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生的執念:日本“松喰鶴”紋考辨

2020-05-09 01:11楊小語
藝術設計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松枝蓬萊日式

楊小語

“松喰鶴”紋由鶴鳥銜松枝構成,屬于日本“花喰鳥”紋(或“咋鳥文樣”)的一種,由公元2至10世紀絲綢之路上普遍分布的“綬帶鳥”紋發展而來,是平安時期日本化浪潮里“和樣化”紋飾的代表①?!八蓡喧Q”紋興起之后,在整個東亞地區取得了較之“綬帶鳥”更為持久而有力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該紋飾獲得成功的關鍵在于同永生內涵的綁定,得到了民眾最為廣泛的接納與認可。至江戶時期,日本松喰鶴發展數百年后,這種原本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紋飾,又回流至中國并造成長足影響。我國學者對于日本松喰鶴紋關注較少,針對性研究迄今尚無,僅在和鏡、仙鶴紋樣等研究中偶有涉及。而日本的“松喰鶴”研究則延續了半個多世紀,大致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上世紀70年代,“松喰鶴”研究興起,最初僅是作為“綬帶鳥”的延伸問題而被提及,以森豐先生為代表的研究者敏銳察覺到,“松喰鶴”或成為了“綬帶鳥”的替代品,并認為這是紋飾和樣化的結果,但日本學界至今仍未細致分析過從“綬帶鳥”到“松喰鶴”造型的具體轉化過程,及松喰鶴產生之后的圖像流變情況②;至90年代,以船木佳代子為代表的學者對蓬萊鏡中的松喰鶴圖案及象征含義進行了剖析③,卻未進一步闡明中日共有的長壽、永生等圖像含義的異同;21世紀以降,片山先生的研究令人矚目,其從中日韓三國鶴紋的對比切入,對于日本松喰鶴的造型以及其與中韓鶴紋的聯系進行了考證④,但對于松喰鶴紋中普遍存在的思維結構與意識模式尚未著墨。針對上述缺失,本文擬采用伊姆達爾的新圖像學法⑤對紋飾的造型及內涵進行探討,即從圖形構成入手徹底分析其相關情境,對其中的本質及特征進行提?、?。圖像意義建立的思維模式解讀則借助圖像意識現象學方法,對紋飾中存在的觀者意識進行探究⑦。

一、肇始于日本歷史嬗變期的松喰鶴

平安時期是日本民族意識抬頭,將之前所吸收的他國文化進行內化重塑的重要時期。松喰鶴正誕生于此情形之下,其濫觴于綬帶鳥之中而最終融入了日式蓬萊仙境圖里,呈現出明顯的“和樣化”特征。

對外來因素的日本化改造,涉及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藝術等各個層面。平安時期,日本最高實權由天皇逐步過渡到幕府將軍手中,天皇家族的統治岌岌可危。奈良末期,天皇統治已經弊端凸現,均田制的崩壞,官僚系統的冗雜,貴族的強大,僧侶的崛起都不斷威脅著日漸衰弱的皇權⑧?;肝涮旎蔬w都平安京,開啟新時期后,歷任天皇對內進行了土地賦稅(負名制)、軍事(健兒制)、行政(設置檢非違使和藏人)等各方面的改革,但仍難挽頹勢。隨著平安時期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統治者不再一心向外,而開始關注日本內部問題,這也造成了文化藝術的轉向。

平安中后期,日本不再似之前一般,如饑似渴地接受來自大陸的文化藝術,而漸漸轉向民族的內在審視,對已傳入的豐富的外來元素進行了重新塑造,使之真正為己所用。此時藝術風格亦由之前的多元開放變得簡化內斂,更注重日本自身文化特色的凸顯,強調“日本化”。就紋樣裝飾領域而言,則強調“和樣化”。該現象也是日本人邁向更高層次精神需求,渴望自我實現,豐富內在表達的重要證據?!八蓡喧Q”作為“和樣化”裝飾的典型代表,對此分析能夠看到當時的外來元素是如何被逐漸納入日本特色的文化語境之中的。

二、松喰鶴圖像發軔及流變

“松喰鶴”從“綬帶鳥”發展而來,逐漸成為日本特色紋飾,后又對中、朝等東亞其他地區裝飾造成長足影響,觀察其流變,亦是對東亞地區藝術交融的審視。

1、從綬帶鳥到松喰鶴

“綬帶鳥”至“松喰鶴”的演化過程,基本脈絡是從“綬帶鳥”中的“含綬鶴”逐步發展成為“花喰鶴”,而后于平安時期形成了“和樣化”的“松喰鶴”紋。該過程中,“鶴”元素的選擇與“綬帶”的造型轉化是“松喰鶴”成型的關鍵。

