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班幼兒合作、分享意識和行為的培養方式

2020-03-27 12:08林湘穎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分享培養方式合作

林湘穎

摘 ?要:作為一個社會人,合作與分享是對他們的必然要求?!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提出,要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這就要求我們重視幼兒合作和分享意識及行為的培養。經過一系列的實踐和調查,我們發現通過制定出中班幼兒合作、分享意識及其行為發展狀況的目標、一日活動中各個環節的滲透、在親子活動中踐行合作與分享能夠有效的促進中班幼兒合作、分享意識和行為。

關鍵詞:合作 ?分享 ?培養方式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3-0211-01

1 ? 合作和分享是未來社會人必備的品質

新的教育觀指出:幼兒教育應為人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培養他們終生受益的品質。同情、關心、分享、合作、謙讓、幫助、撫慰、以及現在特別強調的誠信這些親社會行為是未來社會的人必備的品質。作為一個社會人,合作與分享是對他們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們應從小注意培養幼兒的親社會行為。

2 ? 培養幼兒的合作、分享意識和行為是《綱要》的重要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提出,要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這就要求我們重視幼兒合作和分享意識及行為的培養。

3 ? 相關核心概念的界定

3.1 分享

分享是幼兒之間團結友愛,相互關心,愛別人的更高層次的品質表現。所謂分享,是指將自己喜愛的物品,美好的情感體驗及勞動成果與他人共享的過程,它是幼兒個體親近群體,克服自我中心的有力手段。本課題所指的分享是指幼兒自發的基于信任與友愛,主動與人共享知識、物品等的意識和行為。

3.2 合作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調(包括言語和行為)而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本課題所指的合作是指幼兒自發的基于信任,為促進事情的發展與成功,主動與人配合的意識與行為。

4 ? 培養中班幼兒合作、分享意識和行為的具體方式

4.1 制定出中班幼兒合作、分享意識及其行為發展狀況的目標

根據我們連續兩年對兩個試點班級的跟蹤研究,通過發放一系列調查問卷和“幼兒合作、分享意識和行為發展階段性評估表”,并進行統計。在討論以及查詢《指南》、綱要等文件的基礎上,擬定出中班幼兒合作、分享意識及其行為發展狀況的目標如下:(1)能與同伴友好相處,主動將自己的物品與人分享,不爭搶。(2)接受分享時能主動說“謝謝”等禮貌用語。(3)想加入同伴的游戲時、能友好的提出請求,如拒絕也能用禮貌用語并說出原因。(4)與同伴發生沖突時,能聽從成人的勸解,很快調節情緒。(5)與同伴共同游戲時能夠接納他人的意見,知道合作要大家一起努力。

4.2 以一日活動中各個環節為載體,進行培養目標的滲透和實施

4.2.1 重視環境滲透,制定特色班級公約

環境是影響幼兒的一大因素,因此我們制定了特色的班級公約:講文明,有禮貌。愛朋友,會謙讓。愛時間,不拖拉。愛合作,樂分享。短短的二十四個字,包含了許多幼兒的品質發展要求。文化的力量就是如此神奇,隨著時間的推移,試點班級內逐漸形成了一股“愛合作、樂分享”的熱潮,幼兒也在每一天的活動中踐行合作、分享的行為。

4.2.2 以豐富的活動為依托,開展各種專項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專題教學活動。在試點班級進行每周一次的專項活動,每月一次專題特色活動。這些專項活動涵蓋了各個領域,引導幼兒在這些活動中,樹立合作與分享的意識與觀念。根據季節、主題的推進,還組織了“南瓜分享會”等,引導幼兒在行動中,踐行合作與分享的行為。班級幼兒爭搶玩具的情況逐漸減少,越來越多的幼兒愿意與同伴、老師等分享自己帶來的玩具、書籍等。在活動中,我們還欣喜的發現,幼兒的合作能力顯著提高,例如在閱讀時,看到破損的書能夠一起合作將書修補好;每一次戶外活動時,能夠和伙伴一起合作搭建場地等等。

開展集趣味性和教育性為一體的情景劇編排活動。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對情境、視頻等能夠產生更深的印象。因此我們也和試點班級的幼兒一起商討出了具有典型代表的經典案例,并且引導幼兒在說一說、演一演的過程中感受趣味性。情景劇的形式也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并且取材來源于幼兒,又回歸于幼兒,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4.2.3 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各種教育契機

將合作、分享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例如每天的小組長設定,幼兒通過輪流擔任小組長一職,增強了與同伴合作的意識,提升了自理能力以及為他人服務的意識。

在每天的課間休息中,我們引導幼兒自由組合,合作進行游戲,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幼兒逐漸掌握了交往技能,班級幼兒合作能力明顯提升。

4.3 家長助力,在親子活動中踐行合作與分享

家長的支持能促進中班幼兒的合作、分享意識和行為,親子案例的撰寫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兒行為的變化,幫助教師和家長共同分析幼兒的行為。

4.3.1邀請家長加入出謀劃策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因此,我們更加將注重家長在家庭中對孩子的教養方式。除了平時通過家長群、家長會溝通我們的培養方案外,也請家長們出謀劃策,實現雙向溝通,改變以往“老師出任務家長完成任務”的單項模式,為課題的研究出謀劃策,一位家長提出的“家庭公約”的制定獲得了一致好評。

4.3.2 定期曬娃時間,定期撰寫親子案例

每周一次的“曬娃時間”也讓家長們積極參與其中,他們將孩子們在家與家庭成員合作、分享的照片共享于班級群內,既是孩子們通過課題學習在家中的直觀反饋,也成為了一種獎勵機制,進一步提升幼兒合作、分享的意識。

積極邀請家長參與到活動中,引導家長在家與幼兒一起合作,完成力所能及的小事,如包餛飩、制作涼拌番茄,制作手工花朵,制作樹葉拼貼畫等。并且定期撰寫親子案例,對比幼兒的變化。

參考文獻:

[1] 孫紅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方式之探索[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22):249.

猜你喜歡
分享培養方式合作
孩子,我們慢慢來
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
淺析流動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方式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