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立德樹人融入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2020-05-13 14:38閔昭楠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體系中外合作辦學立德樹人

摘 要 中外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要切實遵循“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校人才培養目標,且更要培養學生堅守愛國主義精神、立志報效祖國的情懷。要實現這一根本目標,將立德樹人融入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體系是根本保證,通過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與人才培養體系的全方位結合達到融入的目的。

關鍵詞 立德樹人 中外合作辦學 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人才培養體系

中圖分類號:G410文獻標識碼:A

2017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回信時說:“中國夢離不開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希望你們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胸懷大志,刻苦學習,早日成長為可堪大任的優秀人才,把學到的本領奉獻給祖國和人民,讓青春之光閃耀在為夢想奮斗的道路上?!绷暯皆诟鞣N場合也表達了青年要擔當歷史責任、要認識和把握青年成長規律、青年要緊跟黨的引領的觀點。從習近平的青年觀到習近平的留學觀,能看出一條清晰的脈絡:留學報國,接續奮斗。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歷史不會忘記”肯定了不同歷史時期留學生的歷史功績,對當代留學生提出了堅守愛國主義精神、矢志刻苦學習、奮力創新創造、積極促進對外交流的四點希望。對留學生的四點希望同樣是對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將立德樹人融入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體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保證。

1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人才培養現狀

中外合作辦學的主體是中外教育機構,方式是合作,對象主要是境內中國公民。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和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形式,屬于公益性事業,其核心是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合作雙方必須在辦學條件、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通過引進境外先進人才培養方式,拓寬人才培養途徑,培養國際化專門人才,促進學科專業,特別是薄弱學科的建設,為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高等教育中一種重要的辦學形式,它為培養我國具有國際化視野、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提供了條件,也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改革開放40年來,中外合作辦學在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尤其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外合作辦學以質量建設為主線,在滿足人民群眾對多樣化、高質量、國際化教育需求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共有838個,其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773個,這些機構和項目分布在全國28個省市。中外合作辦學通過與世界一流資源開展合作,引進國外優質的課程和先進的教學方法,有力地促進了高校內部課程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升;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有力地促進了高校乃至全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2立德樹人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

2016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這一重要講話首次將“立德樹人”確立為“中心環節”。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高校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立德樹人”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立身之本,這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學目標的科學界定,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芭囵B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戰略回應。

中外合作辦學對我國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教育部學位中心副主任林夢泉分析2018年中外合作辦學評估中發現的問題時提出:“目前中外合作辦學主要問題表現在意識形態和黨建工作需進一步加強?!敝袊叩冉逃龑W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康凱指出:“在中外合作辦學領域,要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要加強思想理論武裝,要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確保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落實落地?!币虼?,立德樹人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和遵循。

3將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人才培養體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體制、部門及其工作機制、能力的集中體現。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是指高校培養人才的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的總和。通過將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與人才培養體系的全方位結合達到立德樹人根本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培養體系涉及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而貫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 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育人和育才是相統一的過程, 而育人是本。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是一項涉及各項工作的系統工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有機融入到教學、科研、管理等各個環節, 才能產生實效。最核心的是把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人才培養體系的根本,抓住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是新時代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工作遵循的指導方針與教育理念,是增強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工作影響力與實效性的根本保證。

貫通學科體系,關鍵要樹立“課程思政”理念,推進“課程思政”工作;貫通教學體系,關鍵要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貫通教材體系,關鍵要建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相適應的教材體系;貫通管理體系,關鍵要堅持黨的領導,發揮管理育人作用。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科專業體系設置,與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直接相關。要在國家、區域及學校發展的全局中找準位置,合理定位。如果學科專業體系的設置脫離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簡單“克隆”別人,勢必造成發展的“同質化”,造成學生與社會的脫節和就業的困難。

教學體系是人才培養體系的主體內容。培養人才的核心素質和關鍵能力,需要在基本知識結構、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編排和教學結果評價等方面做出系統的、由淺入深的、循序漸進的整體規劃,并引導學生發揮自主性和積極性。一方面要開好思政課;另一方面,“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本o緊圍繞立德樹人,加強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的互動,開發各類課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

要不斷增強課程教材的親和力,教育資源,根據各門課程的特點, 在確保教材的權威性、科學性的基礎上增強其生動性和可讀性,對教材的框架結構、內容選擇、文字表述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拉近學生與思政課的距離。同時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國安全等內容的教授,增加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人才培養體系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合作辦學項目的各種人員、各種資源、各種環境都具有不同的育人功能,承擔著不同的育人任務,對人才培養產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堅持黨對中外合作辦學的全面領導,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自覺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自覺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形成“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

基金項目:本文由北京聯合大學校級科研項目資助,項目名稱:《立德樹人融入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體系研究——以北京聯合大學中俄合作辦學項目為例》,項目編號:Sk20201905。

作者簡介:閔昭楠,北京聯合大學城市軌道交通與物流學院團委書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3] 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Z].2003-09-01.

[4] 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Z].2004-07-01.

[5] 韓憲洲.習近平青年觀探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

[6] 黃曉時,林坤藝.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思政工作方法創新研究[J].教育評論,2018(08).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體系中外合作辦學立德樹人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的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應用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產業與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辦學”服裝人才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