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瀾滄江邊的人們

2020-04-16 12:42吳峻松
華夏地理 2020年3期
關鍵詞:蟲草

吳峻松

瀾滄江邊的德欽縣白芒雪山,一條新建公路正在架設橋梁,不遠處一條隧道從雪山中間穿過,以保障這條通往西藏的公路四季暢通。

1993年瀾滄江上第一座水電站漫灣水電站建成。幾十年來,這條桀驁不馴的大江,已被攔截成十幾個平湖,被淹沒土地的農民只好在升高的江岸邊新墾田地種植水稻。

西南絲綢之路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劉徹第一次從出使西域回來的張騫口中得知,從蜀地出發,有一條可通印度的便捷商路。從此漢朝便一直努力開通官道,直到公元69年(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哀牢人歸附,東漢王朝才將漢武帝劉徹孜孜以求的“通蜀身毒國道”全線貫通。

然而,由于西南地方政權與中原王朝的關系時有反復,這條官道時通時斷,漢以后的中原帝國遂對西南商路上的事情少有關注,在后來將近兩千年間,這條道路一直湮沒于史籍。

最近60多年,學者們在浩瀚的歷史文獻中披沙瀝金,并通過出土文物和地面遺跡尋找蛛絲馬跡,這條道路才重又為人所知,并被命名為“西南絲綢之路”——這不僅是漢代直通西方的商路,而且在漢以前的數百年,乃至漢之后的十幾個世紀一直使用。

這是一條深藏于高山密林間的全球化貿易、文化通衢;除了經河西走廊進入西亞、以及海路之外,這是連接中國與西方的又一條“絲綢之路”。

今天,“西南絲綢之路”的現實意義已經清晰地呈現出來:它從陸路連接了全球增長最快的三大經濟圈——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圈、東南亞經濟圈和南亞經濟圈——這三大經濟圈覆蓋了全球近一半的人口。這條道路使得地處內陸的中國西南與東南亞、南亞和西亞諸國連在了一起,從而得以與這些地區分享廣闊的市場和豐富資源,共同崛起。了解“西南絲綢之路”的歷史與現實,對于發展經濟、規劃未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刊曾于2009年第2期制作了西南絲綢之路專題報道,介紹了成都到緬甸密支那沿線各地的人文風貌。今年開始,我們希望更加系統地通過若干專題,由點到面,通過山川、河流、民族、城市、國家等幾個方面對“西南絲綢之路”進行集中解讀。

德欽縣葉枝鄉同樂村19歲的傈僳族姑娘余志芳初中畢業后結婚現育有一子,她希望等孩子斷奶后,與丈夫一同外出去打工,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

21歲巖坎香是西雙版納勐捧農場的收膠工。當地男子都有紋身的傳統,他胳膊上的龍字和圖案與傳統沒有關系,現在年輕人更喜歡外來的紋身圖案。

德欽縣羊拉鄉魯布頂寺的僧人從印度請回定制的佛像。簡陋的寺廟下面是金沙江,從這里跨過云嶺便是瀾滄江,再翻過橫斷山脈便是怒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都源自青藏高原,奔流千里后,在這里把臂言歡后,又分道揚鑣,投入不同文化的懷抱。

瀾滄江流到西雙版納已是一條寬闊而溫柔的大河,江邊的景邁山有9個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這里有近2000年的種茶歷史。冬季從景邁山上的傣族村寨遠眺,山谷中的水汽會形成壯觀的云海。

1997年,英國探險家米歇爾·佩塞爾宣布瀾滄江發源于海拔4975米的魯布薩山口。

1999年,中國的考察隊在海拔5224米的拉塞貢瑪的功德木扎山上,確定了瀾滄江源頭的經緯度坐標點。在雜多縣莫云鄉,當地人很容易就找到瀾滄江的源頭,泉水從海拔4875米的扎那日根山體中汩汩而出,他們經常要在那邊念經,因為扎那日根山是格薩爾王的守護神。

不同源頭為起點,圣潔的水,可以流過4000公里到4880公里不等的距離,進入大海,然后再隨著季風爬上喜馬拉雅,變成雪花,飄落在蒼茫的大地之上,完成一滴水的輪回。

扎那日根神山海拔5000多米,這里本來就人煙稀少,遇到挖蟲草的季節,方圓百里,僅有的幾戶牧民到更遠的地方挖蟲草去了。

在漫無邊際的原野上一直走著,快要絕望的時候,終于看見莫云鄉的路牌。

到了莫云鄉,瀾滄江的源頭扎那日根神山看上去已近在咫尺??墒菦]有當地人做向導,自己又沒有翅膀,就只能在依舊保持遠古模樣的土地上爬行,速度在這里不起作用。

終于能看見一位藏民,46歲的良嘎躺在枯黃的草地上修著摩托車,他養的三匹馬,在莫云鄉組織的賽馬節上拿過前三名。摩托車剛修好,良嘎就騎了上去溜了一圈,跟騎馬一樣拉風。高原上騎馬的人越來越少了,昔日傳說中的騎手如今紛紛改騎摩托。

