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鄉村振興視野下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傳承

2020-06-09 12:03王曉冬
參花(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傳統村落民俗文化鄉村振興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鄉村振興戰略被提到了議事日程,在此背景下,全面脫貧,同步小康,城鄉之間優勢互補,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與傳承尤為關鍵。它對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環境的改善以及傳統鄉土文化基因的延續等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鄉村振興 傳統村落 民俗文化 打造傳承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典型的農業國,其內部孕育的諸多鄉土文化是祖祖輩輩智慧的結晶,是一個民族得以延續傳承的根脈和基因。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村落鄉土文化的傳承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原有秩序的瓦解、地域特質的模糊,使鄉土文化氣息變得越來越微弱。因此,對農村傳統優秀民俗文化的傳承十分重要,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如村落、景觀、物象等,都蘊含著人文情感,成為村民維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诖?,在鄉村振興的視野下,將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承變得更加的有力,打造一種良好的傳承模式,才能達到和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

一、鄉村振興戰略下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即農村原有的生活文化,這種文化的產生、形成與生活地域環境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有一定地域特色,以風土人情的方式呈現,以村落為載體,滲透到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文化也是鄉村維護彼此之間關系的主要橋梁,看起來是無形的,卻是真實地存在于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的凝聚力,使生活變得更加有秩序。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民俗文化的傳播與傳承確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人們開始不再受到農村傳統文化的約束,更加向往自由,農村傳統民俗文化開始淡出公眾的視野,甚至是面臨著危機。民俗文化在鄉村戰略實施的過程中,不應該因為新農村的建設而忽略其重要性。新農村的建設與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并不沖突,民族文化對新農村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以,國家應該采取積極的政策,讓村落民俗文化成為建設鄉村振興的充足動力,如果想要保證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傳播不受到影響,就要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行充分了解。重新振興鄉村戰略的內在要求,主要是讓農村產業興旺,改善生存環境,讓每一個農民都過上富裕的生活。

農村的文化與城市的文化有所不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讓民俗文化成為發展的動力,能夠保證其他戰略目標的穩定推進。我們要把農村的建設發展當作城市人精神靈魂的棲息之地,讓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到鄉村感受生活,釋放內在的壓力,感受到農村的文化氣息,甚至將農村的文化帶到繁華的城市中去。同時,開發旅游業也能夠讓農村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村民不能因基礎設施的發展而忽略村落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民俗文化的存在,才讓村落得到了現代化發展。鄉村戰略實施的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比較嚴重的現象,就是大部分農村人開始到城市發展,導致農村出現了空殼化現象,農村空殼化現象的出現,使民俗傳統文化的傳播受到打擊,失去了文化傳播人,沒有了傳播的力量源泉,也就沒有了良好的傳承模式。

二、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傳承面臨的困境

(一)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的逆向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村落難免會與周邊區域相交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許多農村人開始富裕起來,生活質量變得越來越高,加之城鄉間的融合,使傳統村落的地域化、異質化消失。比如表現在村落建設上,原本農村的建筑主要以平房為主,材料也是就地取材,依勢而建,但是現在很多農村人開始用鋼筋水泥來重新建設自己的房屋,致使原有的厚重淳樸的民俗文化開始消失,即使許多村落開始了復古復修,也沒有了之前的古拙、原生態的文化氣息。

筆者曾經走訪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首府景洪周邊的一些傣家寨子,由于城市的擴建,其中一個寨子要改建飛機場。搬遷后重建的寨子作為旅游景點向游客開放,雖然在重建過程中也注意到了對原生態的尊重保護,比如村口的圖騰的存留,房屋建筑的布局等,但傳統寨子中古韻悠悠的小巷沒了,古色古香的吊腳樓為現代化鋼筋水泥的二層小樓所代替,原本結有青苔的瓦楞或茅草屋頂也變成了清一色的藍色鋁制鋼板,古樸文雅的傣家刺繡、人工打造的銀飾,也不再是寨子中年輕人向往和追求的……千百年來的文化符號丟失,使這個寨子失去了本有的韻味兒。文化是一種無聲的呈現與表達,作為其載體的村落漸趨消亡,其損失是不可彌補和難以估量的。

村落旅游業的開展也存在與民俗文化存留相沖突的問題。大量的城市人流向農村尋找心靈的回歸和慰藉而在城鄉間的流動,再加上商業的滲透,經濟利益的驅使,原有的民俗文化維系的紐帶開始瓦解。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相掣肘,二者并不能共同得到良好進步的情況。因此,在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如何協調好經濟發展與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傳承之間的關系,保留鄉土文化的原汁原味,這也是鄉村振興視野下傳統村落民俗文化面臨的主要困境。

(二)村落民俗文化管理體制的不完善和承繼人才的缺失

首先,農村年輕人口的流失導致民俗文化的割裂和消失。農村與城市在經濟來源、人口流動、生活條件等方面總是有一定區別的,農村人口的城鎮化是一定時期內的趨勢,村里的孩子從小就被教導要離開村子,走出大山,很多農村的青年到城市買房,即使是不想出去或是出不去的孩子,對于村落的歷史民俗風情也了解甚少,忘記了農村原有的樣子。在城市化、工業化的影響下,農村失去了原有的民俗文化氛圍,其傳承就此開始減弱,導致在鄉村振興發展的過程中,一些鄉村經濟發展了,但民俗文化卻開始流失,傳承模式雖然得到了改進,但始終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村落民俗文化管理意識缺失,機制不完善。正如馮驥才所說:“過去,我們曾經片面地把一些傳統村落歸入物質文化遺產范疇,這樣一來造成只注重保護鄉土建筑和歷史景觀,忽略了村落靈魂性的精神文化內涵,最終導致村落魂飛魄散、徒具軀殼、形存實亡。因此,傳統村落的遺產保護必須是整體性保護?!眰鹘y民俗文化的范疇、保護鄉土文化的意義所在,是實施過程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加強認識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加固地板,補齊短板,因勢而動。而村落民俗文化打造傳承過程中人才不足、管理意識的缺失、體制的不完善是面臨的又一困境。比如國家始終注重農村原有樣貌的修復,但是修復的人之中也是憑借村民零星的記憶去修復,根本不可能修到原本的模樣,甚至在修復的過程中會用到許多現在的材料,執行任務的人也基本上是年輕的群體,他們只是按照村民的說法去進行修復,修復后的村落沒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根本體現不出來原有村落的民俗文化特點。

三、結語

傳統民俗文化的價值是非常大的,我們應該根據目前鄉村振興的發展效果,打造良好的民俗文化傳承模式,留住鄉愁,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讓民俗文化的實用價值得到良好的利用。

參考文獻:

[1]沈戈鷹,張孝文.蘇州傳統村落吳文化的表現形式與發展現狀分析[J].居舍,2020(01).

[2]周中玉.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與傳播研究[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9(12).

[3]陳偉煊,陳繼騰,姚林,張俊.基于類型劃分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體系初探——以黃山市傳統村落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9(37).

[4]范建華.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OB].人民網(理論頻道),2018-02-27.

(作者簡介:王曉冬,女,本科,山西大同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民俗學)(責任編輯 葛星星)

猜你喜歡
傳統村落民俗文化鄉村振興
提高民俗文化意識,延續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安全建設的新視角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方式初探
從“傳統村落”項目申報看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
淺議河北民俗文化檔案資源建設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文化旅游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