就“鶴”而言,“含綬鶴”造型主要可分為兩類——以飛行姿態進行構圖的“飛鶴銜綬紋”(圖1),及以站立姿態進行構圖的“立鶴銜綬紋”。日本“松喰鶴”紋中鶴以飛舞姿態為主,故可知“飛鶴銜綬紋”對于“松喰鶴”的影響較于立鶴更大。

就“綬帶”而言,其是如何向松枝這類植物進行轉化的?可從正倉院寶物中尋得一些證據。一開始寶物上的植物造型僅出現在綬帶的末尾(圖2)、打結處等局部位置,之后漸漸出現了大面積轉化(圖3),直至植物造型完全取代綬帶,“花喰鳥”亦由此形成(圖4)?!盎▎续B”無疑是“松喰鶴”紋的重要雛形,其所銜之物造型與松枝類似。

2、平安時期的松喰鶴

“松喰鶴”紋最早可在奈良縣春日大奈良春日大社所藏的永治元年(1141年)“藤花松喰鶴紋鏡”中看到,根據紀年銘文可知最遲至平安后期“松喰鶴”紋已然成型。稍后在日本山形縣(圖5)、長野縣(圖6)也出土了類似銅鏡,其中仙鶴均環繞飛舞,口中銜有松枝。

“松喰鶴”的和樣化特征主要體現在三簇松枝、羽毛紋理、飛鶴銜松枝構圖三個方面。就三簇松枝而言,長野縣出土松喰鶴銅鏡中的三簇松枝造型是早期代表,這種三簇松枝的設計除了出現在銅鏡之上,亦在當時其他材質的工藝品中大量出現,形成風尚,如廣島縣嚴島神社所藏的壽永二年(1183年)的松喰鶴紋蒔繪小柜上亦可得見。三簇松枝設計對日本后世影響頗大,如江戶德川家族家徽,現代三菱標志等均是對其的效仿。再者,“松喰鶴”的和樣化也體現在對于仙鶴羽毛分條理析的細致處理上,此乃鄰近的中、朝等國所少見,彰顯了大和人的精巧匠心。另外,飛鶴銜松枝的構圖本身亦是和樣化的重要體現,東亞其他國家的鶴紋造型中均不見銜松枝動作。片山先生曾指出,飛鶴銜松枝構圖或是中國云鶴紋與松鶴紋被日本匠人混淆所產生的結果,平安時期日本匠人在看到中國云鶴紋與松鶴紋之后,根據奈良時期日本人已接觸到的飛鳥銜植株的“花喰鳥”形象,將云鶴的飛行動作與松鶴紋中的松枝元素加以融合,置松枝于飛鶴口中,形成了“松喰鶴”紋。

圖1:飛鶴銜綬紋

圖2:綬帶局部變形為植物

圖3:綬帶大部分變形為植物

圖4:花喰鳥

圖5:平安和鏡與松喰鶴

圖6:平安和鏡與松喰鶴

3、“松喰鶴”和樣化發展賡續

“松喰鶴”的發展與變形同日式“蓬萊紋”有莫大關聯,日式“蓬萊紋”也是“和樣化”紋飾的代表之一。蓬萊紋最初出現在中國唐代銅鏡之上⑨,中國蓬萊紋以山、水為中心展開,輔之以松、鶴、云、龜、伯牙撫琴等。而日本在對蓬萊紋進行改造后,形成了以鶴、龜為主體,旁邊輔以仙山、流水、松竹的畫面,“松喰鶴”進入日式“蓬萊紋”體系后,呈現出新的發展面貌。

進入鐮倉時代,“松喰鶴”依然流行,并初步融入日式“蓬萊紋”之中,以法隆寺所藏鐮倉時期的蒔繪蓬萊山圖袈裟箱為例,其蓋上描繪了一幅生動的蓬萊圖景(圖7),水上有一巨龜,背上馱著仙山,山上樹木郁郁蔥蔥,天上飛舞著六只仙鶴,與中國宋代(對應日本平安后期)的《瑞鶴圖》近似(圖8),不同的是飛鶴口中均銜著三簇松枝。

