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與不加之間

2020-05-25 09:11車宇凡
文教資料 2020年8期
關鍵詞:論語魯迅孔子

車宇凡

摘? ? 要: 《論語》的《公冶長》與《衛靈公》中,孔子與子貢有過兩次對話,其中孔子的言論明顯是相互沖突的。對這一沖突的分析與解釋,有助于理解《論語》的根本要義——忠恕之道,并進一步引起對孔子思想中“為我”與“為人”矛盾的探討。通過研究孔子的言語矛盾及背后的思想矛盾,不僅可以加深對于《論語》思想主旨的理解,而且可以進一步擴展,洞察中國有使命感的知識分子共有的痛苦與悲劇。

關鍵詞: 孔子? ? 《論語》? ? 忠恕之道? ? 魯迅

這篇文章的起點僅僅是《論語·公冶長》中一段簡單的對話: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p>

本文將由此出發,分析它所引出的孔子言論上的矛盾,提出幾種可能的解釋。并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由這矛盾揭示出的孔子思想深處的種種沖突與悲劇。

一、問題的提出

孔子與子貢的這段對話若是單看,本無甚特殊,它既未揭示什么高深的哲理,又算不得《論語》中的名句。這對話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它和之后《衛靈公》中的一段婦孺皆知的交談產生了明顯的沖突。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

《衛靈公》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形式和意義上都與《公冶長》中的“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極為相似,且兩次對話的雙方恰好相同。然而前者,孔子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可以終身行之”的良言贈予子貢,到了后者卻沉下臉來,以為“非爾所及也”。作為萬世師表的圣人,豈得這般反復無常?何況,這兩番對話并非夫子與憨直子路的日常閑聊,可以玩笑視之,而是對于“忠恕”的探討?!爸宜 边@一概念在《論語》之重要性,可借曾參之言證之。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p>

孔子倘在別處言行不一,尚可以“前言戲之耳”應對,但在此處,斷無玩笑之理。若是談及根本大道都不能言而有信,圣人也無足欽佩。因此,面對這個矛盾,若將其當作戲言或失誤,從而草草放過,那是極不負責的。這個矛盾是一個強烈的不和諧音,在邏輯嚴密、言語有度的《論語》中撕開了一個缺口。透過這個缺口,我們可以看到孔子言語矛盾之下的思想矛盾,并由此得到一個體悟古今偉大思想者共有痛苦的機會。

二、幾種可能的解釋

對于“賜也,非爾所及也”的含義,各家基本沒有異議,均解之為:“賜,這不是你能做到的?!眴栴}主要集中于前一句。本節的主要任務是分別討論對于“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這句話的幾種可能的解釋。

第一種:“我不愿別人強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愿強加在別人身上?!盵1]

這是在古詩文網搜索到的對于該句的翻譯,也是如今網絡上絕大多電子資源給出的答案。然而若深加辨析,則無論從語義還是語法上,這一解釋都是站不住腳的。就語義而言,它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全重合,二者變成了等值的句子。若果真這般解釋,兩次對話中的孔夫子就確實是自相矛盾、出爾反爾了,那么一代素王豈非真的成了信口雌黃之人?就語法而言,王力《古漢語字典》中注解道:“也”字在末尾表示論斷。就是說“也”承接的應該是一個句子,而不是一個成分??蛇@一種解讀分明是將“我不欲人之加諸我”當成了“吾亦欲無加諸人”當中的一個名詞性成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我不欲人之加諸我”后面接的應該是“者”字,而不應該是這里的“也”字。由是觀之,此解為誤譯明矣。

第二種:“我不想別人欺侮我,我也不想欺侮別人?!盵2](51)

這是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注》中的解讀,簡單樸素,并無闡發,然而細究其實,卻是與馬融的觀點暗合。馬融說:“‘加,陵也??自唬骸菭査?,言不能止人使不加非議于己也?!盵3](409)楊與馬均是將“加”解為“欺凌”,并且認為“非爾所及”的原因在于個體無法控制他人的行為,即“不能止人”。這種解讀是很有力的。首先,以“欺凌”解釋“加”字,這有一個強力的支持,那便是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此字的定義:“語相增加也,從力從口?!盵4](572)《說文解字今釋》進一步解釋為:“用言語欺誣人?!盵5](1999)這理據很充足。其次,將孔子持否認態度的原因歸結于“不能止人”,這也是符合圣人之心的?!墩撜Z》不止一次地論說過動搖他人的艱難,“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就是這個緣故。由是觀之,這一解讀幾乎就是圣人原意。

