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市太陽能“特色小鎮”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

2020-05-25 10:47施秉旭李金甫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3期
關鍵詞:德州市德州特色小鎮

施秉旭 李金甫

摘 要:特色小鎮的建設是經濟新常態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選擇,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分析了德州市太陽能特色小鎮建設的優勢條件,查擺了特色小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德州市太陽能特色小鎮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選題意義

德州太陽能產業發展優勢突出,特色明顯,享有“中國太陽城”美譽,打造太陽能“特色小鎮”,對促進德州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新飛躍有重大推動作用。本文探討德州太陽能“特色小鎮”的發展路徑和模式,以期能在推動德州太陽能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德州經濟社會發展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給予有益啟發和探索。

二、 德州市建設太陽能“特色小鎮”的優勢分析

德州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稟賦,具有良好的太陽能產業發展基礎及豐富的歷史文化沉淀。德州太陽能特色小鎮建設從實際出發,挖掘特色優勢,體現與不同地區的區域差異性。

(一)自然資源稟賦優良

德州市位于北緯36°24'-38°0'、東經115°45'-117°24'之間,山東省西北部。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2592小時,日照率超過60%;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265000千卡/平方米,日照時數長、光照強度大是德州最為顯著的特點。

(二)太陽能產業基礎扎實

目前太陽能產業已成為德州市的一大特色產業,“中國太陽城”的美譽傳頌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制造基地。全市擁有太陽能利用及相關領域的企業達100多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太陽能熱水器產量占到山東省的70%以上,產值占全國太陽能行業總產值的10%左右。培植了皇明、億家能業內知名企業,建立了完善的太陽能熱利用工業生產體系,形成了以太陽能熱水器為主,真空集熱管、太陽能自動化設備、節能玻璃和太陽能一體化建筑技術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

(三)特色小鎮前期探索成效顯著

德州市高度重視特色小鎮的培育和建設,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打造產業特色鮮明、多功能疊加融合、體制機制靈活的特色小鎮。目前,我市已有5個小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即臨邑縣德平孝德康養古鎮、慶云縣尚堂石斛小鎮、樂陵市楊安調味品小鎮、陵城區邊臨裝配式產業小鎮、武城縣辣椒小鎮。其中,慶云縣尚堂鎮正式獲批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成為山東省獲命名的15個特色小鎮之一,也是德州市第一個國字號特色小鎮。

三、德州市特色小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從德州特色小鎮培育與建設工作來看,目前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

(一)規劃缺乏科學性導致特色元素不突出

特色小鎮最根本的是要突出其獨一無二的“特色”元素。當前個別地方發展定位不清,核心區塊不明確,導致小鎮難以成為形象突出的區域。一方面,小鎮規劃變化頻繁,拼湊痕跡明顯。小鎮申報之初多為概念性規劃,由于謀劃不足、投資目標過高,后期不得不多次外延與擴展,導致總面積偏大,不符合特色小鎮“小、精、強、美”的特征要求。另一方面,核心區塊不確定,特色形象不突出。有些地區將“核心區”等同于重點項目的“占地面積”,由于項目地域上集聚度不高,導致核心區塊不明顯,缺乏特色內容。

(二)項目相對疏散導致功能疊加不足

部分小鎮對產業、旅游、文化、社區功能融合考慮不到位,仍以工業園區、旅游度假區、產業集聚區的舊思維來謀劃特色小鎮,突出表現為項目相對疏散、功能疊加不足。一是產業與旅游功能融合不夠。個別小鎮由于產業定位相對特殊,難以開發豐富多彩的旅游項目和產品,對游客吸引力有限。二是產業與文化功能融合不夠。有的地方不深入挖掘產業自身的歷史文化與內涵,特色小鎮與本地根植性的產業結合不緊密,“傳統產業”文化與 “現代時尚”文化難以深度融合。三是產業與社區功能融合不夠。有的在園區內造一兩幢人才公寓,甚至將周邊農民集聚房納入規劃,冠以小鎮 “眾創空間” “產城融合”等新名詞,完整的社區生態還沒有形成,居民身份認同度普遍不高。

