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美學教學的現狀分析與改革策略

2020-07-04 02:09于顯鳳
課程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關鍵詞:改革策略現狀分析

于顯鳳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進程不斷深入,高校美學教育若想緊跟時代和教育趨勢,必須針對教學現狀展開反思,從學生感性思維著手推進美學教學。本文先對高校美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隨后從課堂教學、第二課堂以及“三實”教育出發總結改革策略,為推進美學教學發展、提升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關鍵詞】高校美學? 現狀分析? 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4

美學教學隸屬社會科學,具有很強的復雜性和深度。美學課堂需要基于哲學角度,系統地為學生介紹美學原理、審美規律[1]。同時,隨著經濟、科技的持續發展,知識訊息更新速度不斷加快。面對當前海量信息、多維度感官刺激的情況,美學教學不能沿襲傳統模式,必須結合時代特點進行教育改革,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 高校美學現狀分析
  1. 美學教育任務同時代環境存在矛盾

高校運行機制是以專業能力為基礎構建的,重視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關注人文素養和素質教育?,F階段,美學課程是基于審美陶冶相關理念,以培養審美情趣為目標設計的[2]。教師需要借助美學教學引導學生感悟和追求美,并增強其創造美的能力。但由于社會情勢處于動態變化當中,諸如價值判斷、審美觀念等存在一定的失衡性,當前教學多是以實用標準來評判學習知識,使得美學教育遭受影響。

  1. 美學教學內容、手段間的矛盾

美學課程屬于文藝學的構成部分,將所有美和藝術看作研究對象,并且同哲學、文學等理念相融合的理論研究[3]。美學課程可以引導學生系統、深入地把握美學相關原理、規律,感悟審美活動。但是,傳統模式的美學教學具有明顯的封閉性,過于關注美學理論,忽視了美學實踐,導致美學課堂表現出抽象性,學生很難實現直觀層面的認知。這便出現了豐富的美學現象同傳統的枯燥課堂之間的矛盾。同時,學科設置也并不重視美學學科,導致美學教學逐步趨于邊緣化,很難達成教學目標。

  • 高校美學的改革策略
  1. 從課堂教學出發,不斷優化教學手段

1.1 借助課堂教學推動文化傳播

基于學生在美學概論理論方面興趣不足的問題,教師需要從課堂教學出發,不斷優化教學手段。其中,借助課堂教學推動文化傳播是關鍵的環節。例如,設計美學課程涉及到設計鑒賞、原理、方法以及設計觀念等內容。此類課程設計貫穿在后期設計實踐的各個環節。教師應積極推動美學教學、設計實踐相融合,特別是對于需要借助計算機進行輔助的設計課程,不能僅關注工具的運用,還需要將美學理念滲透其中[4]。例如,教師可以將建筑、產品等多個領域的實例融入課堂當中,切實呈現不同設計背后的文化底蘊。文化表現作為美學設計的關鍵內容,教師需要結合學生認知、教材內容從文化生活等多個方面啟發學生,提升其審美表現。設計教學需要關注相關的美學文化,依靠美學文化培養學生鑒賞能力。

1.2 重視課程教改,豐富教學模式

教師需要基于教學內容、課時安排等要求,安排合理時間組織課堂討論。討論內容可以分成如下形式:首先為隨機自由討論模式,由教師提出相應的討論題目,隨后學生結合已有美學知識展開聯想與討論,表述自身見解或者是疑義。該方式是對“頭腦風暴法”的借鑒,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思維,為新觀念或者創新設想的提出奠定基礎[5]。其次,課堂討論還可采取課前設置論題,課堂展開討論的形式。教師需要于課前結合教材內容設置相關論題,隨后借助辯論競賽等形式來激勵學生,促使他們在課下積極查閱相關資料。這種模式能夠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氛圍。此外,從課堂形式來看,討論課還可分成分組辯論和按座位發言的形式。其中分組辯論模式可以先讓學生通過組間討論形成不同觀點,隨后再進行課堂辯論。而根據座位發言的模式能夠拓展討論范圍,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呈現個體靈感,尤其是對于內向學生有著積極作用。

1.3 借助專題講座,完善實踐理論

為了推動美學理論同實踐的深度融合,引導學生體會藝術之美。教師需要以教學大綱為導向,選取合適的章節組織專題講座。比如,對形式美相關創作原則進行講授時,傳統課堂采取的是逐條講解的模式,隨后再選擇一定藝術個案進行分析。而借助專題講座的模式則更適應學生認知,教師可以留置一定時間針對中國繪畫藝術組織專題講座,通過講座逐步推出相關創作原則。專題講座采取的原則是從實踐到理論,與學生認知極為契合。隨后課下讓學生結合相關創作原則對不同藝術門類進行分析,實現從理論到應用。

1.4 合理應用多媒體課件

教師還應結合教學內容、學生興趣積極借助多媒體等現代手段組織教學。多媒體課件能夠改善以往單純依靠板書教學的弊端,通過動靜結合的形式對學生興趣加以調動,從多方面刺激學生感官[6]。同時,教師應明確課件并不能取代板書,應通過課件展示更為豐富的美學信息,盡可能地拓展課堂內容。

  1. 借助第二課堂輔助教學,拓展教學內容

2.1 引導學生閱讀資料,設置藝術活動

第二課堂是基于第一課堂相關理念,并對其進行的合理延伸與補充。為了更為有效地鞏固課堂知識,拓展學生相應的藝術視野,教師應積極借助藝術活動組織教學。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時刻關注美學思潮前沿,了解不同類型的美學思潮。其次,教師還應鼓勵他們課下盡量閱讀相關藝術作品,并對其進行合理分析與評論,將美學教學同其他課程有效結合,多欣賞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此外,教師還應結合教學進展開展藝術評論活動,對學生人格、氣質加以培養。

2.2 通過專題網站實現多元交流

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堂中借助多媒體展開教學,還可在第二課堂中以美學課程相關內容為主題構建專題網站,將美學著作、學術前言等內容添加到網站當中,便于學生進行瀏覽。同時,網站還可設置討論板塊,供學生自由討論、表述觀念,對學生興趣加以調動。同時這種論壇式的討論空間還能夠給予學生較高的話語權,營造出自由、平等且的討論氛圍。再者,教師還可結合課堂內容組織網絡論壇活動,可在論壇中分享多元化的學術資源。

  1. 推動“三實”教育的發展??

三實教育指的是基于設計美學相關理念開展的實踐、實驗和實戰活動。其中實踐環節對于三實教育而言極為關鍵。教師應結合學生認知、教學內容構建起“雙師制”教育機制,將學生從單純設想方案的困境中解脫出來,鼓勵他們通過實際創作實現自身意圖。其次,實驗指的是美學思維,教師需要從學生個性出發,借助思維實驗測試等把握學生思維的敏感點,從而更富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創意思維。第三,實戰指的是美學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參與社會。日常教學應重視課程同社會接軌,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展覽活動、公益活動當中。

【總結】總之,高校美學教學需要緊跟時代、教育趨勢完善教學方式。教師應明確美學教學現存矛盾,并從課堂教學、第二課堂以及“三實”教育出發總結改革策略。此外,教師需要秉持“以生為主”的原則,基于學生認知、興趣以及教材內容設計更富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為提升教學效果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金香.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的設計美學改革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06):112-113.

[2]陳志敏.論述高校動漫專業教學中美學與創新意識的作用[J].農家參謀,2018(15):164.

[3]程霞.高?!懊缹W”課程教學改革策略的審視與思考[J].美與時代(下),2016(09):116-118.

猜你喜歡
改革策略現狀分析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勢下??茖W校體育教學工作研究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與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