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2020-06-09 12:03丁文君
參花(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數字媒體人才培養藝術

摘要: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是一個以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對數字信息技術的利用,將藝術以圖片、視頻等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性學科。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學生的學習生活與數字技術分不開,尤其是藝術專業的學生在表達藝術時更是需要對信息技術熟練掌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不僅影響著他們的藝術創作,更影響著他們的未來發展。本文在分析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對專業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創新人才培養策略,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媒體 藝術 人才培養

一、引言

當今數字媒體藝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通過技術不同的排列組合,打造出了更加絢爛的藝術世界。藝術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擔當著表現人類精神發展的重要作用。古老的藝術需要通過長時間的記錄以及表現才能保留下來,而隨著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人類能夠隨時將自己的思想變化記錄于藝術作品中,并較好地保留下來,數字媒體技術為藝術創造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保障。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進入教育行業的一大表現就是高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的出現與發展。這門學科是一門涉及范圍較廣的學科,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的創新力度比較大,因此需要不斷更新教育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模式在數字媒體藝術領域的演變

教學傳播具有交互性,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教育的內容也是隨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而變化的,如今教學的傳播者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與受眾融為一體。教學者與受眾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交流與反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師需要對藝術知識具有過硬的理論素質,同時還需要自己將藝術完好地表現在數字媒體中,還要具有足夠的使用與表現本領,也需要學生在學習中將藝術表現形式滲入科技中,當今對于這種數字媒體藝術領域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多。

紙質書本的紙張厚度的限制使得書本里的知識一定會有所壓縮,在受閱者方面也會有一定的縮水。課堂教學有時候也會使得學生與教師感覺時間短暫。數字媒體技術擁有時間和空間的自由性、交互性以及資源的豐富性。這些特性使教師與學生可以在碎片化的時間內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并且通過資源共享,將自己的藝術思想與其他人交流,促進更深的思考,產生新的藝術碰撞,同時可以將知識點變得整合統一,更有深度,也更加詳細,更有質量,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三、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現狀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興起于上個世紀末,這是一門不僅需要具有理科思維,更需要具有藝術思維的學科。這一專業的人才培養是與市場發展完全掛鉤的,需要跟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培養適應市場的人才。專業的教學不僅需要建立生產、教學、教研、實踐為一體的教學模式,還需要將課堂教學與數字技術教學同時重視起來,使得學生獲取知識更加便捷。學生在學習時也不會因經常與教師約定時間地點而浪費時間,而是實現學習自由,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掌握數字媒體制作技術。

在運用媒體手段教學的同時,還要建設好學校內外的多區域實習,讓學生在學習或者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自己進行解答,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在媒體技術下,學生可以及時更新自己的學習內容,并且可以了解身邊學生的學習進度,增加個人學習成果的儲存量。這樣做,也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實踐學習方法,確保實踐學習的質量。

(一)數字技術的特征

對于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來說,其依賴的是計算機的發展,尤其是在網絡環境下的正式學習。這樣的教學需要始終以如何利用網絡為教學方向與重點。正式學習是以集體學習為主要形式,以在教室授課或者以講座為主要形式的一種學習形式。而非正式學習是與之相反的,是在社交、生活中接受學習。目前大多數高校都是以正式學習為主,非正式學習為輔。近年來,網絡學習設計活動是管理與發展的一種重要手段。很多數字技術網絡學習項目通過網絡測評,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過了傳統的教室學習方式。這些進步與大時代下網絡環境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數字技術具有不斷發展的特性,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與數字技術不可分割,因此也具有不斷發展的特性。學生和教師的非正式學習與授課依賴網絡卻勝于網絡,學生與教師以網絡手段為基礎,將自己的思想與網絡技術結合在一起,個性化地運用網絡技術。

(二)藝術具有多維的表現形式

藝術從信息、思維以及構成多個方面表現出其具有多維性。藝術具有視覺層面以及思維層面的特點。從視覺層面來講,視覺信息的受眾具有多元性,視覺對于接收信息的處理具有多元性;從思維層面來講,藝術具有多方面的思維,比如發散思維與聚焦思維、抽象思維與具體思維等等。除了以上兩個方面,藝術多維性在表現媒介上也有所體現,無論是在傳達媒介、表現材料,還是在傳達技術上,這些傳播媒介具有豐富的形式。因此,其表達出來的藝術思想也是豐富多彩的。藝術的多維表現形式加上信息技術的多變性,從圖片到視頻,從平面空間到立體空間,數字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將越來越豐富。

