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

2020-05-06 09:12徐杰
科技資訊 2020年5期
關鍵詞:課堂互動新課改小學英語

徐杰

摘? 要:新課程改革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為小學英語教學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在教學中必須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能力實際,構建起新型師生關系,而這都需要依托于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推行?;诖?,該文立足于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探尋小學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創建,以期為提升小學英語教學實效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英語? 課堂互動? 教學模式

英語是小學階段的一項重點學科,對于學生未來進入高層次學習以及終身發展均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英語本身是一門外來語言,對于知識基礎相對薄弱、理解能力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來說,具有較高的難度。尤其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中很大程度上處于“權威者”的地位,使得學生陷入被動的學習狀態,很難調動起參與英語學習的興趣,甚至會使得其產生對英語學科的抵觸與畏難情緒。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小學英語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革除傳統“填鴨式”教學的弊端,推動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

1? 互動式教學模式概述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下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實踐模式,要求教師通過課堂的優化設計,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在師生互動中,要重視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打破學生對于教師及學科的抵觸與畏懼情緒,自發地將教師當成知識的傳授者、學習的引導者以及成長的榜樣,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打破傳統“填鴨式”教學中固有的“權威形象”。在生生互動中,要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交流,讓其在平等、自由的氛圍中共同完成學習與成長的目標。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的相互融合,是構建互動教學模式的基礎性條件。

2? 小學英語互動教學模式構建的策略

2.1 以合理的課堂提問實現問答互動

在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提問均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設置問題并組織學生回答的根本目的在于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提高課堂教學的活力,并依照課堂提問的實際情況適當地調整課堂節奏與后續安排。但是在傳統的課堂模式中,提問教學的實效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一方面,在知識傳授為主的觀念指引下,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往往是更加關注課堂內容的安排,很少對提問進行提前預演,使得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或是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或是不能與課堂節奏的推進有效配合;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在提問環節,往往會優先選擇在學習中表現良好、能力突出的同時,以得到合適的答案,這種傾向也會使得提問脫離其設置初衷,既不能準確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狀況,使得后續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偏差,也背離了素質教育“有教無類”的基本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提問環節的重視,在課前準備階段就充分依照教學內容,統籌考慮整體的課堂節奏,對提問進行預演,保證提問內容的合理性。

例如,在“Chinese New Year”的教學中,這一單元的重點在于關于節日的英文表達及相關文化的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伊始,圍繞該單元的內容,設置一個開放性較強的引導問題,如“How many festivals do you know?”,這一問題與該單元的內容聯系較為緊密,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基礎,對其所了解的不同節日的情況進行表達,而由于題目的開放性,且生活化氣息較為濃厚,因此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也可以在同教師的問答互動中“有話可說”。當然,在課堂實際教學中,無論是何種問題,在學生回答后教師都應當給予一定的正向激勵,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起主動同教師互動的意識與勇氣。

2.2 利用角色扮演,開展互動教學

英語學科屬于語言學科的范疇,而交往是語言的主要功能,新課程改革對英語學科“聽說讀寫”4項能力的培養,也是實現交往功能的必要手段。但是在小學教學中,由于小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如果直接引入過于復雜的語言教學,很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教師陷入“自說自話”的情況,這顯然背離了英語學科的本質。因此,教師應當在互動教學模式的框架下,巧妙地利用角色扮演這一趣味性、靈活性較強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模擬真實的交往情境,讓其在交往中鍛煉自身的英語表達能力。在實踐中,教師應當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選擇其中適宜開展角色扮演的板塊,編排出情景劇,讓學生成為“小演員”,在浸入式的體驗中實現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

例如,在“Do you like coffee or tea?”的教學中,教學的知識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句型及基礎的表達方式,核心素養目標在于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化交流的內容。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做好提前預習工作,并提前告知情景劇的主題,在講解好重點單詞、句型的基礎上,選取適當材料將教室布置成“飲品店”,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顧客”的角色,重點開展“Can I help you?”“Do you like coffee or tea?”的句型練習,在學生開展良性互動的同時,教師也要重視同學生的交流與互動,重點就學生的句型表達、表情姿勢進行解讀,最大程度地營造出“原汁原味”的交流氛圍。

2.3 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互動頻率

互動教學模式是基于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創新探索,所謂的“互動”,既指教師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重視新型師生關系與良好課堂氛圍的創設;也強調生生互動,要求引導學生在積極交流的氛圍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與問答互動相比,小組合作學習使得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空間得到拓展,與師生互動形成了良好補充;與角色扮演相比,小組互動的組織方式更加靈活,可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常態化應用,合理的應用可以與專題性的角色扮演共同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小組教學中,教師要重點把握如下要點,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能得到有效激發:首先,應當采用恰當的小組劃分方法,落實“組間異質、組內同質”的原則,在依照學生英語學習成績、日常表現的基礎上,將學生劃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為能力突出、基礎扎實的學生;第二層為能力與基礎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第三層為基礎相對薄弱、學習態度有待提升的學生,每一組要保證3層次學生的均勻性,從而在小組合作的互動中,達到“高帶低,中沖高,低提升”的效果。其次,教師要設置清晰的小組合作目標,讓學生在明確的任務導向下有的放矢,避免小組合作出現無序化、混亂化的情況,保證互動學習的有效性。再以“Chinese New Year”的教學為例,教師就可以將活動主題設置為關于家鄉過年風俗的討論,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及語法要點,暢所欲言,實現組內的積極互動,最后每小組選派代表,在班級同學面前進行發言總結,實現組間的良好交流。最后,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自主討論環節時,要以流動觀察的形式,以傾聽者的身份為學生提供適當建議,確保其自主討論始終處于主題的框架內。在學生總結之后,教師也應當就學生的活動過程、總結結果進行整體評價,為后續的小組合作提供建議,實現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的有效配合。

3? 結語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通過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創新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打下基礎。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需要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打破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入互動教學的方法,以積極的互動交流帶動課堂活力的提升,為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提升英語能力提供強大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李蓉.談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以師生互動教學為例[J].當代家庭教育,2019(26):174.

[2] 顧奕.讓“互動教學”點亮小學英語課堂——淺談小學英語課堂中有效的互動性[J].新課程(小學),2019(8):143.

[3] 許慧娟.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7):29.

猜你喜歡
課堂互動新課改小學英語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淺析師生課堂互動學習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
組織高中英語課堂互動的四要點
簡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藝術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