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位勢與企業創新關系研究的文獻綜述

2020-06-29 15:37劉德昶
世界家苑 2020年6期
關鍵詞:綜述創新

摘要:在開放創新環境中,能力和資源的稟賦差異決定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而企業地位的不同將進一步引導企業的經營行為。不少學者對企業的地位和創新行為兩者關系都進行了充分研究,但由于切入視角不同,當前相關關系的研究結論頗為混亂,并且缺乏對相關文獻的總結。因此,本文從企業位勢視角出發,通過整理相關文獻,綜述企業位勢與企業創新兩者的關系,填補相關研究的空白。

關鍵詞:企業位勢;創新;綜述

1 引言

創新一直是企業管理活動的主題,也是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在全球化和知識經濟雙重背景下,企業在產業鏈或者合作關系上的相對地位對企業進行創新活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而無論是企業間競爭還是合作關系,還是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都能在較大程度影響企業的創新戰略和目標。因此,企業如何利用自身地位來進行創新活動一直是相關學者研究的重點。本文通過整理相關學者的觀點,對從刻畫企業位勢的不同視角和動態位勢對觀點進行總結,彌補當前對相關關系綜述研究的不足。

2 企業位勢的內涵界定

通過CNKI數據庫進行檢索,發現蔡西陽是我國最早提出企業位勢一詞的學者,他從物理學中的物理位勢一詞衍生出企業位勢理論,并認為企業在經濟社會中總是處于某一位置并擁有勢能,資源憑借勢能差在企業間進行流動,處于高位置的企業比地位置企業對資源擁有更多的吸引力。由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戰略性作用,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企業間的知識差距,由此也形成企業的知識位勢理論。杜靜(2004)則首先提出知識位勢是由個體自身擁用知識的質量決定的,即個體間在知識的品質和數量上具有差異,這種差異形成了個體的知識位勢。劉景東和黨興華(2013)則借助于物理的相關概念,認為企業只是在創新網絡中的一個知識體,企業間知識存量的差異導致了企業在創新網絡的位勢,知識通過企業位勢差異進行流動。相關學者也從企業間關系和網絡結構角度豐富企業位勢理論。劉閑月和林峰(2012)認為產業集群是由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政府和中介等形成的知識集成平臺,這種聯系關系的聯結是由于信息和知識依靠位置差異產生的,企業的勢能也是因為自身資源能力和控制資源的能力決定的。

3 企業位勢與企業創新的關系研究

梳理相關文獻,發現學者們主要是從企業資源能力角度來探討與企業創新的關系,一部分學者從靜態的角度研究企業間的知識存量的差異和創新網絡中企業控制資源的能力來研究兩者關系,另一部分學者從動態角度探討企業位勢躍遷對企業創新活動的影響。

3.1 知識位勢與企業創新的關系

劉景東和黨興華(2013)從企業自身知識積累的寬度以及深度刻畫知識位勢,基于103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究數據實證分析發現:當企業自身知識涉及的領域足夠寬泛時,知識寬度能正向調節自身知識共享與顛覆式創新的關系;當企業能熟練和利用所所掌握知識時,知識深度能正向調節外部知識獲取與顛覆式創新的關系。米捷和林潤輝等(2016)則將研究對象轉向于跨國企業與本土企業、本土企業間的知識寬度和知識深度的差距刻畫企業位勢,并基于博弈論方法探討產業集群企業中低位勢和高位勢之間的中間企業以積極、消極和機會主義等行為對整個創新系統知識共享方式的影響,并通過實證分析得到知識位勢能有效促進各主體間的知識共享行為。曾德明和胡淼鑫等(2011)從企業內部個體員工的知識的質和量刻畫員工間的知識位勢,并認為知識在低位勢員工和高位勢員工之間的流動需要付出代價,企業通過設計合理和有效的激勵制度能幫助知識在低位勢和高位員工間的轉移,進而提升團隊的創新績效。

從各個學者的觀點來看,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靜態知識位勢與企業創新的關系,即企業自身的知識深度和寬度都會顯著影響企業的創新行為,缺乏從動態的角度探討知識位勢提升與企業創新行為的關系。

3.2 網絡位勢與企業創新的關系

劉閑月和林峰等(2012)認為由于集群企業深度嵌入分工網絡和社會網絡中,企業位勢差異導致企業資源的獲取和知識轉移的方式呈現差異,企業要積極利用合作關系提高自身在集群網絡中的位勢,豐富自身資源和取得資源控制優勢。王核成和魯東琴等(2018)基于實證研究方法探討網絡位勢與漸進性創新的關系,并從企業合作關系的質量、網絡中的中心性和結構洞等刻畫企業位勢,進一步得出企業關系和位置能正向調節網絡位勢與漸進性創新績效的關系,企業應當積極構建網絡位勢以獲得優質性知識和非冗余資源。張慧和王核成等(2015)從企業所處網絡的結構、關系和整體資源劃分出刻畫企業位勢的三個維度,包括企業所嵌入網絡的中心性、合作關系聯結的緊密性以及資源差異,并分析得出占據高位置的企業能更接近創新資源,各成員間的互信程度有助于知識轉移的效率,企業自身資源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企業知識吸收和轉移的效率。

