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剪紙趣味性教學方法

2020-06-29 18:31羅婷婷
大眾科學·上旬 2020年8期
關鍵詞:剪紙藝術有效方法趣味教學

羅婷婷

摘 要:剪紙是我國民間傳統藝術,創作過程調動了手、腦、眼等多重感官。小學美術教育開設剪紙課程,既有利于弘揚與傳承傳統剪紙藝術,也能鍛煉學生的手腦并用能力、塑造審美素養,為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因此為了強化小學生綜合美術素質,筆者認為要充分重視美術剪紙活動,如何融入趣味性教學方法,如何提升剪紙教學實效性,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教育課題。

關鍵詞:小學美術; 剪紙藝術; 趣味教學; 有效方法

剪紙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豐富多樣的剪紙作品,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傳遞著深刻的生活體驗、社會認知與審美情趣。小學美術教育中融入趣味的剪紙活動,對調動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美術創造力、提升綜合美術素養大有益處。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充分了解剪紙教學的積極意義,探尋趣味教學方法。

1.小學美術剪紙教學的積極意義

1.1 剪紙教學豐富美術教學內容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多穿插有趣的剪紙活動,向學生滲透剪紙知識、學習剪紙技能,動手實踐剪紙活動,由此突出了美術教育的知識性、文化性與藝術性多重功能。與此同時,剪紙活動豐富多彩,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自主學習熱情,在主動了解剪紙藝術,積極創作剪紙作品的過程中,強化美術認知,提升美術想象力與創造力。

1.2 剪紙教學鍛煉動手操作能力

剪紙藝術是我國傳統藝術瑰寶,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其中也蘊含了豐富的美術知識與美術原理,學生在動手創造、動腦思考的過程中,綜合鍛煉運筆能力、動作操作能力、色彩調配能力以及良好審美能力,強化美術創作素養,同時也能深刻感受美術學科的趣味性與實用性,調動學習熱情。

1.3 剪紙教學保護民間藝術文化

我國民間剪紙藝術的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如經典的剪紙作品“竹報平安”、“五子登科”、“西游記”等,貫穿了優秀的民間藝術與傳統文化,學生在鑒賞剪紙藝術作品的同時,也全面地了解古代的神話傳說、歷史典故、民俗風情等等,了解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發自內心地萌生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心,積極保護與傳承民間藝術文化。

2.小學美術剪紙教學的趣味方法

2.1 趣味啟發,豐富審美體驗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審美素養,要啟發他們經歷發現美、感知美、創造美的過程,而剪紙活動中各種各樣的藝術造型,也就調動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與審美感受。在剪紙活動中激活美術情趣,感知民間剪紙藝術的獨特審美。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真正融入剪紙活動,對剪紙藝術充滿濃厚的探究興趣,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啟迪思維與智慧,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剪紙活動方案,以趣味性活動啟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并在剪紙的同時滲透美術知識與傳統文化。例如窗花是常見的剪紙作品,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各種各樣造型的窗花,介紹各地剪窗花的民俗風情,營造濃厚的民間節慶氛圍,調動學生的剪紙熱情。再如剪紙活動中融入有趣的游戲活動,在學習《有趣的臉譜》時,剪出各種創意性的圖案裝飾臉譜,在班級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臉譜剪紙創意大賽,激活小學生豐富的審美體驗。

2.2 趣味生活,激活創造靈感

雖然剪紙活動講究創意,但是每一個內涵深刻、審美豐富的剪紙作品都奠定在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上,如剪紙中陰刻、陽刻、混合刻等不同方法的運用,再如處理剪紙中線條的疏密程度等等,在掌握基本剪紙技巧的同時,選取貼近小學生生活體驗的活動內容,立足趣味生活,激活創造靈感,促進理論認知與實踐體驗的有機融合。例如小學生普遍對小動物感興趣,鼓勵他們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造型,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上網搜集相關資料,了解各種小動物的構造,并創作基本的構圖,最后以“奇妙的動物世界”為主題設計動物剪紙。奠定在觀察生活、感知生活的基礎上,學生完成了一幅幅優秀的剪紙作品,有人剪蝴蝶、有人剪小白兔,有人剪各種花紋的瓢蟲等等,正是因為有了趣味的生活素材為依托,大家創意十足。

2.3 趣味交流,調動藝術思維

孩子美術創作的過程應是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過程,美術教師要組織大家圍繞剪紙作品多交流、多討論,由此激發創作靈感,打開創作思路,也能促進學生的藝術表達。例如在《手拉手好朋友》一課中,學習剪連續的人物或者動物紋樣,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同學之間互相分享剪紙經驗,構思剪紙思路,合理分工,有人負責選材、有人負責畫稿,有人負責切割,有人負責組合與粘貼,完成了不同風格的剪紙作品。通過小組合作,開啟了學生的藝術思維,大家興趣盎然地投入討論與創作,充分發揮剪紙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每個人提出的新奇想法與獨特創意都可能在作品中表現出來,在熱鬧的交流活動與剪紙作品展覽中提升藝術鑒賞能力與審美素養。

2.4 趣味實踐,分享勞動成果

美術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主體地位交給學生,鼓勵他們多動腦、多思考、多操作、多創新,在趣味的美術體驗中積累創作技能,強化美術素養,這也正是“授人以漁”教育理念的直觀體現。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與認知水平,組織趣味的課堂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做中學”、“玩中學”。例如學習《各式各樣的帽子》時,大家提前收集不同造型的帽子圖片或者實物,課堂上一起討論交流,總結每個帽子的款式、顏色、裝飾等特征,了解基本的設計思路與設計方法,聯想出自己想要設計的剪紙作品;再利用彩色紙等手工材料,剪一剪、畫一畫、粘一粘,各式各樣的立體造型的帽子躍然眼前,再進一步給帽子涂上顏色、裝飾美化等。整個活動過程中,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最后再展覽作品,比一比誰設計的帽子最有創意,誰的手工作品最優秀,快樂地分享勞動成果。

總之,小小的剪紙活動中蘊藏著大大的教育意義。我們要將美術教育與剪紙活動有機結合,全面調動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與創造能力,以多樣的、趣味的、實用的剪紙活動為切入點,讓孩子們體驗勞動者的智慧,感受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讓大家在快樂的剪紙中積累美術知識、豐富精神世界、提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耿靜.剪紙藝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界,2020,(1):39-40.

[2]郭金培.小學美術人物剪紙教學的實踐研究[J].新智慧,2019,(34):84.

[3]陳小齊.巧手剪藝術,美術話工藝 ——探究剪紙藝術走進小學美術課堂[J].兒童大世界(上半月),2019,(12):209-210.

[4]李昆.小學美術剪紙教學的傳承與創新探討[J].散文百家(下),2020,(1):17.

猜你喜歡
剪紙藝術有效方法趣味教學
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藝術的發展趨勢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播探究
剪紙藝術元素在包裝中的應用研究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學實踐研究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淺談剪紙藝術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應用
無人駕駛智能車障礙檢測方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