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2020-05-14 07:26石艷麗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效果觀察

石艷麗

【摘 要】目的 該文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在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間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抽簽分組的方式分為兩個組別,實驗組與參照組各46例;對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保肝支持療法,實驗組則在參照組基礎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比較不同療法下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肝臟血清生化指標。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對比參照組的78.26%更高,實驗組患者的ALT、AST、CHE、PTA各指標分別為(75.9±18.36)、(102.4±25.8)U/L、(4621.6±291.5)kU/L、(68.2±11.7)%,均優于參照組的(175.6±43.9)、(212.3±35.8)U/L、(3678.9±311.2)kU/L、(41.5±8.5)%(P<0.05)。結論 應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獲得理想效果,對保護肝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71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慢性重型肝炎在我國較為常見,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礎上,因肝功能進行性減退所引發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償,包括腹水、凝血功能障礙、門脈高壓以及肝性腦病等病癥,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均有嚴重威脅[1]。在慢性重型肝炎中,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較高的占比,目前對于該類患者無特效療法,主要是以保肝護肝為主。為探尋更為理想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療方案,對2015年3月—2017年2月的46例患者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臨床療效已獲得了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認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病例總數為92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會重型肝病與人工肝學組所修訂的關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診斷標準[2]。采用抽簽分組的方式分為兩個組別,實驗組與參照組各46例。實驗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2例、14例;年齡集中在27~67歲之間,平均(44.7±4.5)歲。參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1例、15例;年齡集中在25~66歲之間,平均(44.2±4.6)歲。兩組患者的資料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研究對比。排除標準:將自身免疫性肝炎者、藥物性肝炎者、酒精性肝病者、原發性肝癌者以及瘀膽型肝炎者予以排除。所納入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該次研究均知情,自愿參與研究,并已簽署好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入院后予以保肝、核苷類抗病毒藥物進行常規治療,必要時要為患者使用白蛋白,并補充血漿。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國藥準字H20103110)治療,取1 000 mg藥物與250 mL葡萄糖注射液(濃度為5%)混合,靜脈滴注給藥,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4周后比較療效。

1.3 療效評定標準

患者的納差、腹脹、乏力、肝區不適感等癥狀表現消失,ALT恢復正常,TBIL的下降程度超過30%以上,則為治療顯效;患者的癥狀表現有顯著改善,ALT的下降程度在50%以上,TBIL的下降程度不足30%,則為治療有效;未達到以上標準,則為治療無效[3-4]。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00%。

1.4 評價指標

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患者的ALT、AST、CHE、PTA各指標進行測定,并將兩組的測定結果進行對比。

1.5 統計方法

整理研究數據,核對無誤后輸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的形式(x±s)表示,比較結果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的形式表示,比較結果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研究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對兩組患者施以不同療法后,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44/46),參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8.26%(36/46),實驗組對比參照組更高(P<0.05)。

2.2 兩組患者的肝生化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LT、AST、CHE、PTA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指標均有所改善,但實驗組的改善程度對比參照組更加明顯,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在用藥治療期間,均未見皮膚過敏、腹痛等不良反應;實驗組中有2例出現晝夜節律紊亂現象,但對治療效果無影響。

3 討論

肝臟是人體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對于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而言,大量的肝細胞已經逐漸變性、壞死,肝臟的細胞膜流動性隨之減弱,會引發肝細胞內膽汁淤積,導致肝臟的解毒功能也逐漸減退、喪失。以往臨床中對該類患者多是采取常規的護肝療法,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且大量用藥還會帶來一定毒副作用,為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該院主張為乙型重型肝炎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對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保肝支持療法,實驗組則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參照組為78.26%,實驗組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是因實驗組患者使用了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該藥物主要成分為腺苷蛋氨酸,而腺苷蛋氨酸是蛋氨酸與三磷酸腺苷在酶催化作用下的合成產物,也是肝臟代謝中的重要中間產物。腺苷蛋氨酸還具有巰基轉移作用,通過促進肝細胞合成?;?、半胱氨酸以及谷胱甘肽,而使肝臟解毒功能增強。該次研究結果2.2顯示:實驗組患者的ALT、AST、CHE、PTA各指標的改善程度均顯著優于參照組,也證實了這一結論,充分體現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應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減輕患者的肝功能受損程度,起到有效的護肝作用,故可將其作為該類患者的首選治療藥物。

參考文獻

張原青,彭利軍,曹憶嶸,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發生肝細胞癌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5,23(7):512-516.

李婷.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伴高膽紅素血癥的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6,6(19):163-164.

李新文,高偉祺.扶正化瘀膠囊聯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12):1824-1825.

猜你喜歡
效果觀察
剖宮產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研究
優質護理用于外科患者護理的效果
無痛胃腸鏡用于兒童胃腸病診治的效果觀察
臨床尿液常規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觀察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