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五大發展理念下的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2020-04-23 09:31白冬梅
新絲路(下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

摘 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根據“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依靠“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生動描繪了國家未來發展的趨勢,為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階段的偉大勝利,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本文通過將五大發展理念融入石屏縣域經濟發展,根據當地實情,提出意見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縣域經濟發展;石屏

“郡縣治,天下安”??h域經濟對于國民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對社會穩定,文化傳播,政權穩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新的延伸,為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階段的偉大勝利,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過去40多年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但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矛盾越來越尖銳。比如: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加劇,區域發展不相協調,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沒有徹底破除等。石屏縣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也面臨著比較優勢不強,傳統優勢削弱,城鄉發展不協調,特別是脫貧攻堅和以異龍湖水污染防治為標志性工程的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石屏縣必須牢牢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的內涵和實質,始終將其作為相互聯系、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整體,貫徹落實到縣域發展的各項具體實踐中。

一、發展縣域經濟的理論依據

縣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是國民經濟有序運行的基礎,縣域經濟的發展程度制約著國民經濟的總體水平??h域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視。黨中央指出要把“三農”問題的解決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必須從縣域經濟下大力度。

縣域經濟具體是指:“以行政縣為區域范圍,以縣一級獨立財政為標志,以縣城為中心、集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不同層次經濟元素間的聯系為基本結構,通過雙向反饋的人力流、物資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而發揮整體功能的經濟系統?!笨h域經濟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區域經濟。它在縣級政權的調控下、市場導向的作用下,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它既是城鎮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處,又是工業經濟與農業經濟的交匯點,還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連接處??h域經濟發展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在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承擔著促進國家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使命,更極富巨大變革和創新活力。

首先,發展縣域經濟是繁榮農村經濟的需要。中國從傳統意義上來說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國所有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農民的問題”。在大步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村的經濟發展問題仍是一個關乎社會發展、民主建設、政治體制革新的制約性問題。發展縣域經濟直接有助于提高廣大農村腹地的經濟活力,為農村的發展提供經濟支持。也只有縣域經濟發展起來了,才能帶動農村商業、生活服務業的發展,才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其次,發展縣域經濟也是縣域提升競爭力的需要。目前,我國正處于快速發展期,縣域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隨著中央政府把部分行政和經濟管理權力下放,縣域發展已經成為所有縣域政府共同努力的目標,也是縣域政府所必須面對的一項挑戰。所以發展縣域經濟是應縣域間競爭的需要。

最后,發展縣域經濟是國家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新時期,我國發展經濟需要保持穩步前進的同時,更加突出發展質量,進而實現國家區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發展縣域經濟既是小城鎮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發展縣域經濟可以使縣域的資源在整個區域內得到更合理的優化配置,并形成特色,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堅持創新,持續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

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僅深化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內涵,更把創新提升到了全局工作的方方面面,凸顯了創新對激發國家發展內生動力的核心作用。明清以來,中國在創新道路上固步自封,國家衰弱,民族沒落,印證了“不創新就要落后?!笨h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源自產業建設,只有把思路創新、科技創新和結構創新體現于產業建設,才能有效提升綜合競爭力。

石屏縣作為云南典型的山區農業民族縣,更需要在產業發展中體現思路和結構創新,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手,優化產業結構,夯實發展基礎,為實現跨越積蓄力量。一是圍繞“云南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范縣”目標,推進一產提質增效。著力構建“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積極融入紅河谷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區,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特色林果經濟、林下循環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建設一批特色精品農莊,培育一批特色農產品名優品牌,壯大一批特色農產品龍頭企業,實現農業標準化、規?;?、集約化生產。二是圍繞“全國重要的豆制品研發和深加工基地”目標,推進二產優化升級。石屏豆腐聞名遐邇,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近年來已經進入深圳市沃爾瑪山姆會員店銷售,中央電視臺曾多次報道具有地域特色的井水點豆腐,但長期以來拘泥于傳統生產方式,新產品的創新研發亟待加強。因此,要堅持把加快發展豆制品為主的食品加工作為主攻方向,加大豆制品高新技術引進、研發和推廣應用力度,推進豆制品精深加工和鮮豆腐現代化生產,促進豆制品提質升級,提高核心市場競爭力。三是圍繞“全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目標,推進三產穩步提升。石屏具有悠久的歷史人文資源,明朝戍邊軍屯制度把中原文化帶到石屏,與地區民族民俗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的獨特的人文歷史。創新發展,就必須要把人文資源、生態資源充分融合到旅游文化產業中,依托境內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異龍湖,加速實施石屏建水“一湖兩城”古城文化旅游區和“一湖三鎮十村”傳統村落文化旅游帶、山區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帶建設,不斷激活“古城韻、濕地緣、花腰情、美食怡”四大元素,重點推進異龍湖旅游綜合體建設,建成一批特色小鎮和特色傳統村落。

三、堅持協調,持續體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協調發展”理念并非偶然,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在要求就是不讓一個地區和一個民族落后。石屏縣和全國其他欠發達地區一樣,協調發展最根本目的就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縮小農村與城鎮的差距,實現城鄉一體統籌發展。

