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營養與健康的關系

2020-07-04 02:20孫愛紅孫銘鴻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脂肪酸蛋白質脂肪

孫愛紅 孫銘鴻

說到營養人們一定會想到食物,以及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各種精美包裝食品、補品、保健品等等吧,真是讓人眼花繚亂,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享受著各種美食的同時,有沒有考慮過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系呢?遍地開花的各種養生機構和健身俱樂部也都像雨后春筍般的冒了出來充斥著市場。人們也開始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了,但是真正懂營養與健康的人并不多。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有關于營養與健康的關系。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就是1也就是你,如果1沒有了真的是啥都沒有了。

失去健康就等于失去一切!

影響人們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外在和內在因素。外在的是:環境、空氣、水、食物、醫藥等;內在的有: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等。

健康=社會因素10%+遺傳15%+氣候7%+醫療8%+60%的自我預防意識

人們為了追求金錢和地位每天都忙忙碌碌著,到頭來卻忽視了自己的健康。真的是有句話說: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小時候聽說某某人得了癌癥很是害怕,認為是非??植赖募膊?,現在這些疾病快速的爆發增長,身邊隨時都有發生,就像感冒一樣的發生著,時間久了好像也都習以為常了。目前像心臟病、心肌梗死、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人群越來越多,發病率及死亡率也呈增長趨勢,并且趨于年輕化,英年早逝的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百病之源的肥胖病已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了。

一個健康的人代表著身體沒病,以及能夠適應社會工作的能力。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種都健康的人才叫健康。有的人身體健康心理卻有疾病,而有的人心理健康身體卻有疾病,這些都不能算是健康的人。在醫生眼里健康或者不健康一切取決于醫院的檢查報告,報告中的指標如果在指定的范圍內就是有病,否則就是沒病。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就不一樣了,健康有三種情況:極健康的人群、生病的人群,剩下就是營養學稱為亞健康的人群了。極健康人群的和生病的人群占比都不多,亞健康的人群占比例最多。亞健康人群就是介于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的中間人群,你說他有病吧,還沒躺在醫院被急救,你說沒病吧又總是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的……

如果我們的身體處于生病或重病狀態,要想恢復到健康狀態真的是不容易的。加上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勞累過度的人也隨處可見,這種情況下生病了,更是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調養疾病才能恢復的。

二、健康有四大基石

說到健康,首先我們要想到的是健康的四大基石。我們可以把健康形容成一張桌子,健康就像桌子的四條腿支撐著桌面,(充足的睡眠、樂觀的心態、適量的運動、均衡的營養)無論哪一條腿短了桌子的功能也就失去了。

(1)充足的睡眠:經常聽有人說睡不著,還有人說睡不醒,實際上這兩種都屬于睡眠障礙問題。人體白天像機器一樣工作消耗身體能量,晚上就要休息以便恢復體能,如果睡眠不好細胞就得不到很好的修復,到了第二天工作時,細胞就會疲勞,人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癥狀,長期睡眠有問題的人早晚會生病的。那么什么樣的睡眠才算好呢?這要根據年齡的不同,比如嬰幼兒因為生長發育的需要,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供給每天產生的新生細胞,所以,需要睡到十幾個小時,而成年人一般也就睡6—8個小時就夠了。另外白天消耗的體能越多,晚上修補的時間也就會越長,老年人一般只睡5-6個小時足夠了,因為老年人死亡的細胞大于新生的細胞。

(2)適量的運動:運動不能給身體產生營養,反而還會消耗體內的營養,那么為什么還要運動呢?因為運動會讓人體更好的吸收營養,讓心臟加快跳動,讓血流速加快為全身細胞帶去更多的營養,同時也能帶走更多的廢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新陳代謝。人們都知道骨折了需要補鈣,如果補過鈣就躺在床上不動,鈣能很好的吸收嗎?你動哪里營養就會去哪里,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原理。比如美容按摩就會把營養調到臉上達到美容的效果,健美運動員要大量的補充營養運到肌肉上才能練出美感。但是超負荷運動就會損傷身體,就好像從來不運動的人忽然跑一次馬拉松,幾天都恢復不過來,這種情況對內臟器官的損傷是非常大的。

運動分為有氧運動、無氧運動和伸展運動。

(3)樂觀的心態:有人說:沒心沒肺長命百歲!言下之意就是人要樂觀,要心胸開闊。心胸狹窄好生氣的人很容易就跟疾病連上,因為心態能夠影響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心態不好的人情緒也差,消化和吸收也就差。情緒、緊張、壓力的時候就會消耗身體大量的營養,如果不及時補充,時間久了就會得免疫力低下、胃腸道疾病、骨骼疏松、神經衰弱等疾病,像這類人基本上都是瘦子。胖人心態就比較放松,空中飄來五個字“啥都不是事”。吃的香,睡得好,也就很容易超標,胖人對微量元素的需求都不大,所以會導致代謝不平衡,最容易得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了。