良嘎是三年前從安多措馬鄉搬遷過來,這里沒有城管,想在哪安個家,蓋幾間房子,是沒有人來管的。他家里有6口人,養了143頭牦牛,如果等價換算,他已是百萬富翁。這里是扎那日根山的延伸地帶,但已經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雪山就像長城,在天邊圍了一個圓,良嘎家的破房子,就是中心。

蟲草幾乎關系著半個藏區人們的生計。74歲的落則成家也有四個人去挖蟲草了,他和兒媳婦帶著五個孫子留守。太陽低過地平線,大地立刻寒氣逼人,溫度迅速下降。孩子們和媳婦一起趕著牛羊回來。幾只小牛犢很快找到自己的媽媽,開始吸吮母牛的乳頭。小孫子給一頭病牛和懷孕的母馬單獨加餐,喂了幾個熟青稞團團。圈欄都用牛糞壘成,已經夠他們全年做飯、取暖。媽媽進到屋里,一直跟在身旁的2歲的小女兒鉆進了媽媽的懷里,母親把乳房送進小女兒嘴里。落則成一邊捻著佛珠,一邊照看爐子上燒的水,準備打酥油茶。如此荒涼、嚴寒、生存艱難的地方,諸神陪伴著他們一家人。一年到頭也不洗一次澡,卻不影響我們對他們心生敬意?,F代社會中,已經很難遇見幾個單純、善良、會微笑的人。換做我們,家里有幾十頭牛和上百只羊肯定都換成錢,他們還是只吃著糌粑、酥油茶,并把牛、羊、馬、狗、兔、鼠、鷹當作跟自己一樣的生命習以為常。

天邊泛著魚肚白,這是我們站在大地上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的最平庸的美。嘎瑪寺供奉著他們的神靈,石頭、經幡記錄著傳承了幾個世紀的文明。這里的人們已經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傾其所有地供養寺院。來自古印度的文明,已經不能跟上現代化的腳步。兩名僧人于荒野隱退,一個去了縣城,一個去了拉薩。

蘭坪縣通甸鄉鑼鍋箐村67歲的和求順在從父親去世后,成了當地普米族唯一的祭師。和求順家族世代口口相傳的原始宗教文化,在他這一代可能成為絕唱。

曲林,48歲。52歲的妻子索昂才吉,為他生養了三男四女。曲林的父親在年輕的時候從雜多縣城搬到200公里外的牧區。6間平房一字排開,曲林一家住三間,爺爺奶奶住三間。政府給他們送來了太陽能熱水器、衛星電視鍋、電視機、草場圍網。院子種了幾塊青稞地,是給牛馬過冬儲備的草料。

莫云鄉和曲林家之間方圓百里都找不到旅館或者飯館,熱情好客的曲林家是我的驛站,去時幫我指路,黑夜饑困交加時為我提供溫暖的床被。我們素昧平生,我有需求就張口,他能幫助也毫不吝嗇,不用懷疑,不用互相揣摩。

一覺醒來,窗外正下著大雪,大地很快全白了,媽媽和幾個女兒從倉庫摟出青稞,投喂80頭牦牛。一頭白色直角的牦牛是它們的老大,19歲,跟大姐才讓梅措的年齡相同。他們家每年除了宰幾頭補充蛋白質外,從來都不賣。在藏族人眼里,賣了就等于殺生。

這里的人們已經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傾其所有地供養寺院。來自古印度的文明,已經不能跟上現代化的腳步。

我來的頭一天,雜多縣全縣機關學校剛放“蟲草假”。曲林從縣城接回了15歲的兒子才讓江才。江才眼睛好,是挖蟲草的高手。梅措告訴我:“下完雪,蟲草更好識別,采挖更容易”。他們家挖蟲草的地方就在屋后的山上,不用搬家,3個月時間,一家人能賺6萬左右,這也是他們唯一的收入。

