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袁世凱在清末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2020-06-28 19:21王莉莉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袁世凱教育改革

王莉莉

摘 要:袁世凱是近現代歷史上的頗具影響力的風云人物,對其評價也是相當具有爭議的。但在清末教育改革中,其成就和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袁世凱的不懈堅持下,在幾乎貫穿整個中國的封建社會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了,琳瑯滿目的學堂被建立了起來。袁世凱的教育舉措, 推動著清朝的舊式的教育方式向新式的教育方式的轉變。袁世凱在改良教育制度這一方面做的努力,獲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績,這也組成了袁世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關鍵詞:袁世凱;清末新政;教育改革

一、袁世凱與科舉制的廢除

科舉制在我國已經持續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幾乎貫穿整個封建社會,到18世紀,科舉制度已經不能順應歷史發展的方向, 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 中國封建統治者卻還是利用科舉制度囚禁知識分子們的思想,這種行為已經嚴重妨礙了中國人才的培育。

袁世凱曾經就是科舉制度的荼毒者,他出身書香門第,家人對他以后的科舉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他也曾和普通的讀書人一樣,希望通過科舉光耀門楣。他也曾強迫自己,并立下遠大的抱負:“ 弟不能博一舉人, 不能瞑目” [1]。他曾經說過:“大丈夫應當在疆場拼命,使內外安定,怎么能齷齪被困于筆硯之間,這不是自己耽誤光陰嗎!”[2]。袁世凱積極上奏廢除科舉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青年時期的袁世凱厭倦科舉制,更厭惡八股,再后來看清形勢后,主張廢除科舉制。他提出“悉唯國無強弱,時無安危,有才斯理,誠以人才者,國家之元氣,治道之根本?!?[3]認為優秀的人才是治國的根本,是國家的元氣所在,主張對人才給予充分的重視,并大力培養新式人才。

袁世凱提倡廢除舊的科舉制,認為“科舉之為害,關系尤重,今縱不能驟廢,亦當酌量變通,為分科遞減之一法”。[4]此次上書得到清政府的許可。從此以后,八股取士的考試方法便被廢除了,改成考試策論,終于打開了八股取士關閉著的門。1903年袁世凱又向清廷提出要改革科舉的提議,他提出“將各項考試取中之額,預計均分,按年遞減,學政歲科試分兩科減盡,鄉會試分三科減盡”[5],這樣的話可以讓學子們明白,除了進學堂之外,再沒有別的做官的辦法了。這樣,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通過新式學堂就被培養了出來?!叭畾q到五十歲的可以進入師范行業以及速成兩種途徑?!?[5]袁世凱的此次上奏比第一次上奏思慮的愈發細致周全,不過還是想通過漸變的方法改革科舉,但是當時的局勢卻不能允許他繼續緩慢進行下去了。袁世凱深感情形緊要,他又聯絡了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周馥、兩廣總督岑春煊等人,向清政府上奏,提出:“立??婆e推廣學校,并妥籌辦法以期有利無弊” [6]。這個奏疏得到清政府的準許,清政府下令截止到1906年 , 停辦舊的科舉考試。這樣,在中國繼續了以前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遂被徹底廢止,終于徹底掃除了新式學堂發展的阻礙。林樂知在《萬國公報》發布文章,稱:“停廢科舉一事,直取漢唐以后腐敗全國之根株,其影響之大,于將來中國前途當有可驚可駭之奇效?!盵7]最終目的并不是科舉制度的廢除, 新的教育體系和學制隨著科舉制度的廢除,還在思考和探索中。

二、袁世凱與新式學堂

因為只有具有了齊全的現代化的教育機制, 才能確??梢怨┙o此時各方面的進步所必須的優秀的人才。[8]在袁世凱成為山東巡撫的同時, 正好趕上清政府實施新政, 光緒帝、慈禧要求大臣們積極獻言新政的措施。袁世凱的《遵旨敬抒管見上備甄擇折》里寫道: “百年之計,莫如樹人。古今立國,得人則昌。作善人才, 實力圖治根本”。又說“多設學堂,務使僻壤窮鄉,皆有庠序”。[9]通過這幾句話,我們能夠看到袁世凱的迫切期盼,那就是用普及新式教育的方法, 來培育新式人才。他制定了試辦的四項條例,那就是“首議辦法, 次立條規, 次立課程, 次籌經費” [10]。袁世凱在山東發展教育最突出的成績,即為山東大學堂的興辦,山東大學堂的創辦對當時乃至以后的中國教育都十分的意義深遠。

根據學部1909年在全國的調查資料顯示:直隸開辦的小學堂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位,小學生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中學堂的數量以及中學生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學堂總量位于全國二,經費投入全國第一,學生總數全國第一。他在所練的新建陸軍中選取能識字的士兵,教授他們漢字、德文、兵法等科學課程,這就是新建陸軍行營兵官學堂,他建議要在“保定省會建造師范學堂一區, 考取選擇各個州縣的舉、貢、生員作為師范學堂的學生” [11], 從上述內容我們也可以看出袁為直隸省的教育事業的發展所做出了貢獻之巨大。

袁世凱位極人臣,利用其職務之便,學習西方創辦了從中小學堂到高等學堂,從軍事學堂到師范學堂一大批系統完整的新式學堂,培養了一大批通曉各式各樣新式知識的人才,在民族危機日益嚴峻,西方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的時期有著重要的意義。他的教育理論有很多是具備相當的創始性深刻性,對于今天的教育改革還有一定的借鑒的作用。我們可以這樣說,袁世凱在清末社會大變革這一特定的歷史中,對推動中國教育的近代化的發展起著深遠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袁世凱.《致三兄函》,《北洋軍閥史料·袁世凱卷1》,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版, 第46 頁

[2]沈祖憲 吳闿生 容庵弟子記(卷一)[M]臺灣文海出版社1913.4

[3] [4]舒新城 近代中國教育史料學(三)〔S〕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 1961,第27頁,第28頁

[5] [6] [9]? 廖一中 羅真容 袁世凱奏議〔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 ,第16頁,第93頁,第70頁,第136頁,第85頁,第34頁

[7]周寧 驀然回首:廢除科舉百年祭 〔J〕 書屋2005,第75頁

[8]宋文博 黃河科技大學學報《清末新政時期袁世凱的教育思想與實踐》

[10] [11] 嚴修 東游日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第83頁,第145頁,第198頁

猜你喜歡
袁世凱教育改革
清末皇族內爭與袁世凱復出
等候袁世凱
淺談“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動物醫學專業面向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教育改革的探討
袁世凱五姨太一語成讖
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
袁世凱的用人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