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國學經典之風,踏德育課堂之旅

2020-04-09 08:17譚靜怡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7期
關鍵詞:國學德育傳統

譚靜怡

【摘要】? 乘國學經典之風,踏德育課堂之旅,讓德育課堂融入國學經典,旨在加強學生對我國傳統國學經典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導言行,塑品德,啟智慧,健身心;讓國學經典走進德育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旨在強化國學經典學習,體會國學的內涵和魅力,從而潛移默化地滋潤學生心靈,使其知禮明行。

【關鍵詞】? 德育課堂 國學經典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7-020-01

國學的原始意義來自國子監所教授的學問。而近代國學的概念則是由日本傳入,即國人之學。國學的根本價值在于安頓人心,讓中國人重新成為中國人。如,程頤的“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顧炎武的“博學于文,行己有恥”,學國學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安頓我們的心靈?,F代的國學經典課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對國學經典作現代詮釋

在德育課堂上推行傳統文化教育,通過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力,要求學校結合現代社會需求,對傳統經典文化要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并做現代詮釋。

學校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要引導學生注重義理與生活實際的結合,也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和做事。傳統文化教育應和現行體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不能把兩者割裂,更不能對立。把國學與現代科學知識教育相互融通、共同發展,才能使國學經典文化在德育課堂上走得更遠。

二、注重國學經典的“階段性”學習

學校在對班級推行傳統文化教育時要考慮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接受程度,如低年段的學生從蒙學開始,也就是“童蒙養正”,讓其學習《三字經》《弟子規》《家訓》,背唐詩宋詞,如孩子太貪玩,告訴他要“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讓其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如學生攀比成風,則告訴他們“惟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衣貴潔不貴華?!?中年段的青少年理解能力提高了,因此要加強培養立志養德,通過融入《論語》、《大學》的學習,“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弊寣W生明白人生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遠大的志向,才能對社會有所作為;高年段學生可通過《易經》、《孫子兵法》《道德經》等學習,讓學生明白有志還需有德,有德才能載物,才能齊家。

國學經典為了給德育課堂注入人文底蘊、精神內涵和思想品質的啟迪。那么如何把國學經典融入德育課堂呢?

一、讓國學經典在德育課堂上“情景化”

針對德育課堂的傳統文化教學,國學經典的內容和課堂表現形式都至關重要。借助真實的、可感的、生動的、耐人尋味的、有代入感的情境去學習國學經典,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經典國學的興趣,更讓德育課堂精彩紛呈,對學生日后人格的塑造影響深遠。如,通過學生角色扮演的設計,引入孔子和孩子對話的經典故事,說明胸懷寬廣的重要性。

二、采取“誦讀”與“體驗”相結合的方式感悟德育課堂

國學是從詩教開始的,學國學離不開“詩四觀”即唐詩三百首、四書章句集注、古文觀止。在誦讀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倡導四個誦讀,即班級誦讀、全校晨讀、學月展讀、家庭親情誦讀。在體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即可以結合書法、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展開活動,并增加傳統節日等專項主題活動。借助高低起伏的美感、鏗鏘有力的情感,引領學生進入國學經典的美麗世界。

三、讓國學經典在德育課堂上“思辯化”

國學經典在德育課堂上的應用,除了誦讀,更需要有思想的碰撞以及內心靈魂的震動。如:“溫故而知新”有多層含義:不僅要溫故,還要知新;溫故才能知新;知往而諫來。從歷史的角度看,我們必須要讀懂歷史,才能更好地前進。

四、讓國學經典在德育課堂上“生活化”

國詩的文辭更要求典雅雋永,體現出的都是高雅的審美情趣。在德育課堂上,適當的節點引入國學的經典元素。如,講解“誠信”這一主題,把“言而無信”中的“信”去掉,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教師再羅列四個關鍵字讓學生思考。一個“言而誣信”,“誣”就是欺騙的意思,《狼來了》的小故事可以幫助理解;然后是“言而無信”,就是沒有信的意思。接著是“言而吾信”,就是我信的意思。最后是“言而務信”,務必要講誠信。課后,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立言”做到誠實守信,去努力踐行,教師在德育踐行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并給學生發“誠信獎”。

五、讓國學經典在德育課堂上“多樣化”

當前德育工作要有針對性地汲取儒家思想文,圍繞“六個一”,分階段實施新型的育人模式。學生人手一本國學經典;每周一早讀統一誦讀;每周五下午放學以年段為單位進行一次百人廣場誦讀;每周末學生以背誦、講述等形式與家長共享國學經典;學生返校時,各班主任統一收集踐行國學經典文化反饋表及相關視頻、照片材料;德育處負責擇優展示,促進共享,推進落實,學期末評選表彰一批星級先進典型,并作經驗交流介紹,此外,學校還可以選出優秀的作品在“國學堂”教材修訂版中作為背景圖使用,并為學生頒發證書。

在考察方面可以通過知識競賽筆試和誦讀兩個部分,筆試主要考察參賽選手對國學基礎知識、經典詩詞文賦、成語、國學典故和中華傳統文化、美德與文明禮儀的掌握情況;面試則要求參賽選手結合自選古詩進行誦讀表演,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主要考察選手對經典詩詞的記憶、誦讀,鍛煉選手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

結語

德育課堂的國學經典教學,誦讀是基礎,理解是輔助,思辨是發展提升,踐行是歸宿?!罢b為主”國學經典以誦讀為主,“悟為支”感悟是一個支撐,“行為用”,踐行是最終目的。國學經典促進德育理念轉型,德育課堂也推進國學經典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不但提升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內涵,更深化了德育課堂的改革。

猜你喜歡
國學德育傳統
“垂”改成“掉”,好不好?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少年力斗傳統
奮斗雞—我的國學日常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高?!暗掠秊橄取钡睦碚?、實施及評價研究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