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在學習資源個性化推薦公眾平臺設計

2020-06-19 08:45蘭明祥余亮
軟件導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公眾平臺個性化推薦泛在學習

蘭明祥 余亮

摘 要:為尊重學習者個體差異性,實現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泛在學習資源個性化推薦和個性化學習,增強學習者與學習資源的相關性,幫助學習者提高學習效率,論述了泛在學習的內涵,闡述了泛在學習公眾平臺相關研究現狀?;谛袨橹髁x學習理論和因材施教理論設計了包含學習者層面、教師層面、系統層面和管理員層面的泛在學習資源個性化推薦微信公眾平臺相關功能模塊,可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泛在學習;學習資源;個性化推薦;公眾平臺

DOI: 10. 11907/rjdk.191809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20)004-0174-05

0 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微信已成為移動設備上用戶最多的應用之一。功能豐富、使用便利的微信公眾平臺受到人們青睞,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泛在學習研究也越來越多。但目前微信公眾平臺優勢還未充分發揮,未實現“資源是所需,所需有資源”;未充分考慮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習者之間相互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還不普遍,及時答疑、自動答疑功能未充分利用,而答疑是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泛在學習微信公眾平臺既要充分運用微信提供的功能,又要充分考慮泛在學習特征,還要充分結合學習相關理論,以保證學習體驗、學習樂趣、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1 泛在學習內涵

泛在學習( Ubiquitous Learning)指在學習活動中使用移動設備(如個人數字助理、無線設備、傳感技術等),以更好地理解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和現實世界中有關教學環境參數的信息[1]。泛在學習就是人人可學,處處可學,時時可學,不受設備、時間、地點、人群等影響的一種學習形式。泛在學習能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不受地點限制,大大提高了時間利用率,這種非傳統化的知識獲取方法給學習帶來了愉悅感、方便感,增強了學習興趣,使終身學習成為可能,對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建成學習強國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有關泛在學習研究有:原昉等[2]認為泛在學習是網絡學習和移動學習的延伸,但它強調環境智能化、資源開放性和學習個性化,強調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以學習者為中心,為學習者充分利用資源進行終身學習提供支持??偨Y了泛在學習的永久性、易獲取性、情境性、交互性、個性化、即時性等6個特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泛在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未來數字化學習的重要發展方向[3]。近年來國內外許多研究主要關注泛在學習資源及學習環境構建,而對于泛在學習模式的創設及具體應用研究較少。目前已有的泛在學習模式研究主要側重于情境感知的泛在學習模式及基于資源推送的泛在學習模式。楊孝堂[4]提出遠程教育的學習模式,但缺乏基于個性化需求的學習指導。筆者以為,搭建怎樣的泛在學習平臺,怎樣實現個性化泛在學習,保證怎樣的泛在學習效果等是研究探索的方向,泛在學習的多樣化、個性化、智能化、持久化、高參與化、高體驗化、高質量化是努力目標。

2 相關研究

微信是移動設備上使用最廣泛、用戶粘性最強的應用之一,其公眾平臺和開放平臺功能豐富、應用便利,為開發者提供了平臺化的業務和技術架構,同時也能夠為遠程教育管理面臨的平臺缺陷和資源掣肘提供快速解決方案[5]。教育類微信公眾號向學習者推送知識內容、資訊信息,其方式和便捷的“學習途徑”及微型的“知識內容”、“資訊信息”深受學習者青睞[6]。靳秀敏[7]設計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泛在學習平臺,設計了基于艾濱浩斯遺忘規律理論和赫爾巴特四段教學理論的泛在學習微信公眾平臺,平臺包括課前預習、單元測試和往期回顧3大模塊,同時分析了該平臺的使用效果;許建豪[8]研究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課程移動泛在學習平臺建設,分析了微信公眾平臺運用在移動泛在學習平臺上的優勢,提出了微信公眾平臺運用在移動泛在學習平臺的建設原則,設計了移動泛在學習平臺學習資源;張欣然等[9]研究了基于泛在學習的大學計算機微信公眾平臺,分析了微信公眾平臺教學背景和大學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設計了包含我的課堂、我的考場、我的老師3個模塊的大學計算機課程學習微信公眾平臺,3個模塊分別提供相關教學資源服務、學習成果檢測服務、知識疑難問答服務;盧甜甜[10]以高等數學課程為例,研究了泛在學習理念下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指出高等數學課程課堂教學面臨的學習者層次不一、教師資源有限、難以因材施教等困境,分析了微信公眾平臺在移動學習中的適用性和可行性,提出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開展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形成“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相關研究的缺陷是未充分體現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泛在學習個性化特點,忽視了利用平臺進行互動交流的重要性、通過平臺進行即時答疑的必要性,以及學習者通過平臺進行相關操作的簡便性。本文充分運用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相關功能,設計多維度實現資源個性化推薦和個性化學習的泛在學習公眾平臺,增加了討論交流、在線筆記、即時自動答疑、積分獎勵、意見反饋等功能模塊,使泛在學習更便捷、更高效、更高質。

