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途徑

2016-11-11 16:05呂承張國棟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法治文化法治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呂承++張國棟

摘要: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與全面深化改革緊密相連,清晰的勾畫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宏偉藍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是重要的社會條件和思想基礎。因此,培植同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相適應的法治文化,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法治中國

中圖分類號:D9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01-02

習近平指出,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能不能辦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具體講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不僅是實行法治的文化土壤和社會基礎,而且是社會成員對法治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關問題的價值評價。如果不構建相應的法治文化,人們無法形成對法律價值的認同和共識。那么,導致法律實施的基礎薄弱,法律就會成為無足輕重的東西,建設法治國家也就根本無從談起。

一、為法治文化的發展提供經濟、政治和社會條件

中國法治文化的培植應當觀念先行、優先培育精神意識。不但要在全社會樹立起自由、平等、人權與民主精神相結合的法治價值信仰;而且要確立良法之治、法律至上、司法獨立等法律理念;增強公民的守法意識。只有法律規范價值內化為全社會共同的自覺行為準則,法治秩序建立起來,法治秩序才能獲得長久的穩定性。中國已步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軌道,但目前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地方保護主義、政府的行政干預和經濟執法違法等現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須完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政治和法律文化都屬于上層建筑中的范疇,但是由于政治在上層建筑范疇中處于主干地位,對法律文化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專制政治絕對不能允許法治和法治文化的產生和存在。法治文化是民主政治長期實踐得出的產物。除非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這樣才能形成法律至上、保障人權、監督制約公權力、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法治文化。

二、加強法律制度體系建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現代化進程

加強法律制度體系建設,是鞏固優秀法律文化成果和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一個重要方面。法律制度的步完善也將體現出我國對傳統法律文化的改造和對現代法治文化的吸收和利用程度?!叭藗冊跒榉ㄖ卫硐電^斗的同時又總是不能充分實現這一理想”[2]。從目前我國法制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出臺了大量的法律法規,雖然法律體系日臻完善,但是還有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健全法律體系,加強立法和執法制度建設,要改革立法程序,不但要實現立法民主化,擴大公民的參與度,而且要提高法律的民意和社會含量;改革立法機構,增強立法的能力;積極轉變立法觀念,給立法注入現代化的法治精神。立法程序的改革目的是要使公民能夠廣泛參與,使法律在制定過程中都有各種不同意見、不同利益的碰撞,體現各種利益的磨合、妥協和交匯。只有這樣形成的法律產品,才會成為貨真價實的民意產品。公眾參與立法最重要的一條途徑是立法聽證制度。聽證制度的核心是能給公眾提供直接參與立法的平臺,尤其是能給利害關系人陳述意見和抗辯的機會。聽證制度有利于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不僅能向公眾宣傳法案,而且能把人民的意愿告知立法者,有利于擴大公眾參與。只有通過公眾的參與,才能夠有效地控制法案起草者的肆意妄為,能夠制定出符合民意的良法。

其次,健全和完善司法獨立制度,維護司法公正法治的實踐狀態在主要體現在司法上。因為司法是實現社會正義的最有力的保障手段,所以公正的司法判決會使公眾崇尚法律。實現司法公正,不僅要加強對如何完善體制的研究,建立一整套完備和完善的司法制度,而且要實現司法獨立,從制度上保證司法權公平公正的適用,樹立起法律的權威。首先,深化司法改革,實現司法獨立。我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中,“司法獨立問題是最為敏感和棘手的問題之一”。司法獨立包括以下涵義:其一,體制獨立。司法機關必須要于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獨立,上下級法院之間也要相互獨立。其二,財政獨立。司法機關的經費由人民代表大會統一撥付,不再完全受制于所在地行政機關。真正獨立的司法制度是構建現代法治社會的基本條件。當前的司法腐敗產生的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由于制度上司法不能獨立。

改革審判制度。目的在于降低訴訟成本,提高審判效率,確保法官的中立性,減少腐敗的機會。將公開審判落實,一旦是依法應當公開審判的案件,一律應當實行公開審判,并擴大群眾旁聽的范圍。只有通過公開審判,在法庭上依法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有理有據的對案件做出判決,才能保障裁判的公正性,對群眾起到教育作用。改革和完善司法工作人員的考核制度,加強司法隊伍建設,提高司法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要建立獨立、公正、廉潔的司法離不開一個高素質、有權威的司法隊伍。所以要加大對法官的考核力度,不僅要注重其業務素質,而且更要考核其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對于貪贓枉法、玩忽職守者必須嚴懲不貸,對于不合格者必須堅決清退??傊?,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司法隊伍是實現司法公正的不容忽視的要素。

