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放型經濟水平建設的思考

2020-06-15 11:13王旭東
世界家苑 2020年5期
關鍵詞:機遇與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

摘要:21世紀的到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不斷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放在國家發展的重要位置。如何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處理好目前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是為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引進了大量外資,要保持經濟高增長,仍需要大量引進外資,這就要求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物聯網”等的到來,在引進大量外資的同時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順利結束,會議中再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堅持創新發展經濟建設,深入創新發展。從而確保實現第二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放型經濟建設;機遇與挑戰;創新

1 前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于2015年10月在北京順利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會議認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階段,而十三五規劃也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一奮斗目標來制定藍圖。在此之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奮斗目標的結果。我們應毫不動搖的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著經濟建設的奮斗目標。以創新為導向,全面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實施“互聯網+”的政策導向。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從而不斷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放型經濟建設。

2 對中國開放型經濟的理論認識

2.1 中國開放型經濟建設的戰略地位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主要源于引進了大量外資,進入發展新階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探討中國加快實施這個戰略的思路。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在國際上的低成本優勢逐漸消失,與低成本優勢相比,技術創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點,由此建立的創新優勢持續時間長、競爭力強。

改革開放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國中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這已為世界和中國發展實踐所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高水平的開放格局正在形成。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我國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增強發展的長期動力具有戰略意義。因此,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由低成本優勢向創新優勢的轉換,可以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我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現實意義??萍紕撔戮哂谐藬敌?,不僅可以直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且可以通過科技的滲透作用放大各生產要素的生產力,提高社會整體生產力水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有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長遠意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產業技術創新,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既可以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改變過度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的發展模式,又可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2.2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與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

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全球化推動了世界各國的相互聯系和普遍交往,從而使以往軍事、政治上的對抗逐步讓位于經濟、科技領域的相互競爭。因此,全球化無疑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環境。我們只有積極融入全球化浪潮,把握和利用歷史提供的機遇,加快經濟建設和改革的步伐,才能進一步壯大自身力量,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可以充分利用外資促發展?,F階段,世界經濟低速增長和發達國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中國吸引大量外資進入,解決經濟建設中遇到的資本不足問題。截至2005年底,中國共批準外資企業逾50萬個,來華投資的國家和地區超過180個,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國公司中有400多家在華投資,中國實際利用外資超過5621億美元,而10年過去了,外資的比重也將會越來越大。從而極大解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資金瓶頸。

到20世紀90年代,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在世界經濟中的優勢地位更加突出,主要表現在科學技術、特別是現代高科技方面的巨大優勢。他們掌握或壟斷著當今高、新、尖技術。同時隨著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其活動呈現出生產國際化、經營多元化和決策全球化的特點,將資本、技術和管理等要素推廣到全世界,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我們通過吸引國際著名跨國公司來華投資辦廠,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其高新技術,管理經驗及高素質人才,迅速提高重要工業產品的技術水平。以實用技術進入為例,1994年以來,IBM、英特爾、諾基亞、愛立信等公司為使產品更適合中國市場,相繼在中國成立研究中心、技術開發中心。據統計,西歐最大的500家跨國公司中,有487家將營業額的3%到4%用于科技研究;美國軟件公司1991年在國外投入研究和開發的經費增長了67%??鐕局苯油顿Y有利于技術轉讓,可促進中國與發達國家在技術領域里的聯系和交往,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同時也為我國技術的發展提供前進動力。

3 對《十三五規劃》中開放型經濟的解讀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由數量擴張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的關鍵時期從國際形勢來看,國際金融危機后,不少發達國家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發展中國家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一批新興經濟體快速崛起;受新興經濟體綜合制造成本上漲的影響,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是低端制造環節加速向低收入國家轉移;在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政策的牽引下,一些中高端制造業向發達國家回流;新技術革命取得新突破,各國對新興產業發展寄予厚望,搶占產業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從國內形勢來看,“十三五”時期,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加快,產業梯次轉移和經濟一體化步伐不斷加快,產業投資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區及其周邊內陸省份城市的梯度轉移十分明顯?!耙粠б宦贰睉鹇?、自貿區戰略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全面推進,區域合作將進一步深化??v觀國內外經濟形勢,“十三五”時期將是我縣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3.1 指導方針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干”十六字方針,堅定不移地實施全方位大開放戰略,以打造開放型經濟升級版為目標,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培育壯大四大主導產業為主攻方向,主動適應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常態,創新開放思路、拓展開放空間、提升開放平臺、優化開放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為建設和諧秀美幸福家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支撐。

3.2 目標

到2020年,新增引進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60個以上,利用省外重大項目資金20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3.5億美元以上,實現外貿出口20億元以上,各項經濟指標年均增幅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著力引進一批“高、精、尖”項目,并在引進世界500強、國內200強、港臺200強以及上市公司、行業內龍頭企業上取得新突破。