但即便理據充足,邏輯順暢,這種解讀仍然有兩處不妥。第一,《說文》雖然明言“加”字“從力從口”,但“欺誣”這個貶義卻是今人加上的。何況,許慎之說未必就是該字在先秦時期唯一的解釋。以他人注孔子,何若以孔子注孔子?縱觀《論語》,“加”一共出現了八次,下文列出的是其中三例:

《論語·述而》:“加(增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p>

《論語·鄉黨》:疾,君視之,東首,加(以一物覆一物)朝服,拖紳。

《論語·子路》:“既富矣,又何加(施加)焉?”

可以看出,這三個“加”彼此意義都不相同,且均不作“欺誣”解。那么,“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中的“加”是不是也可以有別的解釋?至少,此字解作“欺誣”的必然性是被大大動搖了。

第二,也許不受欺侮的確不易,但不欺侮人似乎沒有那般困難??组T弟子學的都是君子之道,如果應不應該欺負人都成為一個難題,那么也不配為君子??煽鬃釉谶@里的回應卻是一句簡斷的“賜也,非爾所及也”,直接理解的話,就是孔子對于子貢之前說的兩個方面都是反對的,認為他不僅做不到不被人欺侮,而且做不到不欺侮人。有人可能會提出異議,說孔子或許只是針對前一方面,并沒有全盤否定的意思,但無論如何,夫子此處的回應是有武斷籠統之嫌的。前文已經提到,此番對話涉及夫子的根本大道。向來謹言慎行的孔丘何妨在此多說一句“賜也,女不能止人也”。若得如此,這樁懸案便有定論,無足探討了。那么,會不會孔子真的就是全盤否定的意思呢?會不會就連“吾亦欲無加諸人”,孔子也認為是難以做到的?會不會“加”字從一開始就并不指向“欺凌”,這里實際上有別的意味?

第三種:“我所不欲人加于我之事,我亦無欲以此加之于人?!盵3](410)

這是朱熹和程頤所贊成的解釋。就字面看,它仿佛與上文的第一種解釋別無二致,第一種解釋已經被本文從語義和語法兩個層面加以駁斥。之所以在此重提,是因為程朱二人對孔子的“非爾所及”做出了頗為奇特的解釋,有必要進行詳細的探討。

與馬楊兩位將重點放在第一句有所不同,程朱二人的重點落在后一句。他們指出:“吾亦欲無加諸人”比“勿施于人”有著質的提升,后者為恕道,子貢或可勉之;前者則為“仁者之事”,子貢不是仁者,故“非子貢所及”。他們進一步解釋道:“無加諸人”發自內心,“勿施于人”卻源于理性的規訓?!盁o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謂,此所以為仁恕之別”[3](410)。

這個解釋至少有三點是值得稱許的:第一,對“仁恕之別”的解讀頗近于《論語》中“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含義,符合《論語》的內部邏輯。第二,沒有把“加”解釋為貶義,而是以中立態度看待,提供了更多理解的角度。第三,“無加諸人”既然是高不可攀的“仁者之事”,那么子貢或許確實做不到,一般人自然更不敢奢求,所以“非爾所及”是對子貢兩句話的同時否定,這在字面和邏輯上都是通順的。

