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門宴》前后二三事

2020-06-08 10:21譚思睿
青年文學家 2020年14期
關鍵詞:項伯鴻門宴項羽

摘 ?要:鴻門宴是楚漢相爭的重要轉折點,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贅述其二三事是為還原事件本來面目,使讀者細致了解事件始末,更全面評價歷史人物,也為豐富我們的語文課堂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楚漢之爭;鴻門宴;劉邦;項羽;項伯

作者簡介:譚思睿(1994.6-),女,漢族,黑龍江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哈爾濱市順邁高中副班任,研究方向:學科教育(語文)。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14-0-02

《鴻門宴》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中的一篇必讀課文,也是司馬遷《史記》中的經典文章。文章本身故事性很強,雖有很多文言知識但是學生閱讀起來并不是十分晦澀難懂,要讓學生真正地懂得文中深刻地含義,還是要從那段歷史入手。

2200年前,中國歷史上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楚漢之爭,無論是大風起兮云飛揚的劉邦,還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都已化作歷史的塵埃湮沒在歲月浩淼的時空中。風逐流年,漢史不時滌蕩心扉;殘陽似血,楚歌依然哀婉動人。時至今日,每每讀起太史公的《鴻門宴》,總是思緒萬千,感慨良多。

流沙穿越指縫,轉瞬無影無蹤,一切似冥冥中的注定,一切又都是歷史的必然?,F針對鴻門宴前后二三事,梳理如下:

一、宴前,沛公情知危難,為何執意赴宴?

沛公破秦入關,是為讓懷王的允諾變成現實,實現自己關中王的夢想,無奈項羽成為最大阻礙,就先從懷王說起吧。當時的楚懷王熊氏,名心,是戰國時楚懷王之孫,秦滅楚后,在民間為人牧羊。項梁起事,聽從范增計謀,立其為王,為的是眾心歸服。項梁戰死,懷王因宋義預見項梁驕兵必敗而認為他有雄才大略,任其為上將軍,而任項羽為中將軍共同救趙。宋義46天止兵不前,欲以此舉坐收漁翁之利,項羽盛怒之下殺死宋義奪回兵權。此后,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尊懷王為義帝,卻因懷王兩次關鍵時刻傾心劉邦而心揣怨恨,讓他徙居長沙,在眾人神不知鬼不覺中派英布追殺于彬縣(湖南)。

懷王與諸將約,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沛公先請命,項羽亦請命,無奈當時章邯的20萬役囚編為秦軍后,兇狠異常,所向披靡,無人可敵。當此危難,懷王首先想到用項羽敵章邯救趙。項羽雖有一百個不愿意,礙于在眾人前的臉面也只得從命,對懷王極為不滿。想到章邯偷襲楚營,殺死叔父項梁,對其恨之入骨,章邯本有戰勝項羽之資本,無奈二世受趙高蠱惑,欲將兵敗的一切過錯轉移給章邯,讓他當替罪羊。章邯被形勢所逼,萬般無奈之下,雖歷經坎坷最終率20萬大軍降楚。項羽雖因此耽擱了入關的時間,但此時卻擁有雄兵40萬。

謀士張良、酈食其用財寶買通函谷關守將,沛公輕而易舉破秦入關,占領秦王宮,珠寶盡有之。子嬰乘白馬所拉素車,白綾系頸,手捧玉璽請降。此時的張良異常清醒,權衡利弊后,極力規勸沛公封存府庫,還軍霸上。因為此時沛公僅有10萬人馬,論軍隊,不敵項羽,若交戰,必失敗。而秦王宮的珍寶多數已為沛公所有。張良欲用假象蒙蔽項羽,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不至于以卵擊石,所以才有了鴻門宴。

二、宴后,項羽分封天下,沛公曲意接受,張良智燒棧道。

宴后,項羽兵進咸陽城,可能是出于對暴秦的痛恨,也可能是想通過此舉為叔父項梁復仇,他洗劫了全城,殺了降王子嬰及家眷,盡收秦王宮中珍寶,擄走宮女千余人,放了一把大火,足足燒了三個月之久,可惜,無數民脂民膏凝成的這座繁華富麗的宮殿最終化為烏有。

項羽在志得意滿后,大肆分封天下諸侯。劉邦為漢王,統轄巴蜀兩地,這里道路艱險,原為流放者居住地,而自封為西楚霸王,管轄原魏國和楚國的大部分地區。在項、劉封地中間又安插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意在提防劉邦。

兩個月后,諸侯相繼赴國就位,劉邦雖很無奈,卻只能起程前往封國,一路上仰慕追隨者甚多,軍隊一下子多出幾萬人。行至褒中,張良以韓人身份,意欲回到韓王身邊為由辭別漢王,燒毀棧道,一是告訴項羽,漢王自絕回路,并無東歸之心,讓其放心。二是告訴諸侯,漢王之地道路已絕,若想進犯是難上加難。其實,張良的離開完全是項羽的逼迫,他要求韓王召回張良,去掉漢王的一只手臂,而項羽在得知張良送別漢王,一怒之下竟殺了韓王,這無疑也為后來張良死心塌地投靠劉邦創造了條件。

帝王之命,都曰天意,豈非人事?