17歲的代吉曲忠是老二。按照藏族傳統,長子長女一般都會成為“當家”,一輩子陪伴父母。但姐姐上學后,成績很好,未來有可能考到好大學,像電視里的人一樣在城市生活。為了實現姐姐和父母的愿望,代吉曲忠自愿做當家女,像母親一樣操持家務,照顧弟妹??墒亲詮拇蠼愀咧袝r發現有心臟病,幾次手術后,讓她放棄了讀書,一家人的夢想落在了15歲的弟弟才讓江才身上。江才能歌善舞,熱情大方,學習成績好,學校老師都非常喜歡他。江才的夢想就是當老師。在他們看來,老師是一份體面、受人尊敬、收入高、是連政府都要照顧的職業。

一家人平時都穿便裝,只有媽媽索昂才吉穿著傳統藏袍。作為禮物,我想拍一張全家福送給他們,一家人都穿戴上了康巴人的服飾。過去康巴男子會留辮子,用紅繩辮成“雜羅”,留平頭的江才,把“雜羅”一樣的帽子直接戴上就成了小康巴漢子,比穿便裝英俊、醒目。江才的藏裝外面是錦緞,里子是羊皮。長一歲的哥哥丹增然色,出家三年,他一輩子就只能穿布衣。在古代藏族文化中,人分成四等:一等人穿官服和袈裟,二等人穿綢緞,三等人穿布料;穿獸皮或用獸皮鑲嵌的衣服,就是令人看不起的四等人。丹增然色選擇了傳統,就要遵守萬物有靈的思維行為。

西雙版納勐??h曼囡村曼班三組,是一個僅有幾十人的拉祜族小山寨,因為貧窮,當地政府將他們遷居山下,給他們蓋房子、送耕牛、修道路、配教師,采取對口幫扶等等措施。然而沒過多久,他們還是回到原來的山寨 。

曲林前年花了一萬五買了一輛二手東風卡車??ㄜ囉酶鞣N藏式圖案裝飾著,在草原上奔馳起來,活像一位激情四射的搖滾歌手??ㄜ囍辉诜拍赁D場時才派得上用場,平時曲林只開一輛五菱面包車。門前的土路不久就會開工拓寬,鋪上瀝青,通向西藏。曲林在雜多縣城買了塊地,政府幫建了房子。幾個弟妹在縣城上學時,大姐負責照顧他們。冬天,父母會去縣城輪換大姐。

從我叩開了素不相識的曲林家的門那刻起,荒原上的這家人一邊用偉大的傳統——微笑、善意、熱情、真誠接待我這個不速之客,一邊又通過政府免費贈送的衛星電視不斷接收著外面的世界。勤勞的曲林一家,已站在荒野通向城市的交叉路口。

每年5月,四面八方的藏族人、回族人都會來到青海雜多縣,他們或多或少都是為蟲草而來。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青海民和的老王,把7元進的尖嘴小鋤頭,20元賣給藏族人。幾個藏族人在挑選鋤頭,他們的孩子眼巴巴圍著西寧女孩的雪糕冰柜,口水都快流了出來。四川小伙則在自家五金店門口現場制作鋤頭,木把刮得光亮,再加顆釘子,讓鋤頭和木把連接更牢固?,F場這么一加工,讓他家的鋤賣得更快。頭上盤著真“雜羅”的康巴漢子,臉色黝黑,他正用手臂丈量著彩色帆布帶,他們在草原上駐扎時,要用帆布帶來綁帳篷。一對藏族老夫婦,眼睛已看不見蟲草,開了間雜貨店,門口音箱播放的佛經,被不遠的溫州服裝城傳來的勁爆的音樂聲吞沒。穿著粉紅雪紡裙的姑娘像仙女飄過,引來小伙子們目光的夾道歡迎。

發了財的尼然知丁和妻子都穿金戴銀,毫不掩飾,街上很多人都認識他。四川成都姑娘小林以前開家具店時,尼然知丁就經常光顧。雜多人因為蟲草賺錢后,小林也看準了商機,從大城市批發時髦的商品來雜多賣。因為路途遙遠,利潤也更高?,F在小林開的服裝店包羅服裝、皮鞋、高跟鞋、坡跟鞋、閃亮鞋、西褲、夾克、牛仔、圍巾、內衣、衛衣等上百個款。貨源來自西寧、蘭州、成都、廣州。近幾年內地禮品市場緊縮后,雜多人的腰包也跟著縮水,來買東西的雜多藏民也開始還價。白尕拉則也是經常光顧店里的時髦姑娘,朱紅色外套,金色耳環,七分牛仔褲,紅色平底尖頭女鞋,脖子上纏著花色絲巾,殷紅的嘴唇,讓這張梳著辮子的藏族面孔也多了幾分性感。第二天,姑娘就要去40公里外的山上挖蟲草去了,“這些漂亮衣服都得收起來了”,白尕拉則對我說。