3 公眾平臺模型設計

3.1 理論基礎

3.1.1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可以用刺激、反應、強化概括,其基本假設是學習的發生建立在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作出的反應。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過程中的外部行為變化,但忽略內部心理建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在強化過程中逐漸嘗試錯誤直至成功的過程。學習包括獲得和維持兩個過程,首先必須建立合適的教育環境,然后維持這種刺激,包括重復、獎勵、反饋等[11]。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為支撐的移動學習主要指學習者利用移動終端創設環境刺激,從而強化學習過程和效果[12]。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強化正確的反應,對學習者正確的反應給予鼓勵,消化不理想的反應,不斷進行強化刺激,這樣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3.1.2 因材施教理論

對于因材施教原則,教育學教材是這樣定義的:“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習者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習者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13]?!币虿氖┙淌巧尚远皇欠忾]性的概念,教師對學習者個性及其差異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教育目標和方法手段也應該根據對學習者個性的認識程度及時調整[14]。因材施教就是尊重個體差異這一客觀事實,針對不同的學習者傳授程度不同的學習內容,即在教學過程中區別對待學習者,使不同的人接受與自身認識、水平、能力、自身素質相適應的知識[15]。網絡學習平臺實現因材施教就要充分利用現有技術手段,及時了解學習者之間的差異性,針對個體差異采用不同方法,實現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

3.2 公眾平臺功能模塊設計

微信于2012年推出公眾平臺,允許通過平臺實現全方位的互動,微信公眾平臺提供高級開發接口,支持基于微信的二次開發,同時支持第三方應用接人?;谖⑿殴娖脚_的移動學習平臺設計是一種輕量級的開發方式,教師可以成為平臺開發者。微信公眾平臺功能強大且操作簡單,為移動學習平臺的搭建提供了強有力支持,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二次開發成為趨勢[16]。微信公眾號的二次開發包括用戶管理、消息管理、微信網頁開發、自定義菜單等。自定義菜單最多包括3個一級菜單,每個一級菜單最多包含5個二級菜單。

3.2.1 學習者層面功能模塊設計

學習者層面一級菜單包括資源中心、學習中心和個人中心,資源中心無二級菜單,學習者中心二級菜單包括討論交流、學習筆記、習題練習和意見反饋,個人中心二級菜單包括基本信息、個人收藏、我的筆記和我的錯題,學習者層面功能模塊如圖1所示。

資源中心:通過個性化推薦方法推薦學習者興趣點、薄弱點、職業目標相關的文本資源、視頻資源、圖片資源、音頻資源和網絡資源,尊重學習者個體差異性,保證學習內容的準確性、學習資源的優質性、學習過程的樂趣性、學習效率的高效性,保證所學是所需,所需有所學。不在眾多資源中迷航,不為信息超載擔憂,不為浪費時間煩惱。通過資源推薦,學習者還可加深薄弱點學習,不斷進行強化,直到完全理解為止。資源中心同時加入教師講授的PPT等課件資源,讓學習者困惑時翻看教師所講內容,有空時回顧教師所講內容,遺忘時復習教師所講內容,同時永久性存儲教師課件,保證及時獲取教師課件。

討論交流:討論交流模塊相當于一個聊天群,學習者可以在這里討論問題,相互解決問題,可以在群里咨詢相關問題,學生或教師都可以針對問題作出解答。同時通過討論交流記錄可以知道學生的興趣點、薄弱點,也可以通過討論交流了解學生的參與度、興趣度,教師可針對學生討論的問題了解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針對共性問題進行講解和強化,提高學習效果,提高大家對微信公眾平臺的黏度。

