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校外兒童托管模式研究

2020-05-06 09:12謝宏偉龔文華武艷思
科技資訊 2020年5期
關鍵詞:互聯網

謝宏偉 龔文華 武艷思

摘? 要:當前我國校外兒童托管在社區托管方面的經驗仍稍顯不足,尤其是與“互聯網+”結合得還不夠緊密,未能將“互聯網+”成熟的技術運用到社區兒童的托管上。其次,國外經驗豐富的社區托管模式拿來我國,或多或少都有點“水土不服”,不適合我國國情。筆者通過借鑒國內外相關成功經驗,結合情境管理理論、教育公共服務理論等理論提出3種模式設想以供參考。

關鍵詞:校外兒童? 托管模式? 互聯網+

“孩子放學去哪兒”的問題仍然困擾著眾多家長,尤其對于雙職工家長,更是嚴重影響其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如何切實解決校外兒童“去留”、社區托管發展跟不上等問題已成為我國政府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件大事。社區又如何更好地結合當代科技力量,摸索出更適合我國國情的社區兒童托管模式以更好地服務社區,成為我國社區服務者們一個重點思考的問題。

1? 互聯網+背景下校外兒童托管模式的內涵界定

“互聯網+”推動世界經濟形態不斷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盎ヂ摼W+各個傳統行業”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從而為傳統行業經濟注入新的血液,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兒童托管模式,目前我國學術界對其尚無明確、統一的定義,一般是指家長因工作原因將孩子委托個人或者機構對孩子進行托管照看,其中包括對兒童的人身安全、中晚餐、課后輔導等一系列服務。

“互聯網+”校外托管,是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當前的校外托管的一種新型模式,目前尚未見于實際的社區托管當中?!盎ヂ摼W+”校外托管模式以提高現代社區校外托管教育的教學水平為目的,從而形成一種多樣化的校外托管教育模式?!盎ヂ摼W+”校外托管是將“互聯網+”技術引入托管教學當中,將托管兒童、家長、社區托管機構等相關的一些信息在進行平臺上進行整合,達到優化信息的目的,使社區托管機構、家長、托管老師,乃至致力于托管人服務的志愿者們能夠高效地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尋求相關幫助,以此提高社區托管服務的質量。其次,加強了社區托管機構和家長們的溝通聯系,使家長能更好地配合社區托管機構對孩子進行教育指導,便于機構對托管兒童的了解,使機構能對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健全人格,增強自信。

2? 西方校外兒童托管模式的經驗及比較

校外兒童托管模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是愈發成熟。但總體來說國外成果要明顯優于國內。美國的課后托管服務實行三方負責制,即由政府、社區和家宿負責。托管形式也比較多樣,既有公益性質的,也有盈利性質的。設有21世紀社區學習中心項目,為兒童和其家庭提供各種課前和課后的優質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參與、與社區融合等原則。英國則是實行校外看護和課后看護制度,《兒童法案》規定政府需為適齡兒童提供看護,并在看護過程中會將文化背景的差異性考慮進去。再者英國政府延長學生在校時間,一般是9~10h,并允許利用此延長時間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輔導幫助。

相對于國外的成熟經驗,我國經驗雖稍顯不足,但也有獨到和可取之處。例如,2012年成都市在成華區試點了最早的兩種公益模式“430素質營”和“430學?!?,這兩種托管模式都是屬于校外托管,并且每天服務時間都是放學后1h,托管的內容主要是對托管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學生放學后直接由社區老師接走,由社區負責托管內容的安排。其次是北京市推行的課外活動計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更是頒布相關文件規范課后托管的原則、方式、內容,對于托管老師的師資水平也是嚴格要求。

綜合比較國內外校外兒童的托管經驗來看,國外校外托管成功的經驗在于社區和政府之間的配合與支持,國家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對校外兒童的社區托管服務予以支持。再者,有大量優質的托管教師和社區志愿者擁有良好的托管素質,能給予兒童高質量的托管服務。在教學模式和內容方面更是紛繁多樣,政府不僅允許在托管中對學習較差的兒童進行功課的輔導,同時還設立了音樂、繪畫、體育和實踐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來健全兒童的性格和增強他們的自信。相較于國外,我國的托管還比較“混亂”,對于校外兒童的托管尚未有明確的規定或規范。但就目前來看,國內外托管模式與現代“互聯網+”結合仍不夠緊密,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

3? 互聯網+背景下校外兒童托管模式的路徑審思

筆者通過查詢多種資料和咨詢社區托管研究人員,結合情境管理理論、教育公共服務理論等理論提出了以下3種模式設想。

3.1 模式一:“家-家”牽手共愛兒

“家-家”牽手托管模式主要依托“互聯網+”技術平臺,為一方是雙職工家庭、單親家庭或者家長臨時因事不能及時接送孩子放學的情況提供一種人性化的幫助。有需求的家長在“互聯網+”技術平臺上提出申請,由平臺管理人員擇優選擇合適其的其他家長或者社區托管老師提供優質幫助并通知家長。在此情況之下,可以避免孩子在其家長未能及時接送的情況下出現其他意外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解決了部分家長的后顧之憂,便于家長更好地工作。

3.2 模式二:“家-社”結合齊護兒

家庭教育是個人教育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正在處于成長階段的兒童來說,有家長的參與教育是不可多得的?!凹?社”結合托管模式主要將家長融入社區托管服務中,家長通過“互聯網+”技術平臺將自己日??沼鄷r間表明出來,和社區托管機構預約時間,進而參與社區托管機構的托管工作。此模式旨在讓家長親身感受孩子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狀態,協助社區托管機構管理。從而加強家長與社區托管機構的交流溝通,以達到家長對社區托管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共同幫助兒童發現興趣、培養愛好,便于孩子全面發展。

3.3 模式三:“校-社”聯手同育兒

“校-社”合作托管模式可以通過高校,尤其是師范類高校與社區以“結對子”的形式建立托管關系,從而引導社區托管工作科學、有序發展,實現高校與社區托管教育共建、資源共享。社區托管機構在“互聯網+”技術平臺上發布崗位空缺,高校學生通過平臺申請教師崗位或者志愿者名額以滿足雙方需求?!靶?社”合作托管模式中,高校的責任是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保證穩定的、優質的托管師資供應,協助和指導社區托管組織實施。社區則提供合適崗位以供高校學生予以理論知識的轉化和實踐,為之后的工作積累經驗?!靶?社”聯手同育兒可以使得高校和社區實現雙贏,滿足各自需求。

參考文獻

[1] 陳博聰,陳榮榮,龍妮.兒童托管班教育實效性問題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8,5(14):349-350,362.

[2] 周紅霞.發達國家小學課后托管政策的比較與借鑒[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6(6):36-42.

[3] 吳開俊,孟衛青.治理視角下小學生課后托管的制度設計[J].教育研究,2015,36(6):55-63.

猜你喜歡
互聯網
互聯網+背景下數學試驗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改革
基于“互聯網+”的京東自營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聯網+醫療保健網的設計
試論網絡大環境下音樂作品的法律保護問題
淺談大數據在出版業的應用
淺析互聯網時代維基百科的生產模式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