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實踐活動

2020-06-28 06:09蘇鎧
快樂學習報·教研周刊 2020年13期
關鍵詞:能力活動課堂

蘇鎧

摘要: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實踐活動是一種有效而必要的教學方法。地理課程主要研究對象是自然與人文關系,教師除了課堂傳授相關的地理知識,還必須深入大自然,進行實際調查、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關鍵詞:地理教學;綜合性;實踐活動

我可謂是一個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幾年的老教師了,教過的學生人數眾多,他們考試的學業成績總體非常不錯,也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但自己總有一屆學生不如一屆的感覺,這也許和七、八年級學生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較薄弱有關。七、八年級地理大綱要求要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利用多媒體、學校園地,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提高其實踐操作性。

在我的教師生涯中,組織開展中學生的地理實踐活動眾多,通過分析總結這些地理實踐活動,我發現中學生地理實踐活動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問題有以下四點:

問題一:課時安排緊湊,實踐活動時間少。

問題二: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安全性問題壓力太大。

問題三:社會實踐活動效果不顯著。

問題四:活動方案構建不完善,活動形式單一,預期效果差。

而在我發現地理實踐活動存在諸多問題之后,我開始注重每次實踐活動的觀察,并會不斷地反思,并做好相關的記錄,以下是我關于如何高效解決初中地理社會實踐活動中上述存在的問題所提出的一些改善建議:

(一) 地理實踐活動核心要點

首先,在地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開展綜合性的地理實踐活動的前提要充分認識到本次活動的主題和價值,這樣才便于活動的開展。在活動前期,教師要根據地理學科特點,做到因材施教,開發研究最適合學生的實踐活動;其次,在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密切關注,隨時發現和記錄相關問題,為以后的實踐活動積累更豐富有力的經驗;最后,作系統完整的總結。在此過程中,教師對活動形式的選取和設計要尤為謹慎,且要聯系生活實際,保證做到可操作性強、可掌控性強。

地理課程主要研究對象是自然與人文關系,教師必須結合教材內容、學生的成長特點以及地理環境等客觀因素,才能設計綜合性實踐活動。經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探索研究,總結歸納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結合社會實地相關信息

地理教學的實踐活動要選擇學生易懂實地社會信息,結合中學生的實際特點來進行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活學活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假如學生對獲取的相關信息無法做到客觀的認識及評價,那么這活動也沒有任何意義。

2.結合課本知識,聯系實際生活

活動的開展形式應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符合,在選定形式方面更應注重知識點的遷移能力,可以以生活中的一些實際現象為主。例如,以平均氣溫為例,測四次氣溫引導學生探索氣候的影響力,要求學生結合教材與實際情況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3.結合周圍地理實地環境

學習地理學科的實地環境分兩方面:一是學校提供實際的教學環境。包括學校地理學習園地、儀器、多媒體、平臺等,教師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系統性教學實踐活動。二是校外環境。在條件允許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大自然,實地考察。結合課本知識,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有必要的探究性實踐教學活動。

(二) 了解課程任務,開展實踐活動

在湘教版七年級地理課本中,有些章節都有課后實踐活動。教師講授地理知識,更要開展實踐活動。例如教學降水類型中,有一種叫“地形雨”,為了讓學生更直觀了解,課前教師準備各種實驗器材,酒精燈、試管等,讓學生實踐操作,通過實踐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在空氣上升,氣溫下降的條件下,才能產生降水。這樣課本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理論知識認識、理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勤動手、勤思考的能力。

(三) 科學安排活動小組,確保開展實踐活動安全性

盡管教學活動千頭萬緒,但必須以教育為本,安全在先。開展實踐活動要科學安排,要有詳細的安全措施,要實地考察實踐活動環境,采用小組組長負責制。在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觀察、保護和跟蹤、防患未然,把風險降到最低,務必確保學生安全,確保順利完成實踐活動。

(四)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傳統的應試教育只重視書本知識,而忽視實踐活動的意義,這已成為一種頑癥。在新時代的教育要求中,應棄掉這種不利于社會發展的頑癥,學校與教師都應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施教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手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边@對于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來說更應如此,應重視調查研究,重視實踐,并深刻理解到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對于學生的意義在于學生可利用其領悟到的思想方法、觀點和規律,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從而發現和解決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這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五)開展課堂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課堂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在傳統教學中,我們在課堂上看到的大多是教師的“主戰場”,從傳統教學中我們只是看到了教師一個人的表演,學生極少擁有參與的機會,這種教學形式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精神。在新課改形式下,我們應該在給予學生充分主導權利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地理課堂的實踐學習中。因此,在地理課堂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學習到“等高線”過程中,帶學生深入學校地理學習園地,用沙堆拼成各種各樣地形,使學生更直接、直觀了解山脊、山谷,讓學生在更加形象生動的課堂教學中掌握山脊與山谷的本質區別,從而解決課文中山脊、山谷的難點,所有相關問題也迎難而解。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便是讓學生深入實地、實踐操作、整體感知,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我們只有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教學,才能更好地實現地理教學目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鄧曉君.新加坡初中地理教育對地理實踐力培養的特點和啟示[J].地理教學,2018(21)

[2]劉鶴.讓地理實踐力落地初中地理課堂[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20)

[3]王寶泉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06期

猜你喜歡
能力活動課堂
“活動隨手拍”
歡樂的課堂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寫字大課堂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