(4)均衡的營養:為什么不說巨量或大量營養而是均衡營養呢?天地萬物自然界都講究生態平衡,如果打破了平衡就會導致災難。人的營養也一樣,如果打破了均衡就會生病。

三四十年前,人們的營養是缺乏的,在我國最容易導致死亡的疾病是肺病、天花等傳染性疾病。而現在呢?最大的殺手是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等。這些病又不傳染,可為什么卻越來越多的人生這些病呢?經過長期研究發現,這些病跟我們的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F在的人營養足了卻不均衡,很多人偏食,憑著自己的喜好飲食,要么超標了要么就不夠,或者就是身體里不該有的有了,該需要的缺乏了。通過學習營養學我們知道了,食物營養要講究食物品種多樣化,種類齊全、營養成分要充足、比例要平衡、對人體的利用率要高。所以,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四大基石對健康的重要性,基石不穩固健康也就不穩。而四大基石中最重要的一個基石就是均衡的營養,如果沒有均衡的營養這個基石,其它的三個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比如:一個人三天不給你吃飯、不給你喝水會這樣?一個星期不讓你吃喝又會怎樣?我想命都沒有了。所以,你還樂觀的起來嗎?你還能睡得著覺嗎?你還能運動嗎?怕是你做夢都在要飯吧!

三、人體七大基礎營養素

世界衛生組織為中國營養協會提供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確規定了中國居民每天需要攝入的食物種類和需要量??梢詺w納為五大類:谷署類、蔬果類、雞鴨魚肉蛋、奶制品、脂肪。也就是說人體每天必需攝入全面的、足量的營養才能夠健康的。而人體內大約有上百種的營養物質材料,構建人體最基礎的就有七大類: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水、纖維素。這些物質主要是用來構造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的重要物質材料。人體由于長期的缺乏營養物質,才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的,也正因為免疫力的低下才會生出各種各樣疾病的。營養物質是用來維持生命以及促進生長發育的需要的,條件就是種類要齊全、數量要充足、比例要平衡,只有比例達到平衡了才能使人體的代謝以及生理生化反應平衡。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七大營養素與人體的生理作用。

恩科斯說:人體如果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了。蛋白質在人體內是不停的在進行分解、合成、再利用,是動態平衡的一個過程。蛋白質是構成人體內酶、激素、抗體、補體、免疫、組織、細胞等的重要物質。蛋白質在人體內主要是構建機體、修復組織、調節生理功能、提供能量的作用,可見蛋白質在人體中的重要性了。

我們都見過ICU重癥監護室的病人吧?那么當一個人躺在醫院里不能吃也不能喝的時候,醫生是用什么方法來維持病人的生命的呢?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吧,除了生理鹽水、葡萄糖和藥物以外,那個一小瓶大約只有10克的、價值七八百元一小瓶的白蛋白就是氨基酸了。

蛋白質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類型。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于是:谷薯類、魚肉類、蝦貝類、豆類、蛋奶類。

根據食物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科學家把蛋白質被分為完全蛋白、辦完全蛋白和不完全蛋白三類。

1.完全蛋白里的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就比較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不但能維持人體健康,還可以促進生長發育。(例如,蛋、奶、魚、肉)

2.半完全蛋白里的必須氨基酸種類也比較齊全、但數量不足、雖然也可以維持生命、但不能促進生長發育的需要。(例如,小麥中的麥角蛋白)

3.不完全蛋白里的必須氨基酸種類是不全的、即不能促進生長發育的需要,也不能維持生命。(例如,肉皮中的膠原蛋白、玉米角蛋白)

正是由于優質蛋白的攝入不足,才會導致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停滯、包括貧血、智力發育差、視覺差、營養不良性水腫、體重下降、臟器功能衰竭等等。以及成人消化不良、肌肉消瘦、免疫力下降、骨質疏松、貧血、水腫等。

2.脂肪:占人體比重的15%左右,脂肪的重點就是脂肪酸和膽固醇與血管之間,它們之間有著相互調節和平衡的作用。膽固醇有1/4是通過在飲食中攝取的,3/4是體內自身通過肝臟代謝、調節合成后被血液所利用的,所以膽固醇是不能超標的,也是不能沒有的。脂肪酸能夠調節脂蛋白和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能逆轉血管的風險是好的,它能夠升高好的降低不好的;而低密度脂蛋白是不好的。

