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教”“學”與“玩”的有效結合

2020-06-29 09:39秦志
大眾科學·上旬 2020年8期
關鍵詞:體育小學生農村

秦志

摘 要:在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增強趣味性和可行性,必須要做到“教”“學”與“玩”之間的有效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增強游戲活動,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小學生創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等,“教”“學”與“玩”之間的相互融合,能夠確保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滿足學生需要,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教”“學”“玩”;有效結合

引言

體育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大部分課程活動都在戶外進行,很容易受到教學環境、體育設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小學體育課堂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改變小學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既要與其他課程有所區別,又要有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和獨特的活動方式,將“教”“學”與“玩”有機結合,全面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

一、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教”“學”與“玩”結合的理論依據

(一)小學生的成長特點決定了“教”“學”與“玩”的相互結合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對所學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烈,這也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教與學與玩的有效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體育課堂教學只有結合學生情趣特性,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寓教于學,才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體育鍛煉,幫助學生從小養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

(二)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決定了“教”“學”與“玩”的結合

小學生的身體不斷發育,骨骼硬度小,肌肉耐力韌性差,容易疲勞。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大負荷的運動,很容易導致學生的身體發育受到影響,嚴重的還會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償失。課堂游戲活動能夠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輕輕松松的動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知識。促進學生的學習水平全面提高。

(三)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決定了“教”“學”與“玩”的結合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還不高,在體育課堂教學時,如果教師按照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滿堂灌,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導致學生對體育課失去學習興趣,這說明在體育課堂中只注重教學是不夠的,要將“教”“學”與“玩”相互結合,通過游戲趣味活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

(四)小學生的成才需求決定了“教”“學”與“玩”相結合

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缺乏完善的體育設施項目,導致小學生在體育課堂訓練中無法進行有效訓練。為了幫助小學生的自我成長,體育教師必須積極利用農村地區的特殊環境,讓學生在廣袤的田野中自由奔跑,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與自然親近,能夠提高學生的活動運動水平,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增強學習的興趣。

二、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教”“學”與“玩”結合的主要策略

(一)以學生需求為基礎

在開展“教”“學”與“玩”結合時,最主要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農村小學的教師來說,在開展“教”“學”與“玩”結合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不能夠過分追求學生必須完成不合適的教學任務。只要學生能夠有參與的態度即可,而且對于體能不同的學生必須區別對待。在“教”“學”與“玩”結合活動中應該一視同仁,幫助學生體能水平全面提高,給予學生進行正面評價。體育“教”“學”與“玩”結合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能素養,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下開展各項體育訓練活動,讓學生不斷挑戰自我,全面增強身體各方面的素質,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課堂訓練的總體質量水平。

(二)“教”“學”與“玩”結合必須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

在體育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對體育器材進行改進與創新,而不是一味要求學生按照“教”“學”與“玩”結合的模式對環境進行改造,只有創新“教”“學”與“玩”結合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增強教學訓練的主體地位,才能夠幫助廣大學生理解體育“教”“學”與“玩”結合的內涵,增強學生對“教”“學”與“玩”結合的理解。例如,通過每個隊員站在一定高度的臺子上身體筆直地向后倒下作“背摔”,此小組其他成員及其它組的同伴在臺下接住。幫助團隊成員在短時間內了解有效的溝通的環節和步驟。如果團隊之間缺少了信任,那么不僅這個大家庭不會和睦,而且也直接影響到了整體的戰斗力。

(三)對體育“教”“學”與“玩”結合的具體結果進行充分評估

在開展體育“教”“學”與“玩”結合時,必須要積極評估通過學生對體育課程評價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明確“教”“學”與“玩”結合活動的具體開展效果,分析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在參與“教”“學”與“玩”結合活動的具體感受,保證“教”“學”與“玩”結合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參與到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之中,也可以保證“教”“學”與“玩”結合的教學水平全面增強。例如呼啦圈時間游戲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合作和競爭的意義,體驗探索與創新的快樂。各組人手拉手圍成一個圈,將呼啦圈套在隊長的左胳膊上,隊員在不松手的情況下將呼啦圈從隊長的左臂出發,通過每個隊員的身體傳送然后重新回到隊長的左臂,時間少的團隊算勝利,失敗的團隊隊長做20個俯臥撐,女隊長做20次蹲起。

結語

通過“教”“學”與“玩”結合才能夠讓學生快速的了解社會,融入社會,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為此獨立院校在開展素質“教”“學”與“玩”結合時,最主要的就是聯合社會企業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與“玩”結合,引導學生對體育運動深入了解,磨練學生的意志力。

參考文獻

[1] 杜光明.小學體育教學中“教”與“玩”的巧妙結合[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05)

[2] 楊萬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策略探究[J]. 西部素質教育. 2018(07)

[3] 楊勇健.新時代農村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 家庭生活指南. 2019(04)

[4] 何茵.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方法淺談[J]. 當代體育科技. 2020(01)

猜你喜歡
體育小學生農村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我們的“體育夢”
我是小學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非常小學生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