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高職國貿專業教學改革研究

2020-04-09 04:52朱婧
商業經濟 2020年3期
關鍵詞:國貿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高職

朱婧

[摘 要]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時代的人才培養要求也隨之發生改變。為實現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以高職國貿專業的教學為例,研究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在革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過程、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不足及整改措施。

[關鍵詞] 信息化教學模式;高職;教學改革;國貿專業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3-0192-02

一、引言

隨著新時代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資源與技術也隨之融入到各階段的教育教學中。教育部教職成[2015]6號文件《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教師培養培訓,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積極推動信息技術環境中教師角色、教育理念、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變革[1]。教育部[2018]6號文件《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應辦好網絡教育,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2]。在社會信息化大發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技術的開放性、先進性、多樣性、實時性、交互性等特點逐漸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支撐。而信息化技術在各級教學中的運用,已成為當代教育改革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本文將以高職國貿專業為例,從信息化技術如何革新教學理念,如何優化教學過程方、如何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研究。

二、信息化教學模式概述

信息化教學是指根據現代化教學環境中信息的傳遞方式和學生對知識信息加工的心理過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支持,調動盡可能多的教學媒體、教學資源,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成為信息的主動建構者,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3]。

信息化教學模式是以現代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將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加以重組和優化[4]。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學模式在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境、教學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轉變。如在教學形式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信息化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的角色則由傳授者轉變為輔助者;在教學方法上,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轉為任務驅動,學生通過任務的實施獲得知識技能;在教學過程方面,由注重結果轉為注重過程,學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自主學習、主動構建知識和技能,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環境方面,由封閉的教室轉為開放的網絡教學平臺,拓展了教學時間和空間;在教學評價方面,由以終結性的評價為主轉為以過程性的評價為主,全面了解學習情況。

三、基于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高職教學改革研究

隨著現代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以教師為中心進行講授的教學方式,以黑板及簡單的多媒體作為主要教學手段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社會的實時發展。以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例,外貿企業的工作效率也在不斷提升,國際貿易業務的流程也隨著貿易政策、貿易環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為適應高速發展的國際貿易行業,高職國貿專業教育應改革傳統教育模式,樹立信息化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資源,深化校企合作,進一步推動高職教學信息化。

(一)信息化教學模式推動教學理念發生轉變,實現教育民主化

新時代的教育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的開拓創新精神。信息化教學模式基于網絡媒體,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先進性,特別適合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如國貿專業教學中,教師積極使用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課前,依托教學平臺發布資源,輔助學生完成預習及自測;課中,利用信息技術為相應的教學項目營造優化的學習情境,在學習情境中,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在學習情境中主動學習,構建知識和技能,實現教學目標;課后,根據課程內容進行衍生拓展,并借助平臺、校園網進行課后訓練,逐漸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快速的信息傳遞,做到根據學員的反映、變化實時進行調整,尊重學生個體狀況和身心發展,幫助不同程度和進度的學生進行學習。從而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逐步落實到實踐層面。

(二)信息化教學模式整合豐富的教學資源,優化教學過程

與傳統的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學模式具有多樣性和實時性的特點,教師能夠視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選擇,整合教學資源,同時及時更新實時信息,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的效果。

以國貿專業為例,可運用的信息化技術有教學平臺、手機APP、微課、仿真實訓軟件、校園網等,信息化教學模式可依托校園網構建國貿專業課程資源庫,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以上信息化教學手段脫離課堂場景限制,模擬真實貿易企業工作環境,逼真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樹立國際貿易的具象流程思維,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實操技能,學生在情境中達到構建知識、發展智力、提升技能的目的。同時,將社會服務資源連接到相關資源庫,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新型貿易的出現與發展,以及區域通關一體化、自貿區建設等外貿發展新形勢等,實現國際貿易專業教學的與時俱進。多種信息化手段并用,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三)信息化教學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實現教學過程對接實際工作

校企合作是將學校的教學資源、場地與企業的行業技術、設備進行優勢互補,實現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合作模式。信息化教學模式的交互性則突破時空限制,使得校企深度合作成為可能。

國際貿易作為一個實操性強、變化快的行業,只有長期活躍在貿易行業一線的貿易企業能夠及時了解對外貿政策的變化、貿易形式的革新、貿易流程的更新,也最熟悉實際的進出口國際貿易業務流程。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全體學生通過進入貿易企業進行實習的難度極大,而信息化教學模式的交互性特點,使得企業參與教學成為可能。如教師通過仿真實訓教學軟件,仿真場景式沙盤實訓模型等將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的場景進行還原,企業專家則通過教學資源庫、網絡教學平臺、手機APP等信息化手段參與實訓課程教學及評價。信息化教學條件下,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學生在校企專家的共同指導下,基于工作過程,參照行業標準,進行現代信息化的貿易作業,實現教學過程與實際崗位工作過程高度銜接,最終達到培養具備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四、小結

在社會信息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為適應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教育信息化是必然趨勢。高職院校應當對傳統教育模式進行改革新,以信息化教學模式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推動教學理念發生轉變,整合豐富的教學資源,深化校企合作,支撐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提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ER/OL].https://www.chsi.com.cn/jyzx/201508/20150821/1503312292.html

[2]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ER/OL].https://www.open.com.cn/help/show-10252.html

[3]杭磊.信息化高職教育的實踐與研究[J].才智,2018(15)128.

[4]陳嘩.基于資源共享的高職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J].職教論壇,2018(10)61-65.

[5]張一春.信息化教學技術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趙磊]

猜你喜歡
國貿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高職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探索
高職《圖片處理》課程的教學大綱設計
獨立學院國貿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實現高職學生自主學習
初探信息化教學模式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中的應用
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的高職公共英語評價體系的構建
國貿專業商務英語教學改革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