義西尕丁在南昌讀完大學后,在雜多完小代課教藏語,工資只有800元,所以挖蟲草成為義西尕丁一家的重要收入。他們去的地方屬于另一個鄉,需要交1200元管理費才能進去??客谙x草,義西尕丁在縣城邊蓋了兩間房子。

天色漸黑,為挖蟲草購買野外生活用品的人們還在街頭忙碌。青海民和的張薇薇在市場幫阿姨打掃衛生,把成堆的垃圾直接點火焚燒。她也是挖蟲草的高手,七年來,每個挖蟲草的季節都能賺8萬。因為外面來扎多挖蟲草的人多了,為了爭奪資源,曾經發生過群體性事件。此后雜多就成立了蟲草管理局,在各個路口向外來人收取高額的資源費。以前交3萬,張薇薇還能賺8萬?,F在市場萎縮,資源費卻還漲到3.7萬,跟老公一起,兩人得交近8萬?!帮L險太大,今年不去挖了”,張薇薇說。

外來的生意人,用各種誘惑吸引著這里的藏人,把更多的牦牛、蟲草賣掉,再用廉價的商品把他們手里的鈔票轉走。事實如同蓄謀已久的陰謀,而實際上,這只是全球燦爛新世界高速旋轉的慣性,沒有那個國家,那個人可以超然世外。

10歲的格桑曲佳和妹妹是一對漂亮的兄妹,他們的父母在囊謙巴麥寺幫工,就住在寺院里。兄妹倆在媽媽的授意下領著我去找6歲的魯登多吉小活佛。兄妹倆把我領進了大殿二層拐角處的小房間,向小活佛和經師作揖后,就規規矩矩跪在一旁。

巴麥寺是李連杰、劉德華等眾多名人皈依的寺院。席地而坐后,執事僧給我倒了一杯自制酸奶,給格桑曲佳兄妹拿了兩罐紅牛飲料。小活佛盤坐羅漢床上,身穿黃褂,下面露出紅色僧服。牡丹花地毯上,取暖器釋放著熱量。魯登多吉去年被選為活佛,還需經過政府認證,才可以正式舉行坐床儀式?;罘鹕弦皇缊A寂了十多年。2015年,上級寺院玉樹龍嘎寺活佛授意巴麥寺,轉世靈童已經出現,可以開始尋找。

更森頓珠是尋找小活佛的僧人之一。更森頓珠告訴我,他們按照龍嘎寺活佛的指示,到甘孜尋找,有一天來到魯登多吉家,魯登多吉一見到僧人們就非常開心,像很久前就認識。在問了姓名、出生時辰以及父母姓名后,尋找的僧人們欣喜若狂,但都表面不動聲色。僧人們離開后,魯登多吉就向媽媽哭鬧著要把頭發剪掉馬上出家,“說好給我買金剛杵怎么還不給我買?”6歲的魯登多吉向媽媽哭訴。

魯登多吉被帶到西寧本寺削發出家,從此他和普通僧人一樣學習藏文、宗法。雖然還沒有正式成為活佛,魯登多吉已經表現出與普通僧人完全不同的悟性。一般小僧人時不時貪玩,而魯登多吉卻可以在房間打坐一整天。

巴麥寺現有修行常住的出家人500多名,并且還有幾十座分支寺廟。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臺灣等地也有分支道場。東面不遠處,30米高的釋迦牟尼金身坐像,成為囊謙縣的地標。近看高大雄偉,遠看佛和群山都變得渺小了。虛無主義者把未來看成烏有,他們迷信現世的物質生活。大佛下,來自許昌的老石從來不會向大佛叩拜,盡管近在眼前,甚至連抬頭望一眼的力氣都不愿意使,他只關心自己承包的20多畝蔬菜大棚的蔬菜一年能賣多少錢,嘴里講的故事,都是在囊謙無從實證的奇聞逸事。江蘇老陳夫婦在縣城開了家“南京小籠包”早餐店,由于蟲草已經不好賣,藏族人已經舍不得吃喝了,兩人從早忙到晚,請不到一個藏族人幫工,藏民害怕生意虧本,會領不到工資。

