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當代高校體育建筑適應性設計

2020-05-28 09:40孫斌薛濤
價值工程 2020年12期
關鍵詞:當代

孫斌 薛濤

摘要:高校的體育建筑建設目前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就對如何開展體育建筑的設計進行了研究,分析體育建筑建設的影響因素,總結高校體育建筑的設計原則和設計方法。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building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studies how to carry out the design of sports buildings,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orts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summariz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college sports buildings.

關鍵詞:當代;高校體育建筑;適應性設計

Key words: contemporary;college sports building;adaptive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245?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12-0271-03

0? 引言

我國當代高校的體育建筑有很多不同方面的需要,因此需要做好適應性設計。本文就對如何進行體育建筑的適應性設計進行研究,幫助高校更好地設計體育建筑。

1? 我國當代高校體育建筑發展的影響因素

1.1 經濟因素

高校體育建筑的發展資金主要來自于國家和學校的財政撥款,所以高校的體育場館相對于其他的體育場館而言在資金來源上比較單一。同時,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導致高校的體育場館的開放經營程度非常低,所以高校體育場館的經濟條件很差。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高校建設投入的增加,高校體育館的經濟環境也在逐漸改善,很多高校的體育館也都朝著品質化的方向發展。

1.2 技術因素

高校體育建筑的投資比較大,和所有的體育建筑一樣,高校的體育建筑同樣擁有復雜的結構、高昂的制造成本,建設難度會比較大。同時,體育建筑建成之后也會成為高校校園的標志性建筑。高校的體院建筑由于擁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在設計上也會比較別致。于是,很多高校體育建筑所選擇的技術、材料都相對比較前沿,技術要求也會非常高。比如建筑領域目前的結構技術、建筑材料、節能技術、智能控制等等,在目前的高校體育建筑中使用都非常多。同時,由于高校是科學和技術的集中位置,所以高校體育建筑也會在設計的時候有十分強烈的科技化情況,更會有意地使用一些比較尖端的技術。

1.3 文化因素

審美是影響任何建筑的重要因素,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風格也會發生變化。高校對建筑的審美要求非常高,所以高校體育建筑的美學設計對于建筑師而言會有很大的挑戰。體育建筑除了要有基礎的功能,同時也需要具備足夠的獨特的審美,這樣才能夠成為提升高校形象的重要標志,并且目前對于建筑而言,只是追求單一功能已經不再符合需要,必須要結合人文因素、生態因素的要求才能夠獲得令人滿意的建筑。對于一些大型場館,社會審美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就要求不僅要擁有雄偉的外觀,同時也必須要有獨特的風格才能符合要求。所以輿論對于建筑的審美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如果過于服從于輿論也會對建筑的設計造成不利影響。目前的高校體育建筑設計,一方面需要迎合大眾審美,同時也要展現出足夠的獨特性,符合文化的需求。

2? 當代高校體育建筑建設需要面臨的挑戰

2.1 體育產業對假設的影響

體育產業是目前重要的新興產業之一,加強體育的商業化和市場化,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更能充實人們的生活。目前,我國的體育正在向產業化轉變,有很多健身娛樂業、競賽表演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體育產業的長久發展還是需要以經濟發展和人民的基礎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作為基礎。我國的經濟近些年發展速度很快,給體育產業的發展創造了環境。對于大學體育建筑建設,也會受到體育產業的影響。高校擁有配套的體育館、設施和器材,對于消費者來說高校在環境上擁有明顯的優勢,也有大量的場地和健身器材。同時,高校還有足夠的科研力量,擁有大量的體育教師和體育科學方面的專家,無論是在教學、訓練還是健身上都有非常廣泛的專業知識,可以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做出指導。這就讓高校也開始逐漸融入到體育產業化的發展潮流中,對高校體育建筑的建設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2.2 體育大眾化的挑戰

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在自我意識上有了明顯的強化,所以人們開始逐漸更加關注體育賽事,并且隨著奧運會的舉辦,我國對體育的熱情也有了明顯的升高。體育的快速發展使得高校對周邊有了很強的輻射作用,一些體育活動也開始圍繞高校為中心,這就意味著高校的體育建筑需要有更多的功能。

2.3 高校的體育改革

國家的素質教育改革讓人們更加注重在體育上的教學水平,進而影響到了高校的教學方法。高校的體育建筑必須擁有教學功能,隨著對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要求的提升,高校的體育建筑要求也有了明顯提升。目前,高校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體育課程體系都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高校體育教學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重要的手段,所以體育建筑需要滿足高校體育的改革要求,在建設中也要面臨大量的革新。

3? 高校體育建筑適應性設計的內涵

3.1 規劃適應性設計

高校體育建筑的規劃設計需要從高校體育全局和高校的體育特色入手,但是很多學校在規劃工作上都比較循規蹈矩,用比較陳舊的方式進行統籌規劃,導致規劃的方式并不能反映校園特色,也能難以符合高校的發展要求。而且近些年來新建的體育高校,在校園規劃上往往是有比較大的面積,這就導致高校體育建筑設施的規劃布局不能再按照舊式高校校園那種集中式布局開展規劃,很難符合高校師生的使用。所以需要重新審視高校體育的發展要求,根據高校的整體規劃來對校內的設施進行科學的配置,構建起高校校園內的體育設施網絡。為此,需要圍繞校園的道路交通系統,以及學生的活動規律,保證學校的規劃效果。同時,為了能夠應對大型賽事舉辦需求,以及做少疏散設計,適應社區使用的要求,還需要考慮體育設施在不干擾校園生活的情況下做好規劃布局。