經過不懈努力,2017年,石屏縣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2014—2018年,累計減貧8991戶34285人,41個貧困村和3個貧困鄉鎮脫貧出列,剩余貧困人口669戶1936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末的12.15%降至0.77%。但是,農村與城鎮、山區與壩區之間在公共基礎設施、產業建設和居民素質提升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差距。貧困地區和邊遠農村在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然較為薄弱。這些問題皆因發展失衡和不可持續而生,是發展實際倒逼的結果,石屏實現協調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提高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一是加快建設綜合交通網絡。構建以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外聯“主動脈”,暢通以國省干線為支線的“內循環”,連通以農村公路為網絡的“毛細血管”,爭取實施電氣化鐵路項目,提升全縣通行和出行條件。二是加快水資源優化配置。必須以異龍湖補水調水工程為統領,組織實施滇中引水、中小型水庫連通、骨干水源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強水源保護,全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加大節水灌溉、渠系配套等農田水利建設和管護力度,扎實做好“五小”水利建設、縣域河流綜合治理,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三是加快能源網、互聯網建設。推進城鄉電網改造升級。大力推廣和使用清潔能源,切實加快農村網絡連通建設,為實施“互聯網+”打牢發展基礎。四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強縣城和副中心集鎮建設,做好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和組織實施,配套和完善城鎮配套設施,加速城鎮擴容提質,穩步推進縣城古城區傳統風貌保護與恢復。

四、堅持綠色,持續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前置資源

十八屆五中全會從“五位一體”的整體布局出發,把綠色發展理念擺在突出位置,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和很強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云南時強調“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背浞直砻髁宋覀凕h對建設美麗中國,增進人民共同福祉,描繪民族未來的信心與決心。

“十二五”時期,石屏縣年均經濟增速達到了12.4%,長期的高經濟增速給資源環境保護帶來巨大壓力,河流湖泊污染、礦山水土流失、農業面源污染、森林質量效益下降,異龍湖水質下降為劣V類。如不引起足夠重視,這些危機將越來越成為制約石屏發展質量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石屏曾于2014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限制開發的農產品主產區,異龍湖風景名勝區為禁止開發區域。石屏多年的發展實踐證明,我們潛在的最大優勢就是生態環境,最大的名片就是異龍湖,石屏未來的發展必然體現在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的轉變。因此,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形成推動發展的豐富前置資源,是實現石屏跨越的重要途徑。一是突出異龍湖精準治理。堅持把異龍湖綜合治理作為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工程,強化問題導向,找準癥結所在,做到截污治污精準、補水輸水精準、項目安排精準、措施到位精準,扎實推進異龍湖水體達標三年行動,確保異龍湖水質持續改善并達到國家考核要求,讓高原明珠異龍湖再現靚麗風采。二是建設“湖城一體”宜居城市。堅持“湖城一體”總體布局,在城市規劃、空間布局等方面把湖區與城區緊密結合起來,扎實推進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將石屏人文、歷史、民族、美食等多種文化元素有機融合,加快推進“一城一湖”文化旅游核心區建設,實現“城在湖邊、湖城融合”一體化發展。三是全力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加大生態修復和治理力度,實施好天然林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植樹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改造人工桉樹林,確保森林覆蓋率達65%以上。

五、堅持開放,持續提供經濟社會發展的健康活力

十八屆五中全會關于“開放發展”的理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是對經濟全球化趨勢最強有力回應,開放發展的關鍵是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

石屏縣也是云南歷史上最早對外開放的受益區之一。1936年,中國歷史上第一條民營鐵路——個碧石鐵路竣工通車,連接滇越鐵路。民國時期,石屏與普洱、西雙版納等周邊地區的商業貿易興盛一時,是當時滇南的主要經濟區。實施開放發展,石屏有基礎有經驗,更有機遇和挑戰。一是深入推進各領域改革。進一步突出農業產業、豆制品加工業和文化旅游業方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在農業產業方面,原始粗放型的生產模式占據了主導地位,農產品綜合市場競爭力不足,綠色高端農產品生產富有空間,必須加快實施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建設,為市場提供高附加值的農產品,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另外,要統籌協調推進經濟體制、行政體制和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二是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主動服務和融入滇中城市經濟圈,主動承接滇南中心城市群的輻射帶動,加快對內對外開放。把“互聯網+高原特色農業+豆制品加工業+旅游業”作為融入滇中和走出國門的主導產業,不斷加強與周邊地區在互聯互通、產業建設、人文交流、投資創業等領域交流合作,聚焦特色重點產業開展招商引資,努力打開雙向開放新局面。

六、堅持共享,持續構建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局面

十八屆五中全會關于“共享發展”的戰略部署,關切全社會人民的共同福祉,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以人為本”的制度關懷和基本價值理念。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019年底,石屏縣還有674戶1951人的貧困人口,特別在農村就業、就學、就醫、社會養老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在共享發展成果、共促和諧局面上任重而道遠。一是全力脫貧攻堅。堅持以脫貧攻堅總攬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施“五個一批”和革除陋習脫貧一批,抓好扶貧項目的組織實施,加大農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基層黨組織建設6個方面的投入,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二是促進就業創業。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擴大就業規模,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大學生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重點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提升勞動者綜合素質。三是強化社會保障。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健全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實施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健全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穩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開展社會救助,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四是突出抓好文教衛事業。全面落實教育事業振興金秋計劃,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辦醫,支持民營醫院發展。健全農村衛生服務網絡,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

參考文獻:

[1]十九大報告

[2]《紅河州加速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方略研究》.2015年5月

作者簡介:

白冬梅,畢業于云南民族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共石屏縣委黨校講師,中共黨員。

猜你喜歡
五大發展理念
關于堅持五大發展理念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
論五大發展理念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融合
跨越拉美陷阱: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
五大發展理念視閾下的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究
五大發展理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研究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發展理念”統領推動陜南移民搬遷工作創新發展
以新理念開啟新征程
從人的全面發展角度把握“五大發展理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