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時明月漢時關”

2020-07-04 02:50吳華山
東坡赤壁詩詞 2020年3期
關鍵詞:邊關秦漢大眾化

吳華山

唐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p>

這是一首名作,尤其是其中“秦時明月漢時關”,古今不知有多少為人之點贊。我每每讀之,總想從中找到一點領悟,找到一點,對自己詩詞創作有所啟示的東西。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中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防邊筑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睂崉t這首詩之妙,不單純是語言上的互文。妙在何處?讀者讀了這首詩之后,自然而然會思索,秦、漢、月、關,寫的是什么?寫出了多少?為什么這樣寫?這首詩自始至終,是帶著十分真摯而深沉的情感來寫的。從秦至漢,從明月至邊關,從歷史到現在,從邊關至內地,從生離至死別,寫的都是從軍邊塞、馳騁疆場的將領和戰士。意態雄健,情思悱惻,一幅蒼茫雄渾的意境。字面上我們讀到的雖然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能夠想象得到的卻是從秦至漢為守護邊塞拼死戰斗從未見到歸還的遠征人。故而這首詩讀來,深感其中的人情味、社會生活味。由于寫的不只是作者自己所處的時代,而是寫了近千年的歷史變換,明月還是秦漢時的明月,邊關還是秦漢時的邊關,依然戰事不斷,征人未還。于是,眼前的戰爭擴大為世代的戰爭,戰爭造成的悲劇便帶有永恒的意義。詩人反戰與渴望和平之意,雖在言外,而情在言中。黃生《唐詩摘抄》云:“中晚(唐)絕句涉言議論便不佳,此詩亦涉議論而未嘗不佳。此何以故?風度勝故,情味勝故?!边@樣的“情味勝”的抒情方式,與一般截然不同,有著獨到的創見。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鼻赜^漢,漢觀秦;明月觀邊關,邊關觀明月;歷史觀現在,現在觀歷史,實質觀照的都是人,“萬里”“未還”的“長征人”。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與“長征人”完全融合在一起。用今語來說,就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與人民大眾完全融合在一起,分不出你我。這里的“無我”,即融情、融我。非無我,乃“無我之境”也。此詩之妙,妙在“無我”的情融。情融,是這首詩,特別是這一名句的情感創新,是詩詞的深度創新。時至今日,更為顯示出這種創新的力量,顯現出“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這使我更加看清了我自己詩詞創作中曾經有過的兩種偏向。要么假、大、空。大事、大題材、概念化。要么小我,表現小小的天地,小小的悲歡,小小的心境,成不了打通人心的境界。境界是為人民大眾表達心聲,是家國情懷。小我是圈子化,假大空也是圈子化,都脫離大眾。由原來的圈子化進入到現在已初步形成的大眾化,這是當今詩詞創作的新形勢。臧克家在他的《舊體詩稿》跋語中說:“所謂‘三新,即思想新、感情新、語言新?!卑拙右自凇杜c元九書》中說:“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备星槭窃姷母?。深度創新在于抓住情感這個根本?!冻鋈愤@首詩,之所以得到古今高度評價,明李攀龍推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主要在于這首詩的主題、題材、格調與一般不同,抒情主體完全不是表現“小我”的情緒,而是與民族、與時代融合在一起,進入了廣大群眾廣闊的社會生活,走向了民族化和大眾化的創作道路。他的不少詩都是這樣,如《長信秋詞》:“奉帚平明秋殿開,且將團扇暫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边@正是當今詩詞如何將詩人的個性與詩詞大眾化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詩詞如何創新的首要問題。重讀細讀這首詩,可以啟發我們關于詩詞發展道路的思考,努力找到詩詞新的美學表達方式。這種方式,首先是內容,是情感,而不單純是形式。詩詞創新主要在于情感創新。于是,我下大力氣改變自己,努力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著力于乳水交融地做到情融。近期我創作了《浣溪沙·贊“神十一”航天員景海鵬》:“三度飛天為國家,天宮一月試梅花,如何紅展小花芽。? 已是將軍年五十,不忘追夢探天涯。英雄本色自農娃?!保ㄝd《榆林詩刊》2016年4期)《臨江仙·養蜂人》:“三百六無閑一日,穿飛四季花叢。春天路上喜相逢。帶聲來蕊上,連影在香中。? 村里人呼蜂妹子,隨夫車駕匆匆。胸懷甜蜜暖融融。趕花人有夢,南北走西東?!保ㄝd《詩詞》報2018年3月15日第4版)因我初學,功力不夠,未能達到要求。我堅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與人民大眾情感融合,藝術地表達人民的心聲。

(作者系首屆孟浩然田園詩歌創作獎獲得者)

猜你喜歡
邊關秦漢大眾化
邊關月組詩
新媒體技術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影響研究
綏芬河
新時期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推進路徑研究
十五的月亮照在邊關
?;韬钅埂翱鬃悠溜L”姓氏問題釋析
大眾化時代的內在困境
先秦秦漢時期“孝”含義的裂變
秦漢秘祝源流考論
用大眾化方式推進理論大眾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