秦滅楚,楚大將項燕無力回天,兵敗自殺。作為楚國名門之后,項梁為免遭秦王毒手,遠走他鄉。成家后,一連串出生的都是女兒,而項羽剛剛喪父,其母言:沒有男人培養的男孩,哪來的陽剛之氣?將項羽送給項梁,希望項羽將來能光耀門楣。項梁細細端詳,但見項羽身高八尺,體魄健壯,方額濃眉,目光堅毅。最奇的是,項羽長著一雙重瞳子的眼睛,而傳說舜帝就長著一雙重瞳子的眼睛,項梁暗下決心,不能辜負上天的恩澤。

劉邦生來亦奇,其左腿內側有72顆米粒大的黑痣,共8組,每組9顆。這奇怪的黑痣吸引了當時身為縣吏的蕭何。蕭何曾熟讀百家著作,傳說上古時期有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傳說:五位主持天地事物的帝王中,赤帝臉上就有72顆細小的黑痣。而眼前這位身高八尺,口豐鼻正,斗胸龜背之人,就長有一副帝王之相。后來劉邦帶領沛縣的百名役徒起事之時,斬殺路上的大白蛇,夜夢老婆婆哭訴赤帝之子斬殺白帝之子。

無論是生有重瞳的項羽,還是自謂赤帝之子的劉邦,在流傳中似乎都是帝王之命,是上天賦予的,以此神化他們的功績。我卻認為,劉邦戰勝項羽,建立西漢王朝,絕不是什么上天賜予,而是人力、人心所為。

劉邦兵入咸陽城,在最初肆意的享受兩三天后終聽從張良、樊噲之建議,召集三老、豪杰,曉之利害,約法三章:殺人者予以處死,傷人者、搶劫者進行治罪,同時廢除秦朝的一切律法,原來的官吏、百姓都不動,并分派屬下慰問百姓,安撫官吏,宣傳安民宗旨。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劉邦的誠心感化了咸陽城的百姓,一致擁護他做關中王。

項羽兵入咸陽城,大肆屠殺,致使血流成河,尸骨遍地。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共有六次屠城記錄。第一次在襄城,坑殺了已降的全城平民;第二次在城陽,又殺光了抵抗的全城平民;第三次新安,第四次咸陽,第五次在破齊后坑殺了田榮的全部降卒;第六次在外黃,全部都是戰勝之后駭人聽聞的屠城和殺降。

章邯率領20萬大軍投降后,這些士卒被項羽安插在各個行伍之中。這些人多是關中人,而楚軍多是崤山東西各國人,山東百姓在關中經常受秦吏虐待,許多人家破人亡。因此,楚軍不時把仇恨加在這些降卒身上,時間一長,降卒表現出了怨恨之情,項羽一怒之下,坑殺了全部降卒,可惜20萬無辜生命因一人的暴戾而葬送。消息傳出,百姓哭聲遍地,視項羽為殺人不眨眼的魔鬼。

都說百姓心中有桿秤,孰仁孰暴,愛恨之心已十分明了,難怪乎項羽走投無路之時遭一田父期紿,身陷大澤,遭追兵圍困,有此結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說一說鴻門宴上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人物——項伯。

項伯是項羽的本家叔叔,原為秦王朝的一個小縣吏,因一人對項家出言不遜,被項伯殺死,之后開始逃亡。來到下邳后,身無分文,只有一把家傳寶劍,形勢所逼,他決心賣掉佩劍,因要價太高,無人過問,他又饑又渴,焦急萬分,幸好張良此時經過,為他提供衣食。此時張良也因國恨家仇刺殺始皇不成隱居至此。二人相隨相伴,談古論今,在一起抨擊暴秦,情投意合。后來,項梁帶領項羽起義,張良給了項伯足夠多的盤纏,送他上路,來到楚軍之中。此時,當項伯聽說項羽要踏平沛公軍營,才決心通知張良逃命,此其一。

其二,張良盛情邀項伯見沛公,項伯本不情愿,怎奈張良一片肺腑之言打動項伯:“秦王剛滅,為何要自相殘殺,沛公邀你進帳,是想共議和平大事,何必推辭?”

其三、沛公推心置腹,一片至誠之心。敬酒、陪坐、結為兒女親家,在沛公唯唯喏喏聲中,項伯完全被沛公的“誠意”所感動。

其四,項伯回到楚軍中,以叔叔的身份力勸項羽:“我以為凡事都要以仁義為本,沛公先破秦入關,為將軍掃清道路,連降王子嬰也待將軍親來處置,如此應以禮待之才對。人家未得到半分獎賞,卻要受你的襲擊,太令人心寒了?!表棽K是說動了項羽。

其五,鴻門宴席中,項伯更是竭盡所能保護沛公,從此種情況來看,項伯不失為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也正是因為這種義氣,才使范增氣急敗壞,說出“豎子不足與謀”的憤激之語。

鴻門宴是楚漢相爭的重要轉折點,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贅述其二三事是為還原事件本來面目,使讀者細致了解事件始末,更全面評價歷史人物,也為豐富我們的語文課堂略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國學典藏書系——《白話史記》 2012年版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史記·項羽本紀》網絡.

[3]大漢開國皇帝——《劉邦》 2015年版 汕頭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項伯鴻門宴項羽
項伯——劉邦項羽雙方的功臣
項羽為什么不肯定都關中
以文本細讀的視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鴻門宴(二)
鴻門宴(一)
《鴻門宴》:救劉邦于劍下者誰
夢遇項羽
《鴻門宴》中一個幾十年來一直被譯錯的句子
“鴻門宴”
《鴻門宴》中的兩個小人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