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傳承方法

2020-05-26 16:42王水
青年生活 2020年10期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語文教學

摘要:《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1] 教師要在語文教學滲透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與教學設備,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本課題主要探究除了傳統教學之外還有哪些適合教師實施、易于學生接受的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語文教學;傳承方法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傳承方法研究”項目概況

“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傳承方法研究”屬于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申請立項時間為2019年6月,項目計劃開展時間為一年,該項目研究初衷是為了探究更好的語文教學方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其繁榮發展。讓教師在教學中更加重視文化的滲透,不斷改進,找到更加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真正內涵。使他們在熱愛家鄉文化,熱愛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提高語文素養與語文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想素養和道德修養,使中華傳統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發揚光大,進一步實現語文課程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的價值追求。[2]

該項目屬于探究類項目,是積極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以及十九大為傳統文化代“代言”而生的,該項目最高的追求是找到最適合的教法,最大限度的在語文教學中完成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求全面與精準,只希望能為中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時提供更廣泛的思路。

二、項目實施問題及解決辦法總析

(一)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問題

首先,在我們最初研究這個項目的時候,想實現的是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雙箭頭”,讓學生在解讀文本的快樂課堂上明晰授課內容的考綱考點,并且能夠熟練掌握與運用,既提高學生素質又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然而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注重考試,面對古詩詞與文言文往往以能夠背誦默寫作為過關條件,很少有學生能夠理解古詩文的語言之美、音律之美,更有甚者面對已經背誦下來的古詩文卻不能用白話表達出來,這樣的功利學習絕不僅僅是學生單方面的過錯。

還有一部分學生,本著獵奇的心理,往往對文本背后的故事更為感興趣,對于相較來說比較枯燥的文本提不起興趣,忽略了語文課程本身想要傳遞的東西,我們不能否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了解這些對于他們了解傳統文化確實有所幫助,然而教會他們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提高語文素養,才是語文課程真正想達到的目的。

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我們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部分中學生進行了采訪,面臨以上情況,學生本人提出的建議往往是以下幾點:增加課堂趣味性和增加課堂學習時長,更有的同學說,因為減輕其余科目壓力。通過觀摩網上的名師公開課,我們發現有趣的課堂確實能打破傳統語文課堂的“睡倒一片”的狀況。經過我們的問卷調查發現,青少年眼中的有趣課堂大抵分為兩類:內容有趣和形式多樣。中國傳統文化的背后有很多故事能提高內容豐富性,同時不能忽略語言文字,讓學生在理解中背誦是最好的狀態。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擁有悠久歷史的漢語背后繁雜的創造歷程鮮少受到關注。在課堂形式上,從前的師生互動當然是主要,但有時候師生角色互換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還可以穿插辯論和演講等形式。例如我的高中語文老師大連市金州高級中學的曲榮芳老師曾經組織了一堂辯論形式的語文課,教學效果甚好。

(二)多媒體在課堂中的合理應用

在今天,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視頻和音效帶來的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建立能使教學事半功倍。尤其是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無法簡單通過語言文字的描寫讓學生產生印象,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泥人張》,有視頻輔助觀賞學生能更好的了解捏泥人這項技藝有多復雜和珍貴。然而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可依賴。有些老師過度使用幻燈片展示教學內容,導致設備出現故障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影響了教學進度。

大數據時代微課也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逐漸流行,用名師微課代替教學課堂是不可取的,根據對學生的調查他們對微課并不“感冒”,認為微課里的老師沒有自己的老師親切,隔著屏幕沒有互動等等從而拒絕微課。

三、對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傳承的展望

教材的編寫經過深思熟慮,作為新統一教材的部編本語文教材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占課文總數的30%左右,這可能意味著古詩文是我們撬開傳統文化的有效杠桿;同時如果我們利用好學生閱讀練習的機會,多一些關于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少一些迷離懵懂的深奧文章,也不失為我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好方法;最后,結合生活實際,充分利用節日或者氣節,多組織學生親身體驗傳統文化,例如:剪紙、陶瓷等等,給學生真切的體驗感與自豪感,這種內部認同的傳承,才是眾多優秀傳統文化真正的歸途。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頁.

[2]張兆芬.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優秀傳統文化[J].黑河教育,2020(01):16-17.

基金項目:

本研究為2019年沈陽師范大學“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

項目“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傳承方法研究”成果之一

負責人:王水,參與人:張靜宜,程銘,季佳彤,于敏思。

猜你喜歡
優秀傳統文化語文教學
國際化背景下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探析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意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