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興斑巖型礦床的研究現狀

2020-06-28 02:14張永正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研究現狀

張永正

摘 要:斑巖型礦床是世界上重要的礦床類型之一,而且斑巖型礦床的工業價值巨大,長期以來,斑巖型礦床的研究都是各國地質學者的研究重點和熱點。本文以德興斑巖型銅礦為例,研究斑巖型礦床的特征、成礦物質來源以及成礦流體特征,對礦床的開采和利用提供有力的依據。

關鍵詞:斑巖型礦床;研究現狀;德興

1斑巖銅礦研究現狀

1.1斑巖型銅礦的定義

斑巖銅礦的研究大概是在20 世紀初,是Emmons 把與斑巖體有關的“浸染狀銅礦”定義為斑巖銅礦[1]。時值今日,關于國內外的研究不斷深入,現在對于斑巖型銅礦的定義是:在時間上、空間上、成因上與淺成、超淺成中酸性斑巖體細脈浸染型硫化物銅礦床。

1.2斑巖型銅礦的特征

斑巖型銅礦的特征其特征為:(1)構造控礦顯著;礦石組構復雜多樣;礦床規模很大,埋藏較淺;礦石品位低,礦化均勻,易于開采和選礦;伴生組分多,可以綜合利用。(2) 礦床的圍巖蝕有明顯的、有規律的水平和垂直的分帶現象。自內向外,環狀分帶可分為鉀硅酸鹽化帶→石英-絹云母化帶→青磐巖化帶依次分布,泥化帶常呈補丁狀產出[2]。(3)成礦物質來源大部分研究人員認為斑巖銅礦中 Cu-Au 等成礦元素主要來源于地幔[3]。 少部分研究人員認為斑巖銅礦中存在 Cu-Au 等金屬部分來源于地層[4]。 (4)礦化產出狀態主要以網脈狀、浸染狀形式的產出。

1.3斑巖型銅礦的形成時代

斑巖型銅礦形成時代主要集中在3個時代,分別是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在寒武紀也有發現,但是相對較少。斑巖銅礦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個成礦帶:環太平洋成礦帶、特提斯成礦帶——喜馬拉雅成礦帶、古亞洲成礦帶,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成礦帶中[5]。

1.4斑巖型銅礦的構造環境

斑巖的形成與板塊構造有著密切的聯系。斑巖銅礦的主要產出部位是發生在板塊俯沖狀態下,主動陸緣鈣堿性火山巖帶中形成[6],? 俯沖角度影響斑巖銅礦的形成[7]。Sillitoe 認為擠壓弧環境有利于斑巖銅礦的形成[3]。除上述條件外, 大陸環境也有可能是斑巖銅礦形成的重要地區如:碰撞造山帶中的青藏高原,陸內環境下形成的江西德興礦床。

1.5 成礦物質來源

在斑巖體的深部有著一個巨大的巖漿房。巖漿房持續的冷卻結晶會導致流體出溶,并且演化出富含大量揮發分的低密度的巖漿。富揮發分和低密度的巖漿會導致巖漿不斷向地表侵位,最終在地表冷凝形成次火山巖。巖漿中出溶的高溫、富含揮發分的流體,可以抽離巖漿房中分散的一些金屬元素使其在高溫流體中富集。攜帶大量成礦物質的高溫熱液利用在淺部侵位的巖株、巖脈和巖枝作為其向上運移的通道。富揮發份的高溫含礦流體順著斑巖體和圍巖的裂隙不斷流動運移,同斑巖和圍巖地層發生化學反應引發大規模的熱液蝕變和礦化[8] 。

2德興斑巖型礦床的研究現狀

2.1構造背景

德興斑巖型礦床屬環太平洋金屬成礦帶,其成因大部分學者認為在陸內后造山伸展的構造環境形成[9]。

2.2成礦物質來源及成礦流體特征

目前多數研究認為成礦物質來源與中酸性巖漿。? 目前普遍認為德興銅礦成礦流體主要來自巖漿,后期有大氣水、變質水的加入[10]。

2.3 蝕變分帶

目前對德興銅礦礦區成礦巖體的蝕變分帶以朱訓于1983年提出的蝕變分帶劃分方法為主流。

3.結論

德興斑巖型銅多金屬礦床是中國東部地區最大的斑巖型銅礦床,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超大型銅礦床之一,引起了地質工作者高度重視,許多單位先后在本區及周圍地區的區域地質背景、礦床地質特征、地球化學特征等方面進行直接、間接的勘查工作,對其礦床成因成礦物質來源及成礦流體特征蝕變分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分析,對該礦床后期的開采利用提供有力的依據。

參考文獻

[1]Emmons W H. Principles of Economic Ge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1918.

[2]Sillitoe? R? H.? Geology? of? the? Los? Pelambres?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Chile[J].? Economic? Geology,? 1973, 68(1):1-10.

[3]Sillitoe R H.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s of the largest porphyry copper-gold and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in? the? circum-Pacif? icregion.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7,? 44(3: 373~388.

[4]梁齊祥.德興斑巖銅礦成礦物質來源的實驗研究.地質論評,1995,41(5):462~472.

[5]芮宗瑤,黃崇輔,齊國明等.中國斑巖銅(鉬)礦床[M].北京市:地質出版社.1-350,1984

[6]Sillitoe R H. A plate tectonic model for the origin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J]. Economic Geology, 1972, 67(2) : 184-197.

[7]James D, Sacks I S. Cenozoic formation of the central Andes: Ageophysical perspective//Skinner B F. 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 Special Publication. 1999: 1~25.

[8]Richards J P.Tectono-magmatic precursors for porphyry Cu-(Mo-Au) deposit formation[J]Economic Geology, 2003, 98(8):1515-1533.

[9]王強,趙振華,簡平等.德興花崗閃長斑巖SHRIMP? 鋯石年代學和Nd-Sr 同位素地球化學.巖石學報,2004,20(2):315~324

[10]毛景文,張建東,郭麗春.斑巖銅礦--淺成低溫熱液銀鉛鋅--遠接觸帶熱液金礦礦床模型: 一個新的礦床模型——以德興地區為例.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2010,32(1):1~14.

猜你喜歡
研究現狀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現狀與改革思路
海參人工育苗產業的現狀及展望
國內外約翰·斯坦貝克文學倫理學研究綜述
董榕及其劇作研究述論
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制度構建與完善
我國環境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
淺析電力系統諧波及其研究現狀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