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的高職公共英語評價體系的構建

2016-04-26 15:45褚淑娟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模式構建

褚淑娟

【摘 要】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當前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也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教學模式。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以及課程結構模式的調整,相應的評價方法也是多種多樣。教學質量的優劣決定著其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質量,教學質量的評價對教師的教學起到診斷、反饋和促進作用。在當前信息化教學模式下,客觀公正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起到檢驗和激勵的作用。但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評價體系仍具有本科課程評價體系的通病。在當前信息化教學模式下,如何構建高職公共英語評價體系,本文對此作了淺論。

【關鍵詞】 信息化教學模式;高職公共英語評價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01

一、當前我國高職公共英語評價體系存在問題及分析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提出了高職英語教學的原則是“應用為主,夠用為度”,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良好實踐能力和良好道德的高質素技能型人才。對照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指標體系中對課程建設考察點的明確要求,高職院校中公共基礎課程的建設和教學改革往往存在被“邊緣化”的現象,在高職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沒有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反而成為高職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雞肋”。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承擔著文化傳承功能,也屬于人類溝通的工具。然而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現狀卻扭曲了英語的工具性、共同性特點,將英語作為一門理論教學來進行本本教育。在部分高職院校,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觀點,即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技能型專門人才,重點是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術、技能,而公共英語課程主要承擔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培養任務,與學生職業技能的形成、就業競爭力的打造貌似沒有直接的聯系,所以在專業建設任務重、教育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公共英語課程建設顯然只能“靠邊站”。高職公共英語評價體系的構建自然也滯后于整體的發展。

二、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的高職公共英語評價體系的構建

在當前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該如何發展?高職英語教學又該如何求得生存?高職公共英語評價體系又該如何構建,讓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在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的基礎上,對職場環境的一些概念的并能夠用運用英語熟練地解決問題,為今后就業打下基礎?不妨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將硬件提升以及信息化平臺的輔助作用納入評價體系

現在學生有新的特點,他們興趣廣泛,信息獲取能力強,對新技術、圖像畫面聲音更敏感;另一方面,英語教學需要有足夠的信息輸入量,而傳統的課本+黑板+粉筆教學模式達不到這一要求。高職的學生區別于初高中的學生,心理的發展讓他們厭惡傳統,富于挑戰性和創新性,充滿好奇心,這些都使他們對傳統教師“一言堂”的書本知識教授特別反感,導致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收效甚小,而學生也覺得枯燥無聊,產生厭學心理。因此英語教學是適合進行信息化教學的,甚至可以說,目前成功的語言教學是離不開信息化的。目前各個學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普遍采用了多媒體,不少有條件的高校實施了更高層次的多媒體教學——網絡自主學習,效果顯著。當前信息化教學模式下,要將學校硬件提升以及是否積極應用多媒體、信息化平臺輔助教學納入評價體系的構建。通過這個評價標準的建立,鼓勵教師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口授、書面材料的基礎上,輔之以影像、音響、課件、實物等教學媒介,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加大信息交流力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評價標準要分層次,多元化

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高職公共英語評價體系的構建的出發點是不再以某一英語考試的通過與否來評估英語學習的成效,不再以唯一的考試成績作為學生是否達到畢業資格的衡量要素,而是學生在英語學習后真正有所收獲,對英語的認同度及英語素質有所提高。

分層教學主要解決學生起點不同、文理科教學目標不同的問題。相應地,評價體系也要分層次,多元化。比如對公共英語進行分模塊分層教學,模塊教學部分分為基礎英語模塊、職業英語模塊(按大類劃分)和行業英語模塊(按專業劃分)。對于那些職業英語能力要求相對較高的專業,分方向教學可以完成公共英語向專業英語的銜接過渡,讓不同專業、不同程度的學生按照崗位需求,根據其職業發展方向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把英語教學需要與專業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在職場環境中應用英語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高職公共英語個性化、最優化教學。針對這樣的分層教學的開展,評價體系也要與時俱進,與其適應。積極與學工部門協商制定具體政策,在學生獎學金評定、助學金發放、各種評獎評優、入黨、勤工儉學、畢業生工作推薦等過程中把A級、四六級的通過情況作為考慮要素之一,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對整體學風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三)轉變對教師角色的評價標準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以信息技術為平臺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高職教學的主要趨勢,教學模式的變革意味著教師教學角色的轉型。信息化教學環境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資源、豐富的教學功能和各種教學支持。在這種教學模式里,為了適應不同的復雜的信息化教學情境與信息化教學實踐,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發揮的作用發生了變化。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不僅是一個企業,更是鍛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實訓場,同時也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平臺。信息化教學模式下,要轉變對教師角色的評價標準,帶動整個專業的良性發展。

(四)構建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職業英語評價體系

基于工學結合的教學改革順應了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考核方式的改革是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該評價體系要以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基于項目評價、以證促評的評價方式和動態多元化評價方式相融合的評價體系。校內生產性實習基地按照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來管理,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要以市場需求為主導,通過市場的競爭,基地起碼要能夠盈虧平衡,這樣才能保證基地可持續發展下去,才能為學生以后的創業提供一個好的榜樣?;诼殬I能力培養的職業英語評價體系應該是動態發展的,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專業對于英語職業能力的不同目標以及學生知識結構的差異,引入以證代考的評價機制,使評價主體多元化,充分突出高職教育的特色,努力實現職業英語教育課程體系和評價機制的對接,真正實現培養目標與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對接。

參考文獻:

[1]皮紅波.探析高職英語教師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的角色定位[J].考試周刊.2014.70期

[2]蔡慧孟潘萬貴楊彩蓮.高職院校校企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3.20期

[3]郭陽.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模式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猜你喜歡
信息化教學模式構建
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實現高職學生自主學習
動車組檢修基地與動車檢修分析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法制文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信息化教學模式在民族地區高職院校教學實踐研究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