4 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放型經濟水平建設的舉措

4.1 始終堅持“招大引強”戰略,著力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

堅持開展招大引強。堅持把“招大引強”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核心,圍繞重點優勢產業,梳理謀劃一批符合宏觀政策的招商項目,加快“走出去,請進來”步伐,通過以商招商、協會(商會)中介招商、上門招商,召開推介會、座談會等方式大力開展各類招商活動,積極對接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行業200強、跨國公司、大型央企和民企,加快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輻射帶動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龍頭項目和重特大項目,加快推動“央企入干”、“民企入干”,充分發揮港澳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緊盯港澳臺,拓展全球招商,力求在招大引強上實現新突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堅持開展專業招商。突出專業招商主體,主攻鹽鹵藥化、機械機電、箱包皮具、燈飾照明,同時加大農業和服務業招商力度,組建專業招商小分隊,重點對接產業聚集區開展駐外招商,整合優勢資源,建立精干高效的產業和專業招商隊伍,提高專業化招商水平。按照產業發展規劃,準確定位產業發展方向,在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開展精準招商。

堅持抓好招商服務。改變以往依賴優惠政策招商引資的傳統思維模式,主動適應招商引資新常態,實現招商引資從依靠政策吸引向以提供優質服務轉變。完善招商引資項目跟蹤督查機制和在談項目、簽約項目調度和推進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及時幫助協調解決項目落戶、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抓好服務軟環境建設,營造親商安商濃厚氛圍,通過以商招商促進招商引資實現大突破、大發展。

4.2 落實推進各項國家級戰略,著力引導外向型經濟轉型升級

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推進對外投資合作,引導和支持縣內有比較優勢和跨國經營實力的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建立海外生產基地或設立營銷網絡機構。積極推進企業赴境外開展合作開發,帶動勞務外派和對外貿易發展。

培育壯大外向型經濟主體。將大力引進外資外貿生產型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著力點,引進一批行業領先、生產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外資外貿企業,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促進全縣經濟提質增效。強化企業幫扶,傾斜政策、服務,爭取省外經貿發展扶持資金和縣級扶持資金向外資外貿生產企業傾斜,扶持現有企業的做大做強。大力發展出口品牌戰略,以品牌帶動出口,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積極培育超3000萬美元出口骨干企業和省級出口名牌,實現外貿出口結構優化。

提升平臺服務功能。積極發揮我縣外匯管理服務中心、海關聯絡辦公室職能優勢,增強對外開放平臺服務,全面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區域通關一體化,推動江海聯運、鐵海聯運政策落實,降低出口企業物流成本,完善產業配套功能,推動投資貿易便利化,貨物出口通關簡約化。

4.3 全力破解要素瓶頸,著力確保項目落地

著力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用地、用工、融資等方面難題,在用地方面,相關部門要積極爭取更多的用地指標,加大土地報批力度,同時要對全縣所有工業用地指標進行統籌安排,合理布局,確保落戶項目與用地指標之間相配套,加大征地力度和閑置廠房的清理收回力度,合理布局,盡可能盤活土地存量,確保重大項目落地;在用工方面,鼓勵建立縣、鄉、村三級人力保障網絡,開發我縣人力資源,為企業招工提供基礎保障。完善人才培育引進機制,吸引周邊縣市人才到我縣就業,制定出臺實施返鄉創業就業激勵政策文件,鼓勵和引導我縣在外務工人員、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就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筑好人力資源“蓄水池”,為縣域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在融資方面,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充分利用好“財源信貸通”等融資平臺,切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拓寬資金渠道,解決融資難題。全力破解各項要素瓶頸,確保項目順利落地。

4.4 進一步加強領導,著力營造開放氛圍

加強組織領導。把擴大開放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堅持招商引資是“第一菜單”,把開放型經濟作為工作重中之重。繼續實行招商引資“一把手”負責制,單位主要領導要帶頭“走出去”,積極開展招商活動和企業幫扶。充分發揮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功能作用,明確責任、強化職能、密切配合,加大協作力度,強化協作推進,調度推進、協調解決產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為創優開放環境、提升開放水平、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作出積極努力。

營造發展開放氛圍。要在全社會營造著眼發展升級、著力改革開放的良好氛圍,形成全民支持開放型經濟的更好環境。各地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我國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不斷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擴大企業在海內外的影響,吸引客商前來投資興業。

參考文獻:

[1] 厲以寧.全球化與中國經濟[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06).

[2] 孫寬平.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經濟發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3] 李琮.論經濟全球化[J].中國社會科學,1995(01).

[4]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J].中國產經,2015(12).

[5] 孫一峰.淺談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及中國的應對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2(06).

作者簡介:王旭東(1997—),男,湖南湘潭人,體育學碩士,研究方向:青少年體能訓練。

(作者單位: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歡
機遇與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工作發展方向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途徑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的運用
大數據給財會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文化差異對初入國際市場的法國中小企業影響分析
MOOC環境下黨校圖書館應對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