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

2020-06-22 11:58甘新華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72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甘新華

【摘 要】數學是一門復雜而抽象的科目,但是數學是生活的源泉,最終會回到我們的社交生活中,使教師能夠適應課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從小學生和生活所感興趣的主題開始,再加上教科書的教學內容,創造了一種類似于生活的情況,使數學可以遠離“圣壇”,并讓學生在教室里學習理論知識,應用數學知識并運用所學知識來提高數學學習技能。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生活導向;學習喚醒

在新的課程概念下,學習的基礎是面向生活的,從長遠來看,學生將融入社會和生活。課堂教學是學校生活的一部分,而學校生活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通過在課堂上學習數學來讓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無處不在,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數學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關鍵,以便自己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

一、生活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1.加強學生對數學的直覺理解

數學是一門來自日常生活的科學。同時,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并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但是,由于年齡和經驗的限制,小學生可以理解數學的抽象主題,因此,在小學數學中適當引入生活情境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直觀理解和對數學的熟悉。您對實用性有深刻的了解。教師在課堂上講課時會靈活地參考生活情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況下精通數學來彌補學生的思維不足。同時,在數學教室中引入生活情境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價值的理解,并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2.課堂教學中的興趣和互動越來越多,許多小學生發現很難理解和掌握數學的抽象知識,因此對學習數學有些恐懼。但是,在數學教室中向學生介紹熟悉的生活情況可以鼓勵學生與數學知識保持親密接觸,并使他們感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相距不遠。此外,由于生活狀況接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因此學生對這種熟悉的狀況有話要說,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參與課堂教學并提高學習效果。

二、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策略

1.課堂教學中的生活

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環境可以減少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減少獲取知識的難度。例如,通過學習分數的基礎知識,教師可以基于生活的角度來創建教學環境:小明的母親手里拿著一個蘋果,她將小明和他的弟弟一分為二。弟弟非常喜歡蘋果,想吃一半。誰吃了一半的人就會更生氣,并會覺得母親的分配不公平。此時,教師可能會問學生:“小明的母親應該如何分享,以便小明和他的兄弟感到公平?”學生會回答:“蘋果的兩個部分大小相同?!蓖ㄟ^這種方式,教師可以介紹分數的基本知識,并鼓勵學生理解分數的概念。情境教學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概念。

通過教導學生“數字”和“物”的概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排隊參加上午游行,并問學生:團隊中有多少人?開始在自己面前數數,你站在哪里?從行尾開始計數,你在哪里?隊列的形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熱情,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情境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知識,也要正確地運用在現實生活中所學的知識,可以有效地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興趣愛好鼓勵他們形成數學思維,有效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練習,游戲和演示來創建課程場景,以幫助學生從特定主題中獲得數學知識。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為了讓學生自己接受知識,他們必須非常感興趣。如果缺乏興趣,則很難發展數學技能和素質。許多學生認為,學習數學很無聊,無非是練習,計算和結論,而不僅僅是考試。在每個人的眼中,數學課必須使用符號,公式和定義來解決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而不僅僅是根據教科書中的知識告訴學生,刪除舊事物并適當地添加新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學生還將嘗試改變并學習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數學本身是一門很枯燥的課程,而教師的指導是最重要的。教師需要了解學生。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教師需要與每個人有所不同,要考慮整體和個體,以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同時,教師應加強創新,更好地將數學知識與現實聯系起來。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數學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與典型的書籍學習公式相比,知識在現實生活和社會中的應用更為重要。在教授數學時,我們需要讓學生真正地欣賞數學的價值并理解數學的重要性。除了自己考慮知識要求外,還必須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入手,以便學生可以被迫生活數學問題并靈活地使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這不僅可以利用學生的思維機會,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生活是學習數學的源泉。教師應在現有學生知識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潛能發展,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痕跡,并向學生提供對數學知識的全面理解。

3.回到生活的現實中,運用所學知識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使用數學,以便教師可以組織生活學習中的動手活動,以便學生可以理解數學在社會中的作用。例如,在學習了矩形知識之后,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成為“設計師”,即測量房間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并想像一下如果要使房間更漂亮,他們必須在四面墻上涂油漆,并且,根據對每平方米所用材料的數量和油漆成本的了解,計算要油漆的大致面積,將要使用的油漆量以及在課堂上學生真正實現油漆的費用將應用您所學的知識。

以生活為導向的小學數學教學,不僅使學生了解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的融合,而且提高了學生理解和表達數學知識的能力,以及他們應對生活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立足于生活的現實和小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著眼于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幫助學生架起生活與數學的橋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數學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對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解,從而了解了新課程改革中數學生活教學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余紅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A4):99-100.

[2]左毛選.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現狀及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A4):103-104.

[3]湯亞男.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分析[J].清風,2020(24):63+68.

(作者單位:廣西北流市南園明德小學)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的誤區及對策
數學教學中的互動教學策略探究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優化例題呈現方式夯實數學教學研究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