同許多地方一樣,人們因被神話的蟲草而激變,物質欲望已經攻占信仰的領地,造城運動已經抵達瀾滄江之源。

昌都冰川達數百條,為青藏高原上冰川集中分布區之一。從玉樹發源的昂曲和扎曲在昌都境內終于會師,成為滾滾洪流一股,叫做瀾滄江的大河就此開始。藏語“昌都”的意思就是兩河匯合之處。

我本來要去嘎瑪鄉探訪唐卡畫師,卻被人一路指引到了布托村阿登的唐卡傳習館。布托村在高山巨峽的一塊壩子里,高山生長著古柏,彼此攙扶,郁郁蒼蒼。昂曲在阿登家的門前緩緩流過。阿登小時候,父親在昌都開車,阿登8歲時隨父親進城。父親一心想讓家里人進城,把村里的地都還給了村里。阿登進城后,因為農村戶口無法上學。阿登從小就喜歡在柜子上、石頭上、瑪尼石上畫畫。在街上看到一個唐卡作坊,阿登就想拜師學藝。11歲時如愿以償,跟著師傅學打格子、描線條、上顏色。師傅是傳統唐卡畫師,一切都有規矩、有講究,不能創造。一幅唐卡好不好,就看佛像的眼睛是不是傳神。盡管好壞見仁見智,但師傅從不放手讓徒弟們畫眼睛。

跟師傅學了5年,阿登就特別想自己獨立畫完整的唐卡。阿登自己找到一個寺廟,表示免費給寺廟畫幾幅壁畫,不滿意不收錢,畫的好就全部給自己畫。寺院同意了,阿登首戰告捷。在昌都寺廟重建高峰期,阿登也一舉成名,一連畫了24座寺廟的壁畫。阿登開始琢磨創造新的畫法。偶然間,他看到了莫高窟的壁畫,非常喜歡,于是有600多年歷史的嘎瑪畫派開始出現新的枝芽?,F在,找阿登定制唐卡的人越來越多,客人都來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德欽縣葉枝鄉的傈僳族村寨,住在木楞房的居民仍保持著刀耕火種的生活狀態。他們的文化和生活也成為瀾滄江峽谷多民族文化走廊的活化石之一。

阿登從昌都回到布托村,重新找村里買了地。去年政府扶持了100萬,阿登家變成了唐卡藝術傳習所, 25家貧困戶,跟著阿登學習畫唐卡。阿登還想蓋個唐卡博物館,發展手工業的同時,還可以搞旅游。

在阿登的記憶里,昂曲可以淘金,林場通過昂曲把砍伐自原始森林的木頭運到下游。阿登希望按照傳統蓋木頭的房子。但沒有木頭,只能用鋼筋水泥材料。和年少時相比,阿多已經不是單純因為開心或信仰而畫唐卡了,新的藝術風格是一門生意,雖然當作生意也無可厚非,因為人們已經習慣用金錢來衡量一件作品的價值和成功與否。

鹽井佳加酒店是許多入藏游客必到的點,29歲的主人斯那之瑪總是笑臉相迎。斯那之瑪12歲開始,每天5點就起床燒火揉面做餅子,做完四五十個就去上學。她父親為人大方,朋友多,但在出車禍去逝時,只有一個朋友來看,很多欠錢的朋友都說已經還了,母親心里有一本賬,但從來不提。

突如其來的變故,把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了母親肩上。斯那之瑪想放棄讀書幫助母親。然而想到自己學習成績不錯,有可能考上大學,就舉棋不定。斯那之瑪來到瀾滄江河谷的曲孜卡寺找活佛指引?;罘鸶嬖V她,讀完大學后,可能也是平平的,但你的性格適合做生意。14歲時,斯那之瑪離開了學校?;丶液?,她把鹽井的傳統面食加加面搬了出來,再加上傳統的藏族歌舞,一下子就出了名。

傳說元朝時有個叫巴加巴的將軍路過鹽井,村里給接風,村長認為將軍是貴人,肯定吃過不少山珍海味,而村里又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村長就讓每家每戶邊唱邊跳給將軍加上一碗面。熱情、新穎的吃法,讓將軍大為贊賞,于是此風就在鹽井流傳下來。斯那之瑪把加加面搬出來后,加加面成了鹽井的一張名片,把湖南衛視、央視都吸引過來,斯那之瑪的加加面聲名遠揚,每日賓客滿座。