室町幕府以降,“松喰鶴”在日式“蓬萊紋”中得到進一步發展,鶴銜松枝的造型漸漸不似之前這般流行,如室町時期有柄和鏡中(其后銘文為后柏原天皇大永五年),兩只仙鶴相對飛舞,下為龜紋,此時三簇松枝不再銜于鶴鳥口中,而是散布在龜紋兩側。

至江戶時代,蓬萊和鏡中的松鶴紋制作愈發精進(圖9),并對中國的銅鏡制作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和鏡中的精美松鶴紋亦是明清中國匠人爭相模仿的對象。此時,鶴含松枝造型近乎絕跡,三簇松枝造型亦被松樹取代,鶴常立于松樹之下或繞松樹飛舞,整體構圖依然精致嚴謹,日本人對于鶴紋的細節處理達到極致。

三、基于人類永恒期許的松喰鶴

“松喰鶴”中蘊含著日本先民對于生死命題的思考,其寓意契合了日本人的神道教生死觀?!苞Q”“松”一開始借鑒中國的內涵,與泛指的長壽觀念相結合,此處生命時間被加以延長但仍有限,此為圖案寓意發展的初級階段。之后,“松喰鶴”融入“日式蓬萊紋”之中,蓬萊文化中具有特定范疇的永生信仰,將生命的時間延長至無限,標志著“松喰鶴”內涵的深層構建。

1、神道教生死觀

生死是人類面臨的永恒命題,永生則是人們渴望超脫生死的美好企盼。西方哲人海德格爾從時間現象學切入提出了“向死而生”的追問⑩,而東方世界在面對死亡之時則利用圖像構筑了一個“長生不老”的幻境。

圖7:鐮倉松喰鶴與蓬萊圖

圖8:《瑞鶴圖》(局部)

日本人的生死觀念,一方面由于7世紀佛教的傳入,吸收了輪回思想,與中國有所近似;另一方面,早在佛教傳入之前,日本人便擁有自己的民族傳統宗教——神道教,日本人于其中建立了一套自成體系的“他界”生死觀。根據《古事記》的記載,古代日本將世界分為神(含“常世國”)、人、冥三界:神界由天上的“高天原”、海中的“根國”及“常世國”等構成;人界被稱為“葦原中國”,處于天地之間;冥界則為地下“黃泉國”??!八纭笔窍鄬τ谌私缍缘?,故“神界”“冥界”皆屬此范疇,“他界”是人死后靈魂最后的歸屬,也承載了日本人對于生死的核心感受。從《古事記》關于“他界”的描述來看,神道教的生死觀集中體現在積極求生,敬畏死亡方面。若能去往“神界”,不死不滅,物質充盈,便是最令人向往的?!八蓡喧Q”紋中的長壽、永生內涵,正契合了日本人這一內心深處的訴求。

另外,從實物證據來看,早期飾有“松喰鶴”紋的器物多出現于供奉神道教神靈的神社之中,如奈良春日大社藏的“藤花松喰鶴紋鏡”、廣島嚴島神社藏的“松喰鶴紋蒔繪小柜”等,均昭示了該紋飾與神道教之間的緊密聯系,作為神社的珍藏,其不僅是物質財富的象征,更是神道教思想觀念的承載與外化。

2、松鶴與長壽

“松喰鶴”紋形成初期,其內涵主要為泛指的長壽。該內涵與“鶴”“松”兩大元素中各自含義的演變緊密相關?!八蓡喧Q”的畫面在現實中并不存在,“鶴”“松”這兩個圖像母題得以組合起來形成紋飾,共享的相似內涵頗為關鍵。日本 “鶴”“松”圖案中長壽內涵的出現皆受到了中國的影響,但亦呈現出日本化的特征。

首先,就“鶴”而言,其是日本人頗為喜愛的一種禽鳥,日本亦是鶴鳥的重要棲息地之一。最初日本人觀念中的“鶴”主要為賢妻的化身,知恩圖報?,平安時期受中國影響后,長壽的含義才開始與鶴鳥相結合。中國鶴紋的賦意經歷了從周時期的隱士隱喻到漢代的神仙坐騎、長壽象征的轉變,其中東漢桓譚在《新論》中有言“龜稱三千歲,鶴稱千歲”,這與日本流行的俗語“鶴は千年,亀は萬年”(鶴壽千年,龜壽萬年)頗為相似。中國鶴中的長壽意象在平安初期進入日本,這在當時的詩歌中已有體現,如《古今和歌集》中有一詩名為“藤原三善が六十の賀によみける”(意為藤原三善六十大壽祝賀),內容是“鶴亀もちとせののちは知らなくにあかぬ心に任まかせはててむ”(千年壽命的鶴與龜,千年之后不可知,您壽命多長都不夠,吾為您祈禱)?。平安時代以降,日本鶴紋中舶來的長壽意象愈發流行。綜上,日本鶴紋中報恩和長壽是兩大常見寓意,與中國升仙、隱士等概念有別,呈現出日本獨有的特點。

