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師專業發展與有效教育教學談我國基礎教育生態

2020-06-09 12:14李增光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生命共同體教育生態教師

李增光

[摘? ?要]離開教育生態單談教育會使教育缺少科學和有效的發展依據,同時,也會使教育中的問題難以看清楚。這樣,教育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便很難有可展望的未來。文章基于教師專業發展與有效教育教學的現狀,剖析了當下的教育生態問題,并給出了明確建議。

[關鍵詞]教育生態;生命共同體;教師;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2.4?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0)18-0061-02

我國當前的教育問題有兩個特點:第一,人人對教育不滿,人人可以批評和指責教育;第二,教育行政官員都是教育專家,不管是否從事過教育工作,也不管是否讀過教育學專著,都可以名正言順地指導教育工作。但是,平心而論,真正理解教育真諦和內涵、思考教育本質和具有真情懷的人并不多,真正用科學的、系統的眼光來分析教育問題的人也不多。教育問題不僅僅是教育系統內的問題,更是整體社會系統的問題,所以不是分析這些教育問題的某一個方面就可以清楚其實質,從而有效解決它們的。我們需要用系統的思想和生態的眼光來分析這些教育綜合問題。

一、基礎教育生態剖析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院長克雷明在其1976年所著的《公共教育》一書中提出了“教育生態學” 這一教育新概念。這從側面說明教育問題如此復雜是因為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存在。教育本身便是一個系統,且與社會中的其他系統存在關聯。當前教育問題的存在和發展從根本上講是教育生態的系統問題。生態學理論為我們深入分析和探討這些問題指明了一個更科學的視角。 “教育的生態環境是以教育為中心,對教育的產生、存在和發展起制約和調控作用的多元環境體系。大致分三個層次:一是以教育為中心,綜合外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規范環境組成的單個的或復合的教育生態系統;二是以單個學?;蚰骋唤逃龑哟螢橹行臉嫵傻?,反映教育體系內部的相互關系;三是以學生的個體發展為主線,研究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社會和精神因素組成的系統。此外,教育生態學還考慮教育對象內在的生理和心理環境?!?/p>

如果我們把學校作為教育的基礎生態系統(教育生態的微觀系統),我們應重點研究其外生態和內生態,外生態關系到社會系統和政府系統;內生態關系到校長、教師和學生。

1.基礎教育外生態構成和剖析

教育的外生態主要指影響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外部條件和環境。教育會受外生態的影響一方面體現了教育離不開社會因素、世界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制約,另一方面體現教育由政府主導的意義和必要性。目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出現的問題首先是忽視了教育外生態的影響。教育外生態的構建需要政府的支持。通過政策宣傳、法律制定等來平衡教育生態,確定教育方針。我們能夠明確的是教育生態受政府系統的影響極大,沒有政府的科學決策、正確引導,教育生態系統必然是無序的、無效的、混亂的和不健康的。政府系統中參與教育決策的負責人必須具有專業化的深度思考、行動和決策能力。我國教育外生態建設最大的弊端是外行指導內行和建設內行,行政干預大于專業指導。目前,教育外生態的建設受行政系統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影響極大,其根源是不少人以獲得政績為目的來指導教育生態建設。這直接導致教育考評缺乏科學性和人文性,教育負擔逐年增加,表面化和形式化教育泛濫。多年來教育界都在強調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但很少有人關注到政府系統對其的影響。我們今天不是要求教育去行政化,而是希望教育行政專業化和制度化。非專業化和非制度化的教育行政指導和決策會造成功利教育、過度教育和不合適的教育以及諸多教育弊端。

2.基礎教育內生態構成和剖析

校長、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內生態的建設者。

在外生態相同的情況下,教育內生態受校長的影響最大?!靶iL就是一所學?!斌w現了校長在學校教育生態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一位擁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校長可以極大地彌補非專業化教育行政管理帶來的損傷。我們在考察時發現很多學校只有教學而沒有教育,將教育排除在教學之外,教育和教學相割裂(學校層面),原因就在于校長不懂得教育,他們的教育實踐背離科學性和人文性。專業水平低的校長不能有效指導和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教師做到有效教育和有效教學,也無法指導學生的有效成長和學習。他們只會一味地用行政的方法和手段來提高教學質量,不顧及學生的心理問題和長遠發展,他們的頭腦里完全沒有“生命成長共同體”“可持續發展教育”“有效教育”和“有效教學”等概念。