讀書筆記:學習者在此模塊記錄學習內容,將傳統的紙質筆記轉為在線筆記,實現筆記永久保存。在線筆記比傳統筆記更容易修改,修改也不影響界面美觀。輸入法的效率要比傳統手寫方式高,學習者不用擔心筆記速度慢、內容太多不好記憶等問題。在線筆記可以節約學習成本,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習題練習:學習者在習題練習模塊進行相關練習,檢測和鞏固所學內容,及時發現學習薄弱點。課后練習參與度對學業成績提高很重要[17],在線練習可以直接知曉學習者是否參與,學習者掌握情況怎么樣,哪些是眾多學習者難點,每個學習者薄弱點在什么地方。有針對性地輔導可以保證課程學習質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完成練習,不用擔心練習文檔丟失。

意見反饋:學習者可通過此模塊反饋學習過程中的意見,可以是對教師、資源推送、平臺相關的意見,以及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目的是提升課程學習效果和學習體驗感,發現平臺或教學中的問題,從學習者角度不斷對平臺、教學進行改進和優化。該模塊有助于課程學習和平臺發展,有利于激發教師和學習者熱情,保證教學資源、學習過程的高質性、真實性。

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模塊包括學習者的一些基本信息,如興趣點、職業目標和學習積分。興趣點和職業目標有利于提高推送資源的準確度,讓資源符合學習者的興趣點,同時可以避免資源推送的冷啟動問題,為資源個性化推薦和其它模塊提供基礎區分條件。學習積分根據學習者的投入程度、討論交流情況、習題練習情況等計算,激勵學習者認真對待每個環節,激勵學習者使用平臺進行學習和提高,吸引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個人收藏:學習者可以通過個人收藏模塊對以往的學習資源進行重復學習,對收藏資源不斷強化從而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知識能力。該模塊可以讓學習者感興趣的資源在需要時進行快速定位查找,不會讓資源“流失”,大大提高了資源查找效率。同時該模塊也可以為資源的個性化推薦提供參考,提高資源匹配精確度。個人收藏模塊有利于學習者對感興趣的資源反復強化,也有利于優質資源長久保存及推薦,提升平臺整體體驗感。

我的筆記:我的筆記模塊可以查看之前的學習筆記,比傳統的筆記本更容易保存筆記內容,實現永久保存;可以快速查找筆記內容,根據筆記日期進行排序,方便學習者之后的復習。與傳統筆記本相比,“電子筆記本”更容易攜帶,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翻看,不受時空限制,與他人共享學習筆記也更方便。此模塊有利于回憶學習內容,重復記憶學習內容,實現學習內容的長時記憶。不斷累積學習資料,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我的錯題:我的錯題模塊記錄學習者在習題練習中出錯的相關題。整理錯題對教學很有價值,但是使用傳統的手抄錯題整理方法往往雜亂無章,或者由于惰性而無法堅持[18]。系統根據練習作業模塊出錯的題自動記錄和歸類,減輕了學習者記錄、整理錯題的負擔,學習者可針對錯題進行反復推理強化,直到完全掌握正確答案為止。同時錯題體現了學習者的一些薄弱點,對資源個性化推薦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2.2 教師層面功能模塊設計

教師層面一級菜單包括資源中心、學習中心和個人中心,資源中心無二級菜單,學習者中心二級菜單包括討論交流、習題情況和查看意見,個人中心二級菜單包括基本信息和積分情況,教師層面功能模塊如圖2所示。

資源中心:在資源中心模塊教師可以實時向學習者推送一些學習資源,當教師選擇個性化推薦時,系統會根據相關個性化推薦方法對資源進行個性化推薦,資源只會推薦給可能需要的學習者,這樣不會造成資源浪費。教師可以選擇群發,資源會即時推送到所有學習者平臺上。

討論交流:教師在討論交流模塊可以查看學習者的群聊內容,可以在群里根據學習者提問回答問題,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問題的有效解決。教師可以根據學習者的聊天內容判斷學習者心理狀態、學習感受、學習難點,進而推薦相關資源供大家學習,實現學習過程高效、學習內容合理、學習方式得當、學習效果滿意的目標。

