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分析

2020-07-04 12:20崔振興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傳統開腹手術外科手術腹腔鏡手術

崔振興

【摘要】目的: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院治療的68例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患者,用擲硬幣法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參照組用傳統開腹手術,觀察組用腹腔鏡手術,比較兩組外科手術的治療效果、并發癥。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好于參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并發癥少于參照組,(x2=4.836,P=0.028)統計學意義顯著。結論:腹腔鏡手術和傳統開腹手術都是很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方式,但腹腔鏡手術對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治療效果更佳,適合廣泛使用。

【關鍵詞】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外科手術;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

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對腸道及周邊組織造成較大損傷,致死率居高不下。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是結腸癌常見并發癥,難治系數大,外科手術治療中出血量高,加重患者虛弱程度。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在本次研究中有效對比,發現腹腔鏡手術更適合在外科手術治療中使用,能減少肌體損傷面積,提高癌細胞清除效果,保障患者健康,詳見下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院治療的68例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患者,用擲硬幣法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參照組男女比例為18:16;平均年齡為(57.85±6.62)歲。觀察組男女比例為20:14;平均年齡為(57.71±6.25)歲。兩組上述基線資料的對比上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比較價值。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傳統開腹手術:用氣管插管將患者全麻后將其調整為仰臥位或者截石位,在肚臍下方建立弧形切口,逐層展開到腹腔探查病灶及周邊組織,然后用左半結腸/右半結腸/腸段切除術完成根治操作,切除腫瘤組織、清理腹腔游離分子等,建立好吻合口瘺,逐層關閉切口,留置導尿管等,結束手術。

1.2.2 觀察組

腹腔鏡手術:麻醉同上,體位為LIoyd Davis,用長腿架將雙腿分開,在肚臍下方建立1厘米切口,開放后插入10mmHasson套管,同時將兩側緊密縫合固定,置入氣腹,將30度腹腔鏡從套管置入腹腔,對腹腔進行探查,根據病灶情況在腹壁兩側置入2-3根套管協助操作,清除腹腔游離分子,切除病灶,將左右兩側或單側套管擴大建立吻合口瘺,移除腫瘤相關物質,結束手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出現的術后感染、腸瘺、呼吸抑制等并發癥,詳細記錄并生成并發癥發生率。

1.4 療效判定

顯效:治療后,經CT、腸道鏡、病理檢查等患者無復發跡象,而且結腸、直腸等恢復良好,無任何并發癥。有效:治療后,經各種檢查病灶不存在明顯癌細胞,并發癥偶有發生。無效:治療后,經各項檢查病灶癌細胞依然明顯,患者體質下降明顯。顯效率+有效率=治療總有效率。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頻數(n)、構成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方法,檢驗水準α=0.05,(P<0.05)時即為呈現出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

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好于參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的并發癥 治療后,參照組出現術后感染、腸瘺、呼吸抑制例數比為8:2:3,發生率為38.24%;觀察組出現術后感染、腸瘺、呼吸抑制例數比為3:1:1,發生率為14.71%,觀察組的并發癥少于參照組,(x2=4.836,P=0.028)統計學意義顯著。

3 討論

結腸癌并腸梗阻加重對腸道的損傷,加大腹壓,患者每日需承受較大痛苦。本次研究對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對比后,認為腹腔鏡手術在外科手術治療中的優勢更大,能減少對肌體的創傷,提高外科手術對病灶及游離分子的掌握效果,提高外科手術對病灶、游離分子的清除效果,減少游離分子在腹腔中的殘留量,提高外科手術治療科學價值[1]。

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治療是兩種不同的外科手術路徑,都是外科手術治療優質方案,但腹腔鏡手術治療價值性更高,利用了套管、腹腔鏡等優勢,對腹腔進行清晰探查,保障病灶位置、周邊組織情況的確定效果,縮小切口面積,提高切除惡性腫瘤體、游離分子等的力度。腹腔鏡對惡性腫瘤等能清晰觀察,減少手術中的不良情況,讓切除操作更準確[2]。

腹腔鏡手術對吻合口瘺的保護性較強,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減少細菌與吻合口瘺的接觸機會,讓腸道逐漸恢復正常,保障腸道組織、血管間的銜接效果,讓腹痛、腹脹等不良情況逐漸減少,提高患者術后健康程度。外科手術治療為結腸癌并急性腸梗塞提供幫助,能加快臨床救治患者的速度,降低手術風險。腹腔鏡手術效果在比較后認可度明顯提升,保障外科手術治療的價值,減少術后并發癥,保護腸道功能,讓肌體免疫力逐漸恢復,降低癌細胞復發概率[3]。通過此次探究發現,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好于參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并發癥少于參照組,(x2=4.836,P=0.028)統計學意義顯著。說明腹腔鏡手術比傳統開腹手術在外科手術治療中的作用更大。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和傳統開腹手術都是很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方式,但腹腔鏡手術對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治療效果更佳,適合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彭影, 彭程, 蔣來, 等. 剖宮產術后急性結腸假性梗阻11例臨床分析[J]. 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2019, 22(1):35-40.

[2] 楊維忠, 崔光銳, 溫必盛, 等. 超細內鏡輔助金屬支架置入治療結直腸癌合并急性腸梗阻的臨床研究(含視頻)[J]. 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2019, 36(2):133-135.

[3] 李樹貴. 急診Ⅰ期切除吻合術治療梗阻性左半結腸癌的效果及防范再次手術的價值分析[J]. 中國基層醫藥, 2019, 26(16):1956-1959.

猜你喜歡
傳統開腹手術外科手術腹腔鏡手術
外科手術中全身麻醉和椎管內麻醉對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
外科手術治療顳葉腦挫裂傷的臨床價值分析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對比微創手術與傳統宮外孕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效果
胸腔鏡與傳統手術治療縱隔腫瘤的對比研究
腹腔鏡微創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比較
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輸卵管妊娠的療效對比
膽結石患者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治療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