四、創新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教學

當今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課堂教學便有3000多種不同的內容,高校需要在這些專業中選擇必要并且適當的專業進行教學。傳統的藝術課堂擁有教學書本、教師隊伍等穩定的運營資源,對于一些學科也具有絕對的教學優勢,對一些學科知識的傳授也有獨到的見解,高校也有著熟悉的教學運行體系。而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在這方面還有一定的缺陷,如果只靠傳統課堂的知識傳播以及直接拷貝知識,是很難培育出創新人才的。

數字媒體藝術人才,是傳統藝術學科與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在教學上也不能與傳統藝術學科相同,需要改變傳統的分數考核模式,將學生能力水平考核主要放在創新能力與潛力上,將教學從固定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不僅要培養出具有思維能力、思想品德以及團隊精神的人才,還需要運用媒體技術將自己的藝術創新完全展現出來。按照學科需要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出來,將藝術理論完美地運用在實際中,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分析去歸納與解決問題。

(一)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高效運用

學生的知識來源包括教師的傳授以及課外的學習,學生80%的知識都是從教師那里習得的。因此,教師首先需要足夠的專業知識,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的限制,在課堂上并不能表達完全的知識。由于人的主觀性較大,教師在課堂授課時也總是將自己擅長的領域講述得多一點,然而越是講得多,越會引起學習的反感,并不會對學生有太大的學習上的幫助,常常會出現教學資源過剩的問題,即專業的知識來不及講,后面的知識迅速追趕。這樣的問題在許多高校都有,當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完全可以將數字媒體藝術教學與時代技術結合在一起,在課堂中插入大量的技術手段,在課下進行網上傳播知識,如果合理地使用這些技術手段,將會事半功倍。教師想要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進行更好的人才培養,不僅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媒體技術手段的應用本領也是需要過硬的。

(二)移動端智能軟件藝術視覺化創新

隨著各個媒介對自身的改革及形式的創新,各大媒體平臺用戶數量逐漸增多。數字化時代激發了一些媒體行業的思考,不斷地思考如何在這個個性化的時代,利用海量的信息與碎片化的時間,發揮自己的長處。數字化對教學滲透后,將會在視覺與聽覺方面進行相互融合,學生在碎片化時間進行深度的學習以及知識的補充,激發自身對藝術學習的積極性,并產生對藝術學習更加深刻的理解。網絡學習的新鮮體驗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依賴性,還可以對學生產生較遠的沖擊性。一些較大的網絡平臺以較好的視覺與聽覺觸感,整齊的美工留住高校學生的注意力。數字媒體課堂的創新不僅是整個教育的創新,也是整個時代的創新。

伴隨著很多高校自立門戶,與各大教育資源平臺合作,給學生學習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在藝術教育方面也產生了較大的效應,實現內容、技術、人才等各個方面的優勢互補。當今的創新性數字媒體教育模式已經形成較為穩定可靠的教育手法。這些平臺具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以及教師隊伍,學生也對這樣的教學模式極為喜愛,方便簡約的同時,可以對藝術方面產生較大的交融,不同的資源分享以及成果分享,使得學生積累了更多的藝術資源,促進了學生藝術能力的發展。

(三)交互式數字藝術能力培養

數字化時代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高校教育更是進入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隨著經濟、政治、科技等多方面的發展,文化全球化趨勢日益顯現,各個國家的文化聯系越來越密切。這種聯系不僅對人們的思維方式產生影響,對民族文化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數字媒體時代創造出全新的文化形式的同時,對高校學生傳統觀念與思維模式也產生著極大的影響,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藝術修養。藝術文化的全球化發展,不僅使得藝術文化發展豐富化,而且使得藝術發展越來越個性化。從文化的藝術表現多樣化來看,學生需要在不同的文化主題中增強自我藝術創造意識,在數字媒體與藝術連接起來的多維空間中,學生需要將不同的文化特色與文化生命展現為數字藝術,而注重這種數字藝術能力的培養,才能掌握藝術發展的主動權,才能更好地在藝術領域強調自己的聲音,在人類發展種表達自己的藝術創造。

五、結語

數字媒體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發展,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發展到今天,藝術與數字技術的融合度還是有所欠缺。更多學習工具及手段走進課堂,改變著學生學習習慣與學習方式,需要高效地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對課程起到輔助作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教育領域,需要結合本身綜合性學科的性質,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教育創新,實際應用到各種教學中,促進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的優化。

參考文獻:

[1]厲先鋒.反思我國數字媒體發展現狀[J].安徽文學,2009(02).

[2]梁巖.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基礎課教學的改革與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5(14).

[3]高楠.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創新[J].設計,2014(02).

(作者簡介:丁文君,女,碩士研究生,無錫太湖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責任編輯 劉冬楊)

猜你喜歡
數字媒體人才培養藝術
紙的藝術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
數字媒體藝術的現狀與前景
數字媒體的時代特征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因藝術而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