西雙版納大片稻田變成了溫棚種植基地,這里已經成為中國瓜果蔬菜的產區。

瀾滄縣玉源茶廠拉祜族廠長張扎努捧(右)和工人包裝收儲茶餅。瀾滄江邊的景邁山方圓百里皆分布著茶園,沿著瀾滄江河谷的“茶馬古道”正是以這里為起點一路向北而行。

德欽縣崩貢寺邊村民在山坡上種植玉米。瀾滄江邊山高坡陡,土地極為稀少,但凡可開墾的土地都被充分利用。

囊謙縣巴麥寺6歲小活佛魯登多吉。這座寺院由著名影星李連杰供養。

從城市回到云龍縣苗尾鄉毛草坪村的傈僳族小伙紫文忠和18歲的妻子艷慈。

2006年,斯那之瑪在鹽井老街蓋了新房,把生意擴大。當年指點斯那之瑪的活佛也很開心,路過酒店時特地走進每個房間念經加持。5年前的一天,活佛帶著自己的父母來到酒店吃面,平日樂呵呵的活佛吃完面,自己開車回曲孜卡寺。途中,車從懸崖翻了下去?!澳翘旎罘鸪酝昝鏁r,還專門給斯那之瑪摸頂祈福,還讓媽媽也來,媽媽害羞沒出來,結果活佛就趕去投胎了,連最后一次祈福都沒得到?!彼鼓侵斶z憾地說。

2015年,斯那之瑪又花了500萬在214國道邊蓋起了食宿一條龍的酒店。轉世的小活佛也專程來到斯那之瑪的店里,要吃加加面,兩人目光相遇,就跟久未逢面的老朋友一樣,只是“原來的老爺爺,一下子變成了小孩子”讓斯那之瑪覺得有些不習慣。

新店里斯那之瑪的舅舅守前臺,兩個漂亮的表妹給她打下手,沉穩的媽媽做“總指揮”,老街的店面由姐姐帶著女兒們打理,兩邊店里人手不夠時,就互相支援。一雙丁點大的兒女也有模有樣幫媽媽干活,丈夫在芒康縣當老師,每逢周末就會回來,一家老老少少紅紅火火地演奏著生活之歌。

洱海是瀾滄江的另一個源頭,也是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第一個大湖,它的水源來自湖北面的彌苴河、羅蒔河、永安河。

趙定龍的家在洱海背面的雙廊古鎮,門前就是洱海。與中國多數鄉村的孩子一樣,不再跟父輩一樣下田地勞動,書又讀不好,整日游手好閑,父母看得都煩,外出打工,結果混得連回來的路費都沒有。

上海藝術家沈見華很早就來到雙廊潛心創作,趙定龍打工無果后,家人想讓他跟沈見華去學手藝。于是趙定龍成了沈見華在雙廊收的第一個徒弟。對于一個沒有任何基礎的農村青年,沈見華列了一個電影單子,讓趙定龍每天看一部,看多了最優秀的作品,“再一對比,就會形成個人的眼光,思維方式會完全不同?!?/p>

之后沈見華給趙定龍1000塊錢,讓他獨自去旅行。趙定龍選擇去了麗江,很多麗江的傳說早就吸引了他。麗江也是匯集了許多優秀文化的地方,一對比,就知道雙廊鎮的許多根本沒法比,“鎮上的小酒吧都沒法待了?!?/p>

有一天,有個村民請沈見華畫壁畫,師傅就讓趙定龍去畫。沈見華問趙定龍想畫什么,“畫竹子?!鄙蛞娙A告訴他:“你去拍竹子的照片?!闭掌幕貋砗?,定龍對著照片一點一點地畫。竹林畫完了,定龍很開心,師傅卻問:“這樣就完啦?”于是給他講了“竹林七賢”的故事,又問定龍:“雙廊有沒有哪七個好玩的人,你去把他們的照片拍回來?!壁w定龍想了想,就去把自己的好朋友拍了回來,又在竹林里用黑油漆勾勒了7個人物的剪影,原來的竹林里也就有了故事性。趙定龍的第一幅作品畫完了,沈見華讓趙定龍簽上了名字,又讓他去買了一掛鞭炮放,趙定龍第一次有了成就感。

有一次趙定龍在83歲的“老外婆”王炳秀家拍照,老外婆有幾年的低保沒領了,她想找趙定龍的師傅去找政府要200元的低保,在她看來,沈見華有文化,跟政府談,能說的通。趙定龍帶著老外婆去見師父,老外婆帶著一沓證書和繡花鞋做見面禮。

