這一現象說明“微治理”與社區教育供給的功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進行雙向的傳遞或者轉換,從而實現兩者間功能的耦合聯系。

四、“微治理”視角下社區教育供給的策略

(一)通過“互聯網+”,推動社區教育供給發展

隨著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社區教育形式也逐漸成為新流。在社區教育中應用“互聯網+”技術,不僅可以整合居民之間的知識、技能等,還能實現教育信息共享,這極利于社區教育供給規則的形成。

憑借互聯網信息化的長處,社區教育供給主體可通過分析社區環境、社區政策、社區居民實際需求等因素,來了解社區教育供給的實際情況,從而在“微參與”的前提下產生新的治理元素,結合實際對內部的治理結構和角色重新明確,以均衡社會、政府同市場三者之間的關系。這一目的的達成,首先要立足社區“微治理”中社區相關信息、居民實際需求等信息,然后再以此為基礎,與居民學習愛好、知識、模式等因素相結合,進行個性化的社區教育供給;其次,我們要把“微治理”中常用的教學方式應用起來,積極推進智慧行動教學的實施,為居民學習提供更加信息化的教學生態,創造“互聯網+”的社區教育模式,以支撐網絡化的聯動,實現社區教學實景化,推動社區教育供給的更好發展。

(二)通過明晰價值共創,豐富社區教育供給內容

明晰社區居民價值共創因素,能夠有效豐富社區教育供給內容。著眼于社區居民個體內心和互動后的行為變化,我們可以對其價值共創因素進行深一步的分析。通常,價值共創中的關鍵重點為價值目標,其是形成價值共創的必要元素。在這一過程中,價值共創通過關系元素等來使成員形成共識。在社區教育供給中,無論是社區居民、社區政府,還是社區教育機構,其主體都貫徹著“誰來創造價值”這一問題[3],在這之中,價值共創的主體偏向于社區居民價值偏好的創造。而社區居民作為重要因素,則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習、技能、知識等的體悟在價值上實施生產和再生產,從而實現共創主體角色的改變。在“微治理”過程中,居民參與治理是其累積經驗和感悟的重要渠道和基礎點,在其中明晰價值共創后,社區居民能夠接受更加豐富的教育內容、知識點,還能將這些新的知識和體驗與原有的知識與體驗進行對比,從而在對比分析中總結新的思想、開創新的認知,這充分從側面實現主動性、積極性的價值和發展理念,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社區教育的供給內容。

(三)優化供給資源配置機制,開拓社區教育供給市場

在“微治理”視角下,想要充分體現社區教育供給的公正、公平、有效,優化教育供給資源配置,就要考慮到社區教育資源供給“廣覆蓋、多機會、重適用”的要求[4]。首先,對同類型的社區教育資源供給中,我們在其優化配置中將政策引導作為主要方式,以此來提升社區組織的參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其技術、管理等因素上的優點,同當地政府一并建設、改善社區教育供給體系;其次,在不同類型的社區教育資源供給中,我們要運用有效手段對不同種類的社區教育供給資源進行調整和分配,將各級社區教育指導中心作為調配中心點,力爭創造多元供給主體,開拓社區教育供給資源市場,激發社區教育供給資源整合能力,以優化社區教育供給資源的市場組合和發展方向。

五、結語

總之,“微治理”作為社區治理的新方式,作為推進社區教育供給的模式,我們要想高效地運用它,就要充分清楚其發展現狀,了解“微治理”同社區教育供給之間的聯系,清楚“微治理”視角下社區教育供給的具體策略,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微治理”的優越性,拓寬社區教育的供給,引導提升居民社會參與度,提高居民綜合素質,擴寬社區教育供給范圍,更好地推動社區發展,優化社區治理模式。

參考文獻:

[1]陳巖,趙丹.基于精準供給的社區教育公共服務:價值審視與實現機制[J].終身教育研究,2019(2):47-52.

[2]董平.社區教育的社會治理功能及其實現的工作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6(11):76-78.

[3]毛亮.“互聯網+”時代社區教育資源有效供給路徑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9):101-103.

[4]秦鈉.社區教育與社會治理的內在關聯[J].成才與就業,2015(52):70.

編輯 馮永霞

猜你喜歡
共創供給居民
石器時代的居民
拉薩市公共就業服務供給現狀研究
拉薩市公共就業服務供給現狀研究
共創一片藍天,同愛一份綠色
“供給側”何以流行
許小年:供給側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53.7%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城
與天共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