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找疫情防控短板 暢通物資保障渠道

2020-06-22 23:47邊淵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72期
關鍵詞:疫情防控渠道

邊淵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保障行動展現了我軍物資保障迅速、高效的優勢,但同時也暴露出物資持續供應難、運輸手段掣肘等問題。查找了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物資保障問題,剖析了存在問題的原因,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暢通物資保障渠道的對策。

【關鍵詞】疫情防控;物資保障;渠道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類防疫物資在全球、全國頻繁調度,中國在這場戰“疫”中彰顯了強大的制造力、運輸力,但從部隊基層物資籌措來看,仍有不少瓶頸、短板需要克服,抗疫中的教訓需要反思。

一、疫情防控中暴露的主要問題

(一)物資供應鏈條不暢。此次疫情爆發突然,疫情防控物資需求量、消耗量大,質量要求高,并具有突然性、急劇性和瞬時性的特點。平時物資儲備不足以滿足突發事件需求。物資采購方式單一、信息匱乏,短時間內不能及時找到供貨渠道,解決物資需求問題。且現有的物資配送渠道還比較死板,存在配送時間較長等問題,不能靈活采取多種方式并行。應急保障機制不夠健全。平時針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保障預案不完備,應急保障專業訓練組織較少,應急采購應變能力不強。疫情防空期間,部隊實行封閉式管理市場詢價等采購程序難以落實,資金支付受權限限制,導致無法及時付款造成貨源流失。

(二)戰備物資儲備單一。戰儲物資不夠健全,軍民融合應急保障機制需要完善。防疫物資主要有政府部門進行管控調配,未納入軍隊單位供應保障范圍。各部隊在防疫物資籌措調配使用上各自為戰,未建立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機制,導致應急保障效率不高,重點不突出。而主要戰備物資是為打仗而用,針對各類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物資儲備量較少。根據戰備規定,只儲備了相關軍事戰備物資,針對防洪抗震等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物資儲備較少,尤其是應對重大疫情防控物資更是從未涉足。這次疫情期間,連基本的洗手液、消毒液等生活必需品都出現了斷供的問題。

(三)平戰一體存在短板。軍糧儲備主要依托軍供站代儲、副食品主要依托供應商代儲、日用品主要依托陸軍新型軍營超市代儲。疫情發生后,副食品供應遭受沖擊較大,副食品類供應商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對市場依賴較大,因疫情原因喀什地區對提升管控級別后,副食品供應質量下降明顯;超市應該具備儲備1個月日用品的能力,但軍營超市駐地無倉庫,幾乎沒有物資儲備能力,全部依托其它他經銷商采購,在1周供應1次的模式下最多能滿足4天的日用品需求。此次疫情防控對部隊而言,是一次應對細菌戰、生物戰的實戰檢驗,暴露出諸多短板。一是軍地缺少有效對接。按照平戰一體的要求,部隊根據駐地疫情確定本單位風險等級,但部隊各單位獲取地方的疫情信息較少,導致風險等級不能及時更新。疫情防控力量相對薄弱。部隊專門的疫情防控人員較少,依靠自身力量難以順利完成疫情防控任務。

(四)應急采購機制脆弱。在疫情防控期間,對各類防疫物資的采購要求高、時限緊,特別是在全國實行封閉管理后,相應的物資無法及時有效采購到位,本地供應商在各類道路封閉后無法及時將相應物資運送到位,對緊缺物資無法及時補貨,導致疫情剛開始時各類物資不能及時到位。對常用的防護物資雖然要立足自身解決,但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沒有及時通過軍隊各級部門、軍隊防疫指揮部、地方主管部門和兄弟單位獲取采購渠道,物資采購渠道不夠暢通。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不夠,沒能及時將營區的疫情信息和防疫物資需求向街道報告,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導致采購渠道單一。營區封閉后,沒能聯系有實力的物資供應商,做好主副食品、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保障。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剖析

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短板能夠更全面體檢,查找出存在問題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業務能力不強。此次應對疫情,反映出部分采購業務人員能力只停留在理論水平,難以有效應對突發情況,導致防疫物資應急采購工作較為滯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與地方政府溝通不暢,沒能依托地方政府完成部隊的物資保障和供應。其次,對部隊需要的物資清單不詳,采購物資目標混亂。再次,籌劃能力不強。針對疫情防控特點,需要結合物資需求計劃,廣開渠道,多點采購。

