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格林童話》中動物形象身上的幻想色彩

2020-04-09 04:41何逸凡
青年文學家 2020年6期
關鍵詞:格林童話擬人化變形

何逸凡

摘? 要:《格林童話》中描繪了形形色色的動物形象,它們在文本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這些動物形象的身上體現著非常濃厚的幻想色彩,奠定了整部童話的風格基調,也因此吸引了無數兒童讀者。論文將從擬人化、超自然力量以及幻想中的動物三個方面,同時結合對童話文本的細讀,具體探討《格林童話》中動物形象身上所體現出的幻想色彩。

關鍵詞:格林童話;動物形象;幻想色彩;擬人化;變形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6-0-02

引言:

《格林童話》作為世界文學瑰寶,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講述著那些動人的奇妙故事,創造了一個神奇而美麗的童話世界。而在這童話世界之中,活躍著各種各樣的動物。這些形形色色的動物形象躍然于紙上,感染著眾多讀者,使我們印象深刻。時至今日,“狼外婆”、“青蛙王子”等已然成為家喻戶曉的“世界級”形象?!陡窳滞挕返拇蠖鄶倒适吕锞袆游锏某鰣?,并且表現非凡。毫無疑問,動物形象對于《格林童話》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童話是本就是充滿幻想的故事,天真爛漫的孩童也正因此而為之著迷。在童話的世界里,現實里的那套法則或邏輯未必行得通,只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才是唯一的基礎與源泉。而這奇幻的想象與孩童眼里可愛活潑并對其產生強烈好奇心的動物結合起來更是顯得毫不突兀。從《格林童話》的諸多動物形象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極為濃厚的幻想色彩。

一、擬人化

擬人化是《格林童話》中描寫動物形象時最常見的一種藝術手法,而這也正是童話特有的想象力的充分體現——故事賦予動物們以人格,讓他們說人的語言、做出人的思考和行為,以此實現同物種及跨物種之間,包括不同的動物之間和動物與人之間的交流。只不過它還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模式:第一種是純粹的動物故事,類似于寓言,出現的形象皆為擬人化的動物,譬如《兔子和刺猬》,講述刺猬和兔子打賭賽跑最終憑借計策將兔子跑死的故事;又譬如《狐貍太太的婚事》,講述許多動物上門向丈夫將逝的狐貍太太提親的故事。這些故事多具有教化、諷喻意義,動物在其中其實就是取代了人的位置,更接近于“有著動物外型的人”。第二種則是人與動物共存的童話故事,而動物同樣具備人的語言及思考能力,能夠與人交流互動,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膾炙人口的《小紅帽》,文中是這樣描述小紅帽和狼的相遇的:“‘你好啊,小紅帽?狼說?!x謝,狼先生?!@么早出村干嗎來啦,小紅帽?‘去看奶奶?!隳菄瓜逻吥玫氖裁磥碇??‘蛋糕和葡萄酒唄。昨天我們烤了蛋糕。奶奶病了,身子虛弱,吃了有好處,身體會健康起來?!盵1]整個對話顯得非常自然,仿佛是小紅帽在和隔壁鄰居拉家常一般。而狼一樣會像人一樣進行思考,此時心里正盤算著如何將小紅帽和她的奶奶一網打盡。實際上,這樣的對話和內心獨白正體現出一種人與動物地位平等、共生共處的原始思維。

此外,當然還有人和動物語言并不互通的例外,就比如《好買賣》中農民將青蛙的“呱呱”聲聽作是數字的“八”,從而鬧出笑話。而在其他一些故事里,盡管本身動物并不掌握人的語言,但主人公卻通過別的方法能夠實現人與動物的語言互通,例如《白蛇》中的侍從因為吃了白蛇肉而獲得通曉鳥獸之語的能力,以及《三種語言》里的小伙子分別學會了聽懂狗叫、鳥語和蛙鳴的能力,從而最終幫助主人公走向成功與幸福。當然,人反過來精通獸語一事也不符合常理,可以說這也算是《格林童話》幻想色彩的體現了。

并且,在動物形象被人格化的同時,他們不僅能夠說人話,有時甚至具有了超越常人的智慧?!秲尚值堋分械男⊥米?,在主人遇難后說:“我知道一座山,山上長著一種草,誰把這種草銜在嘴里,他的一切疾病和傷口都會好?!盵2]之后它便弄來了草藥,復活了自己的主人。又如《十二個獵手》中的獅子,智慧過人,能知道一切隱秘的事情,早早地察覺了國王手下的十二個獵手其實都是女孩子,國王卻始終不相信它,故事的最后才察覺真相。

然而,另一方面,擬人化的動物形象,既被賦予了人性,也保留了一部分動物的天性,實現了人性與獸性的統合。如同《貓和老鼠》里描述的一般:貓和老鼠交了朋友,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是最終老鼠還是難逃被貓一口吞食的命運?!缎〉艿芎托〗憬恪分型瑯尤绱耍盒〉艿苁艿搅死^母的詛咒,變成了一頭小鹿。一天,國王來森林圍獵,號角聲讓小鹿坐立難安,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想出門奔跑,它說道:“一聽見獵號,我就覺得自己的心已經飛出去!”[3]盡管此刻它能說話,還保留著人的思想,但仍然壓抑不住身為動物的本能或者說天性。

