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稚拙藝術存在與延續的價值

2020-06-22 13:00易琳
大觀 2020年4期
關鍵詞:價值

易琳

摘 要:稚拙藝術作為藝術家對情感追求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之一,具有原始的、天然的、本質的稚拙美。稚拙美給予當代繪畫情感追求最直接的啟發和影響,引發觀者對于生活本質的思考。文章闡釋了稚拙藝術的源起和美學語言,分析了稚拙藝術獨特的繪畫語言。稚拙藝術豐富了審美內涵,深刻影響了現當代繪畫,也啟發了當代設計。這些都表明稚拙藝術存在與延續的價值。

關鍵詞:稚拙藝術;稚拙美;價值

稚拙藝術出現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畫家們通過不同于以往學院派風格的視角和形式進行創作。充滿童趣的畫面和畫中散發出來的質樸、純真給觀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感受,為畫壇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也創造了稚拙藝術存在與延續的價值。

一、稚拙藝術的源起

稚拙藝術也稱原始派藝術,原始派受柏格森“直覺論”的影響,20世紀初以法國巴黎為中心,形成了以法國畫家亨利·盧梭為代表的畫家群。他們在創作中拋棄了古典藝術的傳統表現手法,追求原始藝術自然天成的表現形式,試圖通過直接樸實的印象,表達人的純真無邪和樸素無華的特性。對原始派西方有不同的提法,主要有新原始派、現代原始派等,這些名稱試圖表明原始派與史前原始藝術的區別,美術史家為了避免名稱的混亂,根據原始派藝術繪畫作品中共同表露出來的天真樸拙、自然天成的風格特征,從藝術發生學的角度提出Naive Art(稚拙藝術)一詞,用以統轄原始派藝術。

二、稚拙藝術的美學語言

稚拙派畫家很少或基本沒有接受過傳統的美術訓練,在畫面處理、造型特征、描繪方法上顯得笨拙稚氣。他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受所謂“技法”的限制,畫面造型夸張,隨心所欲地采用自己的方式,勾勒自我的內心世界,獨具神韻。稚拙藝術蘊含極具童稚趣味的美學價值,體現了稚拙美。稚拙藝術的美學語言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質樸的造型

稚拙藝術在造型上主觀自由地描繪形象,不注重體積感的塑造,忽略不必要的部分和細節,描繪的技巧發自本心,即使刻畫細膩,筆觸仍然笨拙稚氣,可以說精雕細琢的表現手法也始終是天真的。

(二)純粹的色彩

在色彩上,稚拙藝術不考慮光線的變化,甚至不著眼于固有色的變化,完全進行主觀的用色。色彩使用單純,畫面看上去有點像通過拼貼手法獲得的平面裝飾性效果,透出一股濃濃的原始氣息。

(三)超現實的空間想象

稚拙藝術畫面空間的塑造完全沒有遵循西方傳統繪畫重視的透視原理,每一個畫面元素之間根本沒有程式化的“近實遠虛”的關系。畫面場景不是任何真實的空間,給觀者帶來超現實即視感的畫面。畫面的空間表現不來源于繪畫技巧的訓練,畫面的布局和結構組織來自畫家用純真無瑕的眼睛觀察世界和感受生活的真諦,這使得作品當中的事物看似隨意擺放,卻營造出一種獨特神秘的空間感,具有強烈而鮮明的個性。

三、稚拙藝術存在與延續的價值

以盧梭為代表的稚拙藝術把繪畫從追求外在的物質世界引向表現畫家的精神世界,創作出一種更加富有內涵的藝術形式,稚拙藝術的存在和延續豐富了審美內涵,對眾多流派以及現代設計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稚拙藝術獨特的繪畫語言豐富了審美內涵

美的內涵是指能引起人們美感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美的理論最初注重美的自然屬性的研究,比如有關和諧、比例、對稱、多樣、統一等美的外觀形式法則,古典主義繪畫深刻表現了美是客觀形式的和諧。不能否認學院派繪畫帶給藝術的力量。在科技還沒有產生的時代,繪畫作為一種記錄的方式,通過規范、典雅、傳統的手法給觀者帶來真實的視覺美感,而稚拙藝術主要表現的是沒有專業知識渲染的稚拙感受,完全沒有精心雕琢的痕跡,似乎自然而然地描繪一個未受污染的美麗的原始世界。從對繪畫外在形象的審視轉化為對內在的關注,引發觀者對生活本質的思考,從而豐富美的內涵。

