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壓循環結合康復護理對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療效觀察

2020-04-05 09:25毛睿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康復護理腦卒中

毛睿

【摘?要】目的:觀察氣壓循環結合康復護理對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癥的療效。方法:將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聯合康復護理,觀察組運用氣壓循環結合康復護理。結果:三個療程后觀察組Fugl-Meyer評分和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氣壓循環結合康復護理對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療效顯著。

【關鍵詞】腦卒中;肩手綜合征;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278-01

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是現今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其致殘率在世界范圍內高居第一,在我國也成為第一位的致殘率和死亡原因[1]。肩手綜合征是指腦卒中患者在恢復期由于末梢神經血管障礙致患手附中,疼痛及患側肩關節疼痛并使手的運動機能受到限制,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極大威脅,目前關于肩手綜合征的確切發病原因尚未明確,臨床亦無特效治療手段,患者療效亟待提高。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本院康復科在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癥康復訓練中,采用氣壓循環結合康復護理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納入標準:診斷標準根據張通主編的腦卒中的功能障礙與康復擬定,①患者有神經系統疾病;②單側肩手痛,皮膚潮紅,皮溫升高,③手腫脹,手指屈曲受限;4局部無外傷感染。排除由肩周炎,頸椎病,糖尿病及營養不良等所致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符合納入標準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64.8±11.7)歲;腦梗死7例,腦出血11例。觀察組:男13例,女7例,38—76歲,平均年齡(63.2±10.2)歲;腦梗死12例,腦出血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預方法

1.2.1?2組患者均予以常規藥物對癥支持治療并結合康復護理,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列舉成功的病例,增強病人康復的信心,為康復治療,護理創造良好的環境。②良肢位擺放,將患肢抬高,防止患手長時間處于下垂位,維持腕關節于背屈位,可采用上翹夾板固定腕關節,臥位時,將上肢平放,遠端抬高與心臟平齊,手指放開,半握空拳,可置一圓形物體于手掌中,以促進靜脈血的回流。③主動及被動訓練,包括Bobath握手上舉,主動聳肩,抓握木棒,球等,同時按摩肩,肘,腕和指關節,手法由輕到重。在可能的情況下,練習主動活動,訓練患者旋轉患肩,屈伸肘腕關節,醫護人員幫助活動患肢,順應肩,肘,腕各關節的活動,活動輕柔,不產生疼痛為度,每次持續30分鐘。④冷熱水交替法,冷水10℃,溫水40℃,先溫水10分鐘,然后冷水20分鐘,2-3次/天,促進血管收縮和舒張。

1.2.2觀察組在常規康復訓練基礎上,輔以采用理療儀器,國產間歇氣壓治療儀,將袖套套在患側上肢,方法向心性間歇加壓,充氣壓力12KPa,治療時間30分鐘∕次,每日1次,每周7天,治療1周為1個療程。

1.2.3評價指標與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及治療3個療程后進行康復功能評定和療效評定,采用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評定患者的上肢運動功能,用Barthel指數量表評定患者的ADL功能;水腫評分標準:0分無水腫,2分為輕度水腫,4分為中度水腫,6分為嚴重水腫;治療有效率標準:顯效:關節水腫疼痛消失,活動功能無明顯受限,手部小肌肉無萎縮;有效:關節水腫基本消失,疼痛基本緩解,關節活動功能輕度受限,手部肌肉萎縮不明顯;無效:患者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關節活動功能明顯受限,手部肌肉萎縮逐漸加重。

2?結果

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前后上肢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及水腫評分。

①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5%

②觀察組治療前上肢Fugl—Meyer評分為12.8±6.2,治療后為36.5±11.5;對照組治療前上肢Fugl—Meyer評分為13.5±6.7,治療后為22.6±12.1

③觀察組治療前Barthel評分為12.8±6.2,治療后為36.5±11.5;對照組治療前Barthel評分為13.5±6.7;治療后為22.6±12.1

④ 觀察組治療前水腫評分為4.8±1.2,治療后為1.2±1.5;對照組水腫評分4.5±1.1;治療后為2.7±1.4

經比較可知觀察組各項數據結果均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意義存在。

3?討論

3.1肩手綜合征又稱為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多發生于腦卒中后1-3個月期間,發生率約為12.5-74.1%[2],以多療法協同治療為主,但療效仍有待提高。本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有助于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良肢位擺放能避免肩關節脫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冷熱水交替浸泡能促進患肢局部血管收縮擴張,改善血液循環,并且能促進患肢肌肉反射性收縮,從而改善靜脈回流,消除患肢水腫,抑制肌肉僵硬攣縮[3]。

3.2氣壓循環運用體外反博的原理,通過由遠心端至近心端依次充放氣過程,將淤積的淋巴液推回血液循環中,加速肢體靜脈血流的速度,消除水腫[4]。我科采用氣壓循環治療卒中后肩手綜合征,一方面可增進淋巴循環,促進滲出物的吸收,另一方面促進患肢肌肉的收縮運動,消除肢體腫脹和淋巴水腫。綜上,在常規康復治療的基礎上輔以氣壓治療,能進一步緩解患者患肢水腫疼痛,增強患側上肢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3.3局限性本研究樣本量偏少,可能會干擾統計學結果的準確性,未來的研究應擴大樣本量,以驗證本研究的結論。本研究隨訪時間偏短,未來的研究應設置更長的隨訪期,來觀察患者療效。

參考文獻

[1] 張艷梅等.門診高血壓患者腦卒中風險的一級預防強化干預[J].減輕護理學雜志,2015,30?(5)

[2] 陳立典等.偏癱后肩手綜合征的康復[M].中華理療雜志,1997,20(1)

[3] 龐全瑭等.伸筋丹膠囊聯合綜合康復訓練治療肩手綜合征的療效觀察程英升,[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1,33(5)

[4] 張黎明.物理治療學[M].第1版.北京: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猜你喜歡
康復護理腦卒中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