習題情況:教師可以通過習題情況模塊查看學習結果,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與情況、投入情況,不同學習者的薄弱點在哪里,從而根據學習者的差異性提供個性化指導。教師可通過出錯概率較大的一些內容準確把握學習難點。

查看意見:教師可通過此模塊查看學習者的意見建議,傾聽學習者聲音,查看學習者反饋,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充分尊重學習者,了解學習者需求,堅持一切從學習者出發,從實際出發,既有利于激發教學熱情,又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雙滿意。

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模塊收錄教師的一些基本個人信息。

積分情況:教師通過積分情況模塊查看每個學習者在平臺上獲得的積分獎勵,通過積分了解學習者在平臺上的投入程度,了解每個學習者學習投入情況,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實現個性化指導。

3.2.3 系統層面功能設計

系統層面以可視化方式向用戶展示,系統層面功能如圖3所示。

自動答疑:智能答疑模塊可實現學習者輸入問題,系統自動輸出答案。通過接入圖靈機器人平臺,添加語料庫,實現自動答疑。教師預先根據以往經驗預想學習者可能會有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列出相應答案并添加到語料庫,這樣可以實現學習者常規問題的即時自動解決,減輕教師負擔,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個性化推薦:該模塊通過一定的方法對資源進行個性化推薦,對每個學習者推薦個性化資源。聯網的快速發展產生了信息超載問題,使得搜索信息更加困難[19]。面對眾多資源,如何快速查看合適的資源對學習者來說是個大問題,而個性化推薦可以解決該問題。

作業批改:系統自動將學習者答案與正確答案進行對比,得出對錯,將學習者的錯題添加到庫中,節省了教師批改作業的時間,也省去了學習者記錄管理錯題的麻煩。

3.2.4 管理員層面功能設計

管理員在后臺進行相關管理,管理員可以由教師兼任,也可是專門人員。管理員層面功能如圖4所示。

資源管理:管理員對教師提供的一些資源進行管理,對資源庫進行增刪查改,保證相關資源的永久性和資源可獲得性。

答疑庫管理:管理員將教師提供的常規問題和答案添加到語料庫中,并對語料庫進行維護。

用戶管理:處理用戶的一些賬號問題,同時剔除非教師或非學習者用戶。

習題管理:管理員將教師布置的習題發布到網上供學習者完成。

4 結語

本文基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因材施教理論設計了泛在學習資源個性化推薦公眾平臺相關模塊,闡述了每個功能模塊的作用與意義,希望為基于公眾平臺的個性化泛在學習提供參考。本文不足之處在于未實現此公眾平臺,因此不知道應用效果如何。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和“互聯網+教育”的不斷深入,泛在學習是未來趨勢,微信公眾平臺是研究熱點,個性化推薦是教學需要。如何利用現有技術,依托現有平臺,使用現有資源,實現人人皆可個性化學習,時時處處皆可個性化學習,讓泛在學習便捷、即時、高效、智能,是未來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TSAI P S,TSAI C C,HWANG G H.The effects of instructional meth-ods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requiring different cognitive ahili-ties: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Iearning versus traditional instruction[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16(7):1497-15 10.

[2]原防,乜勇.智能時代泛在學習的基礎和教學支持服務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9,29(5):26-32.

[3]XU W X,FAN M Y,LIU D,et al.Design and research of ubiquitouslearning online space in cloud architecture mode[C].DEStech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4] 薛麗敏,曹莉,孔邵穎.遠程開放教育面網結合泛在學習模式設計與應用[J].中國遠程教育,2019(3):84-91.

[5]應悅,張翼翔.遠程教育管理微信云服務平臺的設計與構建——以浙江廣播電視大學“微電大”微信云平臺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6( 10):64-71. 80.

[6]王萱,楊浩,石可.教育類微信公眾號的傳播效果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4):79-84.

[7]靳秀敏.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泛在學習平臺設計[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6,15(5):84-86.

猜你喜歡
公眾平臺個性化推薦泛在學習
微信公眾平臺在醫院圖書館的應用現狀調查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區域歷史文化泛在學習內容設計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