玉樹結古寺16歲的僧人巴永文次在點酥油燈祈福。

西雙版納曼遠村的古佛寺中,僧侶們在佛像前捧著信徒們供奉的貢品祈福。曼遠村是“傣勐”寨,意為“土著”,或“建寨最早的人”。

和春紅是麗江的一位熬鷹高手,熬鷹這個納西人流傳了千百年的技藝在現代社會多不被認可,長期處于傳統文化與自然生態孰輕孰重的兩難困境中。

做繡花鞋,是老外婆從小就擅長的手藝。沈見華見到老外婆后,鼓勵她也畫畫,“我真的行嗎?”老外婆將信將疑?!靶胁恍?,你去問菩薩嘛?!钡诙炖贤馄啪蛶е环嫽貋碚疑蛞娙A。老外婆畫里的世界有紅、黃、藍、白、紫,一輩子含辛茹苦,畫出來的鄉村卻五彩斑斕,沈見華看后非常喜歡,頻頻稱贊?!罢娴暮脝??我畫的樹是歪的、房子都是歪。別哄我老太婆開心了?!崩贤馄鸥静桓蚁嘈派蛞娙A的稱贊。老外婆又去問村里的一個長老,雖然對藝術不明就理,但長老很聰明,“師父說是好的,肯定就是好啊?!鄙蛞娙A指著村里的破房子對老外婆說:“你看,哪些房子不是歪的嗎,現實就是有歪歪斜斜的房子嘛?!睆拇死贤馄啪统掷m畫下去,之后有人收藏了老外婆的畫,而且價格還不低。拿到賣畫的錢,沈見華對老外婆說:“你以前做了那么多光榮的事情,不要為那一點低保失了自己的尊嚴?!?/p>

從前,老外婆以前最怕過年,畫畫賣畫有了收入,老外婆還能拿出壓歲錢給孫子們;兒子建房蓋客棧差些錢,老外婆拿出積攢的5萬賣畫錢給了兒子,對83歲的老人來說,這是極為暖心的事,也是極有面子的事情。老外婆學畫畫后,陸續又有其她老奶奶登門學畫?!肮馄炷棠獭本艏?,恐懼顏色,沈見華就給她大量A4紙和報紙讓她剪,然后用剪出來的圖案,用藍、白、灰等簡單顏色套畫,就形成了色彩強烈對比的作品?!靶‰p娘”年紀小些,寫生能力強,沈見華就讓她把各種瓜果采摘回來對著畫成素描。每年春節,沈見華給她們在村里辦展覽,趙定龍負責裝框。雙廊游客多,城市里來的游客都很喜歡老奶奶們風格獨特質樸無華的作品,她們的畫基本都能銷售一空。

蘭坪縣通甸鄉鑼鍋箐的普米族堪稱“森林的朋友”。村寨坐落于3000米的高山草甸上,背靠山林,面對草甸。每逢正月初一,這里的普米族都要去祭拜神山,唱普米族祭龍調,全村除共有的神山外,每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神樹。在這樣的文化體系中,“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時期都沒人敢亂砍神山上的樹木。神山,其實就是這片土地的水源地,樹木含蓄了人們生存所需的水,所謂天人合一,在傳統文化中其實就是最基本的自然生態的概念。

不同民族要求在世界文化秩序中得到自己的空間,這不是對世界體系的排斥,而是對“現代性的本土化”的渴求。

和求順,67歲,這個名字是讀書時取的,而他普米族的名字叫雅嘎求順。雅嘎是家族的姓,普米族人一聽姓氏就知道家族的地方。和求順的家在鑼鍋箐的德勝村。鑼鍋箐,是在離開藏區后還有白塔的地方。普米族從青海順著金沙江遷徙而來,在宗教文化、生活習俗上與喜馬拉雅谷地的民族都有血緣關系。

和求順一家每天早晨也是從打酥油茶、吃糌粑開始。日頭已高,河西鄉大羊村的和貴生來到和求順的家里。和貴生兒子準備結婚了,來找和求順算良辰吉日。和求順的父親、爺爺都是普米族巫師?!拔母铩逼陂g,父親被當作牛鬼蛇神,傳統活動都成了封建迷信。幸好,革命小組的人只是應付形勢,搞了個學習班,象征性批斗了幾場,沒有受到大沖擊。普米族沒有文字,文化代代口口相傳?!拔母铩苯Y束后,民族政策落實,父親就把祭三角、祭天、祭神山、祭龍潭、割羊子、占卦、紅白喜事等儀軌經文一一傳授給和求順。

和求順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把老房子推倒,住進鋼筋水泥的房子,依然住在傳統的木楞房子里,正屋還有火塘、炕臺。通透的陽光和煦溫暖。和求順拿出《農家黃歷通本》,問了新娘新郎生辰,就一邊掐指默算,一邊用草稿紙記錄。十多分鐘后,和求順拿出一張紅紙,把和貴生兒子結婚的時辰、諸事運利端端正正抄上。和貴生如獲至寶,折好紅紙,拜謝離開。