教師在教育生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霸缭?1966年, 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在《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中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對教師的專業化做出了明確的說明, 指出應該將教師工作視為一種專門職業, 它是一種服務于公共事業的職業, 需要專門的知識和特別的技能, 并經過長期持續的努力才能獲得和維持?!钡?,時至今日,教師的地位仍然得不到應有的認可和重視。人們普遍認為教師是一個普通的職業,只要稍做培訓取得教師資格證就可以為師。社會大眾對教師的認可和尊重有利于保護教育生態的健康。當然,教師要想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可不能光靠政府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其自身要做出努力。不少教師的自我成長意識和能力較差,價值觀發生偏差,具體表現在:第一,學習意識不強。教師應該對專業化發展有特別的理解和追求。一個從來不認真(這是重點)研究教育學、心理學等的教師是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的。學習意識不強的教師意識不到過度地教育、過度地講解、過度地引領都是違背教育科學的,是對教育的破壞,且會傷害被教育者。即使不考慮精神層面的破壞和傷害,單就知識的傳授而言,也不是知識傳授得越多越好的,因為知識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研究過認知科學的人應該明白這一點。知識和創造力之間存在著某一種平衡,通曉的知識過多會抑制創造力的生發(知道了就沒有思考探索的欲望)。為什么目前大量學生產生了心理問題?這一方面是學校管理、家庭教育不專業的后果,另一方面也與教師的不專業有直接關系。教師的不專業表現在:教育與教學割裂(教師層面),缺乏對教育科學性、人文性、有效性和持久性的追求。第二,對“生命成長共同體”理念缺乏認識。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把自己孤立于教育生態系統之外,不能把個人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成長聯系起來,也不能在學習團隊、學科團隊和學校團隊等中發展自己。第三,教育情懷缺失。不少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態度發生了扭曲,他們致力于通過各種方式讓自己成為名師,提高知名度,從而提高個人待遇和地位。想成為名師沒有錯,在努力成就學生、同行和學校的過程中成名成望是最好的結果,但這些教師的目的不是培養學生、發展同行、成就學校,他們沒有把個人放在教育貢獻者和奉獻者層面。這樣的教師即使成為名師也很難被學生推崇,被同行認可,被社會了解。這種“名師”不可能在專業發展上做太多的努力,也不可能對學生和學校有特別的貢獻。因為他們的工作重點放在了虛的工作和對虛的工作的宣傳、展示上,他們不可能靜心研究教育教學更深層次的東西。

我們不能忽視學生在教育生態建設中的作用和意義,也不能把學生當成教育的唯一的受益者。

二、基礎教育的生態建設

1.法律是維護教育生態健康建設的保障

如同我國正在實施的重大生態恢復工程一樣,教育生態建設也必須受到法律的保障。教育生態的建設是一個重大的系統工程,在法律法規的保護下,教育生態的建設不僅能夠維持正確的方向,還能夠獲得良好的建設環境。

2.科學的教育觀念是教育生態建設的支柱

只有遵循科學的教育觀念,才可能讓教育生態保持健康的態勢。政府、學校與教師應在科學的教育觀念的引領下確定教育的任務和目標。在科學的教育觀念的引領下,我們就可以把教育的發展、學校的建設、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放在一個成長共同體中來規劃。

3.專業化學習是加快教育生態建設的動力來源

要建設好教育生態,便離不開專業化學習。不論是教育官員還是普通教師都應該進行專業化學習。專業化學習的內容涉及教育教學理念、教育學、心理學等。

總之,要想使教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助力,就必須努力做好這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構建好教育外生態和內生態,實現教育的平衡發展和健康發展;二是使教育逐步走向法治化軌道,教育法治化是我國法治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提高教育生態建設的專業化水平,教育專業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也是國家治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體現。如果做不好以上幾個方面,我國的所有教育改革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是本末倒置。

[? ?參? ?考? ?文? ?獻? ?]

[1] 羅曉,施若谷.當前小學教師教學困惑與壓力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3(12):54-58.

[2] 江峰.教師專業性問題與思考[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1):31-37.

[3] 唐玉光.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1999(6):39-43.

[4] 朱新卓.本真的教育理念:教師專業發展的重心[J].高等教育研究,2007(9):43-48.

(責任編輯? ? 農越華)

猜你喜歡
生命共同體教育生態教師
最美教師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生命共同體”中的辯證關系解析
著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看習近平對馬克思生態文明思想的發展
教育生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實踐
應用大數據技術重塑職業教育生態
翻譯教學的“整合·融通·交互”
以生態管理評價方略推進教育和美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