3.2 形式的適應性

高校的體育建筑設計需要有高校特有的形式,所以必須在形式上符合高校的文化形象。為此,高校體育建筑在造型上必須足夠的別致,但也不能太過張揚,從而保證體育建筑的設計能夠符合高校的文化內涵和品味,體現出高校的校園精神。而且,為了能夠科學規劃,也要確保體育建筑能夠有足夠低的建設成本,為此需要在技術上做好優化。

3.3 功能的適應性

高校體育建筑需要滿足多元化的需求,必須要能夠和動態功能和模式相對應。一方面需要適應社區的需要,同時也需要適應高校體育場館在多功能、多元化傻瓜的特點要求。所以,高校的體育場館必須要滿足各種體育經濟模式的要求,同時還需要考慮在文化活動、群體活動、演出、展覽上的需要。所以,設計的時候不能僅僅參考小型體育館,建筑空間有限會影響到展覽等大型活動。同時,也需要考考慮到健身等商業功能的需求,保證高校的體育館能夠在經濟上具有合理性,實現高校的動態的多元化需求。

4? 高校體育建筑的規劃原則

4.1 動態性原則

高校對于體育建筑的需求是動態的,所以在進行記者建筑的規劃設計時,需要遵守動態性原則。在規劃時,需要考慮到體育建筑的發展和變化,以及研究體育建筑所處的高校環境的變化和發展,分析如何保持體育建筑和高校的聯系和交流,構建起不斷發展的開放性和可變的建筑體系,保證高校的活力。

4.2 適宜性原則

建筑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形體或者空間藝術,而是一個重要的環境。所以,在使用材料和技術的時候也需要明確材料和技術的使用目的,從而確保建造行為的合理。建筑所表達出的形式和空間狀態都是要達到策略的必要產物,不能為了形式而掩蓋建筑建造的目的,這會導致建造的本末倒置。其次,也需要考慮建筑物的功能適應性、建造成本適應性等等,甚至還需要考慮到建筑未來的發展和改造需求,讓建筑可以被進一步進行開發。

4.3 整體性原則

在對高校體育建筑進行規劃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整個校園的整體性,以及體育建筑本身的整體性。所以需要在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到各種要素的需求,包括材料、結構、形式、節能等建造需求,并且也許需要考慮建筑物在建成之后對周邊的影響和作用。為此,需要將高校的整體規劃都看成一個系統,而且要保證系統的各種因素之間的聯系,并且確定體育建筑這個子系統對于整個系統的影響。

5? 高校體育建筑適應性設計方法

5.1 適應高校的校園需求

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體育建筑、場地、場館和設施的緊張,再加上高校近幾年的擴招,很多高校并沒有加快自身的體育建筑假設,這就導致高校的體育設施更為緊張。國內的高校體育場館建設和維護都是高校單方面進行投資的,由于是高校的資金一直都比較緊張,這就導致體育場館的建設都處在比較低的水平。

為了能夠滿足校園活動、教學工作等不同方面的需求,高校的體育建設首先需要建立校園的核心運動區,作為學校的基礎建筑。核心運動區的建設需要做好選址,保證有足夠的便捷性,滿足使用方面的需求。綜合場館或是附近的體育設施是目前高校核心運動區的組成部分,對于周圍其他的運動區,需要進行統一的管理。為了能夠滿足教學和學生活動的需要,就需要保證核心運動區能夠貼近學生的生活區,并且遠離科研區域和教學區域。

其次要通過建立小型建筑來完善體育設施的部署需求,補充核心運動區在功能性上不完備的問題。比如高校內一般都會有大量的師生喜愛羽毛球、籃球、乒乓球這些運動。所以,高校的整體網絡規劃當中需要適當增加中小型體育建筑的布點,合理配置不同的體育場地,以便能夠建立適宜的輔助運動區域,構建起高校的校園體育網絡。

5.2 做好交通系統的設計

高校的交通系統和社會的交通系統有一定的區別,高校的道路不僅承擔交通功能,同時也是對不同區域之間的分割。所以必須要構建合理的網絡結構,來對不同的地區進行分割,保證校園的結構清晰和分區明確。另一方面,高校的交通系統主要承載的是行人和非機動車,這一點上就和社會交通有了很大的區別。

在交通系統的設計上,需要以步行作為優先考慮,尤其是在人行、車行共存的情況下,需要對車輛做好限制,以及給行人更高的優先權。對于步行者的空間,需要優先引入到學校的交通組織規劃中去,以便保證校園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因此,設計的時候需要盡量設計成環形的道路,并且將機動車道路規劃在人流比較集中的核心教學區域之外。

5.3 適應大型賽事的體育建筑設計

大型競技賽事對于交通情況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求體育場館容易到達,而且也必須要具備非常強的疏散能力。為此,需要校園布局的整體性考慮,分析校園內的人流的復雜程度。體育場館還需要做到出入口相對獨立,減少相互的交叉,以便確保人員的出入。

6? 結束語

高校的體育建筑所處的環境、服務對象都比較特殊,對于高校而言,必須要滿足當前教學和學生活動的需求,同時也需要進行合理經營保證維護。為此,必須要充分結合需求和功能做好設計工作,適應高校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克非.我國當代高校體育建筑適應性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

[2]宗軒.中國高校體育建筑發展趨向與設計研究[D].同濟大學,2008.

[3]梁云峰.我國當代高校體育建筑適應性設計研究[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3,12(01):52-53.

[4]蔡志明.高校體育建筑功能及空間研究[D].湖南大學,2015.

[5]陳嘉然.高校綜合體育館空間設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

[6]解瀟伊.場地層疊式高校體育建筑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5.

[7]張春雨.西北地區體育建筑地域性創作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8.

猜你喜歡
當代
當代中國芭蕾舞劇的民族化探析
關于當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發展分析
論盧卡奇的物化理論及其對當代中國的啟示
《當代》背后的當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