從相關文獻來看,學者們主要主要探討企業位勢與知識獲取、共享和轉移的關系,忽視維持關系和保持網絡的成本因素。

3.3 企業位勢躍遷與企業創新的關系

張保倉和任浩等(2017)認為企業位勢可以由企業在合作關系網絡中的位置和自身技術能力決定,并根據企業所處的不同位勢將企業類型劃分為中心企業、次中心企業、非核心企業以及邊緣企業,提出非核心企業向次中心企業邁進可以通過模仿創新和加強與相關企業合作的路徑實現。安軼龍和張英華(2019)則以具體的案例分析探討企業的位勢躍遷路徑,并認為企業位勢躍遷可以從提高市場位勢和技術位勢來實現,通過分析對天津長榮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提出企業的不連續創新對位勢躍遷具有重要影響作用。芮正云和羅瑾璉(2017)以新創企業為研究對象,以企業所處網絡的中心性、中介性來測度企業的網絡位置,通過探究中心性和中介性探究企業位置在新創企業聯盟能力與知識權力的作用機制,發現中心性變化在兩者關系上只起部分中介作用,而企業網絡中介性的提高能顯著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除此之外,相關學者還探究了網絡位置變化的速率與創新績效的關系。如陳祖勝和任浩(2015)認為占據核心位置的企業能獲得大量且優質的創新資源,企業的目標之一便是有效管理自身的網絡位置,并將企業所處網絡聯結伙伴數量的變化來測度網絡位勢的躍遷的速率,并通過進一步實證研究得出過快的位勢變化反而不利于企業的創新績效,企業需要加強自身吸收能力和位勢提升的成本管理。

通過梳理各學者的結論,不難發現相關學者從位勢變化的角度研究位勢躍遷和企業創新的關系,部分學者認為位勢躍遷正向影響企業創新,另一部分學者認為位勢躍遷過快不利于企業創新,究其原因是相關研究只討論兩者關系,忽視中介變量的影響,以致于結論并不一致。

4 結語

本文從不同學者關于企業位勢的定義出發,闡述當前研究主要關注知識位勢、網絡位勢以及網絡位勢躍遷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梳理相關文獻,學者們大多從知識位勢的靜態角度探討兩者關系,缺乏知識位勢動態視角的相關研究。也有學者從合作關系和網絡位置上探討兩者關系,但無論是保持和提升合作關系或者當前網絡位置都需要投入大量資源,資源的消耗使得創新成本提升,進而抑制企業創新活動,因此相關研究缺少關系和位置成本等因素的考量。還有一部分學者從動態網絡位置變化探討兩者關系,但相關觀點并不能有效統一,原因是忽視了中介變量的作用機制。因此,本文在總結相關關系研究不足的基礎上提出展望:從動態的知識積累的寬度和深度的變化探究知識位勢的變化與企業創新的關系;加入關系成本等因素,進一步分析成本在企業位勢和創新活動的調節機制;企業位勢躍遷意味著新的合作伙伴加入,但新合作伙伴的加入是如何企業創新活動的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蔡西陽,李捷.企業位勢理論及評價方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9(01).

[2] 張保倉,任浩,郝斌.企業位勢的驅動因素、分類模式及轉化路徑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05).

[3] 芮正云,羅瑾璉.新創企業聯盟能力、網絡位置躍遷對其知識權力的影響——基于知識網絡嵌入視角[J].管理評論,2017(08).

[4] 張慧,王核成,俞抒彤.網絡位勢對集群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組織學習的中介作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15).

[5] 安軼龍,張英華.企業位勢躍遷基本路徑——基于一家制造型隱形冠軍企業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12).

[6] 陳祖勝,任浩,林明.網絡內企業位勢躍遷速度對創新績效的作用機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6).

作者簡介:劉德昶(1995—),男,四川達州人,管理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技術創新、知識管理。

(作者單位:云南財經大學商學院)

猜你喜歡
綜述創新
SAPHO綜合征1例報道并文獻綜述
基于遷移學習模型的小樣本學習綜述
知識追蹤綜述
共指消解技術綜述
面向自動問答的機器閱讀理解綜述
施工機群配置優化研究綜述
施工機群配置優化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