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國畫欣賞課教學初探

2020-06-22 13:00敖雪香
大觀 2020年4期
關鍵詞:美術初中教學策略

敖雪香

摘 要:為了響應國家的教育政策,各個學校不斷創新各種教學模式,這些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在加強教育者和學生的聯系方面充分發揮了作用。初中美術國畫欣賞課主要考察的是初中生的欣賞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力以及創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品味。因此,在初中美術國畫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初中生的特點結合創新性教學模式,傳授學生如何欣賞一幅畫,如何觀察作者的意圖、作者想表達的內容是至關重要的。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當代學生接觸互聯網較早,特別是對于00后學生來說,更是進入觸屏的時代,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加強管理,會使學生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因此,在互聯網時代,教育者應該大力提倡創新性教學模式。文章通過分析初中生美術國畫欣賞課的教學現狀,探討了初中美術國畫欣賞課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國畫欣賞課;教學策略

學校應該打破應試教育下的傳統教育模式,大力提倡創新性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創新美術國畫欣賞課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學生成績,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考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美術國畫欣賞課教學中,創新教學方式至關重要。

一、初中美術國畫欣賞課的教學現狀

(一)多媒體教學現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很多學校都喜歡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雖然多媒體教學是互聯網時代下新穎的教學模式,但是單純的多媒體播放教學只是讓教育者有更多的空余時間管理學生,學生仍然只是個“聽者”。并且初中生每天學習任務量多,學習壓力大,用多媒體播放進行國畫欣賞沒有實體感覺,學生不僅學不會欣賞,甚至還會把美術國畫欣賞課當作是毫無意義的課程。

多媒體教學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教學形式,但也只是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提升了其喜歡程度,學生還是處于一個聽者的狀態。這樣容易造成學生注意力集中困難,教學質量低,學生學習效率低,創作能力低等問題,難以提升學生在美術方面的欣賞能力,甚至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科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授課模式,打破只有多媒體的教學模式。

(二)實物模仿教學現狀

實物模仿教學模式是當代初中美術教育者常用的教學模式,雖然教學過程中減少了教育者“講”的機會,留給學生充分的表現時間,讓每位學生都能畫出相似的實物輪廓,但是難以提高學生的美術國畫欣賞能力,難以加深學生對美術國畫的理解。

以生活中常見的萬馬奔騰經典國畫為例,這是教育者實物模仿教學的典型案例,畫出基礎輪廓對于學生來說沒有任何難度,可見實物模仿教學難以提高學生的國畫欣賞能力,難以加深學生對國畫含義的理解。美術國畫欣賞內容豐富多彩,如作者畫圖時的痕跡、表達的圖畫含義以及畫圖時的情緒等,美術國畫欣賞課應該由簡到難,不斷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觀察能力。因此,學生在對美術國畫進行欣賞的過程中,需要教育者的耐心教導,需要教育者給予引導共同創作。

(三)學生學習任務重

學習任務量大是當代初中生的常態,每天做不完的作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嚴重的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初中生每天除了完成課堂上的學習任務以外,還要完成課后其他作業,比如完成當天教學內容的相關練習、背誦教學重點、完成每晚背誦任務等。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應該是簡單的、容易理解的、輕松的學習任務,勞逸結合應該是學習的最好狀態。然而,教育者如果減少了課堂任務量,就會加重學生的課后學習量,反而容易導致學生機械式的學習,造成學習知識的堆積,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初中美術國畫欣賞課的教學,要有充分的時間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勞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中美術國畫欣賞課的教學策略

(一)小組協作,欣賞自我作畫

小組協作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清楚地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比如小組協作共同完成一幅粘貼畫,這一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與老師保持密切聯系,而且需要同學之間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粘貼過程。在小組粘貼合作的過程中,老師要講解清楚粘貼目的、粘貼過程、操作流程,學生自行分工合作,完成整個粘貼畫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小組粘貼畫協作模式間接鍛煉了學生的領導能力,同時考察了每位小組成員繪畫能力的高低以及欣賞創作水平的不同。

教育者讓不同的小組完成不同的畫,如旅游風景區畫,允許每位小組成員添加最喜歡的、最想去的或者最想看的旅游景點的畫面,通過觀看每位成員的繪畫,可以分析學生當前的心理狀態,了解學生的喜好,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在整個過程中,老師要做好學生欣賞自我作畫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觀察能力,指導學生用繪畫緩解壓力。

(二)多媒體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多媒體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在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添加合作的成分,用多媒體播放教學素材,學生自我教育、自主學習。與此同時,教育者要時刻記錄對每位學生的教學方式以及每位學生對美術教學內容的理解,當堂提出相對應的反饋和改進方法。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不僅需要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還需要彼此分享,以完成教學目標。

多媒體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不僅要借助互聯網進行多媒體線上教學,還要師生之間進行合作。教學過程中授課主體的轉換,提高了初中美術的教學質量,增加了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任何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都是適用的,繪畫教學就可以運用這種模式,能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繪畫創作的內容,同時師生、學生間共同協作,增強彼此的默契度,提高學生對美術國畫欣賞的認知。

(三)在美術國畫欣賞課中融入生活元素

生活是能直觀簡單觀察到的,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中的例子能夠更直觀地讓學生理解國畫知識,還能提高生活中學生對美術國畫欣賞的認知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最簡單也是最輕松的教學模式,因為都是學生熟悉的領域,老師提出的例子是在生活中能夠觀察到的,并且還可以反復觀察。比如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國畫,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歷史人物以及相關的歷史事件,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國畫欣賞了解當時作者創作出這幅國畫所代表的歷史含義,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提升學生對美術的欣賞品位,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欣賞能力,進而緩解各方面的壓力。

(四)設計有效的提問

初中美術國畫欣賞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提問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比如在進行水彩國畫欣賞教學的過程中,設計有效的問題,如水彩畫的落筆重點以及稍作點綴的是哪幾部分、畫家采用深淺顏色的蘊意是什么、這幅水彩畫最能吸引人的是哪部分等,讓學生自主思考、學習,在探討的過程中學會理解教學內容。

創新性教學模式,是初中美術國畫欣賞教學的有效模式,大力提倡學生學會分享,并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享受合作中的愉快,學會用繪畫表達喜怒哀樂,學會欣賞自我作畫。初中美術國畫欣賞教學不僅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美術國畫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指導學生欣賞國畫的內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巧真.初中美術課堂的國畫教學策略初探[J].大觀(論壇),2019(9):239.

[2]關淑力. 初中美術課堂中國畫示范教學有效性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8.

[3]陳華芳. 初中美術中國畫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

作者單位:

陽江市特殊教育學校

猜你喜歡
美術初中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美術篇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