脂肪的生理功能:能夠存儲以及提供人體所需要能量,

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維持人體正常的體溫,固定和保護人體的臟器,增加飽腹感,提高口感及感觀性狀。

脂肪按照飽和度被劃分為: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屬于不動脂,它能夠升高血漿中的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它們兩個結合在一起就會對血漿造成更糟,低密度脂蛋白會把膽固醇帶入血管細胞,就會形成斑塊阻礙血流速度。

不飽和脂肪酸是動脂是不穩定的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兩類。

1.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于橄欖油、紅花油、油茶籽油);它們屬于高密度脂蛋白類,它們具有能夠逆轉血管風險的作用。

2.多不飽和脂肪酸酸,能夠降低血液中不好的,但也會降低好的(當然降低不好的會多一些)。亞油酸主要來源于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葵花籽油)和亞麻酸(主要來源于亞麻籽油、紫蘇油、深海魚油等。

3.反式脂肪酸類:超市里購買的各種糕點、餅干、蛋糕、糖果等食物中含有,在選購的時候看看食品包裝后面的配料表就會知道了,(主要來源于棕櫚油、可可油、牛油、羊油、椰子油),反式脂肪酸是最壞的,它會降低好的,升高不好的,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

3.碳水化合物(糖):占人體比重的2%。糖的主要來源是:谷薯類、雜豆類、堅果類、水果類、白糖等等。分為單糖和多糖。糖在人體內就是能量。一部分會在日?;顒又邢牡?,剩下的部分都變成了脂肪存儲的,存儲在肝臟的叫肝糖原。存儲在肌肉里的叫肌糖原。當人體需要爆發性能量時,糖原就會首先被轉換利用。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在人體內能轉化成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都能轉化成能量,但是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碳水化合物所轉換的是人體爆發性的能量,消耗非???。而脂肪所轉換的是具有耐力和持久性的能量,消耗就非常慢。人體缺糖時就會沒有精神,會出現一些癥狀:比如:全身無力疲乏、頭暈、心悸等,嚴重者還會導致低血糖昏迷癥狀。但是,如果糖攝入過多,多余的就會轉化成脂儲存在人體內,就會使人變得肥胖,也會導致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癥狀。

4.維生素:維生素在人體內占人體比重的1%;是維持生命的重要元素。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脂溶性的維生素不溶于水,卻能溶于脂肪,在人體內消耗的比較慢,比如:有VA、VE、VD、VK;而水溶性的維生素是溶于水的,在人體內流失的也比較快,比如:有VB、VC、VP、VH、VM等,而它們之間都是相互融合與協調的作用。

CO能夠刺激造血功能以及促進紅細胞的生成、當人體嚴重缺乏時會導致心血管病、貧血、脊髓炎、氣喘、青光眼等疾病。

CU主要與血的代謝有關、是血紅蛋白的活化劑、主要參與了體內多種酶的代謝、當人體內嚴重缺乏時會導致貧血、關節炎、潰瘍、腦障礙、心血管病、冠心病等等疾病。

ZN能夠維持細胞的穩定、能激活人體內200多種酶、并參與了核酸和能量代謝、維持味覺和食欲、以及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免疫、皮膚、傷口的愈合。當人體內嚴重缺乏時會導致生長發育(侏儒)、性發育、感官器官等障礙、腸原性皮炎、潰瘍、不孕、白發、免疫下降等疾病,過多會中毒。

MO是各種酶的激活劑,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活性劑,當人體內嚴重缺乏時會導致心血管病、克山癌、食道癌、腎結石、齲齒等疾病。

CR的功能主要是發揮胰島素的作用,用于調節膽固醇、脂質、糖、蛋白質的代謝等等、當人體內嚴重缺乏時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膽結石、胰島素功能失常等疾病。

I嚴重缺乏時會導致甲狀腺腫大、心悸、動脈硬化疾病等。

SE能夠促進人體內抗體的形成,能夠增強免疫力、維持人體內酶和維生素的活性、并參與人體激素的生理功能的作用。當人體內嚴重缺乏時會導致心血管病、癌癥、關節炎、心肌病等疾病。

FE參與了體內氧的運送和組織呼吸的過程、用于維持造血和免疫功能、催化胡蘿

猜你喜歡
脂肪酸蛋白質脂肪
慧眼識油 吃出健康
身體中的另類脂肪
薯片吃了剎不???警惕美食背后的健康殺手!
慧眼識油 吃出健康
優質蛋白質與免疫力
A Wonderful Day In Beijing
調和油對健康更有優勢
心情嗨起來,脂肪也一起嗨
脂肪推土機 Bulldozer “自體脂肪填充”大揭秘!
魚中蛋白質測定方法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