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數學文化感受數學魅力

2020-06-28 02:14黃勇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6期
關鍵詞:數學文化課堂教學

黃勇

摘 要:作為人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學,該綜合數學素養則是人們所具備的基礎素養。而數學素養經過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與創新,讓其數學素質作為教育指標,積極地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進程。本文基于融入數學文化感受數學魅力——淺談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展開論述。

關鍵詞:融入數學文化感受數學魅力;數學文化;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引言

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且充滿數學文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目的、有方法地融入數學文化,讓學生真正地了解數學史,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從而全面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淺析數學文化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首先,將數學文化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能夠滿足新課改下學生學習的需要.數學是當前初中學科中難度最大、最抽象的學科,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傳統的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注重邏輯性的教學,通過對相關公式、公理的講解,讓學生進行機械化的解答,使得數學課堂往往是僵硬、刻板的.傳統的教學使得學生學習過程僵化、死板,使得初中數學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學生很難有學習興趣.將數學文化的內容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很好地應對傳統數學課堂教學僵硬、枯燥的缺陷,數學文化使得數學課程內容變得生動、豐富,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能夠推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次,能夠推進初中數學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更新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的觀念,推進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轉型.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過多地注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在教學中注重追趕教學進度,注重完成教學任務.在這樣的形勢下,學生學習往往陷入僵硬、死板的氛圍當中,學生會覺得數學難度較大、難以理解.這也就造成教學進度的拖延,教學任務難以順利完成,致使教師過度地追求完成教學任務,最終造成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學生還會形成消極的情緒,逐漸喪失學習興趣,使得教師教學效果較差.將數學文化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推動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豐富教師教學的內容,能夠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數學文化內容的熏陶,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加強教師教學的效果,教師通過對相關數學文化的結合,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師教學的水平.

二、展示數學美學,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文化中所蘊含的美學知識是十分深邃以及理性的。其美學理念是將自然規律抽象性轉變為其概念、定理以及公式,達到在現實理念中也能深度地認知到公式中蘊含的對稱以及簡潔美。當然其數學文化不僅僅是從理念上得到其美學認知,更多的是能夠在豐富的內容中得到語言、體系以及結構思維等的呈現。例如,對于七年級數學章節知識中的“幾何圖形的認知”章節教學,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讓學生深度學習教材知識內容,可是這種模式的教學并不能讓學生聯系到自我生活現象,沒有將知識聯系到生活的能力,就會導致學生無法進一步自我構建體驗式學習場景,那么接下來一系列的學習活動都會受到限制,十分不利于學生的培養自我綜合數學能力。因此,教師在其相關圖像的初步認知過程中,一定要全方位結合教學輔助工具,如投影儀將教學準備課件投影到黑板上,讓學生在相關的視頻上得到其建筑物、奇特的圖形圖案的認知,學生其實對于幾何圖形的認知這一章節知識是十分感興趣的,因為這一章節知識與學生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對于其數學歸納思想方式上,對于其乘方的教學上,需要整合抽象、形式性的數學文化,進一步達成圖形世界的對稱美,針對其數學美學是其數學文化的具體體現形式之一,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欣賞以及創造能力。

三、設計問題情境,引入數學文化

初中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更是一門實用性學科,從初中數學教學目標來看,數學教學更加注重聯系實際。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目的地引入數學文化,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數學教學課堂,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目的地將數學史和數學概念聯系在一起,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融合信息技術,滲透數學文化

許多幾何知識單憑教師在黑板上畫圖講授,學生有時候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進行動態演示使學生了解其變化過程、變化前后的對應關系以及其變化的結果,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條件的地區,教學中要盡可能地使用函數計算器、計算機以及有關軟件,這種現代教育手段和技術手段將有效地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效率.如利用計算機展示函數圖形、幾何圖形及其變換過程并研究其性質……”例如,在講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章“平行線的性質”時,教師可以用Geogebra軟件演示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其教學步驟是:簡介軟件—動手繪制—演示.首先向學生介紹怎樣使用Geogebra,讓學生了解Geogebra是一個動態的幾何軟件.我們可以在上面畫點、線段、直線、多邊形等,事后還可以改變它們的屬性.教師在Geogebra上畫兩條平行線a,b及一條截這兩條平行線的直線c,并度量出這三條直線所成的角.教師順時針旋轉直線c讓學生觀察內錯角、同位角、同旁內角的變化,接著逆時針旋轉直線c讓學生觀察內錯角、同位角、同旁內角的變化,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變化前后這些角的特點.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及旋轉截兩條平行線的直線,觀察所形成的角的特點.最后進行總結交流.借助信息技術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而且能給予學生一定的實際操作的機會和探索問題的機會.經過直觀演示和實際操作后,學生日后即使不能將三個性質完整地敘述出來,他們也會在做題的過程中知道怎樣使用.

結束語

數學文化包括數學意識、數學思維、數學方法、數學精神、數學知識。從數學學科角度看數學文化,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與其他文化領域的融合;一類是數學本身的內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要借助數學知識,還需要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階段的數學更加注重實用性,且教學目標是學生在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但初中數學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等特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比較困難,且學習興趣較低。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數學文化,能夠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邏輯思維生活化,從而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朱天軍.基于數學文化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J].家長,2019(35):121+123.

[2]宋隨福.淺談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9(A0):63-64.

[3]王惠紅.淺談初中數學教材中的數學文化與教學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181.

猜你喜歡
數學文化課堂教學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誰遠誰近?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