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跨文化交際視域下外語詞匯認知實踐策略

2020-07-04 13:12孟璞
文存閱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摘要:學習外語詞匯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實現跨文化交際。所以在外語詞匯認知教學中,教師應該使學生了解漢英詞匯的文化差異,并且掌握更多的詞匯文化認知規律,從而更好的進行外語詞匯的理解和運用。因此,相關人員有必要對跨文化交際背景下外語詞匯認知教學策略展開研究,以便更好的促進國內外語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外語詞匯;認知教學

一、跨文化交際背景下的外語詞匯認知教學問題分析

(一)跨文化交際背景下英漢詞匯文化差異

在語言所屬的文化背景并不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即使面對同一事物產生的聯想也并不相同,所以將導致人們使用的詞匯帶有不同的文化內涵。以顏色詞為例,中西方文化中都擁有顏色詞匯,但是詞匯擁有的文化內涵卻明顯不同。對于西方人來講,blue這一詞語富含著消沉、猥瑣、沮喪等含義。但對于中國人來講,藍色往往體現了嚴肅和肅穆。除了藍色,紅色被中國人用來表示正統和革命等內涵,但是red一詞卻被西方人用于反映氣憤和憤怒。而正是由于文化差異的存在,同一詞匯在西方人眼中就是褒義,在中國人眼中就是貶義。例如,dragon一詞在西方國家被解讀為兇殘的古代怪獸,會給人類帶來水火災害,所以西方人對dragon這種生物缺乏好感。但是在中國,龍帶有著尊貴的色彩,人們將自己的后代稱之為“龍的傳人”,也常常利用帶有龍的成語表達美好的寓意。因此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如果沒能認識到外語詞匯與漢字詞匯完全不同的內涵,就無法較好的進行外語詞匯的應用。

(二)英漢詞匯文化差異給外語詞匯認知帶來的阻礙

在外語詞匯教學中,學生在學習詞匯時將形成一定的認知模式。在該模式下,學生將會憑借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詞匯進行理解和識記,從而將其轉變成已經掌握的知識。但通常的情況下,外語學習者在初步學習外語詞匯時都會使用母語的認知模式。而英漢詞匯文化差異的存在,則會導致學習者的母語認知模式與外語的認知模式之間存在一定的正遷移,從而導致學習者原有的認知模式受到干擾。就目前來看,外語詞匯教學往往忽視了這一問題,僅僅將詞匯教學當成是簡單的詞匯識記。而在跨文化交際背景下,學生如果無法較好的將詞匯學習和文化內涵結合起來,就無法在交際中靈活進行詞匯的應用。

二、跨文化交際背景下外語詞匯認知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適當引入國俗語義教學內容

在外語詞匯認知教學中引入國俗語義教學,能夠加強學生跨文化認知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在語言交際中避免因文化差異使用錯誤的詞匯。而對學生的跨文化認知能力進行培養,則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進行詞匯的認知,繼而使外語詞匯認知教學水平得到提升。所謂的國俗語義,其實就是在詞匯概念意義基礎上為其語義增添的民族文化色彩。如果忽略了詞匯的民族文化背景,就難以對語言單位的含義進行理解。所以,國俗語義其實是對詞匯概念意義的延伸,具有民族文化特征。

(二)通過認知對比開展詞匯認知教學

對比漢英詞匯可以發現,除了存在文化上差異,二者在認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為外語詞匯認知教學的開展提供支持。所以在開展詞匯認知教學的過程中,從認知角度進行漢英詞匯的對比,將能引導學生發現英漢詞匯認知的相同之處,從而利用詞匯認知的正遷移作用加強外語詞匯的學習。而在跨文化交際的背景下對運用詞匯認知的這一特點,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詞匯的靈活運用。

在學習外語方位詞時,教師可以先對英漢方位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引導學生掌握英漢方位詞匯的相似的認知模式,繼而使學生更好的完成詞匯的學習。比如在學習有關上的方位詞時,可以先對漢語中“向上”和“上面”兩個詞語表達的在或朝向更高位置的含義進行解讀。而在此基礎上,則可以對表示同樣的含義的外語詞匯“look up”和“sit up in bed”等詞匯進行解讀。除了這些含義,“上”也能夠被中國人解讀為接近和靠近。而在英語文化中,“come up”也能夠表達同樣的含義。除了表面的含義,漢語中的“上”還能使人聯想到“高級”和“上乘”等含義。而在英語文化中,“the upper half of the class”中的“up”也能夠解讀為“上乘”等含義。因此,在學習這類詞匯時,通過將漢英詞匯意義對照起來,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和學習外語詞匯。

(三)運用原型理論開展多義詞匯教學

在學習多義的外語詞匯時,學生總是感覺無從下手。但從原型理論的角度來看,在詞匯的眾多詞義中,總是會存在著一個具有中心意義的詞義,其他詞義則是以該詞義為原型而延伸得來的。所以,教師在開展多義詞匯教學時,應該使學生掌握這一認知語言學理論,從而順利完成擁有錯綜復雜詞義關系的詞匯的學習。比如在學習“head”這一詞匯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找出這一詞匯的中心詞義。而經過學生的討論,教師可以指出“人或動物的頭”就是這一詞匯的中心詞義。圍繞這一詞義,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聯想這一詞匯還能延伸出哪些詞義。經過學生的討論,“頭狀物體”“東西的最上部分”“首長”“才智”和“最重要的位置”等詞義都將被提出。根據這一思路,學生就能夠輕松完成詞匯所有含義的記憶,并且較好的掌握外語詞匯的認知模式。

結論

總之,在跨文化交際背景下,外語學習者需要認識到英漢詞匯的文化差異,以便在交際中恰當且靈活的運用詞匯。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還要在詞匯認知教學中適當引入國俗語義教學內容,并且通過認知對比開展詞匯認知教學。在此基礎上,通過加強對各種認知理論的運用,教師將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外語詞匯的認知規律,繼而更好的完成外語詞匯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孫崇飛.認知語言學對外語教學的啟示——體驗認知教學模式[J].宜春學院學報,2014,07:132-136.

[2]李樹娟,何英.外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認知和行為能力的培養[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80-84.

作者簡介:

孟璞(1995—),女,漢族,山東濰坊人,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2019級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語言學。

猜你喜歡
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因素在中美商務談判中的體現
從《推手》看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淺談中日非語言行為的文化差異
淺析中韓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差異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隨俗”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