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業設計

2020-05-13 14:38虞順明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作業設計小學

虞順明

摘 要 信息技術課程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推進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已在小學普及范圍內得到了普及,教師需要創新并優化現有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深入研究教學理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尤其要注重作業布置環節,文章主要研究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業設計。

關鍵詞 小學 信息技術教學 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2.46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信息技術具有趣味性、實踐性、綜合性特點,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創新并優化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做信息技術作業,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同時,教師需要在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吸收并整理小學信息技術作業設計策略,通過改進作業設計優化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和綜合水平?;诖?,文章分析了小學技術教學中的作業設計現狀,研究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作業設計的優化措施。

1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作業設計現狀

1.1未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課程作業題目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布置作業相對較難,超出學生的實際水平,不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甚至會違背新課程標準要求,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推進的大背景下,教材中的知識點需要和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聯系起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社會生活和科學技術進行,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滲透到實際教學中,確保布置的作業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1.2作業量小,教師輔導不夠

很多教師和家長單純地認為信息技術是一門副科,與中考和高考之間的聯系不夠密切,一般一周只安排一兩節課,不會為學生布置額外的課外作業,會占用學生的其他時間做課程作業。并且,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教師為了例行公事而為學生布置課外作業,但不關注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很少對學生進行督促,很多學校未針對信息技術課程為學生安排輔導時間,嚴重影響著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質量。

1.3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為學生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往往會模仿其他科目教師的做法,從課后練習題中隨意挑選題目留給學生,這種方式嚴重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未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掌握程度和完成作業實際條件進行安排,導致教師布置的作業形式和作業內容都要求平等地完成,無法實現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2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業設計策略

2.1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綜合素養

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推進的大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及時地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創新并優化教學方式,不僅要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教學,還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發揮在教學過程中的研究作用和設計作用,信息技術為教師展現教學個性、創造教學優勢、設計教學過程提供了支持,教師需要加強學習和研究,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深入分析教學內容、目標,積極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延伸教材內容,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經驗,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水平。

2.2搭建實踐操作平臺,實現學以致用

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服務和便利,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師在制作相冊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演示,講解制作相冊的步驟,在課程結束后為學生布置實踐操作作業,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學以致用的預期目標,且信息技術知識相對松散、不容易記憶,而實踐操作有利于學生熟練掌握制作相冊的過程。另外,信息技術知識是在實踐過程中鍛煉和掌握的,信息技術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這樣學生能夠將教材內容應用到實踐中,實現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2.3設計拓展性作業

拓展性作業指的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后,將所學知識進行延伸和發展設計的作業,其主要是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設計的,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張揚自己的個性、體驗更多的情感,進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2.3.1開放式思考題

開放式思考題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發散性思維,其答案多元化。例如,在計算機的發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思考題,如你能想象30年后計算機的發展嗎?

2.3.2個性化作業

個性化作業在發展學生特長、塑造學生個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在我的數字名片這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一些個性化作業,如我的成長經歷、設計我的電子名片、我的自畫像等,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突顯出自身的個性,這樣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3.3實踐性課外作業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布置實踐性課外作業,順勢將學生在課堂中的興趣延伸到課外中,這樣既能夠使學生鞏固課堂中所學的新知識,又可以激發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積極參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例如,在PowerPoint中的“自選圖形”《設計制作標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PowerPoint中的自選圖形來設計交通標志,并布置相關的作業,如周末老師想到學生家做客,要求學生將學校到家里的路線簡單地用自選圖形畫出來,并適當添加交通標志,這樣就能夠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探索能力和求知欲望,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信息技術課程作業的布置,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信息技術知識應用到其他學科學習、日常生活中,還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道德情感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認識到作業布置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不斷在實踐中進行探索,總結更多的教學經驗,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怡.小學信息技術作業創新設計例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08):102-103.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教學作業設計小學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運用“分層教學”優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