(二)軍地協作梗阻。在應對一般性采購任務時,通過應急采購可加速籌措所需物資保障部隊任務需要,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采購存在軍地同時采購的問題,部隊管控措施更為嚴格,人員車輛基本不能出入,也未能第一時間為供應商辦理特別通行證,而供應商受地方政府管制,使得地方采購具有天然優勢。各單位與共建單位的協作較少,尤其在物資采購渠道上,沒能得到共建單位的支持和幫助,導致物資采購供應滯后。

(三)采購渠道單一。疫情發生在春節期間,生產企業和供應商處于放假期間,且很多供應商及工作人員返回內地過年,導致疫情發生以來醫療衛生、日用工雜供應等行業復工、開業應急措施不到位難以有效應對疫情需要,導致應對如此大規模疫情時,存在有機制、有資金卻沒資源的問題,主要還是立足平時多、著眼戰時少,考慮復雜困難環境不夠,平時對采購渠道的掌握不夠廣泛。

(四)價格浮動較大。疫情期間,由于相關防疫物資緊缺,各部隊駐地部分防疫物資價格上漲明顯,如原價不到100元的電子體溫槍價格上漲到200余元,漲浮超過100%,一次性分餐盒平時不到0.5元的價格上漲到1.5元以上,漲價兩倍之多且貨源稀少,若以此價格購買,上級審計時又很難找到相應資料說明當時相關物品價格上浮情況,難以通過各類審計,使業務人員躊躇于懷,不敢貿然購買。

三、暢通物資保障渠道的對策

針對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問題敲響了防控警鐘,在分析存在問題原因的同時,還應暢通物資保障渠道,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

(一)“市場”對接“戰場”。要著眼各種類型戰爭需求,找準平時、戰時、應急保障的定位,按照合作共贏和共建互利的原則,統籌協調“戰場”和“市場”兩者之間的關系,區分為物資、設備、器材、設施、技術保障人員等類別,使保障關系更好地適應保障力發展的客觀需要,從而又好又快地增加物資籌措和應急保障。

(二)“能力”對接“需求”。針對采購業務能力不足的問題,一方面是加強采購專業理論日常學習,熟悉相應的規定要求和程序方法,另一方面與上級和兄弟單位對口業務人員加強聯絡溝通,不閉門造車,不因循守舊,在規定范圍內積極開展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

(三)“渠道”對接“要求”。立足應急應戰需要,預想最復雜、最困難的條件設想所需物資器材,平時有針對性的建立廣泛充足的采購渠道,尤其是建立軍地共享、兄弟單位共享機制,將地方政府采購網絡、兄弟單位采購渠道納入本單位應急采購渠道之內,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夠立即采購補充。

(四)“流程”對接“要求”。結合當前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實際,著眼高效補充急需物資,拓寬網上采購范圍,優化緊急物資采購價格評估方式,構設合理高效的互聯網采購流程,避免出現因手續問題造成無法通過網絡采購急需物資的情況。本次疫情發生突然,相關物資儲備不到位問題凸顯,即便是研究應急采購也需要一定的采購周期,每年可將常用類物資分類進行預置采購,確定協議供應商,以便于部隊緊急情況時能直接使用預先采購結果,由協議供應商直接送貨,縮短采購時間,提升采購效率。

參考文獻:

[1]郭英杰.運用法治思維,加強軍隊疫情防控支援物資保障J.建言獻策,2020(04)

[2]朱曉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對后勤保障的啟示J,建言獻策,2020(04)

(作者單位:某部合成第十六團)

猜你喜歡
疫情防控渠道
高中生物習題教學中科學思維的滲透
企業渠道選擇研究的收集整理
打贏疫情防控戰的制勝機理
2013~2018年烏魯木齊市猩紅熱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細菌性傳染病綜述
2013~2017年東莞市大嶺山醫院急診科接種狂犬疫苗情況分析
關于梁山縣一起輸入性登革熱疫情的調查處置分析
我也來做中考題
溝通渠道等
渠道轉換中的風險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