其次,就“松”來看,日本“松紋”連同竹、梅一起,是深受日本人喜愛的源自中國的吉祥紋樣之一。日本松紋最早出現在奈良時期正倉院所藏的麻布山水圖中,并于平安時期的銅鏡里發展成熟,松喰鶴中的“松紋”便是重要的實物證據。平安時期日本人便對松紋進行了賦意,這在當時的小說與和歌中均可看到。平安開始直至今日,日本“松”的主要含義皆為“長壽”。而在中國,松紋含義更加豐富:春秋戰國時開始便有以松喻賢士的做法,如戰國末期《荀子》中的“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后世仍屢見不鮮;東漢時期松亦為帝皇等級的象征,如東漢班固所撰的《白虎通德論》一書中有言“天子墳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欒;士四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而松與長壽的概念結合,則在西漢已然形成???梢?,不同于中國的多種賦意,日本長久以來僅集中發展了松紋中關于“長壽”的含義,形成了島國獨特的“壽松”文化。

圖9:江戶和鏡與松鶴紋

平安時期開始,文字記載中“松鶴”結合起來表示“長壽”的概念也越發流行,這無疑與實物上“松喰鶴”紋的流行相呼應。如《古今和歌集》中的一首祝壽和歌,名為“良岑つねなりが四十の賀に、むすめにかはりてよみはべりける”(良岑的四十壽宴上,代其女詠誦),內容是“よろづよをまつにぞ君を祝ひつるちとせのかげにすまむと思へば(祝福我的父親,愿您壽比萬年松,我等就是那千年的鶴,一直棲息在您的蔭庇中)”?。此處,松與鶴壽命一長(萬年松)一短(千年鶴),一長一少,一物棲息在一物上,恰合女兒對父親長壽的美好祝愿,也感激了父親對自己一直以來的庇佑。另外,平安時期出現“松鶴”意象的和歌幾乎就是“祝壽”和歌的代名詞,如在平安前期詩人紀貫之的詩歌集《貫之集》的第九卷中記錄了兩首和歌,里面出現了“松”“竹”“鶴”等意象,均表達了對于長壽的祝愿和渴望?。

圖10:真子飛霜鏡

3、松鶴入蓬萊

松喰鶴于室町時期開始成為日式蓬萊紋的一部分,蓬萊紋中所承載的永生文化為松喰鶴注入了更加豐富的內涵。較之“長壽”“永生”,這一概念將死亡的陰影完全抹去,體現了人們最美好的期盼。蓬萊文化源于中國,其在流傳日本的過程中融入了神道教的生死思想及諸多當地傳說,永生不滅、婚姻美滿等含義亦被賦予其中。

就中國而言,普遍認為蓬萊文化發源于齊魯大地。關于蓬萊的記載最早見于戰國時期,《列子》記載“蓬萊”為海中五大仙山之一,其上有仙人居住,物產珍貴,若食島上果實便會長生不老。但五山常隨海浪浮動,故天帝派巨龜用背將之托住?。以上記載中的“長生不老”,曾引起秦始皇極大的興趣,其多次探尋仙藥的行為廣為人知,亦由此將蓬萊同長生概念牢固綁定在了一起。至唐代,伯牙亦與蓬萊發生了聯系,傳說其是在蓬萊獲得了高超琴技。中國蓬萊紋于唐代初現雛形,以“真子飛霜鏡”為例(圖10),其中以山、海為基礎,周圍飾有松、鶴、龜伏荷葉、伯牙撫琴等圖案,基本符合文獻中對于蓬萊的描述。