為保證公正司法,為此必須要強化監督機制。一方面要加強人大的監督,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新聞輿論的監督。各級人大應當對司法審判工作加強監督。人大的監督很大程度上應該是事后的、一般的監督,不能是對個案的直接監督,更不應當對某個具體案件提出處理意見,并要求法院照辦,妨害法院的獨立審判。新聞界應當被允許披露、報導有關的案件,就案件發表相關評論,并且展開討論。當然,這樣法院并不是要被新聞輿論支配,被輿論導向牽著鼻子走。而是在提倡新聞輿論監督的同時,應避免出現輿論判案的現象發生。

再次,建立有效的監督制度體系,尤其是要大力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與公眾民主權利關系最為緊密的機構是行政機關,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最大。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是樹立法律權威的一個關鍵因素。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機關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的權限來從事行政行為,嚴禁超越法律而行使職權;行政機關在行使法定職權,必須要嚴格依法辦事。依法行政,不但包括依實體法,而且包括依程序法;如果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就應當承擔與其相應的行政責任。要實現依法行政,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樹立嚴格執法、守法的觀念,加強對行政權力的控制力度。

三、培養公民的法律意識,為法治國家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樹立法律權威的內在支撐是公民的現代法律意識。真正的法律權威只能來自于公眾自覺的認同和崇尚。黨的十七大報告要求,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3]。一旦公眾具有良好的法律權威觀念就會孕育出積極的權利意識,而促進公民自主意識的覺醒,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參與到法治事業中,主動去監督執法與司法行為。

塑造公民的現代法律觀念對實現法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法律教育對于全體公民法律意識的塑造和法律意識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從實際情況看,我國普法教育形式大多為守法教育,這雖然可以樹立法律權威,使公眾畏懼法律而守法,但是它卻極大的忽視了公眾的主體性的地位。導致從而削弱了法律的權威,使得一些社會成員把法看成是國家強加于自己的限制和束縛自己的工具。普法教育應以提高公民法律素質、培養公民現代法律意識為目標,調整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在教育內容方面,由原來的具體法律規范和條文為主變成以現代法律意識的教育為主,要灌輸給公民現代法的基本觀念和主要內容。在教育方法上,轉變方式,把從要你學轉變到你要學。習近平指出:“只有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盡快把我們各級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工作本領都提高起來,盡快把黨和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來,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更加有效運轉”[4]。領導干部要加強對法律和法學知識的學習,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干部和群眾,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社會風氣,為法治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于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階段,我國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利益多元化,社會階層多樣化,各種矛盾也不斷凸現出來。在此,更要注重法律的調節作用,維護法律的權威性。所以必須培養公民的法律意識,尤其是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意識。強調公民的守法意識,一定要克服觀念中的人治意識和特權思想。強調公民的守法意識,也不能忽略公民的運用法律的意識。法律是一種行為規范,是一種標準。只有把法律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與老百姓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法成為保護公民權利最有效的方式,法律才能成為活法。

四、結論

建設法治國家要走“本土化”與“法律移植”相結合的道路。不但要繼承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而且要吸收西方的法治文化模式。發展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要借鑒與吸收優秀成果,并將其轉化為適應中國國情的法律文化,推動中國的法治文化建設,來完善中國的法律制度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要以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為終極追求。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我們必須永不停止地學習、探究、實踐,創新,矢志不移地追求,才可能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也必將在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而推進依法治國若}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人民日報》2014年10月29日。

[2][美]昂格爾.現代社會中的法律[M].吳玉章,周漢華,譯.北京:譯林出版社2001:64~65.

[3]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G]//本書編輯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30.

[4]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而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2014年2月17日)。

作者簡介:呂承(1990-),男,漢族,甘肅金塔人,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

張國棟(1990-),男,漢族,山西武鄉人,新疆大學法學院法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法治文化法治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試論用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推進依法治國
影響警察職業保障體系建設的因素探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夢關系探究
法治中國視野下檢察機關
創新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路徑的思考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工作發展方向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的運用
依法治國進程中農村成人法制教育體系研究
各方熱議“法治中國”新起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