懂普米族口傳文化的老人相繼離世,和求順的父親也于七年前以93歲的高齡回到祖先的身邊。和求順成了蘭坪普米族唯一精通普米族占卦和祭祀活動的老人。沒有這套口口相傳的文化,普米族也就斷了根。2004年,和求順和本民族的先覺者籌措經費專門為其他普米族村落培養了17名傳承人。和求順想要縣文化局資助再搞一期傳承班,“把怒江州范圍內的普米族村子都培養一兩個,但政府不愿出錢?!焙颓箜槦o奈地說。和求順心里非常清楚,“光學會唱跳,其實都只是學了個表皮?!卑衙褡宓母鶃G了,心飛走了,一切都是徒勞?,F在和求順把傳承的事情寄托在怒江州檢察院一位普米族的檢察長身上,“他的文化程度高,可以幫我把傳承的經文都翻譯出來,然后再出成書,我不在了,后人也能懂是什么意思?!毖赞o中,和求順心中是一種怎樣的悲壯??!

瀾滄江流到西雙版納已是一條寬闊而溫柔的大河。在景洪市勐罕鎮傣族園內,曼將、曼春滿、曼乍、曼聽、曼嘎5個傣族村寨被開發成了旅游景點,瀾滄江就從村旁靜靜的流淌。

59歲的巖康朗,將自己的人生故事紋在除了臉部以外的全身上下,像一件嘻哈風格的套裝。因此,他也成為傣族園里的一名演員。每天在傣族園巡游的隊伍里表演半個小時。巖康朗的家在瀾滄江對岸的景哈村,1973年他偷偷去了泰國出家為僧,直到升為大佛爺。

傣族紋身不僅是原始巫術咒語護身的方法,也是佛教符箓令牌護身的方法。傣族認為,每種紋身都如同密碼一樣有不同功能。紋傣文“虎王(舍弄)”,便能受到虎王的保護;紋傣文經書名《阿拉罕》,可以使身體受到佛祖保佑而刀槍不入;紋傣文“孔雀(糯勇)”,可以讓人變得充滿誘惑力。除了護身,紋身還是傣族男子成年的標志。巖康朗從28歲開始,用6年時間把全身紋滿,那些青色圖案有虎王,有經文,也有巖康朗一生的故事。巖康朗1994年還俗結婚,有2個兒子,都已結婚。家里3畝地,以1000元的價格租了出去,自己和妻子在傣族園里當演員,每月1200元工資。每天下午園區展示潑水節儀式,他在巡游隊伍中表演武術,妻子跟年輕演員們表演潑水。

才讓旦是香格里拉的民間音樂人,常年自費在藏區收集老藝人的歌曲,他說:“再不收集,那些活在民間的歌謠,就會永遠消失了?!彪S著現代化的進程,他的這種擔心其實已經變為現實,搶救收集古老文化遺存已經迫在眉睫。

景洪曾經是南傳佛教的重要領地,按照傳統,傣族男童到入學年齡必須出家為僧,在寺院中學習文化知識,接近成年時再還俗。個別優秀的,可繼續留寺深造。上世紀80年代后,許多家庭又開始讓孩子們出家修行,當時一個村子曾有50%的男子出家。

兩年前,8歲的巖安滿與幾個小伙伴在曼春滿寺出家。但出家后巖安滿和父母都后悔了。寺院里大佛爺很忙,沒時間教小和尚;家里父母忙著做生意,也顧上陪伴。由于孩子小,不放心在寺院獨立生活,兩年來巖安滿就在寺院、學校和家之間來回折騰,結果不僅佛經沒學好,學校的成績也排在最后幾名?,F在,巖安滿的父母只想讓他好好接受學校教育。巖安滿還俗,大佛爺想挽留,整個村子的人都想挽留,但是現實問題,誰也無法立即解決。

猜你喜歡
蟲草
蟲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希望
蟲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希望
蟲草花,是冬蟲夏草的花嗎
為什么蟲草哥還不歸還
瘋狂的蟲草,瘋狂的松茸和瘋狂的岷江柏*——專訪作家阿來
“藥膳新寵”蟲草花
蛹蟲草液體發酵培養基的篩選
蛹蟲草中4種核苷的含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蛹蟲草子實體中腺苷和蟲草素含量
HPLC與LC-MS/MS測定蛹蟲草發酵液中蟲草素的方法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