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生養成教育淺析

2020-05-13 14:38郭洪艷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養成教育中職學生

郭洪艷

摘 要 “養成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蛾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北疚臄M從五個方面分析中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內涵,提出開展養成教育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 中職學生 養成教育 規范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蔽覈糯逃铱鬃釉f“少小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笨梢姀男○B成良好習慣對孩子的影響,對中職學生影響重大意義深遠。

1養成教育的內涵

養成教育就是在思想教育的基礎上,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通過嚴格訓練,嚴格管理等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方面的素質,最終使受教育者養成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行為規范等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一種教育。

2中職學生養成教育的現狀

其一,身心健康發展不健全,存在人格缺陷。尤其是獨生子女,存在人格缺陷的更多。

其二,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亂扔垃圾,花錢隨意,飯菜到處亂倒,通宵熬夜,上課打瞌睡,抽煙、酗酒等。

其三,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目標不明確,散漫,自覺性差,遲到、缺課、不交作業、玩游戲,抵觸老師,得過且過,放任自流,不自律。

3造成中職學生缺乏良好行為習慣的原因

其一,家庭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前一部分家長普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家庭教育能力有限,水平偏低,部分農村家庭的的父母幾乎常年外出務工,養家糊口,與子女聚少離多,孩子基本由家中老人照顧甚至根本無人照顧,留守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再比如離異家庭,父母再婚等都是造成學生缺乏良好行為習慣的原因。

其二,學校原因。比如:重技能、輕德育,一切以技能提高為中心,忽視對學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教育措施不當,甚至有部分教師師德修養欠缺,不能做到為人師表,致使師生關系緊張。

其三,社會原因。當前,社會結構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中職學生本身便比較頹廢,再加上社會積極文化導向不夠,市場經濟消極因素便帶來了嚴重沖擊,由此引起道德失衡,滋生了拜金主義,導致其缺乏理想,不懂奉獻,只想追逐享樂,集體主義觀念淡薄,社會責任感缺失,甚至心理和行為發生扭曲。

4開展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措施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提高學生的養成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尤其是中職教育中更應該把養成教育作為德育中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好,這既是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應立足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其良好行為的養成,我認為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1規范管理行為,健全管理體制

第一,從根本上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建設,實現制度管人。尤其在新生入學之初,要嚴格軍訓要求,發放《學生守則》,從行為規范入手,加強對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為規范教育、法制教育,讓學生清楚知道在?!皯撟鍪裁?,不能做什么,如何做,”從而為學生盡快適應中職生活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同時將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認真、嚴密、細致的落到實處,通過監督和管理,提高學生對校紀校規的認知,除此之外更應以誨人不倦、水滴石穿的精神,幫助他們辨析違紀違規根源,教育、引導其培養起良好地學習和生活習慣,達到“文明其精神,規范其行為”的目的。

第二,進一步改進管理方式或方法,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環境?,F階段中職教育中,我們的對象主要是00后,他們不管是在生活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表現得個性十足。必須充分尊重他們的想法,保持同理心,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總結存在的問題,加強溝通、交流,促進學生思想“內化”,以提高養成教育質量,強化行為規范養成,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建立健全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室,定期做好學生心理干預措施。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各方面發展都還不是很成熟,這時學生日常行為常態化管理和及時性處理便顯得格外重要,只有定期做好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措施,及時發現、掌握和處理學生心理問題,才能夠使其具有良好地品德和行為習慣,才能把事情解決在發生之前,才能進一步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為學生快樂成長鋪好路。

4.2以校園文化活動為主導,堅持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制教育

開展校園文化教育活動既有利于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又能全面推動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濃厚、積極的學習氛圍,可以說是促進和激發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能的重要平臺。具體開展好以下活動:

第一,做好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開展“雷鋒精神與我同行”、“永遠跟黨走”等活動,大力弘揚和培育民(下轉第66頁)(上接第64頁)族責任心、社會榮譽感。

第二,做好專項主題教育活動。如開展“誠信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主題活動,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學會做人做事,為今后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開展專題講座。如開展“模擬招聘會”等,當前就業壓力大、就業形勢嚴峻,開展招聘會可激發其憂患思想,引發其職業緊迫感,從而促進其良好的職業習慣的形成,并進一步提高其自身修養,認識其自身存在問題,以做好下一步改進工作。

4.3請進來,走出去,加強隊伍自身修養,提高業務學習能力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請專家進來,派人出去學習,通過交流,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從而實現自我成長,以達到教育學生所必須具備的能力,進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5實施養成教育應該重視的幾個問題

5.1注重對學生獨立人格的塑造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必須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生人格意識的塑造和獨立意識培養,以促進他們盡快適應社會發展。盡量避免老師或家長代替孩子成長,包辦過度,以避免年齡與心理不相符合,無法正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的狀況發生。

5.2融入情感教育

關愛、關心學生,尤其是中職學校的學生,他們的成長教育或多或少的都不夠完整。因此,在養成教育過程中,切記以強制、嚴厲的方式去管束教育他們,而是應注重引導、重視示范的力量,以激勵的手段及時肯定、贊揚學生的閃光點,讓其找到成就感,存在感,更讓他們感受到愛的存在,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5.3充分認識養成教育的長久性、艱巨性

良好的品行需要從小開始培養,隨著年齡增長而趨于定型。當前中職生正處于定型的關鍵時期,養成教育任務重、難度大,要在短時期內進行改變,難度較大,教育者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信心,全方位開展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 閆立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養成教育的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04).

[2] 謝亞男.論養成教育的內容、原則和方法[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29(04).

[3] 劉孟卓.“新時期的養成教育”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4] 黃河清,馬恒懿,俞纓.養成教育定義新探[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10):95-98.

[5] 王體民,張成東.中職學生養成教育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08(06).

[6] 殷紅.淺論對中職生進行養成教育的必要性[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08).

[7] 徐漢林.好習慣是培養出來的[M].海豚出版社,2005.

[8] 青華.這樣培養好習慣[M].延邊:延邊大學出版社,2005.

[9] 張全明.淺談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A].2018.

猜你喜歡
養成教育中職學生
工匠精神的缺失與高職院校的使命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探索
淺談中職英語單詞教學策略
淺談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