二、超自然力量

《格林童話》中絕不乏超自然力量的展現,從女巫的巫術、詛咒,到上帝、圣徒等施展的神力,無不體現著民間集體智慧之中飽含的驚人想象力。而童話中的動物形象很多也與神奇的超自然力量有所關聯。這大致也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一些動物本身就具有神奇的魔力。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兩兄弟》以及《老母驢》中有一種神奇的鳥,人吃下它的心肝,第二天早上竟然能在枕頭底下發現金子;而在《漁夫和他的妻子》以及《金娃娃》中,都描寫了一種會施展魔力的魚,能夠給人帶來財富與幸運,只不過兩者的故事大相徑庭——前者因為人無底線的貪婪,最終讓漁夫和妻子回到一無所有的境地;后者甚至讓金魚犧牲自己,贈予漁夫以金百合、金馬和金娃娃,最終獲得大團圓的結局?!度呷~》里,由蛇帶來的三片葉子甚至能使人死而復生。除此以外,動物不僅能給人帶來神奇的饋贈,也能夠在一些場合下給人以小小的懲罰,就好比《金鵝》中小傻瓜在樹根里發現的金鵝,全身羽毛都是純金的,引得旅店老板的女兒們想偷它一根羽毛,誰知手一觸碰便粘牢在上面,掙脫不得,最后以至于金鵝身后跟著長長一串的七人隊伍,引得人啼笑皆非。

還有一類即是變形。人因為一些超自然的力量而變形為動物,這是《格林童話》中極為常見的母題。在其中的通常來說,這種變形多是因為被詛咒,是作為一種懲罰手段而存在著的。換句話說,既然人被變為動物,即使在童話世界中變化后的動物形象仍然具有人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也依然被視作是一種懲罰。這從某方面可以說明,在童話的觀念里,人和動物仍然具有等級之分,人作為高等動物的地位毋庸置疑?!陡窳滞挕返墓适轮谐涑庵罅俊白冃螒土P”的元素,其中最為著名的當然要數那整部童話的第一篇故事——《青蛙王子或名鐵胸亨利》??梢哉f,這個經典的故事為整部童話奠定了基調,它的第一句話就使得我們浮想聯翩:“在愿望還能變成現實的古代,有過一位國王?!盵4]而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了解到,《格林童話》中的動物樂于幫助人類(青蛙為公主撿回了心愛的金球);動物竟會開口說話(青蛙向公主提出種種要求);人會變形為動物,也會再變回人類(公主將青蛙摔到墻上,青蛙竟變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原來他是被妖婆施了魔法才變成青蛙的)。由此將讀者引入了《格林童話》的幻想世界。

另外,在《格林童話》中的變形并不僅僅是作為一種詛咒,一種懲罰。它也可以反過來作為一種主動施展的技能,依靠變形來戰勝邪惡、脫離險境?!厄_子和他的師傅》就是鮮明一例——故事中的父親讓兒子去學騙術,而這里的騙術實際上就是指變形為動物的能力,最后小伙子與他的師傅斗智斗勇,變形為各種各樣的動物,終于戰勝了自己的師傅。同時,變形為動物還可以隱藏自己,化險為夷?!陡窳滞挕分杏羞@樣一種固有模式:一對男孩和女孩,為了逃避來自或是父母,或是女巫,或是妖怪的追捕,主動變形為某種動物而化險為夷——《兩個國王的孩子》里女孩變成了游魚,讓王后無功而返;《鳥棄兒》里小勒妮變成了鴨子,把老巫婆拖入水里;《水妖》里的小兄妹則變為兩只鳥兒,飛出水井,逃離了水妖的魔爪。

三、幻想中的動物

《格林童話》中同樣出現了一些僅存于人們幻想中的動物,這些動物在現實里并不真實存在,卻又在童話中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并且本領強大,顯示出《格林童話》奇特的想象力。比如《勇敢的小裁縫》中國王要求小裁縫捕捉一頭獨角獸,并稱它“危害不淺”,最終小裁縫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降伏了這頭獨角獸。

龍一直是西方文化里代表兇惡的幻想動物,《兩兄弟》里就描寫了這樣一頭七頭兇龍,它要求國王獻祭公主給它,主人公決心拯救公主,帶上了他的動物伙伴們與兇龍展開了戰斗。龍揮舞著七個腦袋,口中噴吐火焰,兇惡異常,而最終還是被勇敢的獵手斬殺。像這樣的屠龍勇士的故事,恐怕也是受到了德國民族英雄史詩《尼伯龍根之歌》的影響——這部史詩的上部中就講述了齊格弗里德殺死巨龍的英雄事跡,而《尼伯龍根之歌》也被看作是德國文學的源頭。

此外,怪鳥格弗萊也是一個頗有意思的幻想動物形象。在《怪鳥格弗萊》里,它被描述為一個無所不知的神鳥,并且脾氣古怪,與基督徒水火不容。而最終,主人公漢斯還是在格弗萊妻子的幫助下,間接讓神鳥為他解答了各種難題,并取下它的一根羽毛,順利完成任務。

《格林童話》中對于幻想中的動物的描寫,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對諸多歐洲本土傳說的記錄和縮影。

注釋:

[1][2][3][4](德)雅各布·格林,(德)威廉·格林著;楊武能,楊悅譯.格林童話全集.南京:譯林出版社,2017:89,206,38,3.

猜你喜歡
格林童話擬人化變形
一詞擬人化
談詩的變形
擬人化研究綜述
譯介鑄經典,瑰寶恒流傳——《世界各地的格林童話:格林童話國際接受的動態流變》述評
“我”的變形計
青蛙王子
“過期”的《格林童話》
例談拼圖與整式變形
“過期”的《格林童話》
品牌擬人化理論最新研究進展及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