(三)要素保障制約導致創建進度緩慢

資金、土地、人才是德州市特色小鎮建設最大的制約因素。就資金而言,項目招商需要基礎設施投入先行,而當前地方融資平臺作用有限,市縣鄉財力相對薄弱,迫切需要財政資金的支持。就土地而言,特色小鎮所需的土地指標很難一次性到位,這大大影響了項目推進的效率。在人才因素方面,特色小鎮建設專業性、技術性人才嚴重缺乏, 如因項目申報及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導致項目包裝、申報、報建、建設管理難以達到上級要求等。

四、德州市太陽能特色小鎮建設的對策建議

基于德州市特色小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德州市太陽能小鎮建設需要著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精準定位,制定科學規劃

特色小鎮將立足于本地的太陽能產業、資源優勢,本著“重本色、創特色”的原則,因地制宜,高標準、高起點編制發展規劃,用規劃指導特色小鎮建設。要注重規劃的銜接性。與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結合,以高標準謀劃太陽能特色小鎮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思路。要明確開發邊界。將偏離發展定位的項目區塊盡快剝離、及時 “斷腕”,使小鎮產業定位、投資規模符合創建要求,保證空間形態上的 “精致緊湊”,堅決杜絕無序擴張。

(二)突出特色,壯大太陽能產業

太陽能特色小鎮建設的前提是要發展壯大太陽能產業,提升太陽能產業發展水平。一是要優化產業結構。突出光熱、光伏利用兩大重點,大力研發推廣高端、高質技術產品,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二是要壯大產業集群。依托“中國太陽城”品牌優勢,加快壯大太陽能產業集群,重點研發高效率太陽能真空集熱管技術、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加快成果轉化步伐,發揮皇明等企業的引領作用,打造世界級太陽能產業聚集園區。三是擴大應用領域。加快推進太陽能在工業、建筑、農業和公共領域的應用,擴大太陽能應用范圍,減少常規能源消耗。

(三)立足融合,強化功能配置

特色小鎮應該是有山有水有人文,讓人愿意留下來創業和生活的特色小鎮。因此,要深挖、延伸、融合太陽能小鎮產業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區功能。要重點做好太陽能產業旅游資源和體驗旅游資源開發,講好太陽能特色產業的發展歷程與歷史故事。要凸顯文化功能,深入開發創新文化,使創新資源、時尚元素等與自身根植性產業充分交融,激發各類創新文化要素發生化學反應。特色小鎮的創新創業人員對工作、生活環境要求較高,應堅持 “先生態、后生活、再生產”的順序,通過對生活居住區、休閑娛樂區、商業配套中心等精心規劃建設,營造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貼心周到的服務環境,增強企業與居民的文化認同感及心靈歸屬感,提高小鎮居民的身份認同度。

參考文獻:

[1]桑士達.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區域經濟,2017(1):41-44頁

[2]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創建特色小鎮實施方案的通知. http://news.sdchina.com/show/3900651.html

[3] 魏風云. 山東省特色小鎮建設的現狀與路徑分析[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2019(5):44-47頁

[4] 于亞琦、趙俊明. 山東特色小鎮發展路徑研究[J].當代農村財經,2018(8):15-18頁

[5]廉圣花. 深刻認識特色小鎮建設是新時代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有效舉措[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12):85-86頁

猜你喜歡
德州市德州特色小鎮
德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組織線上教學專項培訓會議
少年閏土 教學設計
鳥屎運
學生寫話(4)
【大照片】上帝視角看德州
論特色小鎮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創新
“特色小鎮”切莫成為“房地產小鎮”
發展“特色小鎮”,核心在哪
與特色小鎮文化共建:高職院校文化建設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