奈良時期,中國蓬萊紋從唐土傳至日本,飾有山水、龜鶴等紋樣的唐鏡在正倉院中便有數枚,均為圣武天皇遺物?,但伯牙蓬萊學琴的紋樣在日本并未廣泛流傳。而在中國處于輔助紋飾的鶴、松、龜,在日式蓬萊鏡中成為了中心紋飾,這應與日本本土的鶴、龜等傳說有關,這些傳說也促進了日式蓬萊文化的形成。關于“鶴”,日本有“鶴妻報恩”的傳說,其中仙鶴住在海島上?!昂u”與蓬萊仙島的概念頗為近似,這個故事也為松喰鶴圖像成為日式蓬萊紋的組成部分提供了堅實的內涵支撐。就龜而言,日本自彌生時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對龜的崇拜。另外,在日本“龜”還因為“浦島傳說”和蓬萊結緣,“浦島傳說”在日本有多個版本,最初一版被記錄在《萬葉集》中,是一篇長篇敘事和歌,名為《水江浦島子》,大致內容為:浦島子出海釣魚遇海神之女,被帶到常世國居住。之后浦島子想返鄉說明情況再回來,海神之女給其一匣,囑咐不要打開。浦島子返鄉后不聽勸阻打開匣子,瞬間變老死去。此處龜的形象尚未出現,但成書于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中出現了另一個版本,該版本中海神之女化為了“龜姬”,并將常世國稱為“蓬萊山”。奈良時期發生的改變,無疑是受到了中國蓬萊文化的影響??!褒敿А焙推謲u子婚姻美滿且長達三百余年,也為日本蓬萊紋注入了婚姻幸福的內涵,日本江戶時期便常將蓬萊紋用于婚禮物品之中。

以上傳說里鶴、龜均分別與蓬萊發生了關聯,但尚未結合于一處,而從平安后期成書的詩歌集《梁塵秘抄》中則能看到日式蓬萊文化的進一步成型?!读簤m秘抄》中云“萬卻年経る亀山の、下は泉の深ければ、苔生す巖屋に松生ひえて、梢に鶴こそ遊ぶなれ” (萬年的蓬萊山,其下泉水深不可測,山上長滿青苔的巖石上屹立著松樹,松樹枝頭上有仙鶴在嬉戲)?。此處將松、鶴、龜山(即蓬萊山)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日式蓬萊仙境圖。另外,該處山下為泉水,而中國蓬萊傳說中則為大海。

四、現象學視域下的松喰鶴

松喰鶴意義的建立與觀者的主體意識有關,此處將借助圖像意識現象學理論對此進行分析。松喰鶴的意義作為人類意識的反映,其建立涉及兩個關鍵過程,第一是圖像與意義的對應,第二是意義的衍生發展,前者涉及模像關系分析,后者則反映了同一性原理。

1、模像關系分析

胡塞爾將圖像意識解構為三種層次的存在,即“圖像事物”“圖像客體”“圖像主題”。其中,“圖像事物”指的是構成圖像的物理存在,如松喰鶴銅鏡中構成紋飾的銅材;“圖像客體”則是與“圖像事物”相對應的畫面,即銅鏡上的松喰鶴圖案;“圖像主題”指被展示的圖像,包括蓬萊仙境中的松喰鶴及其所蘊含的主題思想。根據以上對應關系,可知松喰鶴圖像屬于“圖像客體”范疇,而紋飾內涵則為“圖像主題”范疇。因此,松喰鶴意義形成中的圖像與意義對應問題,即為“圖像客體”與“圖像主題”間的關系問題,此關系便被稱作“模像”?。

“模像”可描述為一種復現活動,其中圖像客體總是主動承擔著復現的活動,而圖像主題則反復被復現著,其操作的關鍵在于“相似性”——圖像客體與圖像主題之間必須有所相似與對應,或者說圖像與意義間產生對應聯想的概率應該極高?。

松喰鶴得以長期流行的關鍵,除生死主題契合日本人普遍訴求之外,建立起高度統一且可以反復操作的模像關系也是頗為關鍵的一點。松喰鶴作為組合圖像,模像關系的建立可分為局部構成和整體發展兩部分來進行分析:

就局部構成而言,日本鶴紋在奈良時期由唐土引入,從平安開始,“長壽”成為了日本鶴的主要象征含義,由此開始,鶴中原本具有的日本本土的報恩、無助、哀思、引路等象征意義逐漸消退,進一步發展后,鶴圖像儼然成為了日本的主要長壽標志之一。松紋從紋飾到內涵亦屬于中國舶來品,在日本,松的象征含義較之中國更加簡單而聚焦,摒棄了中國原有的高潔賢士、等級代表等意象,基本僅指向“長壽”含義,與鶴圖像的意義發展形成了呼應之勢??梢娝蓡喧Q紋局部元素的意義高度統一,集中在“長壽”上?!苞Q”紋與長壽意義間形成的模像,以及“松”紋與長壽意義間形成的模像,在“松喰鶴”紋中建立起了意義指向一致的“雙重模像”,使得松喰鶴圖像與長壽主題之間的關系得到兩次強調與加固。

從整體發展來看,室町時期松喰鶴圖案進入了日式蓬萊紋這一圖像客體之中,成為其重要構成之一,其對應的圖像主題便是日式蓬萊文化。中國蓬萊文化在奈良時期傳入日本過后,大和人在其中融合了日本“他界”中的常世國概念,并將龜、鶴、松等長壽象征意象吸納進來,構建了日式蓬萊文化。利用“常世國”的“不死”設定,把之前象征內涵中有限的被延長的生命(長壽)擴大至無限(永生),使日式蓬萊文化與永生這一概念緊密相連??傊?,松喰鶴圖像與長壽內涵的對應,以及日式蓬萊紋中龜、鶴、松等元素及畫面整體與永生內涵的對應,均圍繞“延長生命”這一主題形成了“多重模像”關系,這種關系反過來又愈發穩固了包括松喰鶴在內所有構成元素與之對應內涵的聯系,形成共贏態勢,促進了整體紋樣的持續流傳與發展。

2、同一性建立

日本人對于松喰鶴的賦意呈現出圍繞同一中心層層推進的現象,該情形體現了圖像意識現象學中的同一性原理。

對松喰鶴圖像進行賦意的意識主體是人,意識主體的賦意能力來源于所謂的“直接在場”,即“同一性”??!巴恍浴蹦苡|發后續意識的產生,每一次意識產生后,便會構建一個新的世界,這一世界與之前世界處于部分重合的狀態,均擁有同一本質內核。德里達認為人總是在想方設法獲得“同一性”(即捕捉本質),并在獲得之后還想再一次獲得,即會先驗地具有無限的延展本質的后續意識能力?。

日本人對松喰鶴初次的賦意是泛指的長壽概念,之后賦意進入了特指的蓬萊永生范疇之中。而無論是長壽概念還是蓬萊文化,其最本質的內核均是對于大和民族神道教“生死觀”的回應,這也是松喰鶴意義建構中的“同一性”所在。在日本先民那里,繞過“死亡”的“永生”便是對“生死”命題的最好解答。正如現象學中所謂的“人們總在設法獲得同一性,并不斷想再次獲得”一般,在松喰鶴的賦意里,人們不斷回溯到生死的本質命題中,并一再想獲得更多生的希望。另外,日本人對松喰鶴紋的持續賦意也符合現象學中認為的人們“先驗地具有無限的延展本質的后續意識能力”。大和人圍繞“生死”這一“同一性”主題,借助“松喰鶴”圖像,起初參考中國流傳而來的“長壽”意涵,結合日本的神道教生死觀,進行了第一次后續意識的建立,塑造“原生回憶”,讓圖像與普遍的延長生命的訴求進行結合,從有限的時間層次上部分呼應了“他界”生死觀中體現的情感與愿望。接下來,針對成為“日式蓬萊紋”一部分的“松喰鶴”紋,日本人進行了再一次的后續意識搭建,生成“再回憶”,形成了一個與之前含義(即“長壽”)內核高度一致,但范疇更為明確的新概念,構建出一個全新的賦意世界(即“日式蓬萊文化”)。較之泛指的長壽,“日式蓬萊文化”無疑為日本的蕓蕓眾生勾勒出了更美好而具體的超越死亡的永生情景,使得生死問題的解答更具說服力。

結語

平安時期,日本化浪潮全面來襲,“松喰鶴”紋是該浪潮中工藝美術領域的杰出代表,“和樣化”紋飾的典型標志之一。

從圖像形成來看,“松喰鶴”從“綬帶鳥”演化而來,于平安時期形成了獨具日本特色的口銜松枝的鶴紋。從室町時期開始其成為了日式蓬萊紋的組成部分,且逐漸形成了如今常見的松鶴圖像。江戶時期,其隨日本和鏡一起,回流至中國,對明清中國銅鏡的制作產生了極大影響。

