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A3報告研究中高職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問題

2020-06-24 03:55潘月芹
衛生職業教育 2020年12期
關鍵詞:學生上課高職學校

潘月芹

(上海市建筑工程學校,上海 200241)

1 A3報告簡介

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海量信息經常讓人無所適從,因此綜合相關信息并提煉出要點,通過記錄信息來促進內部交流并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重要。由此,A3報告應運而生,它發源于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僅用一張A3紙,相關人員就能把問題背景、現狀和目標描述清楚,也能分析出根本原因,以便針對性地擬定對策,之后還可以進行檢查或者確認效果,并提出跟進措施[1]。這7個部分的標題都清晰明確,依照邏輯進行排列,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A3報告的典型順序如圖1所示。

圖1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A3報告的典型順序

A3報告體現了PDCA循環。PDCA循環是將質量管理分為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4 個階段[2],要求為各項工作制訂計劃、執行計劃、檢查計劃實施效果,然后將成功的納入標準,對于不成功的提出改進措施,留待下一個循環去解決。

2 用A3報告解決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問題

2.1 主題

目前智能手機快速普及,各種App功能日益增強,讓身心發展不夠成熟、極易受到新生事物影響的中高職學生一方面能夠方便地使用手機進行溝通、交流、學習、生活,另一方面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對手機產生依賴,有的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對中高職學生的學習和學校教育帶來了嚴重沖擊。由于在教師的允許下,學生操作手機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本報告的主題被定為“降低學生私自玩手機的比例及其對學習的影響”。

2.2 背景

對于大部分中高職學生而言,中高職階段是自己一生中能夠長期脫產且靜下心來學習的最后機會。對于中高職學校而言,課堂是培養人才的核心陣地,不容失守,否則將嚴重影響學生培養的質量和效率,學校教育的地位也將受到挑戰。因此,對課堂私自玩手機現象進行管控十分重要。

2.3 當前情況和問題描述

學生在學校玩手機的場合很多,包括課堂、圖書館、食堂、寢室等。經過調研發現,在課堂上玩手機對學生教育的影響最大,主要原因有:對于學生自己而言,在課堂上玩手機,既不能保證自己的聽課效果,課程的一些重點內容可能就會被遺漏,影響課堂學習效率;如果過度使用手機,手機上紛繁復雜的信息會充斥大腦,容易導致思維產生障礙,讓學生即使在學習時也難以深入,在聽講時也難以靜下心來;在跟不上教學進度時就傾向于把上課玩手機作為娛樂方式,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厭學。另外,學生沉迷于手機的虛擬世界,導致現實中出現人際交流障礙。這導致學生的聽課狀況、授課教師的情緒、正常的教學秩序甚至整個學校的學習風氣都受到影響,也增加了學校的管理難度。

2.4 目標描述

根據上面討論過的當前情況和問題描述,本文把目標進一步確定為降低學生在課堂上私自玩手機的時間占課堂總時間的比例,這個目標比較好量化,收集數據也比較方便。

2.5 根本原因分析

總體而言,學生上課玩手機是內因和外因共同導致的結果。內因是學生自己,外因包括教師、學校和家長。

筆者作為教師,更多的是思考怎樣從自己做起,通過改進自身的工作來達成目標。如果教師的工作做扎實了,對學生目標的達成也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反復詢問為什么等方法,得出學生上課玩手機的根本原因如圖2所示。

圖2 學生上課玩手機的根本原因分析

2.5.1 教師(1)對學生理解不夠。教師不太清楚“00后”學生的興趣、價值觀、行事方式等,難以理解學生所想、所做。(2)教學內容枯燥。有的教師課件和教案多年沒有更新,教學內容也沒有緊密貼合實際。(3)做思想工作的方法落后。教師還是經常采用訓導、單向灌輸的方式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沒有走進學生心里。(4)教學形式單調,方法落后。有的教師只是把課本上的內容重復一遍,教師和學生間幾乎零互動,導致中高職學生上課不積極,提不起興趣,打不起精神。學生覺得無聊時,注意力就容易慢慢轉移到玩手機上面來,這加速了學生課堂玩手機現象的形成。(5)評分方式簡單。學生成績通常缺乏系統化的過程考評,考試主要考課后練習題,考前臨時抱佛腳一般即可過關。(6)沒有善用手機。手機作為一個工具,應該合理使用。

2.5.2 學校(1)關于手機的思想教育與溝通有待加強。關于手機的危害性、學習的價值、志趣的培養,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2)教師績效的考核方式有待改進。不少學校在對教師進行考評時,把學生的打分也作為重要的依據之一。這樣在客觀上使得教師在課堂上想管但不敢管學生,害怕得罪學生而被打差評,影響自己的年終考核甚至職稱的晉升等,只好放任學生上課玩手機。(3)手機管理規章制度有待完善。對于上課玩手機,很多學校沒有明確的懲罰規定,事后往往只是對學生進行口頭教育,對于學生沒有實質性的懲罰。學校也缺乏全校統一的手機管控舉措,如設置手機袋、書包存儲柜等。

2.5.3 學生(1)不成熟,自控力弱。中高職學生正值青春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掌控欲很強,加之互聯網和各種聊天軟件迅速發展,使學生難以經得住手機的誘惑。(2)怕被群體孤立。如果長期不用手機,學生不能隨時隨地收到來自微信群、QQ群的消息和通知,感到被孤立。(3)學習壓力不大,積極性不夠。中高職學生不需要參加全國統一升學考試,大部分學生感到沒有必要拼命學習,學習壓力不大,積極性不夠。(4)需要方便生活、查資料、拍課件。網上收寄快遞、訂票、訂餐等,都離不開手機。如果教師上課內容重點較多,而留給學生記筆記的時間較少,有的學生養成了上課時用手機拍照記下重點的習慣。(5)擔心漏接親友緊急電話。學生希望不要漏掉來自親友的聯系,特別是來自好朋友的信息。

