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發展策略研究

2020-07-04 03:02趙慶紅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社會發展職業教育策略

內容摘要:職業教育發展是時代的需求,是社會主義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在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過程中,職業教育決定著區域競爭力的發展。必須把職業教育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統一規劃,統籌職業教育資源,把握地方發展的人才和技術需求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改革, 為國家教育強國戰略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職業教育 社會發展 策略

1.榆林職業教育發展的機遇

職業教育的發展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成熟,比如德國、美國等國家,他們的職業教育體系建立較早,發展的比較穩健。而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相對滯后,從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的發展才逐步走向新的發展軌道。黨的十九大以后,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高等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因此,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對榆林市職業教育的發展意義重大。

榆林作為呼包鄂榆城市群的重要樞紐,在全國新型城鎮化格局和沿邊開發開放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產業基礎較好,資源合作潛力巨大,交通相互連接,人文交流底蘊深厚,一體化發展認同感較強,城市集群所帶來的效應也在明顯增強。在榆林面臨大發展的機遇面前,榆林市的高職教育承擔著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符合榆林特色的可靠的職業技術人才的歷史使命,時不我待,在未來的5-10年時間,是榆林職業教育發展的黃金時期,所以發展戰略顯得尤為重要。

榆林市職業技術學院是榆林市委市政府舉辦的唯一一所高職院校,剛剛整合了原來榆林農校、林校、財校、衛校再加上以前整合的工業學校,目前一個綜合性大職院的格局初步形成。榆林市12縣的農業、林業、醫療、財政等系統的骨干力量有一半以上均來自這些院校,如今大職院整合了現有的榆林最好的職業教育資源,再聯系各縣的職教中心,大力培養符合榆林當地需要的專業化高技術人才和專業工匠,必將成為建設榆林經濟社會的主力軍,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社會效益,也將成為榆林向全國乃至世界的一張閃亮名片。

2.職業教育發展是時代發展的需求

2.1職業教育是教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重要定位,深刻闡明了職業教育的跨界特性以及在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領域的重要地位。同時指出,職業教育“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重要職責。發展職業教育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實人才保障”。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重大使命,深刻闡明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大意義。

2.2職業教育發展是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專門對職業教育工作所作的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指示,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意蘊深邃,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工作空前重視,是新時期我國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行動指南。李克強總理也在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座談會上講到,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對于發揮我國人力和人才資源巨大優勢、提升實體經濟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近年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應予充分肯定?!笆濉睍r期,希望圍繞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部署,落實新發展理念,切實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強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加快培育大批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人才,深度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中國制造2025”的實踐之中,促進新動能發展和產業升級,帶動擴大就業和脫貧攻堅,為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作出新貢獻。

2.3職業教育發展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

作為陜西省經濟發展的第二極,榆林市要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能源化工基地,為榆林市跨越式發展、建設晉陜寧蒙區域中心城市提供大量堅實的建設者和高素質勞動人才,就必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去年以來,榆林市將原有的農校、林校、財校、衛校等中職院校全部整合,初步形成一個大職院的辦學格局。依托原有的優勢專業資源,不斷創新辦學模式,提高辦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為榆林市的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目前在國際國內能源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榆林作為能源重化工基地和晉陜寧蒙區域中心城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其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必然要發生深刻變化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榆林相應的以能源化工為特色的職業教育也同樣面臨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榆林的職業教育面臨起步晚、生源不穩定、模式單一,發展緩慢等困境,因此如何辦好我市特色職業教育,是當前市委、市政府所面臨的重要挑戰。

2.4職業教育發展是區域競爭力發展的需求

在國際國內環境日益復雜化,區域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我國在十九大以來提出了職業教育終身化的戰略要求,對于榆林市這樣一個起步較晚,距離一流高職院校差距較大的現實情況來說,需要破解不少在發展中存在的難題,比如如何快速準確定位發展方向,如何建設榆林特色職業教育體系,如何將職業教育與榆林當地經濟發展進行深度融合,如何結合當前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榆林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人才保障等等。

3.榆林地區職業教育發展探析

3.1全面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建設

將職業教育發展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規劃,統籌區域內職業教育資源和各類職業教育協調發展,促進各部門落實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解決好特色專業、職普比例、師資設備、示范校建設、中高職銜接、技能培訓資源、社區教育、校舍擠占問題。市、縣兩級政府共同推進高質量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建成能源與新能源類、加工制造類、石油化工類、公共管理與服務類、信息技術類、醫藥衛生類、文化藝術類、交通運輸類等八大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校內實訓基地;與企業合作,建立一批校外實訓基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滿足學生多樣化成長的需要,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

3.2完善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建設

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與社會發展、行業崗位需求緊密結合[1],培養行業、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那就必須在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目標的制訂上與行業廣泛接觸,也就是說必須把企業的業務、技術資源嵌入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每一個環節。通過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2]、校企共同構建“1+1”(企業技師+學校教師)高水平、結構化教師創新教學團隊,推行現代學徒制,形成“課堂在車間、工廠在學校、產品即作業”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將企業轉化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將能工巧匠轉化為專業課教師,將生產設備轉化為生產性實訓設施,將企業文化轉化為職業精神。

3.3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必須全面深化大力推進。落實“三教”改革,啟動職業院校校本教材編寫工作,推行專業教學與技能實訓相融合的教學方式[3],積極推廣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大量引入典型生產案例,不斷強化技能教學,提升學生職業素養。落實市級學生技能大賽制度,加強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第二課堂。加強內涵建設,以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為抓手,制(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冠融.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于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策略分析——基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個案分析.現代商貿工業, 2019,40(32),36-38.

[2]陽俊,朱朝霞,曾維偉.“走出去”背景下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的培養研究.智庫時代,2019,(43),93-94.

[3]張素芳.“1+X”證書制度試點下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0),201-202.

(作者介紹:趙慶紅,榆林市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社會發展職業教育策略
論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
論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
淺析統計數據質量
淺議公文與社會的發展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淺析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代價問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