雖頗有閃光之處,但程朱的漏洞同樣很大。首先,如果加諸己身的事情的確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那么自然而然地“無加諸人”緣何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仁者之事”?吾儕多凡人,不敢望子貢項背,更不敢以賢者自詡??杉幢阌钩H缢?,世間大多數人必知傷人害人乃不義之舉,絕不愿主動為之。這確實不完全出自對譴責和懲罰的恐懼,而是心有不愿,自然遠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程朱將其高抬為“仁者之事”,豈非夸大其詞?其次,就算仁道難得,孔丘也絕不會輕易否定求仁之舉。子貢如何就不是仁者,不能求仁?孔子曾親口評價子貢有如珍貴的瑚璉,即便對莽撞的子路也只是說他“不知其仁”,而非不仁,怎么程朱就能斷定求仁之舉“非子貢所及”了呢?教人向善,勸世求仁乃是孔子畢生的志業,焉得反其道而行之?即使最賢德的顏回也只能“三月不違仁”,夫子也不曾喪氣,而是苦口婆心地激勵大家,哪怕一日用力于仁也是好的。世道混亂,無有仁君,夫子也不愿誣盡天下人,而是委婉地說“我未之見也”。冉求懈怠,借口“力不足”,夫子嚴厲批評道:“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意思是即使早知求仁注定要失敗,也要勉力為之,如此熱忱,方見圣人面貌?!胺亲迂曀啊边@樣冷心冷情的話必定是道學家的說教,怎會是夫子的口吻?所以此解乃是程朱二人誤讀,這是無疑的。

至此,現存關于這段對話的幾種常見解釋都各有不足,本文試圖在綜合此前各家說法的基礎之上,聯系孔子本人的思想,提出一種新的可能的解釋:

第四種:“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影響我,我也不想影響別人??鬃诱f:‘賜啊,這兩件事都不是你能做到的?!?/p>

將“加”譯為“影響”,是受到“既富矣,又何加(施加)焉?”的啟發,從“施加”這個意義引申過來的,泛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其實直接譯為“施加”也無不可,只是“影響”更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這樣翻譯之后,“無加諸人”就和“勿施于人”徹底區分開來?!缎l靈公》中的“勿施”是有條件的,前提是所施之事乃“己所不欲”之事??鬃臃磳Φ钠鋵嵤且员┝枞说牟涣x之舉,而不是施加影響這一行為本身。但在《公冶長》中,子貢卻沒有給出前提,他反對的是人與人之間所有的相互影響。在子貢的設想中,每個人都變成了一顆在黑暗宇宙中寂寞轉動的孤星,大家在各自的軌道上平穩地運作,永遠不會有任何交集。個體因此免受一切言語和行為暴力,獲得了純粹的自由,這正是子貢神往的境界。但是,老者經年的智慧畢竟遠勝青年一時的意氣。夫子一眼看破,子貢那個理想的孤立宇宙只是一個縹緲的烏托邦。人類生而處在無盡的關系網絡中,彼此牽絆和制約。人與人的互相影響如同自然界的物質交換一般,永在運動,生生不息。同時,一個杜絕了影響的世界固然消除了一切侵害與暴力,卻也消除了一切關愛與溫情。這個烏托邦違背了社會的客觀規律,因而不可能存在;它同時違背了以忠恕為核心的仁道,因而不應該去追求。在這雙重層面上,孔子否定了子貢的言論,明言這兩件事他都做不到。

三、孔子面具后的內心

若論對中華民族的深遠影響,孔丘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思想家。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重要的圣人,終其一生卻并無獨立著作。今天我們所能掌握的最接近孔子原貌的文獻,只有為其后學所輯錄的兩萬余字《論語》。遺憾的是,在《論語》中的絕大多數場合,孔丘都太過理智沉穩。在學生面前,他是德高望重的先生;在君主面前,他是胸懷大略的智者。每個人都對他充滿希冀,盼著他能時時刻刻舌燦蓮花、授人以漁。所以孔子必須平和中正、從容不迫,他不能恐懼、遲疑和彷徨。他固然堅守仁道,卻也要考慮諸侯的訴求,顧及世人的感受,必要的話,還得游走于政治手段和文字游戲之間,以求茍全性命于亂世。這是人之常情,無法苛求。人生在世,必須根據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不同位置戴上不同的面具,如此才能生存下去。而后人誤認為孔子與鄉愿是一丘之貉,是因為他們大多只看到圣人的面具,并未試圖穿透那似是而非的面具接近圣人的內心。