2.5.4 家長(1)對中高職學生前途的信心不足。大多數中高職學生在初中或高中階段的學習表現沒有令家長滿意,家長對孩子前途的信心不足。(2)對孩子玩手機束手無策,甚至有的家長自己就是手機不離手,樹立了不良形象。(3)家校配合不夠積極。不少家長或者忙于自己的事情而無暇顧及孩子,或者對孩子的教育漠不關心,對學校教育的配合也不積極。

2.6 對策

2.6.1 教師(1)用心尊重、鼓勵學生,用真情產生共鳴。教師要努力認識、熟悉、尊重、理解學生,包括理解他們為什么愛用手機。若學生來不及做筆記,教師就需要在課上留足時間,或者在課后分享課件。這樣,教師才能得到學生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師生之間才能產生情感共鳴,也才能更好地解決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問題。(2)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常言道“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學內容。此外,課堂舉例要多接近學生生活,找到學生的興趣點。(3)改進做思想工作的方法。為了讓大家認識到迷戀于手機的危害性,筆者組織過一次課堂討論,主題是“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要不要處理?該怎樣處理?”鼓勵和指導他們自己做決定。在激烈的討論之后,學生達成了共識:第一,學生上課私下玩手機不合適,應該杜絕;第二,教師不讓學生上課玩手機,是為學生著想;第三,學生應該自律、自控。(4)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方法。通過采用案例分析法、行動導向法、任務驅動法、現場教學法以及角色扮演法、游戲闖關法、小組競賽法、搶答法、小組講解法等增加師生互動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和提升技能上來。(5)改進學生考評方式,敢抓敢管,當嚴則嚴。在備考理念方面,教師必須杜絕學生的僥幸心理,讓學生知道考前教師不會指出重點,凡是課上講的都有可能考,這樣他們才會認真聽課。在評分上,將測試成績計入平時成績,并結合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作業等給出最終的平時成績,而期末的總成績則由平時成績和期末卷面成績按一定的比例綜合算出。這樣學生課上才能認真聽課,沒空玩手機。對于個別繼續偷著玩手機的學生,筆者當嚴則嚴,敢抓敢管。第一次提醒,第二次沒收手機兩周,第三次約談家長并上報教務處。(6)善于利用手機。在教師的統一安排下合理地使用手機,比如課堂上競賽答題等,不僅不會降低教學質量,反而能提升教學效果。為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筆者曾經讓學生登錄人才招聘網站,并錄入自己中高職學歷、專業、獲獎情況以及期望工作地點,來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場上可能得到的工作待遇。之后,讓學生把學歷換成大學生乃至研究生,看看有多大變化,學生很快就明白了教師的苦心。最后,學生會按照筆者要求完成一份職業規劃和一個學期學習的詳細計劃。

2.6.2 學校(1)改進思想教育、溝通、組織的方法。學校要利用各種媒體(廣播、展板、網頁、手機等),加大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和宣傳力度,使其對上課玩手機的危害有清醒和深刻的認識,讓學生能分清主次。在組織上,也可加強班干部隊伍建設,加強班風和學風建設,在班集體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3]。(2)改變教師的考評方式。針對教師因害怕學生對自己評分過低而不敢管學生這個情況,改進教師測評方法,不僅看學生評分,還要走進教室實地聽課觀察,并考查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最終成績的評定情況等。(3)完善手機管理規章制度。要從學校的管理制度上進行改革,將禁止課堂玩手機作為學生守則的一條,并給出相關處罰措施。學??梢越y一在教室門口放書包存儲柜。學生在進入時,把手機存入柜中,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逐步鍛煉學生的自控力,讓學生慢慢養成上課不玩手機的習慣。對于抽查發現課上私下玩手機的學生,給予全校通報批評等處理;對屢教不改者,給予相應的處分。

2.6.3 學生(1)正確認識自己。學生要認清自己的優、劣勢,擺正自己的位置。對于可能漏接親友緊急電話,其實學生大可不必擔心,因為一般也沒大事,畢竟自己還是個孩子,大事自有大人處理。若實在有突發事件,親友也可聯系班主任或學校相關部門。(2)自控、自立、自強。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學生自己也要樹立理想,端正態度,努力成為自控、自立、自強的人。

2.6.4 家長(1)即使曾經不看好孩子,但也要鼓勵他。(2)及時和教師溝通,做好家校配合。(3)主動想辦法。對于在校學生而言,手機的基本功能是通訊,其他的功能是附加的。在和孩子協商、征得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換上功能機,供平常使用。這就從源頭上杜絕了上課使用手機的問題。

2.7 檢查/效果確認

一段時間以來,據筆者的觀察和其他任課教師的反映,班上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現象基本沒有再發生過,學生在課堂上私自玩手機的時間占課堂總時間的比例幾乎為零,由此促進了良好學風和班風的形成。

2.8 跟進措施

要想取得長效,一段時間的效果只是基礎,還要不斷實施PDCA循環并建立相應的機制,特別是激勵、檢查和考核的機制。

猜你喜歡
學生上課高職學校
戰“疫”期間基于高職線上教學的分析與思考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如何將微課融入高職鋼琴課堂教學
學校推介
誰打我
積極發言
學生上課好習慣養成的探討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