巴黎著名詩人阿波里奈曾寫到,只要一看到盧梭的畫,他就不得不推開窗子以逃避盧梭那神秘而荒誕的“誘惑”。觀者無法從現實中找到稚拙藝術造型、色彩、空間的模仿臨本,前所未有的主觀感受讓畫面成為表達情緒的重要途徑。這些純粹的自我表達,通過畫家質樸的繪畫技巧表現出來,為作品增添了新的生命力,是一種不經意的稚拙美感。這種美感打破了古典美的審美標準,豐富了審美內涵,為作品提供了不同尋常耐人尋味的美學價值。

(二)稚拙藝術深刻影響了現當代繪畫

稚拙藝術充滿趣味與執著的畫面,正是現代藝術家們追求的特質之一,恰巧迎合了現當代藝術所推崇的藝術氛圍,不成體系但純粹有力的藝術打動人心,也為繪畫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生命力,從而發展了新的藝術魅力。藝術家們從這些沒有繪畫基礎的畫家的畫中汲取他們淳樸原始生命力的藝術閃光點,在稚拙藝術中受到極大的啟發。

稚拙藝術對“立體派”“野獸派”“超現實主義”“涂鴉藝術”等現當代美術派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畢加索曾把自己收藏的盧梭的大量作品和一些非洲雕塑、面具放在一起進行研究。馬蒂斯的作品風格趨向裝飾化,用完全平面化的手法表現,簡潔的線條,明快的色彩,使人捕捉到稚拙藝術的影子……對于他們來說,稚拙藝術的魅力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單純性”。稚拙趣味對中國的現當代繪畫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很多中國畫家將這種充滿趣味的稚拙語言和中國的本土文化進行融合,放棄對技法的迷戀,轉而追求情感釋放和畫面獨特的語言。如畫家申玲一直秉承自我本真,從她的畫中可以看到完全感性的宣泄和純粹的個人體驗。中西方民間也誕生了很多無師自通的、和稚拙藝術風格相通的藝術創作者,如美國的摩西婆婆,中國臺灣的吳李玉哥、洪通等稚拙派藝術家,在他們的畫作里,觀者看到了稚拙又充滿神秘感的幻想世界。

稚拙藝術深刻地影響著現當代繪畫,現當代繪畫中摒棄一切沒有創造性的對自然的照抄和沒有生命力的單純的形式追求,有著原始樸素情感意味的稚拙藝術喚起人類永恒、純潔、高尚的情感。

(三)稚拙藝術對當代設計的啟發

隨著科技和藝術思潮的不斷發展,各種藝術形式打破了專業與業余的界限,也打破了專業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的界限。稚拙藝術的生命力是無窮的,稚拙藝術的延續和發展,使其從繪畫領域向其他領域探出觸角。任何一種藝術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印跡,視覺設計師追求新技術、高科技,極力表現藝術新紀元,也嘗試運用稚拙藝術語言,用簡單而純粹的手法在設計中詮釋自己的主張。

如在海報設計、產品設計、標志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新媒體設計等領域,將兒童繪畫般的明快風格、拙樸原始的造型、強烈粗獷的表現……與計算機技術融合,表達稚拙的美感和趣味,給人不經雕飾而又敏銳的感受,讓人感到單純的感動,從而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對生活本真的思考。很多設計師通過稚拙藝術的營養,將平易而追求自由的生活態度融入創作精神,巧妙地結合時尚與復古,賦予設計全新的生命感受,塑造新的形象。

四、結語

值得思考的是,稚拙美平實樸素的形式蘊含深厚的審美素養和豐富的情感意味。如果只是拙劣地進行形式上的模仿,反而弄巧成拙,不能獲得自然渾化的感受,破壞稚拙藝術的本真。

藝術不斷發展的實踐證明,只有突破舊的傳統形式法則,才有可能將藝術引入新的境界,才能在藝術中體現人的價值、情感與創造力?,F當代藝術對稚拙藝術的借鑒不是讓藝術回歸原始,而是利用稚拙藝術的助推力,使藝術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通過稚拙藝術的存在與延續,我們看到藝術以多樣的形式和觀念展示了無限的創造力和難以估量的想象力,也從側面印證了世界文化融合是藝術發展的必然。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當代藝術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176-179.

[2]善本出版有限公司.設計五感:拙[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67-70.

[3]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M].范景中,譯.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216-220.

作者單位:

北京開放大學石景山分校

猜你喜歡
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一塊石頭的價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價值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估50名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高估50名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高估50名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估50名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估50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