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在臨床麻醉中的應用價值初探

2020-04-03 07:36王淑梅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臂叢鎖骨優良率

王淑梅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仁濟醫院,吉林 吉林 137000)

臨床針對鎖骨骨折手術患者在擬定麻醉方案期間,神經阻滯麻醉獲得廣泛應用,但是因為無法獲得顯著阻滯效果,患者呈現出較大的生命體征變化,從而無法對骨折手術的順利實施做出保證。對此,超聲引導方式的配合應用,對于骨折手術的順利進行可以做出進一步保證[1]。本次研究將針對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探究擬定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方案并應用的可行性,以利于骨折患者的早期轉歸。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156例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信封法分組后擬定每組手術麻醉方案;參照組(n=78):男40例,女38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6-51歲,平均年齡為(35.49±1.39)歲;實驗組(n=78):男48例,女30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7-53歲,平均年齡為(35.59±1.33)歲;納入標準:①均選擇神經阻滯麻醉方法配合手術;②知情同意書簽署;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所患心肝肺腎疾病尤為嚴重;②無法配合完成神經阻滯麻醉;觀察對比兩組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性別、年齡,結果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收治的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經過分組并擬定麻醉方案應用期間,參照組:擬定常規頸叢神經麻醉+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案展開,完成心電監護連接以及靜脈通道建立后,選擇羅哌卡因以及利多卡因對患者展開局麻操作,保持20 mL總劑量[2]。對患者仰臥位采取輔助完成,將其肌間溝頂點作為穿刺點完成常規麻醉操作;之后,穿刺點選擇在患者胸鎖乳突肌后緣中點位置展開,對患者完成臨床麻醉;實驗組:擬定超聲引導下頸叢神經麻醉+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案展開:完成心電監護連接以及靜脈通道建立后,選擇羅哌卡因以及利多卡因對患者展開局麻操作,保持20 mL總劑量。對患者仰臥位采取輔助完成,之后針對患者下臂叢神經以及周圍顯像,通過超聲引導合理消除后,通過了解平面外成像,選擇對應的穿刺點展開穿刺操作,準備麻醉藥合理注入;之后通過超聲引導,穿刺點選擇在患者胸鎖乳突肌后緣中點位置展開,合理注入局部麻藥完成操作[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麻醉優良率。

1.4 判斷標準 優:骨折患者未表現出疼痛感,骨折手術期間無需選擇鎮痛藥物進行干預;良:骨折患者手術期間呈現出牽拉痛,并且需要準備少許鎮靜藥物進行干預;差:骨折患者手術期間不具備充分術野,手術期間需要準備鎮靜藥物進行干預。

1.5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展開兩組鎖骨骨折內固定術手術患者麻醉結果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麻醉優良率)以[n(%)]表示,行χ2檢驗,結果P<0.05證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麻醉優良率(98.72%)高于參照組(91.03%)(P<0.05),見表1。

表1 兩組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麻醉效果優良率臨床對比[n(%)](n=78)

3 討論

臨床對鎖骨骨折內固定術患者在實施神經阻滯麻醉期間,超聲引導方式的有效應用,可以將人體內部組織結構進行清晰顯示,可以對神經阻滯麻醉的順利展開奠定基礎,從而對骨折手術的順利開展做出保證。

觀察本次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麻醉優良率(98.72%)高于參照組(91.03%),可充分說明擬定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方案應用于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中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于臨床接受超聲引導下頸叢神經麻醉+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后,利于麻醉優良率的顯著提升,最終促進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的早期轉歸。

猜你喜歡
臂叢鎖骨優良率
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聯合腋路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效果的臨床研究
豆粕:美豆產區干旱威脅仍未解除,大豆優良率持續偏低
超聲引導下肌間溝結合腋路臂叢神經阻滯用于患兒上肢手術的價值
臂叢阻滯時的入路選擇和注意事項知多少
3D臂叢解剖動畫在麻醉解剖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鎖骨
外固定架在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及療效分析
呵護鎖骨皮膚
不掉到鎖骨都不敢說是“矩形耳環
呵護鎖骨皮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