就內涵構建而言,“松喰鶴”中體現了大和本土宗教神道教中的“他界”生死觀,向往永生?!八蓡喧Q”通過“松”“鶴”等元素的寓意指向,與長壽及永生結下不解之緣,契合了大和人心中對于生命的訴求。

關于圖像背后的思維模式,松喰鶴圖像被賦意的過程涉及兩大現象學原理,一是模像關系的建立,即圖像與意義的對應關系的建立,松喰鶴采用的是意義指向一致的“雙重模像”建構形式,形成了恒定而持久的內涵;二是同一性原理的作用,其賦意的變化圍繞最本質的生死命題展開,直面永生追求,通過后續意識疊加,融入日式蓬萊文化之中,使紋飾獲得了新的發展動力。

注釋:

①“和樣化”紋飾指從國外引入日本并進行日本特色加工的紋樣;“和樣”中既包含了產生于日本本土的紋樣,又涵蓋了“和樣化”紋樣。

② (日)森豊:《花喰鳥文樣展開》,東京:六興出版,昭和49年,第45-51頁。

③ (日)船木佳代子:《蓬萊文鏡の成立》,(日)西川壽勝等編:《鏡にうつしだされた東アジアと日本》,東京:ミネルヴァ書房,2003年,第151-164頁。

④ (日)片山まび:《高麗青瓷云鶴紋考——從東亞比較美術史的觀點談起》,臺北故宮博物院編:《尚青——高麗青瓷特展》,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2015年,第355-364頁。

⑤ 新圖像學著眼于藝術的多層次全方位解讀,在形式分析的基礎上,對圖像涉及到的各類知識進行深層挖掘,力求將外在藝術結構轉化為內里存在建構。

⑥ Thürlemann, Felix.Ikonographie, Ikonologie,Ikonik, Max Imdahl liest Erwin Panofsky.Bildtheorien: anthropologische und kulturelle Grundlagen des Visualistic Turn, Germany:Suhrkamp, 2009, pp.214-234.

⑦ Edmund Husserl, Phantasy,Image Consciousness, and Memory (1898~1925),edited by Rudolf Bernet, Dordrecht:Springer,2005, P.26, 37-44.

⑧ 郭娜:《日本律令國家的土地國有制研究》,《日本問題研究》,2018年第5期,第57-67頁。

⑨ 王綱懷:《日本蓬萊紋銅鏡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0頁。

⑩ (德)海德格爾,孫周興譯:《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第318頁。

? (日)坂本太郎等校注:《日本書紀· 神代上》,東京:巖波書店,1989年,第97頁。

? 除報恩意象外,從《萬葉集》等和歌集中可以知道,鶴鳥在日本還有無助、愛侶、引路、哀思等象征含義,但均不屬于主流寓意。(日)中西進:《萬葉集全訳注原文付(一)》,東京:講談社,昭和58年,第82,208,224,247,306,346頁。

? (日)高田祐彥編:《新版古今和歌集現代語訳付き》,東京:角川書店,平成28年,第178頁。

? [戰國]荀況,方勇等譯:《荀子》,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428-471頁。

?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532-534頁。

? [漢]焦延壽:《易林匯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2頁。

? 同?,第180頁。

? 同③,第151-164頁。

? [戰國]列御寇:《列子》,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33-176頁。

? 王綱懷:《止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11-412頁。

? (日)小學館編:《新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3日本書紀》第2冊,東京:小學館,1996年,第206頁。

? (日)巖波書店編:《日本古典文學大系(七三)·梁塵秘抄》,東京:巖波書店,1965年,卷第二雜。

? Edmund Husserl.Phantasie, Bildbewusstsein,Erinnerung.Zur Ph?nomenologie der anschaulichen Vergegenw?rtigungen.Texte aus dem Nachlass (1898~1925).Hrsg.von Eduard Marbach, 1980, p.28.

? (德)海德格爾,歐東明譯:《時間概念史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51頁。

? (德)胡塞爾, 倪梁康譯:《內時間意識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67-68頁。

? (德)德里達,汪堂家譯:《論文字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第204-236頁。

猜你喜歡
松枝蓬萊日式
蓬萊迎曦
煙臺 身在蓬萊就是仙
對話
冬夜綺想曲
醉蓬萊 秋游九寨溝
創意手工圣誕樹,讓你的冬天生機滿滿
“日式臉型”也能打造時尚感的妝容
瀛海飲魂 匠心之作
蓬萊古船考古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