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論課思維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2020-03-27 12:17王輝
現代交際 2020年3期
關鍵詞:教學模式

摘要: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模式改革有其必要性。運用心理學基本理論和教育學基本原理,形成概論課思維性教學理論基礎。以此構建以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為理論框架、以實用思維—實踐思維—實證思維為應用路徑、以創新思維—歷史思維與戰略思維—底線思維為思維方法的概論課思維性教學模式。

關鍵詞:概論課 思維型 教學模式 理論建構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3-0058-02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下文簡稱概論)是一門極其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核心課程,是社會每一個人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的價值引領,因此,講好概論課在鑄魂育人、立德樹人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概論課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說:“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备耪撜n正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關鍵所在。主要體現在:學生通過學習概論課知識與理論,從中理解、弄懂這些思想理論所蘊含著的多元思維方法、思維模式和具體思維應用,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理論思維能力。概論課思維型教學模式以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為核心,是唯物辯證法、實踐辯證法、歷史辯證法、矛盾辯證法、系統辯證法與概念辯證法的有機統一[1]。辯證思維對提高學生思維的概括性、敏捷性、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與獨創性具有重要的訓練價值。

二、概論課思維型教學模式建構的理論基礎

(一)心理學視域中思維型教學模式

思維型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習與思考結合,突出思考機制的運用,培養思維架構的形成,塑造提升思辨能力的教學模式。在心理學層面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認知沖突(好奇與興趣)是指學生所學知識與現實問題不符,從而心理上引發好奇與興趣,這是思維型課堂教學模式建構的出發點;自主建構(需要與補充)是指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加深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實現其思維結構與思維架構的形成;自我監控(反思與深入)是指對教學活動的反思,包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思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思;應用遷移(拓展與創新)是指將所學知識和技能在實際生活學習中使用,反映思維的靈活性與創新性[2]。

(二)教育學視域中思維型教學模式

思維型教學模式在教育學層面上,包括一個目標、兩個主體和三個環節。

1.一個目標

一個目標(思維)是激發學生思維[3]。一是激發學生思考問題。學生從行為、情感、意識方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是學生學習的首要條件。二是積累復合思維方法。通過學習知識,積累思維方法,訓練思維能力。多元復合思維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復雜問題,形成一定創造力。三是形成具有鮮明個性的思辨能力。

2.兩個主體

兩個主體(教師與學生)是指教學層面上以教師為主體,學生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與教師的思維素質密切相關;學習層面上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形成跨學科、交叉學科思維互聯、互通,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和思維結構。

3.三個環節

三個環節(導入、總結、應用)。導入是指教師通過各種辦法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總結是教師引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和方法進行總結和反思,在總結反思中吸取經驗教訓,完善學生認知結構。應用是指教師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凝練、提升、遷移到其他情境中,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4]。

三、概論課思維型教學模式建構與應用

概論課思維型教學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學生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精神實質、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弄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掌握理論分析實際能力,培養理論思考習慣,塑造理論思維品質。

(一)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5]

運用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基本方法學習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發展過程,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指導實踐)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經驗上升到理論)兩條邏輯演化路徑,理解思想理論形成、發展的辯證內因,形成基本思維分析與邏輯推理能力。

(二)實用思維—實踐思維—實證思維[6]

運用實用思維—實踐思維—實證思維基本方法,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思想精髓是實事求是。學會運用實用思維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必然性;運用實踐思維了解改革開放進程中,勇于嘗試、創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在錯誤中吸取教訓,摸著石頭過河,從實踐中獲得真知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方法;掌握實證思維,就是積極主動進行調查研究,弄清問題的本質,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及時總結并上升為客觀規律。

(三)戰略思維—底線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

掌握戰略思維—底線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基本方法,了解弄懂概論課主要思維架構體系。學習戰略思維,就是掌握對關系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等重大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與前瞻研判的思維方式;學會底線思維,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學習創新思維,突破思維定式,把握客觀規律,運用全面聯系的觀點、普遍聯系的觀點、發展變化的觀點、對立統一的觀點進行思維創造;學習歷史思維,以歷史材料為依據,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去解決現實具體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思維活動。

例如:概論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專題教學,始終堅持以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為講授方式,培養與提升學生理論思維能力。

問題導入與戰略思維。以問題為出發點,向學生提出:全球視野中的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是怎樣的?中國對世界格局的認識、判斷、主張、舉措是什么?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從戰略思維解讀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時代主題,認清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信息網絡化、文化多樣化是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維護與延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意義,使學生理解外交戰略思維重要作用。

知識形成與系統思維。學習了解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弄清為什么建立新型國際關系,為什么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為什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使學生弄懂弄清中國外交理論框架與實踐發展進程是一個有機系統,目的是培養學生系統思維能力。

四、結語

總之,通過思維方法與概論知識的有機結合,學生在學習概論課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好地掌握運用各種思維方法,模仿—學習—消化—創新,提升理論思考能力與思維素養。

參考文獻:

[1]宋劍.思維的體操[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1(5):77-79.

[2]孫露.高等數學思維型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2015(12):138-141.

[3]郭紅霞,唐曉鳴.為思維而教[J].教育探索,2009(3):26-28.

[4]劉芳.思維型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9(1):7-10.

[5]王輝.習近平治國理政五大思維的特點[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8(8):50-54.

[6]王輝.復合視域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思維架構[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7(6):94-97.

責任編輯:景辰

猜你喜歡
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基于深度教學的高中數學新授課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新工科背景下項目推動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美文閱讀USE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在復習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