那么,孔子的內心究竟如何呢?他真的一直像表面所顯示的那么自信、堅定嗎?其實在《論語》中,孔子失態的時候并不少見。顏回過世的時候,老人家痛哭流涕,悲慟之狀連旁邊的學生都看不下去,以為太過分了。他也不止一次感慨過理想的破滅,“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的哀嘆,“四子侍坐”一節中對于曾點那種出世理想的認同,都是明證。這些瞬間和孔子言行中的矛盾一道,構成了《論語》這部和諧樂章中瑣碎的雜音,這些雜音猶如銳利的刀片,在這典籍平滑的表面劃出細小的裂口,夫子內心的真相便從這些裂口中泄露出來。

四、“為我”與“為人”的沖突

《公冶長》與《衛靈公》的矛盾是本文主要分析的個案,實際上,孔子的言論與言論,乃至言論與行為之間常有沖突,遠不止這一處。比如夫子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可他自己所處的天下就是無道的亂世,他卻也并不隱居,反而奔走于列國之間,“三月無君,則惶惶如也”。又如,他勸告子貢:“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眱叭灰桓敝R分子的清高做派??珊髞沓窠虞洺靶λ?,他就急著下車要拉住接輿理論,結果是“不得與之言”,被人拂了面子??鬃舆@種混亂與矛盾到了極致時,一語未畢即會首尾抵觸:

“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p>

史魚寧折不彎,以死相諫,得他稱贊;蘧伯玉不與時政,不忤于人,他也稱贊。這不是好好先生,左右逢源嗎?對于《論語》的這種矛盾,我們是不能膠柱鼓瑟地看待的??鬃油瑫r贊賞史魚和蘧伯玉,不是贊賞他們當中哪一個具體行為,而是贊賞那種無愧本心的個人選擇。所謂“君子不器”,是指君子各居其位而同求大道,雖方式不同,選擇有異,卻畢竟殊途同歸、歸在仁義。倘能如此,那么無論具體作為如何,均應肯定。若是泥古不化,循規蹈矩,反倒離真仁道越來越遠。非此即彼、二元對立,這是西方形而上學的思維??鬃訌奈醋呦蛳闰炚胬砼c教條主義,他慈悲的目光照見每個人的難處,只要不違背根本的仁道,老人家就會根據各自面臨的形勢予其同情之理解。

孔子這種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與西方現代主義主體頗有幾分相似。傳統的啟蒙理性主體高高在上、自大狂妄,將自己的價值觀蠻橫地投射到外界,以一己之好惡臧否他者?,F代主義主體則不然,他眼中所見的已不再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是一個破碎的世界,散落在這個世界里的他者都是與自己平等的主體,以己度人,存在與選擇都應得到尊重??鬃佑斜鞈懭说那閼?,他重視生命,絕不輕言赴死,所以蘧伯玉身居亂世,危言行孫,自然無可非議。但是,孔子的悲憫并未走向和光同塵,他深知在價值領域里,有些東西是不能向現實利益妥協的。所以他才會說:“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奔热蛔约河斜仨殘允氐脑瓌t,那么考己度人,也該允許別人有這樣的原則。所以史魚殺身成仁,夫子或有痛惜,還是給了他高度的評價。

綜上所述,夫子這種對他者的體悟、理解與尊重,是與現代主義主體神似的,但同時,夫子又超越了這種現代主義主體。因為現代主義主體對他者的領悟最終導向了一種悲觀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使其變成一個對世界冷眼旁觀、不贊一詞的局外人,并最終淪為一個多余人。他拋棄了世界,世界也拋棄了他??鬃拥闹宜≈绖t不然。就近取譬的思維方式固然造就儒者開放溫和的價值觀,讓他尊重每個個體的自由選擇,并進一步推向一種“獨善其身”的理想。但忠恕之道的另一面是造就了儒者柔軟的心靈,這顆偉大的心靈敏銳地感知到世上一切不幸與痛苦,希望自己能免受其害,并由己及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免受其害,“見其生,不忍見其死”[6](13),這種思路就不能不導向“兼濟天下”的理想。后人解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似乎多將其當成互不矛盾甚至相得益彰的兩件事。但只需稍作思考就會發現,凡純粹獨善其身者,大多無益于世,兼濟天下者又往往不得其死所,其尖銳對立顯而易見。夫子兼懷二者的心靈造就了他一生深重的悲劇感,我們可以將這悲劇的根源總結為以下兩對矛盾:

主觀的矛盾:忠恕之道的一面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對自由選擇的向往,故厭惡橫加干涉與禁錮掣肘。這一面勢必走向“為我”(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另一面是對接受關愛的渴望,對救助他人的使命感,故不能不有惻隱之心。這一面勢必走向“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客觀的矛盾:人非禽獸,初生之時不能自養,唯賴他者之助,方能存活與發展。是故人必愛人,此乃仁道,亦即孟軻所謂之“善端”。然而人類只要接觸,必然有利益矛盾,思想沖突,久之必相爭斗,乃至于殺伐。人皆相愛,而仇恨乃由此生矣。

這兩對矛盾構成了人類社會千百年來爭斗不休而又生生不息的根本動力。任何洞悉了這個秘密,卻還一意拯救亂世、逆天而為的人,都將被加以可怕的詛咒??鬃邮潜辉{咒者,兩千年后的魯迅也是一個被詛咒者?,F代文學學者比較孔子與魯迅,往往從批判的角度出發,卻鮮有人關注二者在人生軌跡和抉擇上高度的相似性。魯迅將華夏比作一個四面起火而又牢不可破的鐵屋子,以為叫起時人不過徒增痛苦。但終其一生,他卻始終是為了喚醒鐵屋子里的國人麻木的魂靈而吶喊不止,在這矛盾的選擇中,難道沒有孔丘的身影?孔子與魯迅都看到人類的隔膜與孤立,看到他們的愚癡、偏執、不可救藥,所以魯迅時常自暴自棄地說以后不如“玩玩算了”。但他們慈悲的目光同樣看見人類的熱情與善良,這個世界畢竟還有子路和顏回,也畢竟還有劉和珍與韋素園,這些年輕人未嘗絕望,雖遇挫折,猶奮斗不已。因此,身為師長的孔子與魯迅,即使明知是徒勞,明知是自取其辱,還是忍不住伸手去拉扯、去拯救。長沮、桀溺用逍遙避世的思想誘惑孔子,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薄盁o道則隱”確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前提是要冷卻自己的靈魂,熄滅自己的熱情,遺世獨立,變成一個“吸風飲露”的神人??鬃訜o法放棄自己與世人同悲歡的常人之心,只能是圣人而永遠無法飛升為神人。

這個詛咒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無法被言說,因為它過于灰暗和沉重??浊鹋c魯迅兩位的靈魂都是血腥的戰場:為我與為人、逍遙與拯救、出世與入世等各方勢力紛紛廝殺于其中。他們無法將這血淋淋的真相展示出來,一則怕世人誤解,二則怕親友灰心??鬃油砟?,子貢試探他這一生是否有過怨恨??鬃拥幕卮鹗恰安辉固?,不尤人”,自己一生的坎坷不是世人的過錯,我所背負的憂郁與傷痛只有上天懂得。無獨有偶,《野草》的開篇即有這樣的話: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感到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盵7](163)

所以還有什么好說呢?他們只能繼續沉默著、痛苦著,在“不可”與“為之”之間掙扎和反抗??鬃优c魯迅的人生都是反抗絕望的一生,唯其絕望,才見其高妙;唯其反抗,才見其偉大。他們都坦然接受了世界施加給自己的種種傷痛,并繼續堅持在這世間奔走與歌唱。他們終究沒有離棄世界,世界也因為他們才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參考文獻:

[1]https: //so. gushiwen.org/guwen/bookv_46653FD80389 3E4F4229823F35D89DC5.aspx.

[2]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程樹德.論語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2014.

[4]許慎.說文解字(陳刻本)[M].北京:中華書局,1963.

[5]湯可敬,著.說文解字今釋[M].長沙:岳麓書社,2002.

[6]萬麗華,藍旭,譯注.孟子[M].北京:中華書局,2016.

[7]魯迅,注.魯迅全集2[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論語魯迅孔子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孔子的一生
如何讀懂《論語》?
孔子的一生
魯迅《自嘲》句
她曾經來到魯迅身邊
半部《論語》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發微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