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2020-05-13 14:38李穎峰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保障體系探索教學質量

李穎峰

摘 要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構建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實施教學運行過程管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分析目前高校在建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如自我評估制度不完善、組織機構和隊伍不健全、覆蓋質量活動主體和過程不全面、反饋機制欠效率等,并以我校的實踐為例,介紹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普通院校的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

關鍵詞 教學質量 評價 保障體系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

教學質量是高校發展的根基,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是高校不變的追求目標。構建高校內部教學質量與評價體系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本文闡述了高校內部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同時分析了目前我國高校內部質保體系建設仍然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以我校的實踐探索為例進行探討。

1高校內部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1)自我評估制度不完善。隨著高校評估的開展,雖然許多高校都在質保體系的建設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必須承認,這些探索大多源自于政府的推動和鼓勵,高校自主創新的內容仍然很少。一是高校內部的自我評估沒有實現制度化和常態化。學校通常是根據國家或地方政府的政策,階段性地針對院校評估進行一些準備性評估工作。二是自我評估制度內容不完善。學校內部自我評估制度往往圍繞課堂教學展開,進行課程評估、教師評估、專業評估,不僅沒有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理念轉變,而且基礎的辦學條件與辦學理念、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資源、培養過程與學生的發展等方面都缺乏全面系統的評估機制。三是自我評估制度設計不合理。很多指標不可測量,制度實施的具體方案執行效力到學院、專業或課程層面已經不斷遞減。

(2)組織機構和隊伍不健全。雖然高校對管辦評分離的原則早已達成共識,但通過調查我國高校的機構設置情況不難發現,目前國內質量評價機構主要形式為下設在教務處的獨立科室,無法實現管辦評分離。獨立的質量評價與保障機構在當前形勢下最符合教育部管辦評分離要求且符合社會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但國內能夠實現管辦評分離的學校仍然不多,尚未成為我國高校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的主流。同時,不僅組織機構設置尚不完善,而且機構的人員隊伍配置情況及機構內部職責明確機制也遠不健全。一是組織的整體職責不明確。本科教學質量貫穿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雖然包含課堂教學,但課堂教學評價與保障仍是很多學校質量保障部門的工作核心與重點,而對教學質量活動的其他相關主體或活動環節仍缺乏明確的職責劃分和工作細則。二是組織隊伍不健全。目前,我國高校質量評價與保障部門實際工作人員多為2人~5人,甚至2人~3人。且這些工作人員多數沒有教學質量相關研究背景,雖然有一定學歷或一定的教學相關工作經驗,但就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方面,不僅理論知識不足,而且實踐經驗也亟待提升。

(3)覆蓋質量活動主體和過程不全面。學生在學校期間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升與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息息相關,學生各種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都是教學質量活動的一部分。高校內部教學質量活動涉及的主體不僅僅是教務處和各學院,學校的全體教職工都是“全員育人”參與者,都是教學質量活動的相關主體,因此質保體系應涵蓋學校全部教職工和學生,而不僅只是任課教師和學生。目前,國內教學質量評價過多的強調結果,而忽視了對過程的監控。大多數學校強調了評價的多元化,但不論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還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這樣的方式都是一次終結性評價,中間的過程被完全忽略。但實際上,教學活動作為一個持續性、進階性的活動,過程評價尤為重要。多次性過程評價不僅對課程或學生的評價更加客觀更加真實,而且強化了各方主體對教學質量的主動參與意識,方便了評價信息的及時反饋與改進,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將會有更加明顯的效果。

(4)信息反饋機制欠效率。目前,國內部分高校的內部質量體系并未形成閉環。一是體現在質量評價信息反饋的滯后性。多數高校質量評價信息反饋為固定周期性反饋,如每年的教學質量報告或每個學期的教學質量評價總結,僅在較好的情況下可以對每個月質量評價信息反饋,但仍然存在滯后性。且評價信息經評價人、質量保障部門、被評價部門、被評價人幾經輾轉,更是加大了其滯后性。二是質量評價信息反饋的改進機制缺乏。大多數情況下,被評價人收到評價信息反饋后整個評價活動即截止,沒有明確有效的反饋、改進機制,沒有形成閉環,不能達到互相促進不斷完善的目的。

2我校內部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的構建

我校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視由來已久,從1995年來就開始實行教學巡視制度。教育部的院校評估和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作為我國本科教育質量監測保障體系的兩大支柱,也在促進學校教學質量提高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07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中獲得優秀。我校的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及生物工程三個專業在積極準備申請工程教育及師范專業認證。

(1)成立教學督導與評價辦公室。為加強對學校教學活動的監督與管理,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2006年,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主任的教學督導委員會,并下設教學督導與評價辦公室,獨立于教務處,負責學校教學質量的監測與保障。學校在教學督導聘任上也在不斷改進,一是督導人數最早5-6人,現在增加到15人左右;二是原來聘任退休老教師擔任督導,現在改為聘任在職教師擔任督導,基本上每個教學單位都有教師擔任督導,這樣有利于開展教學督導工作。學校在教學與督導評價辦公室的主要工作職責中,明確指出了學校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不僅需要對學校本科教學運行秩序進行監督與評價,而且要對學校的教學、學生學習及學校管理進行全面監督與反饋。

(2)建立五層次多維度校內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經過不斷的實踐,學校探索建立了“本科教學質量年報—學院本科教學評價—專業評價—課程評價—教師評價”五層次、多維度的立體校內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

猜你喜歡
保障體系探索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ETC關鍵設備準入標準及運行保障體系構建
關于構建戰區聯合作戰后勤聚合保障體系的思考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構建更安全可靠的機房電源保障體系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